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纪念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与原民革苏州市委办公室主任、86岁高龄的张式定老先生共话黄埔旧事,不胜感慨多多。张式定一家三代结缘黄埔。祖父张家瑞是黄埔军校筹建元老,其父张纪云为黄埔第一期学生,弟弟张式安为黄埔二十四期(台湾凤山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世誉张家为"黄埔世家",在黄埔军校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黄埔军校的人,一般认为不是共产党人,就是国  相似文献   

2.
熊宗仁 《文史天地》2010,(12):82-86
十二黄埔“保姆”以身作则 东征苦战初试锋芒 (一) 被称为国民党军黄埔嫡系“保姆”的何应钦在黄埔军校创建初期,除了对校长蒋介石的忠诚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外,他与苏联顾问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赓是黄埔军校的“老资格”,他的名字为国民党军队黄埔系将领所熟悉,他那传奇式的战斗经历也曾在黄埔军校军人中广泛流传。全国解放后,陈赓在北京定居,虽然工作异常繁忙,晚年身患重病,但他还念念不忘往日的同窗旧友,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热情地接待他们。  相似文献   

4.
韩文宁 《中华遗产》2010,(7):156-159
黄埔军校是蒋介石发迹的政治资本,以此起家,他获取了打天下的军事力量,培植了治天下的“黄埔系”,继而平步青云。最终登上权力的顶峰。  相似文献   

5.
廖仲恺与黄埔建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仲恺有“黄埔军校的慈母”、“党军师褓”之称,这就说明廖仲恺在黄埔建军史上有令人注目的位置,本文拟就廖仲恺在筹措黄埔军校经费和建立党军过程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至1949年底,在大陆共办了23期,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23万余人。”  相似文献   

7.
正陆汝群(1902—1951),广西容县石寨乡下烟村人,陆汝群是中国第一批经过正规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抗日将领,他曾先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又名黄埔陆军小学)、广东海军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黄埔军校高级班读书,成为黄埔将士中唯一一个在黄埔长洲岛就读过4所军校的高级军事人才。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陆汝群跟着蒋介石、周恩来两次驰骋东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  相似文献   

8.
“到黄埔去!”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岁月如梭,但在南方这片土地上,对于黄埔军校的一切记忆犹新;我们游走在城里,才惊觉黄埔军校留下的踪迹竞如此之多。  相似文献   

9.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被誉为“将帅的摇篮”。以往学者仅把黄埔军校办校成功的秘诀归结于建立党代表制、建立政治部、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而笔者认为黄埔军校办校的成功不仅有以上原因,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黄埔军校的建立符合历史潮流及黄埔精神的一脉相承等因素也是其办校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曾扩情(1895—1988),四川威远县人。1921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当时,他是学生中年龄比较大的一位,比周恩来还大3岁。所以在黄埔同学中,都喜欢称他“扩大哥”。  相似文献   

11.
周渝 《贵阳文史》2014,(4):22-25
正他是第一位牺牲在战场上的贵州籍黄埔骄子;他被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誉为"军校牺牲第一人"。作为第一批成仁的黄埔将领,蔡光举注定不会有太多的故事。但只要提及黄埔军校,他的姓名就必定难以被后人遗忘。1925年的春天,长洲岛上全副武装的黄埔学生军踏上了轰轰烈烈的东征之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复仇之战,此战所征讨的对象正是在3年前因与孙中山政见不合而发动"六一六兵变"的陈炯明。更重要的是,这场东征之战是黄埔军校建军以来,校军参加的第一场正真意义上的战争。  相似文献   

12.
黄埔军校原名“陆军军官学校”,后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它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以及列宁、斯大林派遣的顾问人员帮助下,为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建立起来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市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3.
丁群 《文史精华》2004,(5):28-35
郭汝瑰,黄埔军校毕业生,蒋介石嫡系的高级将领,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作战厅长。在国共两党的大决战中,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许多极其重要的军事情报,后率部在四川起义,被盘踞台湾的国民党称为“最大的共谍”。《‘最大的共谍’郭汝瑰》一文,讲述了这位老将军忠贞无畏、追求进步的瑰丽人生。  相似文献   

14.
郑洞国,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在抗战中声名显赫,却在内战中成为败军之将.1948年10月,正值盛年的郑洞国在东北名城长春被迫放下武器,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党国大业”也很快土崩瓦解.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走,他自己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著名的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这对台湾海峡两岸的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由于父亲徐向前和母亲黄杰都是由入黄埔而先后走上革命道路的,父亲直到临终还担任黄埔同学会的第一任会长,因而每当提及黄埔军校总能激起我内心深处的层层波澜。我从孩提时代起就常听父母亲念叨“黄埔军校”,可以说渐渐在脑海中形成了深深的印记。1901年出生的父亲可谓生逢乱世,他的青年时代是在新与旧、革命与反动、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中度过的。1924年1月,父亲告别亲人,离开家乡山西省五台县,冒着风雪严寒,到省会太原谋求职业。他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民不…  相似文献   

16.
徐展勤 《纵横》2010,(10):36-37
“北保定,南黄埔。”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所著名军校。保定军校全称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1912年,停办于1923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黄埔军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1924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学校。  相似文献   

17.
余岸竹 《文史天地》2007,(10):20-24
蒋介石身为黄埔军校校长,他与黄埔生、特别是黄埔一期生。自有不同寻常的关系,或宠,或恕,或杀,或惩,天差地别。追求不同之故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湖南文史》2014,(4):22-2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本刊以“我与人民政协”“黄埔军人与中国”为两大主题,面向社会征集稿件。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文史博览》2014,(8):37-3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本刊以“我与人民政协”“黄埔军人与中国”为两大主题,面向社会征集稿件。稿件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2年6月14日上午,贵阳市黄埔同学联络组,在市委统战部九楼会议室,举行了黄埔军校七十八周年校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徐学仁、杜云峰、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刘衍珍和省、市、县、区统战部门的领导、各界来宾、全市(包括三县一市)黄埔同学及二代的代表,共113人。 座谈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气氛隆重热烈。中共贵阳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徐学仁在会上讲了话,他说:“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自1924年成立以来,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代代相传,至今仍然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凝聚力量。高举爱国主义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