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年三十早上,我把老公和孩子扔在家里,和刘燕一起,还带着我丈夫在大不列颠的妹妹忆非,从首都机场出发了。我们给这个三人小团体起了个名字:疯婆子旅行团。  相似文献   

2.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现在的春联大都是买来的,少去了原创春联中的许多情趣。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自幼喜欢读书写作,所以对儿时所见所闻的民间原创春联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3.
1994年 3月 2 1日 ,我们访问了刘大年先生。大年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很高兴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向先生问候 ,说明对这次访问 ,白寿彝先生很重视 ,曾两次同我们谈到这次访问的事 ,我们希望大年先生就当前我国史学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史学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年先生很忙 ,这次能接受访问 ,很不容易 ,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大年先生说 ,白寿彝同志同我谈过几次 ,你们的刊物《史学史研究》我能收到 ,刊物上的访问记 ,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访问记讲得很好。你们要我谈的问题 ,我可能要交白卷。说到这里 ,大年先生笑起来。他说 ,我…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欢欢喜喜地吃个团圆饭。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1931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正当家家户户忙着过大年,身在异地的人们纷纷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之时,徐州军人监狱却发生了一桩给囚犯放假的奇案,并且惊动了远在南京的蒋介石。这桩鲜为人知的奇案,说起来至今令人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5.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现在的春联大都是买来的,少去了原创春联中的许多情趣。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自幼喜欢读书写作,所以对儿时所见所闻的民间原创春联印象颇深。20世纪70年代,困窘的岁月并没有磨掉人们的生活热情。那时大伙把写春联当作一  相似文献   

6.
《南京史志》2011,(19):9-19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当故乡仁厚的黑土母亲向天下游子发出声声召唤,我和父母便踏上了回乡路。我喜欢在老家过年,并不全是为那美食和欢聚,而是在故乡,春节别有一番语文味。那天晚上,觉是照例在老屋睡的。第二天一睁眼,入耳便是奶奶那混合着乡音的"步步高升"。大人们从早上就开始忙活。写春联时,五花八门的美词佳句简直要花了我的眼。最让我难忘  相似文献   

7.
大年三十"偷"个新娘来过年,结婚的青年都统一在初二办喜酒、初三结队轰轰烈烈地送新娘"回门",这样的奇特的婚俗可能只有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的程阳八寨能看到了。 今年春节,我们特地来到桂北侗族风情十分浓郁的程阳八寨看稀奇,真是一方山水一方风俗,侗家婚俗之特别、场面之壮观让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8.
方平 《旅游纵览》2008,(6):50-51
<正>"黄山自古云成海"。白色的云海许多人都见过,但彩色的云海——霞海,就难得一见了。今年春节,黄山下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已经半个多月没见到太阳的黄山,终于在大年三十放晴了。傍  相似文献   

9.
受业的收益     
受业的收益姜涛我代表我本人和李长莉、杜语,即大年老师近年来先后指导的几位博士,从学生的角度讲几句话。作为学术研究的晚辈,我们对大年老师的有关学术活动接触较迟,知之不多,只能谈几点亲身经历的感受。1.初读论著的印象。我本人对大年老师著作的最初接触,是在...  相似文献   

10.
我人生的前16年都住在窑洞里。向阳的黄土坡上有成排的窑洞。每家基本都有两孔窑,然后用砖的、石的或者土坯的墙围出一个院子,独门独院、种花种菜。躺在炕上总能听到山上的狐狸叫。夏天我们用大盆晒一下午的水冲凉,冬天就基本只赶着大年三十才提着塑料袋下一趟山去澡堂。  相似文献   

11.
应腾  谢志强 《旅游》2009,(12):84-87
在贵州摆榜苗乡,只有大年三十夜才能结婚。原因有四种:一是农闲,不耽误农活;二是五谷进家,粮食充裕,酒肉方便;三是春节来临,喜上加喜;四是不是雨季可以避免雷声。  相似文献   

12.
去年岁末,听到大年同志不幸病逝的消息,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仅仅在几个月前,在当年7月9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史学会成立50周年的会上,还同大年同志一起交谈照相,并聆听了带有他一贯特色的讲话。谁想到这具有欢庆色彩的瞬问,竟成为同大年同志的永诀。  相似文献   

13.
清晨一早醒来,就发现冷风"呼呼"地灌进被窝。"阿嚏!"我不禁打了一个大喷嚏。"唉,一定又是昨天晚上蹬被子了……"我想,"这坏习惯咋就改不掉呢?"既然醒了,就不能再赖床了。我一个"鲤鱼打挺",从被窝里"弹"出来,超光速地穿好衣服,洗梳完毕,迫不及待地奔向窗前,开窗一瞧,惊喜立刻爬上脸颊——  相似文献   

14.
我迄今仍保存着大年师1988年指导我博士论写作的一封信。大年师带过的博士生不多,先后仅三人。但他所指导的几篇博士学位论——李长莉的《洋务知识分子研究》、杜语的《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和我的《近代中国人口研究》都体现了他把握宏观、从大处着眼的研究风格,并使我们受到了切实的基础训练,获益匪浅。回想起当年所走过的路以及老师的亲切教诲,虽已过去十多年了,但仍历历如在眼前。在大年师逝世周年的日子里,我愿将此信公之于众,与研究近代史的同志们共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史学界的骄傲张椿年大年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俄罗斯、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中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十分注重大年同志的编著。1986年,我陪同大年同志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孙中山诞生12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不少俄国学者...  相似文献   

16.
刘大年同志与近代史所余绳武日前张海鹏同志打电话来,建议我今天谈谈大年同志与近代史所的关系。我到所较早,自己觉得义不容辞;其实我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很少,因为80年代以前我是一名普通科研人员,与大年同志接触不多。这里,我只能介绍一些零星情况,事隔多年,记...  相似文献   

17.
感恩与感动     
邹俊 《神州》2008,(4):5-5
13位唐山农民凭着自己最真挚的感恩的心,大年三十带着干粮,千里迢迢自费包车来到湖南遭受雪灾最严重的郴州市,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敲冰铲雪、帮着运送材料、拉高压线,为抗击南方冰雪灾害贡献了他们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感动的瞬  相似文献   

18.
洗完澡回到卧室,发现女儿已经抢先一步躺到了我的被窝里。细细的鼾声从捂在嘴上的被子里传出来,一副已然熟睡的样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月中旬,我从福建回来,收到张海鹏先生给我寄来刘大年同志的生平及遗著《评近代经学》,才知道大年同志已在去年12月28日谢世。我感到很突然,在我离开北京前不久,大约是11月中旬,我和大年同志通过电话,曾问及他的健康。他身体多疾,有点悲观,他说越来越不行了。其间还谈到一些别的,当我问及具体情况时,他说见面谈吧,我们约好我从福建回来后去看他,谁知这竟是最后一次话别.  相似文献   

20.
2017年1月8日,大年老师走了,来不及道别,来不及熄灭地质宫深夜的那一盏灯火。他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也留给了人们不尽的哀伤。到今年1月,大年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五年来,我和很多人一样,始终不能接受他突然离去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