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究竟有多少殷墟文物流失海外? 历史上,曾有许多学者试图调查殷墟海外文物的收藏情况,如梅原末治编成《欧米·储支那古铜精华》(1933)、陈梦家编成《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1963)、李学勤、艾兰编成《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1995),但这些工作都只  相似文献   

2.
关于箕子东走朝鲜问题的论争——与阎海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阎海《箕子东走朝鲜探因》一文提出商榷:一驳箕子朝鲜“辽西说’,对(己其)侯亚(七矢)青铜器、朝鲜地望、青铜短剑三个问题进行驳论。二是驳箕子朝鲜为“殷商王朝余脉说”,指出箕子走之朝鲜是为实行其道——政治理想;半岛为古之辰国,曾是殷商先王开辟的海外属地,箕子远走海外,以开辟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4,(4)
<正>清末民初,国运衰竭,文物之流散每使世人扼腕长叹。自罗振玉《海外吉金录》始,国人已有收集海外流散青铜器之自觉,然而在当时环境之下,要做成这一工作岂为易事。截至1949年,搜集流散日本欧美公私藏家之青铜器的著作不过三部:容庚《海外吉金图录》(1935年),梅原末治《欧米蒐储支那古铜精华》(1935年),以及陈梦家《海外中国铜器图录》(1946年)。容氏图录专收流散日本之中国青铜器,梅原又为日本学者,《海外中国铜器图录》实为中国学者所著、总结欧美国家收藏中国青铜器收藏状况的第一部图录。这部图录的海外照片征集工作由袁同礼主持完成,而图录的编纂工作则由陈梦家完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殷商后期青铜器的不断被发现,许多学者对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分期断代问题进行了探索,所得颇多,并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应当指出,就目前存世的铜器资料看,殷商后期的青铜器,本身可以表明绝对年代的甚少,这与这一阶段铜器铭文内容简单是密切相关的(即使是可以确定相对年代的青铜器,也往往需参考出土铜器的墓葬、坑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青铜器是中国流失海外及港台地区文物中最为重要的类别之一,因其数量大、学术性和艺术性强,一直以来为社会和学术界所重视。但中国青铜器流散在海外及港台收藏区域广、藏家流变多,著录信息难以检索,实际上又很难被国内社会乃至研究者所了解。笔者多年来关注流散中国青铜器收藏与研究,写作本文的目的,主要是为概述目前中国青铜器在海外及港台地区各收藏及展览的基本情况,关注收藏者及其藏品著录、以及基于藏品的研究情况,为读者对流散中国青铜器收藏作一个轮廓性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江西省文化厅、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江西省文物局、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商店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8月19日~23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中国大陆和来自美国、日本、瑞典、英国及港台地区的学者共115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向大会提交论文82篇,其中研究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器及其他商周青铜器的论文约50篇,其余论文的研究内容多涉及商文化、甲骨文和吴城文化等。研讨会期间,参观了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新干商墓出土文物展》,对新干大洋洲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7.
张懋镕 《文博》2006,(2):4-14
20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青铜器的大型图录书籍,诸如《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 (以下简称《精华》)、《中国青铜器全集》 (以下简称《全集》)、《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 (以下简称《河青》)、《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以下简称《陕青》),对于宣传、研究中国青铜器,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影响巨  相似文献   

8.
金申 《收藏家》2006,(2):69-74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制,高35.5厘米,出土地不明,背光后有发愿文∶太安元年乙酉二月佛弟子张永敬…  相似文献   

9.
姜玉涛 《收藏家》2010,(2):47-50
我国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在殷商时期达到了顶峰,商代的青铜器,正如甲骨文一样,成为商代文化的标志与象征之一,减如李济所说,殷商时代实乃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一座巅峰。青铜器上的铭文,也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以文字为媒介的第一手史料,其在考古学与历史学中的价值,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0.
汪涛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4,(4):168-173
<正>苏富比2014年春拍中,有一批有铭青铜器原来为清末名士吴大澂、张廷济、刘体智的收藏,其后辗转到日本,为私家所藏。这些青铜器铭文在清末就已经被著录,且都曾收入民国时期青铜器铭文集大成的《三代吉金文存》(《三代》)1,相应的,当代铭文著作《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集成》)也都有录入。这样流传有序的青铜器,在古代艺术品收藏中格外珍贵,特别是这些青铜器大部分的器影图像,并未曾公开。尤其吴大澂的青铜器与他的著录拓本同时出现,器、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张懋镕教授所著的《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是一部研究商周时期青铜器和古文字的论文集。该书作为张懋镕先生的《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初集》)的续集,秉承《初集》风格,收录了30篇学术论文,其中大部分是作者近四年来新撰写的。文章结构亦如《初集》分作五个部分:一、古文字考释,二、新出青铜器研究,三、青铜器综合研究,四、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五、其他。这30篇论文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近几年内作者发表在重要学术杂志上的力作,如:《西周青铜器断代两系说刍议》、《试论商…  相似文献   

12.
饶胜  王雪 《东方收藏》2020,(1):26-33
新乡市博物馆的前身是平原省博物馆,收藏着原平原省所辖华北平原南部五十多县市的出土、传世文物数万件(套)。辉县在殷商时期属于畿内之地,西周为共国,春秋时期属卫国,战国时期为魏国,在褚邱、琉璃阁等地都有着殷商时期的遗址和墓葬发掘。文章撷取馆藏辉县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整理,其中部分青铜器带有铭文,有着较强的象形性,研究者多称之为族徽文字,这些为研究辉县商代的族氏、社会结构以及地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青铜器的收藏、研究与鉴赏,最受各界关注,带铭文的青铜器更是深受青睐。上自古代帝王,下至今世俗众莫不追捧。公元前一一六年,汉武帝得宝鼎,遂改年"元鼎"。宋徽宗钦命臣下编著的《宣和博古图》,著录了自商代至唐朝的青铜器八百三十九件。清代学者、官员和富绅,藏青铜器者更是不胜枚举。近年来海外青铜器的交易异常火热。二○○六年,北京翰海春拍一件西周青铜簋,拍得二百三十六万人民币。二○一三年苏富比拍卖,青铜器"皿方罄"尚未出场便已引发轰动。  相似文献   

14.
《安阳市志》新近在海外图书市场广为流传 ,备受国内外读者青睐。为了客观真实地记录从 330 0年前的远古殷商文化到当代安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演变历史 ,安阳市组织强有力的编纂队伍 ,历时 16个春秋 ,完成了一部系统反映安阳历史全貌的权威性著述———《安阳市志》 ,并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一等奖。《安阳市志》公开发行后 ,香港、台湾、澳门和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图书馆及民间广为收藏流传。海内外《安阳市志》的读者 ,通过对安阳殷商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功能环境的了解 ,来安阳旅游考察和投资者络绎不绝 ,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汉中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文化区。在南郑县梁山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十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在本区的平川县都有。从城固三处殷商遗址中出土480件青铜器看,在殷商时代,汉中已属殷代的疆  相似文献   

16.
历年来,在陕西境内曾多次出土过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对于这些青铜器的性质问题,目前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参考殷墟青铜器的分期,将其中解放后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群,进行时代分析,然后,参考近年陕西境内商代遗址的发掘,对其性质作以推断。陕西境内发现的殷商时代青铜器,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分布也极为广泛。在关中地区主要地点有:岐山京当、贺家、扶风法门、吕宅益家堡。武功游凤镇,礼泉朱马嘴、泔河坝,户县侯家庙、兰田怀珍坊、黄沟,淳化赵家庄、黑豆嘴,铜川三里洞、十里铺、红土镇,渭南南堡村、姜河、西安老牛坡、华县高塘等。在陕北高原主要有:清涧解家沟、张家(?)、绥德墕头村、后任家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征集了不少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笔者特选取其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几件器物予以介绍,将资料献于学界,以供方家研究。本文所涉及的青铜器铭文均出自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下文简称《铭图》)和《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下文简称《铭续》),以下引用只标两书简称著录号。释文参考学者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懋镕教授所著的《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其铭文,并讨论商周历史文化特点的论文集。该书作为张懋镕先生的《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前两辑(第一辑是科学出版社2002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第一辑(共6卷)于2015年出版之后,学界好评不断。2016年11月,第二辑(张懋镕主编,科学出版社)亦相继面世。本辑也是6卷(本),分别是:任雪莉著《青铜簋卷》、黄薇著《特殊鼎类卷》、谷朝旭著《青铜敦卷》、王宏著《青铜罍卷》、刘树满著《晋南地区卷》、卢昉著《人兽母题纹饰卷》。由各卷名称便知,6卷内容可分三类,上述前4卷是一类,分别研究4种铜器。其他两卷,一卷是对某一地域(晋南)青铜器的整理研究;一卷是对青铜器特殊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所指的殷商文化实际上也包括了部分西周文化。在传统的中国史学研究中,殷与西周往往是相提并论。自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境内发现大批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之后,殷商史学研究在整个世界的历史学界受到普遍的关心和重视,各国学者纷沓而至,考察、研究并且以各种方式搜求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商历史资料,一时间形成了一股热潮,许多贵重资料流散世界各地。接着便是对殷代和西周初期历史的探讨,此风至今不衰。在诸多国外治殷商史、殷商文化的学者中,日本学者为数众多,而且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在日本产生了像岛邦男、赤冢忠、白川静、贝冢茂树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