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苏 《环球人物》2013,(18):90-91
1937年5月,日本华北驻屯军的军官们正在忙着把驻防北平的宋哲元和张自忠等将军的家宅做成模型,在军营中演练对29军将领宅邸的突然袭击,卢沟桥的硝烟已经隐约可闻。就在这个剑拔弩张的时刻,一本对中国的"游记"却悄然在东京出版。这就是日本《朝日新闻》资深记者神田正雄所著的《诊断跃进支那》。此君在1936年12月到1937年2月间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将所见所闻收录在了这本书中。对日本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神田大约是第一个对中国西南进行详细  相似文献   

2.
浙江新闻事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抗日战争期间。据统计,从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浙江各地创办了136家报刊,在播的无线广播电台也从1座增加到5座。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大举入侵中国。全国人民义愤填膺,迅速掀起抗日救国的热潮。《战地》、《战旗》、《前线》、《啸报》、《游击》、《野战》、《突击》、《进攻》以及《抗日民报》、《先锋日报》、《战时消息》、  相似文献   

3.
徐君慧   《广西文史》2005,(2):133-136
这是我在1995年写的题为《抗战胜利50周年祭》的三首七律之一。如今重行写出,是忘不了1937—1945年八年抗日战争亲身经历的那些艰苦而血腥的事实。也希望未亲身经历过这些苦难的年轻人,在歌舞升平中,认识危机尚在。我要不是在1937年12月12日晚冒死冲出南京挹江门,就成为惨遭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屠杀的30万人中之一了。这段经历,已见于十年前广西政协主办的《史春秋》所刊的《南京沦陷亲历记》一中,如今要控诉的是亲身经历的日机毫无人道的对中国后方平民的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在淞沪会战失利、首都南京危急的严峻形势下,为统筹全局、长期抗战,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公开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抗战首都。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造成巨大的战略恐慌,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集中其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战时  相似文献   

5.
1937年,日本疯狂地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为维护民族的生存,中华民族掀起了抗日的热潮.但在抗战期间,中国始终存在着一个为数较大的汉奸队伍,高级汉奸中留日出身者居多.这主要归咎于晚清社会的失序和日本出于侵略中国的需要而对中国留学教育中的阴谋.  相似文献   

6.
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在南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此后几年,中苏签订了3笔共2.5亿美元的援华贷款.另外,从1937年10月至1939年9月,中国从苏联得到985架飞机,1300多门大炮,14000多挺机关枪和2050辆卡车及其他物资装备.苏联还向中国派出了6个飞行中队的志愿航空队,协助国民党政府建设空军和参加对日空战.这一时期,苏方在华军事顾问和专家达3665人.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即将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上海收藏家王毅觅得一本精装日本记者旧著《上海通信》。此书真实而客观地披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挑起“八一三”淞沪战争、疯狂屠杀无辜中国人民的罪行,给至今仍不承认当年侵略中国事实的日本右翼势力当头一击!旧书店里觅到罪证尘封了67年之久的《上海通信》一书,在2004年春天浮出水面。这年5月7日,王毅在上海福州路文化街的旧书店发现一本1937年版日本旧著《上海通信》。翻开第一页,上面印着一幅日军绘制的京(南京)沪地区军用地图。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上海之战如今已经可以与西班牙…  相似文献   

8.
1937年10月4日到1941年12月15日,美国《时代周刊》共刊载了4篇有关日军轰炸南京和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报告。1937年10月4日题为“正如宣布的那样”(Asadvertised)的报道,是美国记者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在9月20日宣布要对南京进行大规模轰炸后星夜兼程赶往南京,亲历轰炸后所写的长篇报道,报道写道:“那些年纪太小、太老、太穷、病得太重或是什么都不懂而没有离开南京的中国人被大批屠杀”;第二篇报道(1937年10月11日)刊登了宋美龄的英文日记摘要,由于其地位特殊,日记读来耐人寻味;接下来的一篇1938年2月14日题为“证人”的报道,引述了当时在南京的《芝加哥日报》远东资深记者斯蒂尔的描述:“一位日本士兵站在不断增大的尸堆上,将步枪子弹倾注在任何还能动弹的尸体上。对日本人来说这也许是战争,对我来说却是谋杀”;最后一篇,时间为1941年12月15日,这时候外界对日本军在南京的暴行了解已经比较全面,报道明确指出:“日军占领并洗劫了南京,犯下了一些现代史上最可怕的暴行——大规模屠杀平民,并强奸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由于《时代周刊》是美国主流媒体,有很高的信誉,上述报道,特别是宋美龄的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抗战,多数媒体,甚至教课书中都是"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算起,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而很多学者、历史学家则认为,抗战不止8年,因为东北军民抗战经历14年,是从日本关东军制造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期间,也是日本全面统治东北14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公然践踏国际法,于1937年12月13日竟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尔后不久,《中日文化协会》也悄然在南京成立,并在各沦陷区成立各个分会,以配合日本的军事占领与统治中国之目的。本文从日本侵华的第四条战线的文化载体——《中日文化协会》的成立的背景,以及其宗旨、任务、结构、性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扩建丰镐房,蒋介石对溪口邻居的忍让,或有乡情因素,那么想到1933年的中日《塘沽协定》,对日本的妥协退让之大,落得名声不好也要忍,则反映出他个人深层的性格和修养了。有研究者认为这次蒋介石对日本的忍让将日本全面侵华的计划推迟了四年,为中国赢得了准备的时间,以致1937年抗战爆发后,妄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发现自己判断失误了……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导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七七”翌日,中国军队打响了全面抗日的第一枪,消息也传遍了全中国。这一天前方二十九军将士英勇作战,国共两党同声御侮,全国士农工商群情激愤,表现了团结爱国的伟大民族精神。《七七事变翌日的中国各方》再现了这段同仇敌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日庚子赔款述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中,日本充当了急先锋。战争结束后,饱尝了甲午战争索赔甜头的日本在列强各国中第一个提出了战争索赔要求,日本最后从中国庚子赔款的总额中得本利75944689 海关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效法英美等国,同意中国对日庚款缓付5年。战后,日本鉴于其他国家纷纷以各种形式向中国“退还”庚款,于是决定将中国对日庚款的剩余部分用于所谓“对华文化事业”。北京政府虽然与日本订立了《中日文化协定》,但实际上中国并不能自主掌握这笔赔款,庚款的处置权仍操在日本手中,庚款的去向也很少真正用于中国的文化事业,多数是投在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各种文化事业上。由于日本“退款”之举包藏文化侵略的野心,因此遭到中国各界的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一方面废除了《中日文化协定》,另一方面照旧如数支付对日庚款,一直到1937 年9月。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南洋商报》刊载抗战电影传播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梳理了自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新加坡沦陷这段时间内,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过程、接受程度及产生的深刻影响。结果显示,在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一批优秀中国抗战电影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新加坡本地出版的《南洋商报》刊载的相关抗战电影信息,生动纪录了这一段时间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历程。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鲜明呈现了中华民族海内外同胞同仇敌忾、全民族投身抗战的时代景观,同时也积极肯定了华侨对中国抗战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1937年11月到12月侵华日军进攻中国首都南京与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期间,日军主力第16师团两名法西斯青年军官向井明敏与野田毅对中国战俘与平民进行骇人听闻的所谓"百人斩"杀人比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刊对这两名法西斯分子的疯狂行径,在短短十余天时间中,竟连续四次进行跟踪报道,把这两个杀人恶魔吹捧为"日本勇士",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个事例典型地说明了战时日本新闻传媒记者中的绝大多数人具备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切思想特征与行为特征,是日本当局对中国实施武力征复与屠杀恐怖政策的宣传鼓动者。他们的战场报道宣扬日本的"侵略有理"与"屠杀有功",充满了法西斯的野蛮、霸道与无耻。  相似文献   

16.
1987年,原日军第十六师团二十联队士兵东史郎等,把自己1937年在南京战场上写的手记、日记公之于众,说:“决不许再发生那种悲惨的战争.”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日本人民的欢迎;但却遭到了日本军国主义余孽的痛恨,这些人威胁说,要杀死东史郎.这年11月,东史郎以《我的南京步兵队》的书名,把自己的日记由青木书店公开出版,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7.
茅盾在香港     
《文艺阵地》像股清新的风,给沉寂的香港带来生气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平津后,全力进攻黄埔江畔的中国大都市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抗敌。在弥漫的战争硝烟中,上海文学社、中流社、文季社、译文社这4家最大的文学杂志社联合创办了《呐喊》周刊。该刊在启事中称“四社同人当此非常时期,思竭绵薄,为我前方忠勇将士,  相似文献   

18.
自“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长达十四年之久的侵华战争,以其失败告终,其间的是非曲直,历史已做出了判决。本文仅就1937——1945年期间日本的对华政策及演变,作简单的阐述。毫无疑问,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始终执行了一种以灭亡中国、独霸中国为目的的侵略性政策。但是,在这八年中,由于它的对华政策受到国际形势、侵华战争形势、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中国内部各种矛盾等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19.
《独立评论》的抗日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菁 《安徽史学》2001,(2):57-62,48
《独立评论》创办于1932年5月,停刊于1937年7月。九一八事变后,对日外交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胡适等受过欧美教育的职业知识分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试图以实验主义哲学处理中日间的冲突问题。他们在其创办的《独立评论》上发表了大量文章,主张对日进行积极又不失主权原则的外交。这既有别于当时患得患失无所作为的政府,也有别于那些“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的不妥协派。《独立评论》的抗日主张,作为北方学人的一种声音,引起当局及欧美和日本等国的重视,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抗日救亡活动为研究取向,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37年抗战军兴为探讨范围,就海外留学生的救国活动、心态、方式,效果及其意义,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正于大家。一留日学生及其爱国运动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始于甲午战后。然自甲午战争至抗战胜利,这一段中日关系史,不啻是一部日本侵华史。留日学生因身处日本,对日本政府的侵华策划和日本国民由潜意识中反映出来的轻视中国的心态,感受极深,因之更能激起其爱国心和民族意识。早在1905年,留日学生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掀起了近代中国留日史上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