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和区域竞争引发了广泛的城市合作实践。城市合作是特定地域空间中城市共生演化的动态过程,城市合作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行为主体在多种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作用下互动博弈的结果。以新近兴起的演化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为基础,建构了一个城市合作研究的演化分析框架,探讨了城市合作的本质和内容,分析了我国城市合作模式的类别、演化过程和不同模式的有效性。城市合作的本质在于追求包括分享、匹配和学习三大效应的更高层级的集聚经济,演化理论可以为研究城市群的演化过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区域发展实际的城市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蔚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蔚州志和蔚县地名资料汇编为数据源,借助GIS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蔚县乡村聚落商周时期至清朝3000多年间的空间格局演化特点。总体演化过程呈现由集中分布趋向随机分布的特征;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四个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格局:"缓慢增长的壶流河一侧‘一’字形‘双核’分布模式"、"普遍增长的壶流河下游‘多核’分布模式"、"快速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大范围增长带的空间扩展模式"、"稳定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带状‘多核’空间分布模式"。根据演化特点和历史文化资料分析,总结了蔚县乡村聚落演化的自然条件、军事历史条件、人口迁移和经济贸易发展四个方面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较好的表现聚落空间格局,方便历史聚落演化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后现代地理学理论视野下,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划分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并提出此3个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前、路径形成、路径发展及路径停滞或衰落4个阶段,每一阶段机制的作用强度互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年~2010年)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年~)。  相似文献   

4.
演化经济地理主要研究经济景观的演化过程,其理论基础包括广义达尔文主义理论、复杂性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将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引入集群研究,运用微观一中观一宏观多尺度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集群演化的过程及其动力机制,打开集群内部的"黑箱"。微观视角关注企业惯例及其区位行为如何影响集群的演化过程与空间特征;中观视角关注集群的知识网络结构特征、企业间知识联系,与网络演化的过程;宏观视角关注集群系统的演化路径与动力机制,以及集群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然而,由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与方法目前尚处探索阶段,将其应用于集群研究中仍存在不少局限。最后,结合中国产业集群现状,提出若干研究议题,认为未来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需要更加注重"演化转向"。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及对宏观环境敏感的中国旅游业,受制度结构与产业政策影响很大,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制度变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区域差异: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变革是伴随着制度环境变迁而逐步演变,制度变迁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在路径依赖规律的作用下,制度变迁是区域旅游差异产生并扩大的重要原因,但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缩小区域旅游差距。借助相关数据研究显示,制度变迁程度与我国旅游总收入以及与区域旅游外汇收入之间,有较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异及其价值提升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乡村地域多功能具有空间异质、时间变异等属性,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区域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乡村地域功能的演进。在承载力范围内,乡村地域多功能间沿着"兼容性-拮抗作用-兼容性-协同作用"的路径演进。乡村地域多功能处于动态演化中,功能位"态"与"势"的差异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成长、兴盛、稳定和衰退四个阶段。乡村组成要素的分化整合是转型期乡村社会发展与功能演进的根本动力,导致了地域主导功能的变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以期为指导乡村"特质化"发展实践、有效提升乡村地域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1978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空间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诚  陆玉麒 《人文地理》2012,27(2):113-118
本文通过ESDA相关分析,以4个时间断面的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描述了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总体自相关趋势在不断增加,高低集聚的格局不断加强,热点区域分布的空间结构经历了从"一"字形到"二"字形,再到"Z"字形的演化过程。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发展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最后将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演化因素归结为4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交通条件和区域发展政策,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内在因素,而交通条件、区域发展政策则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外在推手。  相似文献   

8.
如何根据自身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空间组织特征和演化轨迹来选择升级路径,是城市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粤东城镇群区域中心城市汕头为例,选择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服装产业,整合经济地理关系范式和演化范式的方法构建分析框架,运用访谈获得的企业关系数据和相关资料,分别对汕头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组织的历史路径以及当前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提出汕头纺织服装行业未来进行升级的路径选择。本文在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地理新理论范式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9.
近300年来新疆玛纳斯湖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充分分析、利用历史文献记载、精确解读历史地图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大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卫星影像资料,以及前人的科学研究和野外实地考察成果,运用历史地理逆向推演法,分析了近300年来玛纳斯湖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玛纳斯湖的地理位置,弥补了第四纪以来玛纳斯湖演化过程研究的空白,并且对不同历史时期区域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玛纳斯湖流域水文变迁的影像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玛纳斯湖周围生态环境演化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丽俊 《旅游纵览》2015,(3):197-198
2014年11月乔家大院旅游区正式升级为5A级旅游景区,距离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在这期间乔家大院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基于旅游发展演化规律的理论探讨,将这一演化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巩固阶段和提升阶段,对推动乔家大院旅游演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总结了此类晋商文化旅游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剖析城市自组织系统耗散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两种空间尺度解析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驱动力:竞争与协同。研究表明竞争与协同两种力量共同决定城市系统的发展演化,协同性竞争(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城市系统的发展,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反之,过度竞争或竞争乏力则会导致产生无序状态的产生,阻碍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薇薇  沈非 《人文地理》2015,30(4):24-31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旅游地类型,边缘型旅游地虽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边缘区",却也可能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潜力区"。现有边缘型旅游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边缘型旅游地位置界定与概念探讨、与核心旅游地的差异比较与区域合作、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与布局模式研究等方面,尚存在系统性阐释不够、边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缺乏,动态演化分析较少等不足。今后,加强内涵与类型研究,重视边缘化水平测度,明晰空间演化过程及机理,探究未来发展路径是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吴欣 《民俗研究》2016,(6):31-39
"奶奶"是鲁西地区对女性神灵的一种称谓。泰山奶奶、鲁姑奶奶、托山奶奶是该区域流行的奶奶信仰。明清以来,三种奶奶神灵有着各自的神缘脉络,又相互借鉴与影响,进而形成鲁西区域社会特殊的层累与融合方式。信仰人群与神灵"交流"的时代变异,导致了女神信仰的世变与势变。突破国家与社会二元信仰研究模式,将"文化符号的创造与借鉴"、"信仰观念与礼仪实践"作为区域文化发生与发展的核心,强调了人群在文化创造中的主动性和原则性。  相似文献   

14.
正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政策导向经历了从一体化治理走向协同治理的演化变迁。"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研究者提出京津冀三地要摆脱"就北京论北京、就天津论天津、就河北论河北"的思维方式,"要把京津冀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尽快推进区域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概念最早进入官方政策议程是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协同"成为京津冀区域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性教育的变迁史,也是这60年来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观念变迁史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马晓龙 《人文地理》2012,27(2):32-37,150
采用文献信息分析的方法对21世纪前10年中国区域旅游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产业、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系统与空间结构等五个方面。从内容上看,现有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路径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区域旅游在理论建构方面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而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研究存在过度主观性和过度注重数理技术的应用两种极端倾向。文章最后指出,区域旅游研究应在继续遵循服务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保持对固有研究传统传承的同时,积极寻求理论创新是推动区域旅游研究进步和区域旅游学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徐玲 《东南文化》2016,(1):15-19
近年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革研究、近代文物价值认知变化研究和近代"文物"概念异同比较研究等。只是这类研究多限定于单一学科,多停留在对概念本身含义的阐释上,未能关注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应以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为整体考察对象,重新研究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重点关注中国"文物"概念的学术考证、欧美近代古物观念的形成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的时代语境研究、近代中国典型文物观念的比较研究等方面,重新呈现文物作为物质的文物和作为文化符号的文物在观念上的多重面相,以使近代中国文物变迁史的研究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多重过渡地带,又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与西部腹地之间古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的重要区域,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化过程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暖干型气候条件有利于史前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冷湿型气候环境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繁衍。该地区文化的演化过程充分反映了史前人类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鸣旦  刘贤 《清史研究》2006,2(4):65-86
本文以他者哲学为出发点,结合文化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文化相遇历史的方法论。作者首先讨论了曾应用于明末清初中欧文化相遇研究的三种不同框架:一是以传播者(即传教士)及其贡献、影响为主体的传播类框架;二是以文化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主体的接受类框架(如"中国中心观");三是创新类框架,指向接受者及其文化的形象是被文化传播者建构出来的这一符号事实;随后提出了第四种互动交流类框架,通过强调传播者、接受者互动过程的双向性,对前三类框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作者认为,研究关注的主要焦点,应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交换的结果:新的文化产品(一种文本、一个形象,或是社会网络)。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关于他者的艺术",通过它历史学家接受自己的身份也是被他者所塑造的。对他时、他地、他文化的文化重构不仅需要历史学家去观察,历史学家自身也要允许被观察。  相似文献   

20.
苏静  孙九霞 《人文地理》2018,33(6):118-124
从旅游影响相关研究中存在"整体性"缺失和研究假设缺陷等问题出发,以共同体为研究视角和对象,以岜沙苗寨为案例展开历时性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首先,共同体的多元化是旅游发展后社区空间生产内在机制所发生的主要改变;其次,旅游发展后传统的社区共同体规则对社区空间生产路径起着保护作用,减弱了旅游对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后:旅游作为导致民族社区变迁的外部原因之一,在逐渐加快其变迁路径的改变,对于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引导多元共同体规则的统一,从而保障其传统变迁路径的稳定,将是后续研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