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张振铎先生的百年诞辰。“水墨人生,桃李天下”是他艺术生涯的写照。他从教60多年,25岁任上海新华艺专教授,后历任昆明国立艺专、重庆西南美专、武昌艺专、华中师院(今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抗战初期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公学学习,  相似文献   

2.
秦岭 《文史春秋》2005,(3):53-54
初谒师门王文农1910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县一个商业世家,在大冶县城关开设有“晋丰太杂货号”,家道殷实。6岁入塾启蒙读书,聪慧敏悟,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0岁起从乡贤刘竺轩学习书画诗文,后赴武汉考入省城武昌艺专研读国画。1932年毕业,1934年24岁时只身前往北平,考入京华美专中国  相似文献   

3.
1942年5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史上风云一时陈独秀先生之墓的人物陈独秀,穷愁潦倒,凄凉地病逝于位于重庆上游的江津县(今江津市)鹤山坪。6月1日,安葬于江津县城大西门外鼎山脚下的一个私人别墅康庄前的一块园地里,直到1947年,陈独秀三子陈松年才将其灵柩迁回故里安庆市,与元配高氏合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那么,这块园地的主人是谁呢?他就是当地的开明巨商邓燮康先生。邓为何冒着风险将私人的园地捐赠为陈独秀墓地呢?最近,笔者走访了邓燮康先生长女邓敬苏女士。邓敬苏今年72岁,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49年4月入伍,是一位话剧表演艺术家,曾先…  相似文献   

4.
1974年4月里,我从一份杂志上读到画家郭道正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武昌艺专》。“武昌艺专”四个字顿时在我脑海里爆开了一阵火花,挑起不绝如缕的往事。读完那篇文章之后,我便赶着写了一封信,托该杂志社转寄给郭先生,请他将武昌艺专在台北校友的近况告诉我。不多久,我就和画家徐莹女士取得了联系,见面晤谈之后,才知道我们就住在同一社区。徐女士笑说,为何许多年以来,竟没  相似文献   

5.
2007年岁末,湖北省文联隆重举办了“湖北省美协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当我们回顾省美协半个世纪风风雨雨,坎坷而辉煌旅程的同时,不禁想起三位对湖北画坛具有重大影响的画家——邓少峰、闻钧天、黄松涛先生,他们与画家张肇铭长期生活和创作在长江北岸的汉口,与长江南岸的武昌的张振铎、王霞宙、赵合俦等构成湖北中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他们出色的中国画艺术,在湖北武汉美术史上烙下了各自清晰的脚印。  相似文献   

6.
一、拜师学艺“寄萍堂上数恩情,立雪赢来泪暗倾。 一事无成余已老,人前怕说是门生!” 这是我的父亲王文农在垂暮之年怀念他的恩师齐白石老人所作的一首诗。 父亲祖籍湖北大冶。1932年从武昌艺专毕业后,为求深造,离开父母妻儿,只身前往北平,考入京华美术学院中画系。 一个崇尚艺术、由南方小镇来到名城古都的24岁青年,马上被京城一处处艺术殿堂所吸引,学习之余,他又积极结交良师益友、名人雅士,其间,认识了任北平印社社长、在艺术界极为活跃的湖北同乡吴迪生先生,二人过从甚密。  相似文献   

7.
<正>1955年,我十二岁,从汉口三十一小学(今鄱阳街小学)毕业后,懵懵懂懂报考了武汉六男中。发榜那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到一起去看榜。说实在的,当我走在通往六中简陋泥泞的球场路上,看到“铁路外”的荒凉,心里有些不快。榜文贴在六中大门外墙上,很长的一溜。我一目十行扫过去,在密密麻麻的“名海”中,“曾宪德”三个字居然向我跳了出来。顾不上判断排名是多少位,能考取已让我满足和兴奋。  相似文献   

8.
吴奇伟(1890—1953年),是一位出色的抗日“铁军”名将,有“铁军之母”之誉称。 吴奇伟,字晴云,号梧生,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密坑村人。出身于贫苦家庭。他十四岁进入黄埔陆军小学,后升入陆军中学。陆军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第六期。毕业后,曾在陈炯明部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0年8月,孙中山先生为准备北伐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一面命令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做了一期电影艺术家秦怡的专辑,在这次访谈中,秦怡深情地谈到了她的已故丈夫、当年曾风靡影坛的“电影皇帝”金焰先生。秦怡说,金焰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学什么,像什么;学什么,成什么———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金焰先生的赞赏与怀念。在古城南京,有位老人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这档节目,看着看着,眼睛湿润了,深深地陷入了上世纪30年代那一段难忘岁月的回忆里———前不久,我在老人家里,听她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32年,我在武汉一所艺专读书,当时的青年对电影明星很崇拜,金焰因成功地主演了《故都春梦》、《…  相似文献   

10.
刘晓宁 《文史精华》2001,(11):57-62
国 都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孙中山先生对于未来中国的首都设于何地,曾有过一个比较明确的设想。孙中山认为,关于建都,我认为以“一都四京”为妥。以武汉为首都,以重庆为西京,以江宁(即南京)为东京,以广州为南京,以顺天(即北京)为北京。 以后,孙中山还专门就建都问题发表了看法。他以洪秀全建都南京结果兵败亡国作为历史教训,认为“金陵不可作为首都”。孙中山力主建都武昌。他说,“定鼎者,南方诚莫若武昌”;“武昌位于大江中游,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运输极为方便。且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雒,铁…  相似文献   

11.
<正>江城武汉,是一座由水而生、向水而兴、因水而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丰富的江水湖泊资源,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南宋袁说友《游武昌东湖》中,有此诗句“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武汉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中,有两幅书画珍品——明《江汉揽胜图》横幅和清黄均《招鹤亭图》手卷,  相似文献   

12.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所以,新史料的发现,新观点的提出,总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近读《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上册,“唐生智第八军首入武昌城”的标题,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作者开明宗义地指出:“唐生智第八军最先攻入武昌城。”“首入武昌城,往昔多论为叶挺独立团。但此种论述缺乏史实根据,只是一种感情推论。”作者是在上一节总体性地叙述了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昌的始末以后,再作这个安排的,无疑具有拨乱反正的意味。接着往下看,知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江淮文史》2010,(6):38-53
<正>移家江津其时武汉已渐吃紧,高语罕深恐以后路途愈加阻塞,遂致电在常德的侄女曼云母女及王丽立在桂林的侄女立人,赶快来渝团聚。等立人到了重庆,就一起移家江津了。  相似文献   

14.
汪烈九 《文史春秋》2005,(10):64-64
陈诚,浙江青田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炮科,任教黄埔军校,后任军、政高职。抗战时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屡败屡战:先失武昌,再丢南昌,后弃宜昌,人称“三昌”将军。陈诚连失三“昌”后,重庆高层军政界人士一致呼吁:“杀陈诚以谢天下!”但陈诚是代蒋受过,蒋自会保陈过关。于是高层人士对  相似文献   

15.
邓演达,字择生,一八九四年诞生于广东省惠阳县鹿颈乡的一个农民家里。一九○九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当时革命党人邓仲元等在这里从事秘密活动,培养革命力量,对邓演达的聪明好学较为器重。辛亥革命时,该校学生多参加革命行列,邓演达也随军北征。一九一四年进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一九一六年冬毕业,翌年升入保定军校,一九一九年毕业后,派往通州边防军入  相似文献   

16.
正江津邓氏我是四川江津人,江津邓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我父亲邓燮康早年由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邵志刚(邵力子次子)介绍加入共青团,1930年担任私立奎聚中学第一任校长。奎聚书院门楣上有一幅对联:“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祖父题写的。我记得幼年时父亲曾经为我讲解过。他做过四川商业银行的总经理。解放初期,国家要振兴  相似文献   

17.
<正>“大武汉”一词的频繁运用,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内涵体现的是城市地位,尤其是经济体量的重要性。从“武汉”到“大武汉”,其历史渊源可谓草蛇灰线,有迹可查。“武汉”源于江汉朝宗的“双城”现象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长江中游江汉朝宗之地,汉阳出现却月城、鲁山城,武昌出现夏口城,首现长江两岸对峙的“双城”现象。双城现象前后延绵千年,到唐宋时期的鄂州城(今武昌)和汉阳城臻于鼎盛。  相似文献   

18.
家父劳健白(字远融)从黄埔军校六期毕业后,即进入军统局工作,与沈醉先生交往笃深,他们有八拜金兰,用沈醉先生的话说:“……我与你父情同手足。”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内迁至当时的陪都──四川重庆,以缫丝厂一带作大本营,我家则住在沙坪坝。沈醉先生时常来家,当时我还小,仅三、四岁,沈先生一来,就得将我抱在怀中,又是逗、又是哄,我只知道这是父亲的兄弟,我得喊叔叔。谁又知道他就是后来在《红岩》一书中所描写的“杀人不眨眼”的军统头目之一的“严醉”。在我六岁时,父亲奉调至四川宜宾,并于次年再次奉调北上去了东北。至…  相似文献   

19.
黄兴的纪念     
1984年3月17日,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学教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薛君度先生来到武汉,在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及其武昌起义的史实展览后,欣然提笔,写下了“辛亥革命,世以孙黄并称,我们研究辛亥革命,应该尊重历史事实”的题词。这段题词,充分肯定了黄兴在辛亥革命中与孙中山齐名的历史地位。武汉是黄兴“讲业视师之地”。在武汉这座长江中游的重镇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行列的今天,回顾黄兴在武汉学习和战斗过的经历,循着散落在城区街巷中的革命遗址追寻他的足迹,不忘前贤,尊重前贤,师法前贤,或许是我们对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从美国旧金山《世界日报》和密执安州《安城日报》获知,美籍华裔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易家训教授已经辞世。看到这一消息,心情十分沉重,为物理学界失去一位杰出学者而深深惋惜。我和家训先生,解放前在中央大学先后同过学,他的一生是值得我们追思和缅怀的。易家训先生是我省贵阳市人,生于1918年7月25日。十二岁时随留日归国的父亲和家人移居江苏镇江,就读并毕业于苏州中学。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考进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大学内迁,辗转到内地,在重庆沙坪坝中大复学。他大学时期接近以地下党员陈琏为代表的进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