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俊  谢志强 《旅游》2007,(10):78-83
黔东南的苗族居住区,这种相续了千年的古老仪式有不同的叫法,但不论是“吃牯节”、“鼓社祭”、“剽牛帝”等,均是苗族“江略”(一种鼓社联盟的血缘氏族)为单位,十三年才举行一次的重大祭祖活动,其中伴有“喊祖先”、“旋牛塘”、“踩鼓”、“砍牛祭鼓”、“藏鼓”等程序。极为神秘且带有血腥味的砍牯牛,为的是让牛的魂灵与魂归东方的先祖为件,而祭鼓,则源于苗族对女性始祖枫树妈妈的崇拜。苗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是一种转移,枫木牛皮制成的木鼓就是祖先魂灵的归宿敲击木鼓,可以唤来祖先魂魄。因此,砍牛、祭鼓是最为隆重神圣的民族大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也是民间体育形式。据考,起源于原始部落时期。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木鼓或皮鼓,另辅以锣、钹、唢呐、二胡等。表演时,舞者以尺许木棒或徒手击鼓,也有他人击鼓伴奏的。舞蹈动作多模仿种田、插秧、晒谷、织布、挑花、淘米、梳头等生产、生活动作,还有模拟猫儿洗脸、狮子滚球、猴子戏鼓等及表现武功健身的翻跳滚打、推挡擒拿等。苗族鼓舞舞汇丰富,种类繁多,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并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如“跳年鼓舞”、“踩鼓舞”、“略高斗”(汉语称“木鼓舞”)、“简子鼓舞”、“团圆鼓舞”、“凤凰鼓…  相似文献   

3.
长鼓舞是身挎长鼓表演的道具舞蹈,在朝鲜族中广为流传。《长鼓舞》是由《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衍变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舞台上“即兴对唱”的影响。《长鼓舞》初以男性独舞为主,后发展形成男女可表演的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形式舞蹈。舞具“长鼓”又名“枝鼓”,朝鲜族语称“卜”。木制,腰细中实,两端粗而中空,鼓腔大小不同,形成高低不同音色。另外,以铁圈为框,系有皮条或绳索,也可调整鼓的音高。有的用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有的只持“鼓鞭”(尺许细长竹鞭)随乐舞蹈;有的一手持“鼓鞭”击鼓,另一手拍鼓…  相似文献   

4.
今年元旦节前后,我们与朋友相约一起到贵州榕江县新华乡高排村参观苗族传统的“鼓藏节”(或“牯脏节”、“吃牯脏”)仪式。高排是一个很大的苗族村寨,又不通公路.十三年举行一次的“鼓藏节”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传统礼仪也保存得较好。我们在高排逗留了数日,高排村的“鼓藏节”  相似文献   

5.
楚器《王孙遗者钟》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孙遗者钟》是清光绪年间在湖北省宜都县城西出土的一具甬钟.此钟通高二尺四寸四分(甬高为九寸四分),舞修一尺一寸,舞广七寸九分;铣间一尺三寸,鼓广九寸,其正、背两面之钲部及左右鼓均铸有铭文,计十九行,一百一十七字(含重文四字).曾见于《荆南萃古编》、《陶斋吉金续录》、《湖北通志·金石志》、《三代吉金文存》、《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等十余家著录.一九三一年郭沫若同志侨寓日本时纂辑  相似文献   

6.
打瓦     
“打瓦”疑是古代“击壤”之遗风。晋朝皇甫谧曾言:十七时曾与徒姑子、梁柳等击壤于路。相传,“击壤”始于尧时,有壤父击壤于康衢。《风土记》云:“击壤者以木作之,前广后锐,可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腊节,童少以为戏,分部如擿博也。”《太平御  相似文献   

7.
战国题铭概述(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楚国题铭论到战国时代楚国的题铭,应首先涉及近年出土的绢书和竹书。绢书一幅,是在长沙出土的,出土时原藏于竹编的扁匣内,其摹本最初著录于蒋玄佁的"长沙"。这幅绢书长约一尺,宽一尺三寸,四周绘有红蓝等色的神物,每一神物旁附有解说。绢中央有两节书向相反的墨书文字,一节上三行,另一节八行,共约六百五十字以上。这件极可宝贵的文物,现被盗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长沙"所印摹本有许多缺漏和错误,日本新版"书道全集"卷一刊印了一部分摹本(图1)。兹暂  相似文献   

8.
龙脑桥位于泸县西北面,泸隆公路四十五公里右侧的九曲溪河上。造型雄伟,雕凿精细,形态逼真。建造距今已有约六百年的历史,尚保存完好,是四川罕见的明代大型石雕龙桥。龙脑桥的石雕,玲珑壮丽,剔透多姿。两个麒麟口衔绶带,张口怒目,两只火焰纹腿匍甸桥墩,牛蹄形脚,一只踏“兵书”,一只踏“宝剑”,雄姿勃勃。青狮,脚踩“绣球”、“玉圭”,笑容可鞠。白象,大鼻垂胸,和霭可亲。四条巨龙尤为英姿异彩,生动传神。每条巨龙鳞甲凯凯,头长利角,颈下龙须飘逸,张着大口露出尖齿牙;利口含宝珠重约三、四十公斤,能在口中滚动不会脱出;鼻孔高翘,  相似文献   

9.
从1963年秋至1966年夏,全国广大农村中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它的声势之猛(由中央直接办点到大行政区及省、地一把手下乡蹲点、轮番上阵)、范围之广(第二年且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为时之久(原计划用六七年时间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大跃进”年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盛行,危害极大。时中央高层有彭德怀为民请命“鼓与呼”;省一级有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等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关心群众疾苦,不顾个人安危,与“五风”作斗争,行为感人至深。“五风”导致“三年困难时期”,给人民群众带来灾难,但却也有人说:这事上面没责任,都是下边歪嘴的小和尚(指基层干部)把经给念歪了。其实,当时也有不少基层干群抵制“五风”。现就本人耳闻目睹,笔录几则如下:  相似文献   

11.
《山茶》2011,(8):36-36
蜂桶鼓舞是双江地区布朗族独具风格的传统舞蹈,因以蜂桶鼓——这种在形状上描摹民间养蜂所用蜂桶的打击乐器为主要道具而得名。演出时,两名年轻男女双手各持一条“帕节”(即毛巾)在前面跳“帕节舞”引导。舞蹈动作主要是甩毛巾。  相似文献   

12.
泥土的故事     
我是一块肥沃的泥土,所以我的身上开满了美丽的花。人们常常从我身边走过,嗅一嗅那花香,摸一摸那花瓣,却没有人低头看我一眼,总是恶狠狠地踩在我身上。这不,一个打扮漂亮的小姐走了过来。“哇”她惊奇地叫了一声。“好美的花啊。”她伸出手想摘,可又皱皱眉。我知道,她怕踩在我身上,弄脏了她的鞋子。最终她抵挡不住诱惑,轻手轻脚地踩着我,摘下了花。她看了看脚,厌恶地说:“讨厌的泥土。”连忙拿出  相似文献   

13.
秭归县周坪乡怀抱石村社员,于1985年元月9日在村西北羊地方搬石造田时,发现铜甬钟三个,已送交县文化部门。甬钟出土地点为乱石地(图一),三个甬钟大小重量均不相同。I式:(图二)通高29.5厘米、钲长10.3、鼓长7.7厘米。铣间15.5、鼓间12、舞修13.3、舞广10.2厘米。钲面左右两区各有  相似文献   

14.
国内     
正云南苗族"踩花山"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即将到来。"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相似文献   

15.
漫画段子     
《环球人物》2020,(9):119-119
段子一帮人走进一家川菜店,点菜吃完后,说:“老板,您这川菜挺正宗啊,您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吧?”老板说:“哎呀妈呀,那不咋滴?”玉帝:“千手观音呢,怎么几天没见了?”众神:“她还没洗完手。”新鞋跟旧鞋的区别是:新鞋被踩你会说“你踩我鞋了”;旧鞋就不一样了,“你踩我脚了”。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四年我们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复查了一批碑刻造像。其中较重要的有东魏高永乐造像、北齐天统五年交脚弥勒造像等,现介绍如下。一、东魏高永乐造像造像现存于洪门乡李村东南角土邱旁,当地称之为“佛爷岗”的地方。造像是由一块青石雕成,阳面为一佛二菩萨立像,主佛及二胁侍头、手均残。现存高度1.2米,宽0.8米,主佛通体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衹支,衣褶由阴线刻成,纹路清晰可见,左臂前伸,跣足。二胁侍均通体袍服,残高为0.55—0.69米,内衣束带,带中部有胸环,手势残缺不详,脚踩仰莲花宝座,仰莲下有  相似文献   

17.
周学雍 《炎黄春秋》2006,(12):38-40
上个世纪,大跃进年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于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猖獗,危害极大。时中央高层有彭德怀为民请命“鼓与呼”,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河南省省委书记潘复生,还有四川等省级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关心群众疾苦,不顾个人安危,与“五风”作斗争,精神感人至深,名可载入青史。  相似文献   

18.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南京第三届“亲子共同成长”游戏节于5月28日在江苏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拉开帷幕。此次游戏节由“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实验研究基地“湖南路地区家庭教育中心”、全国家庭教育“十五”课题(公民道德建设与家庭教育)课题组、鼓楼区关工委、妇联、幼托办、社区培训  相似文献   

19.
颜林 《巴蜀史志》2012,(6):60-62
川南叙永、古蔺、兴文等县的苗族风情多姿多彩,特色浓郁。苗族同胞的节日很多,如踩山节、赶苗场、芦笙节等等。川南苗族踩山节已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咸丰县文管所收藏的部分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50年代以来,咸丰县文管所陆续收藏了许多青铜器,现将几件较有特色的青铜器介绍如下。甬钟 3件,分2式。 1式 2件(61、197号)。形制基本相同。钲部由凸弦纹分成四区,每区三排九枚。197号1979年8月阳洞区水井朝乡收集,经调查为当地窖藏出土。甬部残,鼓部近铣处两面各有乳钉两枚。高20、舞修12.2、舞广6、铣间16.3、鼓间6厘米(图一、三:1)。61号1957年3月活龙坪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