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庭园用水     
"水"是庭园重要的构成因素;特别是在中国庭园中,"水"更有其独特的表现风格。"水"和"山"一样,在中国古代造园学形成的初期就开始为造园家所重视。中国造园艺术中有所谓"水法"、"山法"之  相似文献   

2.
祝伟慧 《风景名胜》2008,(12):28-29
泉,意为"水之源"。在汉语言的文字描述中,"泉"由"白"和"水"二字组成,"白水"也可意为纯净的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水常常与"好运气"相联系,而"泉"与汉语言文字"全"同音,可与"完整、全面"联系起来,因此,"泉"意味着各种好事像叮咚的山泉水那样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3.
将"水"提升为一种中心视角来展开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解读,从"乡土中国"转变为"水利中国"的相关话题,业已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的焦点。已有研究基于"水权—水利""水权—资源""水权—庙权"的视角展开对水的探析,往往多关注水的"历史",相形之下对水的"现实"关怀略显不足,也缺乏理论层面的深拓。四川省境内水资源丰富的夏雨村,是一个传统的丰水型社区,通过"水权—治权"的分析视角,可以呈现出以"水"为中心的村落社会历史过程。显然,农田水利对于种植业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变迁过程是一个不断重组和分配的过程,水权并非仅仅是产权问题,也关乎治权。在当下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下,下乡资本不断增多且主体构成日益复杂,应警惕其对河水的圈占和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实现水地分离,合理重构有序的用水秩序。  相似文献   

4.
元江是地处中国西南边疆云南省境内的大河,俗有红河之称,古称"仆水"或"濮水".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水疆"理论首先是由诺拉·库克和李塔娜主编的一本论文集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试图将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作为一种区域史来研究,旨在超越传统的"国家—民族"研究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地区的人类历史和共同经验逐渐被人们忽视,"水疆"这一长时段的区域整体被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的国别史掩盖。"水疆"理论为重新思考这一区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为东南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水疆"不仅是一个经济单元,还是一个类似于"地中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有机整体,作为海洋性的人文空间,它构成一个独特的"东方的地中海",其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类似于布罗代尔笔下的地中海。  相似文献   

6.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七次印刷本),在明代画家黄姬水"字号"栏中,有"工雅山人"别号。本文结合《续书史会要》、《粤西文集》等文献,以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姬水《行书杂诗》卷、《行书唐子西诗》轴上面的款识、印章加以考证?,认为"工雅山人"为"士雅山人"的误读,是一方伪印。由此推断,凡款识或印章是"工雅山人"的作品均为伪作。  相似文献   

7.
正秦小丽:感谢您接受采访。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日本研究中国考古的学者,您从何时开始对中国考古学产生的兴趣?请讲讲您自己与考古相关的经历。中村慎一:我读本科是在东京大学文学部,专业是日本史,所以最初接触的不是考古学,而是历史学。我尤为关注日本古代史中关于大和的"水人",或者说"海人"部分。日语中有"あま"这个词,指的是在水边捕鱼、或从事海上运输的人群。这些人与古代中国江南地区的吴人、越人在生活方式与文化上有很多共通点,如两者都有文身习俗等。因为这些证据,学界曾提出日本的"水  相似文献   

8.
周庄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建镇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周庄镇自古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因河成街,傍水筑屋,呈现-派古朴、明静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那  相似文献   

9.
浙江·瑞安     
《旅游》2005,(3)
瑞安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上海经济开发区和厦漳泉金三角之间,全市陆地面积1270.9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112.52万,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中国百强县(市)。 作为历史悠久的瓯越古邑,瑞安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是浙江东南沿海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开"永嘉学派"先声的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经学大师孙诒让、历史学家周予同、水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1月28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28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同胞朋友,来自中国较早开埠的城市,货真价实的"洋务派",早在国内时就习惯于喷香水、喝红酒、抽万宝路、下西餐馆的"地中海式生活"。到了法国后对大学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这法国菜做的,正宗!"当然,  相似文献   

12.
冠中,名冠中华之谓也。然而当代中国画家吴冠中不止名冠了中华而且名冠了世界。他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创造出优化混血独具个性的新体系,开拓了"水、油、墨"、"灰、白、黑"、"画、文、诗"三个"三方净土",成为林凤眠之后中国新艺术的一位杰出代表,博得了东西方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他首次打破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惯例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5,(6)
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关于石油的文献记载,从汉代起,已经十分确切具体。《汉书·地理志》称:"高奴,有洧水,可難。"難,古燃字。高奴指现在延安附近,洧水是延河一支流,其中可燃  相似文献   

14.
<正>震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水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尚书》)。基因中,震泽就是水,而水关联着桥。地缘吴越分界,震泽广义地诠释为"太湖",为"吴江",似乎顺理成章。史载,震泽因濒临太湖而得名于太湖别称"震泽"。远古洪荒,震泽委实一泽国,"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唐设"震泽馆",宋以镇名之,明"地方三里,居民千家",清乾隆年间繁盛,"货物并聚,居民且二三千,实邑西之蕃屏也"。由此奠定传统意义上的吴江大镇地位。有两点必须说明。一、太湖是中国著名淡水湖之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12-14日,"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良渚举行。本次会议以"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为主题,围绕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重大价值,共同探讨良渚遗址大研究、大保护的方法路径,进一步提升良渚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政府主办,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支持。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相似文献   

16.
<正>水,是阳光、空气、生物、土地、水生态链系统的重要一环。水与生态的关系,可用"水可承舟,水可覆舟"的社会科学形象语言来表达。贵州高原,地处亚洲中部淮河——秦岭气候分界线南侧,佳木斯——丽江气候线东侧,有制约亚洲气候的作用。贵州是73%的岩溶地貌,水资源通过水电开发形成库湖,以生态效应的形式影响气候。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中国是水电资源大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是我国新世纪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题记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2008,(3):22-23
30年,现代风景名胜区建立,制度保护国土精华;30年,生态保护成为国策,名山大川重放光彩;30年,世界遗产接轨国际,共同守护人类瑰宝;30年,大众旅游飞速发展,全民共享观光休闲……"武夷山"展示了中国名山大川的光彩重生;"伐出来的风景名胜区"九寨沟是中国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历经生死循环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代表;"当代徐霞客"谢凝高的故事,喻示着这是一个人人都能成为英雄的时代。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事业、旅游业和世界遗产管理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一花一世界。我们以30年的时间为坐标,分"山、水、人、城"四个篇章,展示中国风景名胜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昌黎     
《旅游纵览》2008,(3):52-52
<正>昌黎山雄水美,是"天开海岳"的旅游胜地。其黄金海岸有着"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是首批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地理》以"沙漠与大海的吻痕"的主题评语,评其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素有"北国江城"美誉的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四面群山环绕,城中松花江蜿蜒而过,形成了"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三百多年前,中国的康熙皇帝曾在吉林市赋诗曰:"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彀明。"描绘了给吉林市带来灵气、资源和机遇的松花江的锦绣风光;现代诗人贺敬之在吉林市写下的"水明三峡少,林秀西子无,此行傲范蠡,输我松花湖"一诗,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9月10—12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活与制度:中国社会史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海内外3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3位专家学者围绕"礼法、士人与生活""医疗卫生与生活""性别与生活""移民与地方社会生活""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水的生活与制度""制度与生活的多样性"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常建华指出,"生活与制度"的概念,旨在为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