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威 《收藏家》2007,(2):83-90
《化度寺塔铭》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碑立于唐贞观五年(631年),楷书35行,行书33字①。原石久佚。  相似文献   

2.
梁玮 《丝绸之路》2012,(16):101-102
初唐楷书在隋代融合南北朝书法的时代背景下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以"初唐四家"即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楷书风格,为世人树立了楷书"法"的典范,为唐代楷书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楷书在唐代走向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20,(4)
正中国古代皇帝之中,书画艺术成就最高的非宋徽宗赵佶莫属,特别是他的书法艺术更是为世人瞩目。他所创制的"瘦金体"楷书独步古今,诸多名迹传世,草书也造诣非凡,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草书千字文》最为著名。惟有宋徽宗的行书墨迹传世寥寥,最具代表性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会图》中的一段行书诗题。另外还有一件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行书《蔡行勅》,旧时著录中将其定为宋太宗所书,当代学者  相似文献   

4.
《裴闻一墓志铭》(见图)是近年西安地区新出土的一方唐代墓志,2005年人藏西安碑林博物馆。该墓志未见志盖,志石边长51厘米,志文连题21行,满行21字,书体为楷书而略带行书笔意,无撰书人名。兹予披露并略作释证。  相似文献   

5.
梁玮 《丝绸之路》2012,(18):90-91
唐代是我国楷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统治者大力提倡,朝廷以书取仕、重视书法教育等历史条件下,初唐沿袭"二王"遗风,形成了以欧阳询、褚遂良为代表的崇尚瘦硬的楷书风格。中唐之后则大胆创新、别开生面,形成了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崇尚肥劲的楷书风格,充分体现了"唐人尚法"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6.
武氏家族是清代晚期河北永年地区的名门望族,其诗书传承,直至近现代,几代人成就斐然。石家庄市博物馆收藏有多幅武家人的书画作品,比较重要的包括武汝清的行书八言对联,武延绪的楷书武用章墓表轴、行书七言对联、行书陆龟蒙七言诗轴,武莱绪的行书七言对联,武福鼐的墨笔山水轴、隶书节张载《西铭》横幅、隶书节陶渊明《咏三良》诗轴、行书七言诗轴、行书横幅等,集中体现了永年武家良好的学养底蕴。  相似文献   

7.
“开元通宝”系中国唐代货币,而《朝日新闻》乃日本当代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报纸之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中国开元通宝的钱文和日本《朝日新闻》的报头,同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手笔,恐怕不是人人皆知之事了。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的书迹存世稀少,本文通过对馆藏的两件王阳明作品,行书《寓赣州上海日翁书》和楷书《客座私祝》的释读、考证,阐述了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和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撰写1650周年。《兰亭序》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现今流传的是唐代及其后的临摹本,真迹何在?迄今还是个谜;而在1965年由郭沫若著文引发的《兰亭序》真伪之辩,由于毛泽东的关注和干预,更是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10.
唐代书坛群星璀灿,名家辈出。其中,李邕以其富有鲜明个性的行书独步当时,对后世书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谓书法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书家。然而,李邕又是一位悲剧命运的人物,因而对他的书法艺术的评断,历代又是毁誉不一。譬如在唐代,李阳冰誉之为“书中仙手”,而张怀瓘在其重要书法理论著作《书断》中却对李邕只字不提,因此,探索一下李邕行书艺术上的特色,就颇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朝日新闻》是日本综合性日文报纸,这张创刊百余年的报纸经过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全日本知名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朝日新闻》报头这四个字,非是日本人题写,而是出自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之手。  相似文献   

12.
高密诗派抄本《晋唐六家五言诗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乾 《文物》1981,(10)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精抄本《晋唐六家五言诗选》一册,十年动乱前,得于豫北新乡市。正文楷书工致,眉批、夹批、尾批小行书,尤为遒劲。所选为晋陶潜,唐韦应物、王维、孟浩然、储光羲、柳宗元六家五言古体诗共一百八十五首。前有《本传节录》及《诸家评语》,册末有两组题名(见图): "戊戌十二月十七日灯下同观石桐叔  相似文献   

13.
《艺文类聚》的问题种种──《艺文类聚》研究之一力之《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命欧阳询等人撰的一部类书。它征引了一千四百多种先唐古籍,①其中今存者,十不及一,赖此书保存了不少极为珍贵的资料。因之,明季以还,是书为校勘、辑佚和治先唐文史者所大重。不过...  相似文献   

14.
吴良杰 《安徽钱币》2006,(2):15-18,11
汉字的书体,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5类。  相似文献   

15.
书画     
《文物》1979,(8)
鲜赵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和赵孟頫的合称。鲜于枢(1256—1301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擅长楷书及行、草,笔力雄健(图一)。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擅长楷书、行书及绘画,字体柔媚(图二)。  相似文献   

16.
前人怀疑《兰亭集序》者,或以为从文章到书法都是伪造的,或以为此伪作乃出自陈僧智永之手。鉴于东晋南朝历史文化条件,本文则以为这些看法值得商榷。自来皆肯定传世今本《集序》书法水平极高,"章法为古今第一",是"神品",而据唐人书品论,智永书法虽善,乃指其隶书(正书)、草书,其行书水平则稍差,与王羲之相距甚远,这就意味智永绝对无法伪造出这一"神品"来。而且鉴于当时琅琊王氏礼教家风,智永的"末裔"身份也决定他不大可能违反孝道,去伪造远祖文章、墨迹;史载《集序》墨迹的存在在唐代以前几乎是不为人知晓的,因而纵使撇开智永,假定当时另有一造假足以乱真的无名顶级书法高手,在南朝社会风气影响下,为了获取经济或政治利益而伪造王羲之墨迹,则此伪造目的必然决定他选择目标乃是易于出手,为人们熟知、欣羡的王氏墨迹名作,而不会去找一当时毫无名气、很可能无人问津的《集序》去伪造;这些表明,唐代以前没有伪造《集序》的条件,不存在伪造《集序》这一问题,由唐代流传至今的今本《集序》当是真品。  相似文献   

17.
三十六峰赋碑,刻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九月二十三日,四明楼异撰赋,僧参寥书丹,碑额横列“三十六峰赋”楷书五字。碑高233、宽89厘米,行书二十六行,行六十六字。碑石原在河南登封少林寺山门内东侧,面南而立,虽经近千年风雨浸蚀,字口尚清晰如初。现移入少林寺碑廊保护。此碑历代金石著录多有记载。清王昶《金石萃编》录其全文,并附有《石墨镌华》、《鲒埼亭集》、《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等书对此碑撰、  相似文献   

18.
1990年9月白石乡太石村旁台地上发现一处北宋铁钱窖藏,约500多公斤。铁钱成串分层排在方坑内,穿绳不存,坑底及四周铺一层零散铁钱。铁钱除有些板结成块外,大部分钱钱文清晰,这批钱内涵丰富、版别庞杂、珍新品较多,有13个品种144种版式。现将图录未载的珍新品介绍如后(尺寸:厘米、重量:克):淳化元宝,楷书、径3.16、穿0.74、重11.5(图1);景德元宝,楷书、径3.62、穿0.74、重16.1(图6);祥符元宝,楷书、径3.4、穿0.77、重16.2;祥符元宝,楷书、径3.56、穿1.06、重14.6;庆历重宝,楷书直读、径3.51、穿0.77、重11.3;至和重宝,楷书直读、径3.47、穿0.77、重13.6;至和重宝,楷书直读、背穿上“同”,、径3.49、穿0.78、重13.1(图2);至和重宝,楷书、背穿上“坊”、径3.56、穿0.79、重11.2(图3);熙宁通宝,楷书、背穿上月、径3.4、穿0.62、重11.6;元丰通宝,篆书、背穿上“铜”、径3.07、穿0.71、重8.6(图4);元丰通宝,行书,背穿上“铜”、径3.05、穿0.7、重7.7(图5);元丰通宝,行书、背穿上月、径3.18、穿0.63、重12.5;元丰通宝,篆书、背穿上月、径3.13、穿0.65、重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洛阳东南李村出土的《阿弥陀像记》残碑是隋唐之际著名政治家李百药之子李力牧家族建造阿弥陀像的碑记,不但记载了其家族及仕宦情况,而且还是唯一能确认的唐代书法家郑虔的楷书作品。该残碑对了解唐代洛阳地区的净土信仰、郑虔的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献价值,纠正了此前学者研究中的一些疏误。  相似文献   

20.
正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木庵、青原、香岩、勖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山东诸城人。统勋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善书,笔墨古厚,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帖学四大家。此行书中堂节录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二则。所言沈氏家藏《黄梅出山》《袁安卧雪》二图,均为唐代王维所作。王仲至即王钦臣(约1035?1101年),字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历官开封府尹、集贤殿修撰。以藏书著称。黄梅即唐代高僧弘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