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回到我的故乡孝感市参加一个会议,与我同行的是一位生长在武汉的朋友程兄。他想要吃孝感有特色的食品,对我说,不瞒老弟,我每到一处,总要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尝尝。老弟故乡的名产麻糖和米酒,我是早已品尝过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什么名堂么?我说,按现今的话说,称得上有饮食文化品位东西是不多,但很有特点的民间小吃还是有一些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曲艺中,卖艺与经商合为一体者,甘肃平凉等地的“摇麻糖”即是一种。它诙谐、活泼、风趣,具有浓郁的泥土芳香和欢乐的生活情趣。“麻糖”是平凉等地对“麻花”的俗称,是一种油炸面食。平凉卖麻花的小贩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绝招儿,叫做“摇麻糖”。小贩把当地称作...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饮食有自己的规律。1987年“世界船王”包玉刚宴请邓小平全家时,邓小平竟喝了6杯茅台酒。邓小平非常喜欢喝米酒,有时甚至和夫人卓琳一起自酿米酒。卓琳善于酿酒,她根据邓小平身体状况,亲自酿糯米酒,尽量满足邓小平的口味。糯米酒是我国传统的补益类酒种。李时珍云:“米酒大热,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休忧发怒,宣言畅意。热饮之甚良。”当时邓小平血糖有些低,因而饮用性温热的米酒有利  相似文献   

4.
收藏实物 这枚正圆的码头证章直径有八厘米,黄铜材质。从上到下依次錾刻着“武汉码头总工会”“汉口”“正式工人证”“黄承佑”的字样。这是2000年我从一位孝感藏友手中淘来的。  相似文献   

5.
《华夏人文地理》2001,(4):110-116
广东王邑之一的开平市水口镇泮村乡,有一招流传六百多年的“正月十三花灯会”。在花灯会上,上百壮汉,扛着长龙追逐花灯,在弥漫的爆竹硝烟中狂舞;观者如海潮;鞭炮残红厚积如秋叶;盛宴近百席,大碗的米酒泼酒;震人心魄的“烧三炮”好似炸雷一样。  相似文献   

6.
李体松是孝感三汊埠李家巷子人,早年毕业于武昌建筑工程学校,后在其父李义兴营造厂任设计工程师。1933年参与修建孝感军营和飞机场工程。1938年9月赴重庆,承建重庆白市驿飞机场建筑工程。受到国民党军政部和航空委员会的嘉奖。日寇投降后,李体松回汉继续经营营造厂业务,直至上世纪60年代歇业。  相似文献   

7.
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袁燮铭“八·一三”战后,上海沦为孤岛,但它与国内其他各埠的经济联系并未因此中断。研究这一时期孤岛经济与国内后方各埠的联系,对全面评价孤岛的历史地位不无意义。本文拟就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作一初步探索。战前,上海不仅是中国对外贸...  相似文献   

8.
酒星何在     
酒星何在王家驹“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从李白的这几句诗看来,天上应该有个酒星。可每当仰望星空,这酒星何在?各个民族的人,都喜欢酒。我们的祖先,不仅喜欢酒,而且尊崇酒。古人说“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自称臣是酒中仙”...  相似文献   

9.
官分七品,人划九等,酒也有酒的等级。大宋酿出的一瓮瓮完全不同于前世的“浊之酒”、“酒肆之酒”,同时也是惠及百姓的“平民酒”。未必高级。却成就了举国浮自、举国游戏的盛大景象。中国酒令终于由单纯的诗酒之醉。转向了承载皇权政治、社会人情、喜怒哀乐、亲疏远近的人生百科。  相似文献   

10.
因工作关系,我结识了几位港台朋友,在喜迎香港回归的日子里,我想起了他们心系孝感人民,关心孝感建设的一桩桩往事。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开局年,也是孝感人民抗灾夺丰收的一年。7月间,孝感八个县市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许多村庄城镇被淹,数百万亩农田被毁,8万多间民房倒塌,许多企业停产,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遭到空前的破坏。境内的京广、汉丹铁路都因此中断10多小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因灾造成经济损失达23亿元人民币。在严重的灾害面前,几位在孝感经商的港台同胞,视孝感为自己的家,同孝感人民一起奋力抗灾…  相似文献   

11.
梅瓶探识     
梅瓶探识刘涛梅瓶是中国陶瓷中一个典型品种,其自身演变有一个从实用器到花瓶和陈设品的过程。一般认为,梅瓶始见于宋代。当时似称“酒经”、“经瓶”,是用来盛酒的。《陶说》转录宋人赵德麟《候鲭录》云:“陶器有酒经。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小颈环口修腹,凡馈人...  相似文献   

12.
儒家八派嬗变探因吴学琴《韩非子·显学篇》说:“自孔子之死也。有于思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这是最早的关于儒家衍变为八派的说法。此外.八派之一的苟于在《非十二子篇》里,也对旁门之儒作了抨击,斥为贱儒,牵...  相似文献   

13.
哈尼族民间歌曲“哈八”,又称“拉巴”,意为“歌”。唱“哈八”叫“哈八惹”、“哈八卡”、“哈八兹”。“惹”、“卡”、“兹”均有“念”、‘’唱”之意。“哈八”流于云南红河一带,每逢年节、婚嫁、盖房、聚会等隆重场合,哈尼族人多在餐桌前坐唱“哈八”。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人主唱、听众伴唱;另一种是两人对唱、听众伴唱。“哈八”歌词内容丰富多彩。举凡自然、社会、人生等诸方面内容无不涉及,故有“哈尼族百科全书”之称。“哈八”曲调丰富,旋律和行腔同哈尼族语言紧密结合,似说似唱,庄重典雅的歌唱性和说白相结合。文…  相似文献   

14.
释合     
“合”是一个常用字、常用词。根据它的原始字形的“象二物相合形”的特点,它所表示的词义主要有:一,合拢、合并、聚合之义;二,包合、圆围之义;三,相重、复合之义;四,掩盖、覆盖之义;五,盛受、容受之义;六,相对待之义;七,和谐、和睦、和柔之义;八,窒碍、跌倒之义。我们把以“合”为谐声的喉牙音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分别归入上述八个义类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以“合”为中心的同源词系统。这是汉语许多同源词系统中的一个。需要指出的是:一,以“合”为谐声的舌音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与上述八个义类不太一致;二,东汉以后的以“合”为谐声的喉牙音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与上述八个义类亦不太一致。其中的原因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太行八陉”是有关太行山古代交通与战略最著名的一组地理概念。前人在使用或评价这一地理概念时存在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对“八陉”的形成背景缺乏必要探讨。唯有厘清初始含义、回归历史情境,才能合理地回应若干疑问,评价“八陉”的历史定位。“陉”的本义是指山口或横谷地貌,是山路经行的某一节点或路段,不应完全等同于道路。“八陉”概念的出现与东晋末年刘裕的北伐计划有关,陉口的选择与命名皆由晋宋之际的战略形势决定。“太行八陉”属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若用于概括历代太行山交通格局必然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16.
张登善 《炎黄春秋》2004,(10):15-15
我第一次看见陈独秀在安庆的墓,是在1998年。那时我到安庆市开会,会后,集体到北郊十里埠参观。那个墓实在是简朴、荒凉。在一片小树林里,有一个小小的土丘,立着一块小小的墓碑,碑的正面只有“陈独秀之墓”五个字,背面刻着陈的生卒年月及与原配高夫人合葬等字。这个简单的小碑,有一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惊讶。  相似文献   

17.
常熟博物馆藏有一件清康熙款青花饮中八仙图八瓣花口碗(图一),碗高9、口径21.5、足径8.3厘米。胎质细白坚致。碗作八瓣花口,深腹,高圈足。碗内外均饰青花纹饰。外壁纹饰可分三层:上层近口沿处饰一圈折线三角形纹,中部为主题纹饰,八面各有一开光图案,分别描绘了李白、苏晋、崔宗之、李适之、贺知章、张旭、李琎、焦遂等唐代八位学者名人饮酒斗酒的情景。每个图案的左上方各  相似文献   

18.
洪治纲 《风景名胜》2012,(3):93-97,92,16
皤滩是一座沿河而立的狭长小镇。临河而立的,均是一座座专用河埠,被冠以金华埠、永康埠、丽水埠、东阳埠、安徽埠…--等等,颇有些“商阀割据”的意味,足见当时商会势力在此圈地的激烈。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瓷器类型中,有一种小口、丰肩的瓶子,约定俗成为梅瓶。其源来自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书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这一定名,使其成为古代花瓶。史料证明,这与生产它的本来用途是不符的。宋代赵令畦在《侯鲭录》卷三载:“陶人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焉,束带迎于门,  相似文献   

20.
石红 《文物世界》2006,(5):42-48
梅瓶是唐以后古代南北瓷苑中常见的一种器皿,特征是小口,短颈,腹修长,近底处微外撇,全器成修长优美的S形曲线。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关于梅瓶,一说以为是容酒的器皿,又称为“酒经”或“经瓶”。宋人赵德麟《侯鲭录》卷三记载:“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口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两件磁州窑梅瓶,上书“醉乡美酒”和“清沽美酒”,可知宋代时梅瓶确是用于盛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