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开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思想教育,开展对剥削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思想斗争,提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逐步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取得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蓝图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适时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是与时俱进,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进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并非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早提出近代中国将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革命取得成功后宜继以和平的社会革命,中国社会主义要实行国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关注和解决民生、实现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将分为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即使在今天也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廖明科 《沧桑》2014,(6):62-6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集中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创造性地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扎根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体制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源头和起点;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尝试“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再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日益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6.
《福建史志》2006,(2):4-5
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广大方志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传承中华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厘清以下四个问题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长期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实践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我国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断总结和吸取社会主义实践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与传统的、纯粹的社会主义现相区别的新型的主体社会主义观。邓小平主体社会主义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以找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为出发点和基础,体现了其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徐艳霞 《沧桑》2013,(2):88-93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增强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尤显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效应的具体路径,最后提出在引领和认同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史志》2006,(2):3-4
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全国地方志系统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传承中华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1.
自 90年代以来 ,在俄罗斯国内出现了若干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或组织 ,它们在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过程中 ,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主张 ,从而产生了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模式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主义思潮。  一、“传统”社会主义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和由安德列耶娃领导的全联盟共产党 (布 )。他们表示既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 ,也忠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和政策 ,坚持反对俄罗斯社会流行的市场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民主社会主义等等。由于前苏联当局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六大把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存在剩余价值、如何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源泉问题、对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和使用方向以及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所起的重大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成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刘军 《史学理论研究》2000,79(1):119-129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SocialistFeminism)这一名词出现于本世纪70年代,但作为一种思潮和社会运动,它已有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是加拿大妇女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拿大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回顾和考察其半个世纪曲折发展的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加拿大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女性主义、妇女运动中的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妇女运动的关系。直到本世纪80年代末,即使在加拿大对加拿大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也很少研究。对加拿大左翼势力(通常指在社会主义、工联主义、社会民主思潮影响下的政党和…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作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铸魂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应充分体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上。怎样才能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使它既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又符合人民群众生活实际?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明确的认识,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吕进 《史学月刊》2000,(3):145-145
1952年底,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行将结束时,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在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回顾、总结五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中发展,从而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1956年起,我国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16,(1)
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指导理论,共同富裕观和共建共享论的不断深化推动了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新时期,应当在理论构建和实践路径两个维度促进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接续发展,在发挥理论先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本质价值现实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众多学者对所谓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时间说法不一,内容不明确,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时空上相冲突。中共九大提出的"基本路线"有其特定的语境和针对性,故不能将它同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平等观及其历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个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毛泽东一生的理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在主体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为实现毛泽东的平等理想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经济平等是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的基础,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核心内容,其核心在于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政治平等是社会主义平等的保障,也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平等观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发扬人民民主,克服官僚主义,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原则。社会平等是指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人民在基本权利、社会地位、声誉和尊严方面应当享受同等的权利。为此,毛泽东主张人民应当平等地享有最基本的权利、消灭社会差别、消除社会分工、反对一切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