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工布女帽 工布女帽一般有两种一种为圆筒形,边上镶彩缎并用绸缎镶有起伏的三角纹路另一种上部为圆筒形,帽沿燕尾形,均镶彩缎。这种燕尾帽戴法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巴河以东的工布地区燕尾朝左或右,巴河以西的工布地区燕尾朝后。另一种说法是燕尾朝后表示已婚,朝左右表示未婚,戴圆筒帽的则是上了年纪的妇女,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唐人具有容山涵海的气魄,不仅对传统化继承发扬,而且对外来明兼收并蓄、汲取精华,从而形成了气象万千、璀璨夺目的大唐明。这种开明气象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其盛装丽服亦是一个方面。唐代妇女之服饰一改汉晋深衣旧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开放态势,以华美的服装、靡丽的妆饰、精美的饰品等,将中国古代妇女的服饰形象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代延续唐朝凤,在我国古代服饰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代妇女服饰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量与汉代妇女服饰相关的考古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分类排序比较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研究,得出两点认识:汉代妇女服饰风格在西汉和东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者的转变时期在西汉末;汉代妇女服饰是在继承战国楚服和秦代服饰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文化元素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更为统一标准化的服饰。  相似文献   

4.
甘肃藏族妇女的服饰,由于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两种大的类型,即牧区服饰和农区服饰。其中,前者以甘南的玛曲和夏河以及河西的天祝等地的妇女服饰最为典型,后者则以甘南的卓尼、迭部以及陇南的文县白马藏族妇女的服饰为典型。玛曲,藏语意指黄河。这里自古以来便以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屏边苗族妇女服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艳飞 《神州民俗》2007,(11):44-46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又是随着时代脉搏跳动的音符。纵观古今,伴随着苗族历史发展而变迁的苗族服饰,其历史就像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人们能从中感受到服饰语言的暗示,在倾听到时代底音的同时牢记本民族历史。文章通过对屏边苗族妇女服饰的初探,意在能对苗族服饰作个初步的了解并试着从中寻求苗族服饰之所以被称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穿在身上的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兵 《沧桑》2011,(4):55-57
唐代妇女服饰雍容华贵,百媚竞呈:女着男装,胡服的盛行,展示女性人体美的裙装、首服的变化、妆饰的丰富搭配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极其开放的服饰,无一不折射了大唐文化的广收博采、平等容物。本文从分析唐代妇女服饰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影响当时妇女服饰文化的多方面因素,来剖析妇女服饰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性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开放性特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文化灿烂辉煌,而妇女服饰作为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大放异彩,光辉夺目。唐代妇女服饰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开放,这种开放性体现在众多服饰款式和多个社会阶层之中。而这种开放的着装风格与唐朝开明的政策,开放的风气,兼容并蓄的包容性等脱不开关系。本文试图总结唐代妇女服饰开放性的表现,并剖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敏 《文物春秋》2011,(3):14-20
唐代女子服饰是我国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影响深远广博。宋代女子服饰对唐代既有传承,也有自己突出的特色,双方差异较明显。本文通过对唐宋妇女服饰的介绍与对比,分析导致其差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各自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传说很久以前,在白草岭寨子里,有个聪明、美丽的彝家姑娘,名叫阿米妮。阿米妮会绩麻、织布,织出的布光光滑滑,平平展展;阿米妮会绣花,绣出的花朵能引来蜂蝶;阿米妮爱唱歌,她的歌声赛过画眉鸟……在一次跳歌中,她选中了勤劳、勇敢的猎手阿塔喜,阿塔喜也深深地爱着她。阿米妮爱着阿塔喜,白天,她在草坪上放羊,让山风把自己的歌声送到塔喜的耳朵  相似文献   

10.
西藏妇女服饰中的宗教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妇女服饰中的宗教意蕴王春英千百年来,藏传佛教作为藏族全民族的信仰,不仅对西藏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广泛地影响了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在其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上产生了厚厚的历史积淀,乃至形诸于民族的风俗jJ惯和审...  相似文献   

11.
现今贵阳附近的布依族妇女服饰,习见的已婚妇女衣长过膝,青蓝色多;长裤; 以一方青布为头。未婚姑娘, 头盘辫绕头一圈,用毛线等系扎,均穿围腰,围腰上系有图案。据古籍记载,古代布依族妇女的服饰与现在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惠安县东南沿海的小岞、净峰、崇武等地区的农渔村,广大妇女的服饰至今还异于本县乃至本省绝大多数妇女的日常衣着.明清以来,这些奇异服饰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本文拟就这些奇异服饰的特征,与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有关服饰进行比较,对其来源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永陵棺床东西南三面有名的浮雕“二十四伎乐”,其中乐伎22名、舞伎2名。其身之服饰非常写实,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唐五代妇女服饰的特征。众伎乐身穿圆襟上衣,长裙。裙带束扎成花样,飘垂于前。袖系于臂,袖口极宽大。臂间加束做成如意水云纹裥褶,前端翻飞。棺床南面的舞伎和乐伎的服饰比其他人更为华丽,头冠也更加讲究。整部石刻伎乐虽为静止状态,但却风采尽现,神韵毕露,表现出一种演奏过程中动态的美及鲜活的生命韵律,无愧于千载艺术绝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代妇女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悠悠五千余载,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勤劳勇敢的五十余个民族携手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在这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璀灿银河中,服饰文化是一颗闪烁异彩的巨星.尤其是妇女的服饰千变万化,赫赫洋洋,美意绵绵,最为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5.
<正>清代是我国服饰文化改变最大的时代。在这一多变的时代中,太平天国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英国人呤唎在其所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多处提到太平军妇女穿着的服饰  相似文献   

16.
唐人大有胡气——从唐朝妇女服饰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高峰,耸立在世界历史的地理版图上,她所形成的“中华文化圈”直到今日仍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唐朝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除了其稳定的政治和发达的经济外,很大程度上在于她“不择细流”。用韦尔斯的话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⑴唐人的胡气即是其文化交流、吸收的结果之一。 一 、胡,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匈奴人自称为“胡”。《汉书·匈奴传》载,孤鹿姑单于致武帝书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服饰风貌与个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服饰风貌与个性解放周兆望,侯永惠魏晋南北朝是个十分动荡而又急剧变革的时代,广大妇女群体显得异常活跃。她们向儒家礼教进行大胆的冲击,勇敢地投身于社会大变革的洪流,努力谋求个性的解放。一些史学同行已从社交、婚恋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先声夺人”的。当人们谈论到客家妇女时,总是对她们的勤劳及其服饰的朴素感到惊奇,其服饰的款式、颜色配搭及镶嵌于服饰中的精细花边吸引了学者的莫大兴趣。客家妇女服饰之所以吸引人们的视觉是因为其在服饰的颜色、装饰上保持朴素自然的风格和色彩的完整、和谐的审美特征。她和瓷器中的青花瓷一样呈现出一种优雅、温静的色调美。  相似文献   

19.
浅说对联     
张沛纶 《北京文史》2001,(1):48-49,50
春节张贴对联,千百年来已成为我国民族的传统习俗。据《淮南子》载:古时每逢元旦,人们就将长七、八寸,宽寸许的桃木板钉在门首,称为“桃符”,作为“除旧迎新”、“驱邪祈福”的象征。在我国一般都认为五代后蜀主孟昶所写的“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出现的对联。  相似文献   

20.
瓷器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瓷器是我国伟大发明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劳动人民就制出了极其精美的彩陶。从此以后,由陶到瓷,由粗到精,一直延綿不断地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聪明的制瓷工人利用极其簡单的生产工具,創造了无数精美的瓷器,它是祖国文化遺产中极其珍貴的一部分,也是传世古代工艺美术品中为数最多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