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于上世纪80年代曾多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接待等工作,在接待港澳政协委员的工作组时,来自香港的陈丕士大律师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身材不高,却十分结实;满头银发,肤色黧黑,目光犀利,声音洪亮,笑声爽朗。令我好奇的是,陈丕士大律师虽然是全国政协委员,然而却不说普通话(说粤语和英  相似文献   

2.
“粤语形成于古广信”,是我和叶国泉先生合作的《粤语源流考》一文首先提出的。这篇论文曾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粤语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后发表于《语言研究》1995年第一期。1996年,省政府参事室等单位在封开举办“岭南文化古都”专家论证会,我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封川话浊塞音声母初探》的论文,会后又发表了《粤语的起源地新探》,对这一课题作进一步论证。现在我扼要介绍这些论文的观点,同时公布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领奖     
这天儿子回到家,跟我说他们班主任周日要开家长会,还说老师说了,周日是非工作时间,甭管家长在哪儿出差,只要还在地球上就不准缺席。我问儿子开啥会,他说可能要表彰几位学习努力的学生及其督促有力的家长,说完还冲我诡秘地一笑。  相似文献   

4.
领奖     
这天儿子回到家,跟我说他们班主任周日要开家长会,还说老师说了,周日是非工作时间,甭管家长在哪儿出差,只要还在地球上就不准缺席。我问儿子开啥会,他说可能要表彰几位学习努力的学生及其督促有力的家长,说完还冲我诡秘地一笑。  相似文献   

5.
杜琪峰蹩脚的普通话是不懂粤语的记者走近他的最大障碍。采访时他几次求助邻座的助手帮忙翻译。说他是最后一个北上的香港导演,他笑称,“就是因为普通话不好。”  相似文献   

6.
澳洲散记     
1999年1月,我与家人从新西兰去澳洲旅游,在墨尔本我们拜访了三个华人家庭。第一家来自香港,男主人在外经商,我以前不认识,这次也未能谋面,不免感到遗憾。女主人则是熟悉的,她是80年代中期暨南大学医学院(6年制)的毕业生,现在在家相夫教子。他们夫妇有一个儿子,5岁;一个女儿,2岁。这个男孩很有意思,跟我的外孙(会说普通话和粤语)说话用英语,和他妈妈(在北京长大的)说话却用普通话。小女孩白白胖胖的,老要妈妈抱着,寸步不离,上超级市场也得带着。女主人虽然用不上自己的专业但有附近的中文学校请她去教中文,也还多少能发挥自己的文化知识优势。他们家门口有一块草地,  相似文献   

7.
陶恒生 《纵横》2010,(12):21-25
心惊胆战的逃亡之旅 我父亲走的时候跟我们说:“我到香港去。”他那时没有想到会公布密约,不知道高宗武已经把密约拍照下来。他说到香港去再想办法让我们过去。其实他也很茫然,并不知道怎样想办法。他走后,我母亲想带几个孩子也走,就去买船票。  相似文献   

8.
1986年4月,大陆拍摄的一部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首映,台湾“中央社”的香港负责人谢忠候在看完电影后立即打电话给蒋经国说:“我刚才看了中共在香港上映的一部抗战影片,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名叫《血战台儿庄》,里面出现的先总统(蒋介石)的形象跟他们以前的影片不同,这次形象是正面的。”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12,(10):95-95
当今风靡全国的“山寨”一词,最早是来源于香港粤语的一个俚语。20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时,贫民都聚居在木屋区,不少人就在木屋区开设制造一些轻工产品的家庭式作坊。  相似文献   

10.
“人伤了心以后会扔掉所有的。就是过年很难过。过年我也看中央4套的春晚,眼泪滴答落下来。我不是想上舞台,是想家。那时候回香港跟人吃火锅,没吃就眼泪直流,我说火锅就是我的家,就是我的国家,我想了很多年”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内流行着数种不同方言,其中粤方言在流行范围之广及使用人数之多上居于首位。粤方言俗称“白话”,文字上通常称为“粤语”,外省人往往称之为“广东话”。将粤语称为广东话,未免以偏概全,却反映了粤方言是广东最重要的语言。两广地区使用粤方言的人数,19世纪末的统计数字,一说约3400万人,一说7400万人,一说约5100万人,加上世界各地使用粤语的华人、华侨约1500至2000万,总计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有7000万人。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10,(8):100-100
陈扬先生保护粤语的热情有目共睹,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为了渲染粤语的危机,陈扬先生振臂高呼“但愿粤语不要变满语”。看到这个文章标题,我不禁感到错愕。再看看文章内容,且不说其观点如何,很多言语就是在常识上都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13.
增广阅历,充满信心贾熟村我跟《安徽史学》关系是比较多的,也可以说是有点缘份吧。刚才陆方先生说,他的成长过程跟《安徽史学》有很大关系,我跟陆方同志有点类似。我的文章也有不少是在《安徽史学》发表的,到现在发了多少,我自己也弄不清楚。外边的人都很惊奇。说《...  相似文献   

14.
11月8日晚,演员许冠英在香港九龙塘寓所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许冠英是谁?在这个连许冠文、许冠杰都让人感到遥远陌生的时代,许冠英的名字在粤语文化圈外,很难荡起涟漪。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在山西朔县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家庭.我小的时候,家境较好,生活基本上是小康水平的.父亲有些手艺,母亲勤劳持家;我和弟弟经常跟邻居家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耍,大人们都说我爱  相似文献   

16.
徐昕 《风景名胜》2014,(8):174-174
有一个团里有一对姐弟,年龄跟我相仿,一路上我们玩得很好那年我去瑞典,跟他们约好了见面,结果来火车站接我的,居然是团里的另一时老年夫妇!话说北京有好多景点,我都是因为带团的缘故才第一次去的.比如远郊的龙庆峡,当年带团的时候十分忐忑,毕竟对那里的情况完全不熟.只记得有一个大水库,我们坐了很高的龙形自动扶梯来到大坝上,然后坐船,在峡谷间拐了好多弯,里面确实山清水秀.多年之后回想起来,龙庆峡的风光比起小三峡来,也丝毫不会逊色.不过,我想说的重点是——那天从龙庆峡下来的时候,领队突然跑到我面前,悄悄地跟我说:“我的计划里好像没有这个景点哎!”  相似文献   

17.
以金庸剧为代表的武侠剧中人物形象的多元化现象,是随着武侠片制作在香港正式起步,大量在武馆修习武术的武林中人参与其中,抓住粤语功夫武侠片在市场大行其道的机会,将武术从现实送上银幕,发展武侠剧制作技术,使演员无需任何武术基础便能够饰演武侠人物的结果。但是,金庸剧人物形象自由多变,虽然受惠于粤语武侠片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武侠剧制作技术,实际上表现的是文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遵循商业社会的运作规则,两者的"江湖"逻辑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中及英都通用的地方,香港因毗邻广东,人们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习惯用粤语,所以在称呼时既然有地方习惯又夹杂有英语的音译。对陌生人男士一般称“先生”,女士称“小姐”、“太太”,中年妇女称为“小姐”也无妨。年纪大的下层市民称“师奶”、“阿婶”更显亲切。  相似文献   

19.
“Cantonese”,联合国认证的世界通用语言之一。直到现在,在许多西方国家,说粤语的华人还远多于说普通话的华人  相似文献   

20.
1974年2月15日,香港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将永远载入香港史册的日子,当时有报纸称:“廉政雄鹰”终于从正义之手放飞!“廉政公署?这是干什么的?唉,多一个香炉就多一个怫,还不是要给它烧香的,廉政什么呀‘!”“廉政公署能制止贪污吗?废话!政府近几年花样百出,葛怕还不是照样‘走佬’(粤语:潜逃广”“如果廉政公署真如港督说的那样,将‘蛀米污大虫’通通‘拉晒’(抓起来),(那么)香港就有救了。”这是当时市民对廉政公署这个新生机构和字眼抱有的种种疑惑、猜测、希望……是的,廉政公署(ICA),它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