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甘薯疏》写道:“薯有二种:其一名山薯,闽、广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前者为我国本土所固有的,古籍称薯、藷、薯蓣等,晋嵇含《南方草木状》称“甘薯”(与今“甘薯”名称所指有所不同);后者是从海外异域传入的。  相似文献   

2.
略谈番薯和薯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今年第3期中刊登了一篇《略谈甘薯和甘薯录》。这篇文章既以甘薯(即甘薯)便是番薯的异名,但又依照《甘薯录》的编者的意见,以为我国从很远的古代起就种植了甘薯(番薯)。实则番署并不是我国古代的"甘薯"。后者当是薯蓣的一种。这事牵涉到我国农业作物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不加以辩明。  相似文献   

3.
看到了夏鼐先生的《略谈番薯和薯蓣》及吴德译先生的《关于甘薯和金薯传习录》,文中承对我前写《略谈甘薯和甘薯录》一文提出了意见。关于明万历以前古文献中所说的"甘薯"是否都是薯蓣的一种?这事涉及到甘薯起源的讨论问题。我曾看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编的《甘薯栽培学讲义》(农业出版社1960年6月印本),现引其中一段如下:"从今天已经掌握的资料看来,关于甘薯来源以及我国栽培甘薯历史的传统说法是值得怀疑的。认为甘薯原产美洲的主要证据就是美洲甘薯属近缘植物比亚洲多。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解放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在广东、云南等省已新发现许多甘薯属近缘植物,其中好多都是美洲没有发现过的,而如"云南野薯"、"七爪龙"、"登瓜薯"还都是有块根的。"又,盛家廉等四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编的《甘薯》(科学出版社1957年11月印本)一书也说:"我国南方沿海有不少甘薯的近缘植物,""最  相似文献   

4.
近检《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吴海林、李延沛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现若干讹误,今以《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等史料校之,兹辨正如下: 该书第216页云: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济先生,河津(今属河南)人。按:(一) 与弼字应作“子传”,见《明史》卷二八二《儒林传》。疑“传、傅”形近而误。《辞海》(修订本)亦作“子傅”,误。(二) 与弼号应作“康斋”,见《明儒学案》。  相似文献   

5.
正"谢翱当是长溪(霞浦)人"。1981年,笔者以此为题作争鸣文章,蒙黄寿祺教授多次审阅,并嘱"你稿件要写清清楚楚,要耐心细细修改,不要急于求发表,实至自然名归!"不料,一搁就是三十多年。这期间,《辞海》"谢翱"条又在其第四版(1989年)、第五版(1999年)、第六版(2009年),均把谢翱说成"福安人"。今值谢翱逝世721周年,《辞海》第七版(2019年)出版在  相似文献   

6.
“三吴”考     
“三吴”为六朝以来典籍中常见的地区名,可具体指什么地方,长期来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历史上大致有五说:《水经注》(北魏时)中的“三吴”指吴郡、吴兴郡、会稽郡;《通典》、《元和郡国志》(唐时)指吴郡、吴兴郡、丹阳郡;《十道四蕃志》(唐时)指吴郡、吴兴郡、义兴郡;《历代地理指掌图》(宋时)指苏州、常州、湖州;《名义考》(明时)指苏州(东吴)、润州(中吴)、湖州(西吴)。《辞海》(1989年版)认为《水经注》和《通典》、《元和郡国志》二说较合原意,然亦未作结论。  相似文献   

7.
读《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十九世纪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夏同和》(以下简称《夏同和》)一文,觉得有两个疑问,特述如下: 一、夏同和中戊戌科状元,不是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秋。《夏同和》一文开头认定,夏同和是“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秋,中戊戌科状元”的。查有清科目取士,“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修”会试中式者,皇帝亲策于廷曰殿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殿试以三月。“乾隆间,改会试三月,殿试四月,遂为永制。”(《清史稿·选举志》)又《辞海》“礼部试”谓:“明清会试都在春季举行,故亦称  相似文献   

8.
谈《筹海图编》的作者与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筹海图编》十三卷,是研究中国海防史的重要专著。但其作者自《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以降,乃至《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均著录为明胡宗宪撰。《辞源》修订本亦作胡宗宪,《辞海》1979年版则作郑若曾。笔者考证此书实出宗宪幕僚郑若曾之手,而为胡氏后人掠美。试为考之。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绩溪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初任益都、余姚知县,擢御史,又巡按宣化、大同。嘉靖  相似文献   

9.
徐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明万历二十五年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编习兵札、屯田、盐、水利诸书”《明史·徐光启传》。徐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历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甘薯(即山芋)本产于美洲中部,至明万历初年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到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种植,且山芋产量高,耐旱、耐瘠、耐涝,抗病能力较强。徐光启总结引种经验,特地写了《甘薯疏》一书,可惜已失传。今有《甘薯疏》序文存于《群芳谱·谷谱·卷二》中。现将其《序》全文录下:“方舆…  相似文献   

10.
张建勋是名载史册的广西历史文化名人,其生卒年众说不一,普遍认为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民国二年(1913),光绪十五年(1889)中状元时41岁。今据《光绪己丑科会试同年齿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的资料,以及张建勋的诗作,其殿试时的“状元策”,袁嘉谷为其所作的小传等资料,考证出他生于清咸丰七年(1857),卒于民国十年(1921)。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版《辞海》附录部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表》(普及本第5948页)中,陕西省“渭南市”下的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全部内容是。  相似文献   

12.
《辞海》中卷三○一七页“榆树”条:“清末设榆树直隶厅,一九一三年改榆树县。” 榆树县之设早于榆树直隶厅。光绪三十一年,吉林将军达桂在《请于三姓及吉江两省增改郡县名折片》(吉林省档案馆藏)中,请“于孤榆树设知县一员,各曰榆树县兼理事衔,隶新城府;与府划疆而治,仍统属于吉林分巡道。”此次奏折,于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  相似文献   

13.
商代武丁卜辞中有“间”字,作间、间、间……间(见附字形图)诸形。间,孙诒让疑当为豊之省(《契文举例》7.22)。叶玉森释垔,认为“垔即禋”(《殷虚书契前编集释》7.33.1)。1931年,郭沫若出版《甲骨文字研究》,他在该书《释蚀》一文中指出,“间”总连在两个相邻的干支之间,然后释之为蚀;1952年该书重版,此文删去。唐兰云:间“即良字”(《殷虚文字记·释良》)。于省吾释间为(?)(《双剑誃殷契骈枝·续编》)。商承祚将间间视为一字,列入《殷虚文字类编·待问编》,说:“罗师  相似文献   

14.
1935年至1936年间,上海良友印刷图书公司出版了赵家璧主编的大型文学丛刊《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这套“五百万字选材,二十万字导言,布面精装十大部,定价大洋二十元(预约一次付款十四元)”的丛书,收集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主要资料,是一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作品的大型选集。全书由蔡元培作总序,每集前由编选人作导言: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胡适编),第二集《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第三集《小说一集》(茅盾编),第四集《小说二集》(鲁迅编),第五集《小说三集》(郑伯奇编),第六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  相似文献   

15.
《汉俄合璧韵编》(以下简称《韵编》),是巴拉第·卡法罗夫(1817-1878)一生学术活动的最后结晶。“巴拉第·卡法罗夫在其生平的最后几年,集中精力编辑这部《韵编》”。所谓“最后几年”,指的是1871年春,即他从南乌  相似文献   

16.
1932年3月初成立的复兴社,到底全称是什么?《辞海》“复兴社”条的释文是:“‘中华民族复兴社’的简称.”但在中字条下却没有“中华民族复兴社”互见条.韩信夫等《中华民国大事记》1932年3月份记:“是月,中华民族复兴社(简称复兴社)成立.”(该书(3)349页)陈旭麓等《中华民国史辞典》载:“复兴社全称‘中华民族复兴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地方志》1990年第1期上笔者看到了易大桂《关于新方志附录的几个问题》一文。该文提出“修志始末”“是进入正文的很好内容,它是与文艺创作、科学研究等地位同等,处于同一层次的文化活动,应该在文化篇中专设‘编史修志’一节(或目)进行记述”的意见,使笔者深受启迪。笔者同意其将方志工  相似文献   

18.
王森然的条目在1979年版《辞海》和】982年的《辞海(增补本)》上均告阙如,1989年版仅有”中国学者”等十余字,1999年版才新加了百余字,特别是有了“早年投身五四、五卅等运动,在华北、陕北、山东、绥远传播新文化和进步思想”,以及“学识渊博,于教育、文学、史学、艺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一共发表过几次讨袁宣言?现世间流传的解释,多有差谬。特别是对1916年5月发表的《第二次讨袁宣言》,其何以称为“第二次”?许多论著作了错误的阐释。别者不计,单看辞书,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作了如下阐释:“1916年5月孙中山在护国运动中讨伐袁世凯的宣言。以1913年的赣宁之役(二次革命)为第一次讨袁,故称是役为第二次讨袁。……”按这个解释,似乎并无“第一次讨袁宣言”,而仅有第一次讨袁之役;《第二次讨袁宣言》之称为“第二次”,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张勇 《古籍研究》2001,(3):21-22
“奴婢”一词,《辞源》的解释是:“丧失自由被剥削作无偿劳役的人。通常男称奴,女称婢。《史记&;#183;平准书》:‘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后也用为男女仆人的泛称。”《辞海》说“奴婢”是“古代称罪人的男女家属没入宫中为奴者,后泛指丧失自由,被人奴役的男女。《三国志&;#183;魏志&;#183;毛蚧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又太监亦以此自称。”《汉语大词典》对“奴婢”的解释是对《辞源》和《辞海》的综合。笔者在阅读白话小说的过程中,注意到《秦并六国平话》、《水浒传》中都数次出现“奴婢”一词,而词义皆不在《辞源》、《辞海》所释范围之内,而是别有一义。今姑罗列所见语料如下,并稍加申述,至于深入探寻“奴婢”的词语发展变化,则有俟方家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