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的史前粟作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古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根基,世界上凡是古文明产生较早的地区都是农业产生较早和发展较快的地区。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中国古文明的摇篮,其原因之一,就是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产生较早和发展较快。中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按经济文化类型来划分,可分为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经济文化、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经济(兼有农业)文化、南方地区(指武夷山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以采集经济为主兼有农业(园艺农业)的经济文化。从农业起源和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不论是稻作农业,还是粟作农业,都必须经历选育及驯化、诞生…  相似文献   

2.
分析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的劳动工具,特别是狩猎工具、骨、石镞和动植物遗骸交替增减的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以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小范围兼营稻作农业;中、晚期阶段一方面是狩猎采集经济持续下降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农耕经济持续高涨的过程,最终形成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广域农耕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和东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亚洲为中心的稻作农业,有着广泛的地理分布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考古发现上证实,中国拥有最古老的稻作遗迹和丰富的稻作文化。关于稻作文化的起源及其传播途径,也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不过这些研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因而结论也往往相异。本文以稻作的起源及其向东北亚的传播为重点,来阐述稻作农业在亚洲文化史上的  相似文献   

4.
淮河中下游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复杂、交流频繁的区域,正如地理环境一样,文化面貌也兼具南北两地风格,农业格局及生业模式亦是在这种环境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得以形成。双墩遗址在该地区新石器文化中晚期之交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其2014—2016年发掘所得大植物遗存中有水稻、菱、葡萄等。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墩文化其他遗址的动植物遗存材料的分析,初步认为采集、狩猎、捕捞占据双墩文化经济生活的主要地位,农耕应仍处于较为初级水平。比较起来,同时期的北辛文化生业发展逐步融入北方传统的旱作农业体系,而淮河中下游的青莲岗、龙虬庄和长江下游的马家浜生业形态则更趋向于稻作农业,双墩处于南北交汇的过渡带上,其生业经济更近南方,但是在农业发展水平上则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5.
东南孕育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东亚定居农业文化高峰,良渚遗址是玉帛古国代表,定居农业文化为华夏文明形成打下了基础;西北兴起齐家文化是东亚最早青铜时代文化,石峁遗址是干戈王国代表,青铜游牧文化后来居上形成了华夏文明。长江中下游是照叶树林文化带核心地区,良渚时代定居农业生活方式已成熟,稻作农业、漆器、黑陶和玉器已达到高峰。玉文化来自北方,良渚时代也已登峰造极,良渚遗址表明依然是"神王之国"或玉帛古国,并不是祀与戎并重干戈王国。良渚文化衰落后长三角地区既少玉也缺铜,不太可能是夏朝主流文化,但良渚文化是华夏文明形成重要基础。作事者必在东南,收其功实常在西北。齐家文化时代东南西北定居农业与游牧文化结合形成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百越族群和稻作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岭南地区百越稻作文化历史上,“雒田”便是为学者所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聚讼已久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了长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脉络,并对其形成动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自彭头山文化至屈家岭文化,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就产生并逐步发展起繁荣的稻作农业经济,逐渐形成稳定的稻作农业文化传统;生业模式由采集和渔猎为主,向稻作种植和家畜饲养为主逐步过渡。汉水中游作为长江中游与中原文化交汇的过渡地带,起到了农业交流的桥梁作用,稻作与旱作由此分别向北和向南持续传播。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文化影响的不同,长江中游的各个地理单元,其生业经济结构又表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差异,这其中文化因素应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8.
敦煌地区的史前文化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类型、四坝文化、骟马文化等.敦煌地区史前时期的生业经济较为复杂,既有相对稳定的农业,也有灵活且适应环境的畜牧业;四坝文化之前时期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骟马文化时期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比重降低.敦煌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和缓冲地带,也是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不断碰撞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文博》2021,(2)
豫北地区龙山时期各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已存在以旱作(粟、黍)农业和家畜饲养(猪、狗、牛、羊)为主,兼营采集、狩猎和捕捞业的生业模式。少量大豆、小麦、稻米等农作物的发现表明这一区域自龙山时期就已"五谷俱全",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复杂化。自然环境的优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频繁推动了豫北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持续繁荣,约至公元前2000年前后,该区域与中原其他区域基本同步步入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0.
肖永明 《丝绸之路》2014,(18):22-27
本文从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这些器物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认为多人舞蹈盆出现在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圈西北部边缘。多人舞蹈纹饰源于狩猎经济模式下的岩画题材,多人舞蹈纹盆的出现是刚刚走上农业经济道路的狩猎采集人群将岩画题材转移到彩陶工艺中的一种表现。欧亚之间草原地带的狩猎采集人群以岩画为媒介,将来自于西亚地区的农业部落多人舞蹈纹饰传播到了甘青地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