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人合一论”作为中国文化与精神的重要内核,结合朱熹的“天之三义”说,可以认定,“天人合一”存在三个不同的向度,即:自然之天与人的合一向度,主宰之天与人的合一向度,天理与人的合一向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生境界说是思辨的学说,“觉解”和“意义”理论是其基本的出发点。人生境界说克服了传统儒家轻视和卑视物质利益的严重弱点,明确指出功利境界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同时指出功利境界中的人毕竟都是自觉为私的,而人生境界说的重心在于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关心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倡导“行义”,强调义利统一。境界说的最后完成是天地境界,即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天人合一,追求并实现无限和永恒。  相似文献   

3.
紧张而丰富的心灵:林同济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 ,林同济作为战国策派的重要成员 ,是以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形象出现的。事实上 ,在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中 ,林同济体现出三种境界 :国的境界、力的境界和宇宙的境界。从竞争的民族主义到尼采式的战士式人格 ,最后回归于宇宙的“天人合一” ,在他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丰富而紧张的心灵 :世俗与神圣的错位、“天”与“地”的紧张、功利与价值的冲突 ,这一切都构成了林同济异常复杂的内心世界。这证明了民族主义并非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价值和关怀所在。  相似文献   

4.
天时、地利、人和,古人谓之三才。三者关系与作用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历程中是逐渐得以深化的。弄清这一点对研究中国古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与实践具有深刻意义。受中国原始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早在先秦时代,农业要兼顾天、地、人的思想体系就已初步形成了。《荀子·天论》曰:“夫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谓之能参”。参意协调。此文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个系统,强调三者的各自作用,谓只有各尽其职,相互配合,方能达到正常的效益。但在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三者各自在此系统的作用在人们的意识中仍是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陈子昂提出"风骨"、"兴寄"文学革新主张,广泛应用于《登幽州台歌》的创作实践。遵循这一主张,文章从士子孤独追求、生命本真求索、"天人合一"人生境界三个方面探究了《登幽州台歌》的思想主旨。诗人先由生命个体扩大到自然宇宙,进而对社会政治观和人生观的深刻领悟,最终形成其"天人合一"生命价值观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6.
沈焱 《收藏家》2022,(4):21-28
<正>赏石,顾名思义是以天然的岩石作为审美对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白居易《太湖石记》云:“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1这种把千里江山之景致寓意于顽石一块的意趣,是高度抽象的,与同时代世界其他地区的艺术相较也无疑是极为先觉的。宋代以来,赏石之风愈加盛行,米芾、苏轼皆嗜石成癖,文人对奇石的爱好更密切了赏石与书画的关系。元代赵孟 、倪瓒均有赏石画传世。明清两朝,文房清玩的审美理念日臻成熟,赏石绘画也呈现出更为纷繁的面貌。归结起来,中国古代的赏石文化有两个高峰,一是北宋,二是晚明。这两个时代都有一大批文人投入到藏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发端于魏晋,受到玄学的影响,尔后中国的山水画始终是在主客交融、主客合一中前进[1]。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忘境”。这是因为中国画的发展与“体道”有着密切的联系。总结古代山水画创作“忘境”的起因及旨趣,对与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是不无益处的。一我国山水画萌芽于晋而成于刘宋[2],在这一时期,山水画完全脱离了人物故事画而彻底独立。山水画的发展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受当时的社会风尚的影响———崇尚魏晋玄学。玄学以《老子》、《庄子》、《易经》为宗,称“三玄”。其中尤为推崇老、…  相似文献   

8.
帛书《周易》三题──释“键川”、“设卦观马”、“禁民为非曰义”梁韦弦近读有关帛书《周易》思想的《周易新论》①一文,内容颇有新意,确非泛泛之论。文中指出:《周易》卦名既有"天人合一"又有"天人相分"的思想;《说卦传》纪录了北斗柄运行的轨迹;《丰》卦爻辞...  相似文献   

9.
翟屯建 《安徽史学》2000,(3):35-37,71
一、三天子鄣与鄣郡 《山海经》载:“三天子鄣在闽西海北。”又曰:“浙江出三天子都,在蛮东,在闽西海北,入海,余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  相似文献   

10.
董玲 《神州》2014,(11):231-231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老子是世界生态文明第一人,提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天人关系的著作。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诸子百家影响很大。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同道家“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天毒”、“天吴”是《山海经》中的两个难点。据查“天毒”为天竹之音误记。古有孤竹族,为殷商侯国,孤竹又称典竹。齐桓公时,孤竹族迁人朝鲜半岛,依箕于朝鲜,以“天毒”──天竹、典竹命国。“天吴”亦为天竹之误记。“天毒”、“天吴”居地相同,并均与箕于朝鲜有密切关系,是为朝鲜半岛上的古族古国。  相似文献   

12.
郭店楚简儒书是子思学派的作品 ,心性与礼 ,是其讨论的重心之一。结合传世文献 ,可以钩稽出子思学派礼学思想的体系。人性得自天道 ,不仅有其天然的合理性 ,而且是人类最普遍的特性 ,所以治道必须基于人性。但性情只有合于“中” ,即无过、无不过 ,才合于天道。在物诱情出的过程中 ,心志影响性情的走向 ,每每使性情不能得其正。礼因人情而作 ,所以说“始者近情”。礼之用在于顺天道以化民气 ,用节文来齐一性情 ,使之归于正、达于中 ,使人性合于理性 ,即所谓“终者近义”。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学术史上,王国维是深受新老学者推崇的大家之一。他集宋代词句概括出的治学“三境界”广为传诵,引起后世学者的强烈共鸣,许多人一生以此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分别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相似文献   

14.
自然之美     
《中华遗产》2011,(11):12-2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美,美在“顺应天常”的规律。美在“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在“惜生爱物”的伦理,美在“寡欲节用”的矜持。而这种价值观,我们曾经有过。  相似文献   

15.
盖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人。他自幼习艺,年仅13岁就在上海和苏杭一带唱红.“盖叫天”的名字也就这样叫响了。盖叫天最擅长演武松戏,其中《打虎》、《快活林》、《十字坡》等剧目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他因此也成了在中国的京剧舞台上与杨小楼齐名的“江南第一武生”,被称为舞台“活武松”。  相似文献   

16.
送别慎之     
一风雨苍黄五十年①,今朝不信隔人天;天人新策煌煌论②,电笑波腾万口传。二回归五四喜同声,尊鲁崇胡细较评③;长记左家庄畔路,冲寒偕访散宜生④。①《风雨苍黄五十年》,是慎之的一篇文章的题目。②汉代董仲舒有《天人三策》,为传世名文。慎之晚年文章,常谈“天人合一”问题。③慎之有文章与我谈论鲁迅、胡适。④散宜生,是聂绀弩的别署。他曾寓居北京东直门外新源里,乘公共汽车前往,在左家庄站下车。2003年4月23日,慎之远行次日送别慎之@舒芜  相似文献   

17.
紫禁城的水     
无论下多大多久的雨,故宫的地面上从来都不会蓄积太多雨水。这要归功于设计巧妙而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我们的祖先素来崇尚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而紫禁城的建筑理念同样是力于形成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皓 《神州》2014,(3):99-99
<正>孔子理论中统摄一切的仁,开创了中和的诗教审美文化。而以老庄为代表道家思想是古代诗教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注重心灵自由境界的开掘,呈现出更为空灵超越的审美境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是老庄思想的基本观点。老子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纵览《道德经》一书,全在于统摄一切的至高无上的道统一贯之。《道德经》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道生成和决定了宇宙和世间万物。道的作用不仅在于产生万物,而且决定天地万物的生存发展。而道又通过无和有的境界透显。老子对于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常有"与"常无"规律的揭示,对于"世之皆  相似文献   

19.
呼唤天姥山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诗中的天姥山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境内,早在唐以前,天姥山就已经是中国文人最为向往的仙山福地了,“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气势磅礴的想象和瑰奇烟迷的描绘,将天姥仙山推到了人们追求理想、自由之精神象征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樊焕尧 《神州》2014,(12):150-15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而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其传统的意义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也就是主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在,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两个重要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