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夫清三郎小传周启乾一信夫清三郎(1909~1992年)是日本著名的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学者的家庭,祖父恕轩(1835~1910年)是幕末与明治时期的汉学家,父亲淳平(1871~1962年)是明治、大正和昭和时期的外交官与国际法学者。清三郎8岁时根据...  相似文献   

2.
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马关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形成过程集中和突出地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外交所追求的目的和本质。唯其如此,它的形成过程在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来被国际学术界所瞩目。仅从日本史学界来说,对这一课题进行综合性、实证性研究的首推信夫清三郎先生。在近半个世纪中,信夫先生先后撰写了《陆奥外交——日清战争外交史研究》、《日清战争》等一系列论著。一九七○年,信夫先生六十周年诞辰之际,其合作者之一的藤村道先生增补了《日清战争》一书中的空白之处,并加以详细地补充注释,使之重新发行。稍后,藤村先生又将本人的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界对甲午战争外交史的研究起步甚早,成果也颇为丰硕.1902年出版的巽来治郎《日清战役外交史》①可谓学术性研究的开端.此后,二战之前的信夫清三郎《日清战争:对其政治、外交的考察》②、田保桥洁《日清战役外交史之研究》③,战后的高桥秀直《走向日清战争之路》④,都是专论这一问题的优秀论著,尤其是高桥著作的厚重细密极大地提升了甲午战争外交史的研究水准.⑤不过,以往学者对此的兴趣大多集中于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上述信夫、高桥两书皆写到开战为止,与其说是甲午战争外交史,不如说是甲午战争开战史更加贴切.至于对战时外交全面深入的探讨,还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4.
“大正德谟克拉西”是继“自由民权运动”之后的日本历史上第二次民主高潮。这个词最先见于信夫清三郎的《大正政治史》(1951~1952),这表明,直到战后,这个民主运动才得到日本学术界的重视。“大正德谟克拉西”是“明治宪法”颁布后日本人民与和平民主势力在新形势下斗争、积累的结果。推动这个运动的动力是工农群众,领导这个运动的骨干及其所反映的阶级利益则主要是甲午战后  相似文献   

5.
中央研究院朱代院长勋鉴:据军统局戴代局长三月十日情渝字一八七三号报告称:据前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所长、日人佐藤秀三及该所日籍研究员速水颂一郎、小玉数信、渡边新六、岛仓巳三郎、米田重博、海野隆次、野口武夫、山崎峰雄、野村富惠、富田军二、御江久夫、富山一郎、四灶安正、远藤阜、天田豁等表示,如予以相当处所及费用,愿为我国研究有关原子能之科学.等语,经饬上海负责同志与彼等接洽,并考核其中除富田军二、御江久失、  相似文献   

6.
说君师合一     
1966年春,86岁高龄的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跋中写过君师合一事。毛泽东在致章先生信中谈到《柳文指要》时说:“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但此事不能求之于世界观已经固定之老先生们,故不必改动。”毛泽东措辞婉转,认为《柳文指要》不必改动就可以出版,章先生心暖之。几年后康生又专断地提出,须将全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修改后才能出版。得知康生的意见后章先生动了气,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夫唯物主义无他,只不过求则得之不求则不得之的高贵读物。”还说,“我未信人类有不可变更的观点,亦未…  相似文献   

7.
1990年5月4日,杭州大学校园内格外热闹。浙江省党政各界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我国著名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姜亮夫教授九十寿辰暨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大家为我国有姜亮夫先生这样著名的学者与教育家而感到骄傲,衷心祝愿这位先生健康长寿。 姜亮夫先生,名寅清,以字行。1901年5月出生于云南昭通。1914年入昭通高等小学,1916年入省立第二中学。1921年入成都高等师范从经学大师廖季平先生问学。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复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得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诸名师指授,博研群籍。而后又南下复问字于一代大师章太炎先生,学益精进。三十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编辑同志: 您们好。贵部2月14日来信收到。现对李铁虎先生在信中就拙文所提的几个问题,作如下答覆: 一、读者李先生在信中指出,1991年发行的10分、25分、50分三枚水稻币应作为新的一套来对待,我本人认为这也是可以的。在我写文章时,考虑到该套币是组合性的流通纪念系列币,主题图案与前面的一样,且发行的银行实际上是一家(缅甸联邦银行、缅甸人民银行和缅甸中央银行三者是一家银行,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呼,1991年起改为现名“缅甸中央银行”),因而将这不同年份出的水稻图案币归纳为一套了。但从…  相似文献   

9.
1964年4月至5月间,邵循正先生在《光明日报》《史学》双周刊第283和284号上,发表了一篇《论郑观应》的长文。我当时读了以后,曾经写过一封信,打算向邵先生请教。信没有写完就搁下了。最近整理旧稿,偶然发现这半截子信稿,觉得还值得续下去,并且把它发表出来。然而邵先生已经作了古人,我再想向他请教也没有机会了。这真是十分遗憾的。信的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清史论丛》由中国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研究室主办,创刊于1979年是国内清史学界历史最为久的学术集刊。在历任主杨向奎、王戎笙、张捷夫李世愉诸位先生的主持下《清史论丛》走过了艰辛历程,即使在学术著作出困难的岁月里也从未放弃至今已出版40辑。  相似文献   

11.
沈芸 《世纪》2022,(2):57-61
<正>有一天,方行同志的女儿方虹发给我一个扫描件,题目是“方行先生约稿夏衍先生事”,打开一看,是一篇标题为《知识与法治》的祖父夏衍先生遗稿,仔细读了一遍,我本能地感觉,这篇文章很生疏,以前没有读过,《夏衍全集》文学卷可能也未收入,经查,果然如此。方行为《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约稿夏衍关于“约稿事”的来龙去脉,方行同志所附上的两封信已经讲述得很清楚了,一封是我祖父给他的信,另一封是方行同志给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的信。  相似文献   

12.
笔谈北魏石雕菩萨头像编者按:今年5月10日至10月底,我馆在《中国通史陈列》三国两晋南北朝展厅展出了台北市徐政夫先生收藏的北魏《石雕菩萨头像》。5月10日上午10时举行了仪式,俞伟超馆长和台北市著名文物收藏家徐政夫先生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3.
岸英岸清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清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相似文献   

14.
中日学者“清入关前史学术讨论会”及史迹考察,从1988年8月2日至22日,历时20天。这次学术活动由东北师大、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四平师院、吉林师院、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以日本国满族史研究会会长神田信夫教授为首的七名学者,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1997,(2)
负责编辑乔木同志文集的郑惠同志给我寄来几封存档的信件,有乔木同志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五日给邓颖超同志解释那年“七一”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有所思》四首七律的信,还有六月十五日给钱钟书先生的信,以及钱钟书六月八日、十八日给胡乔木的信,也都是关于那四首诗的。钟书先生的信中曾提到我。郑惠同志以为这些信件很能引起历史文化兴趣,一定要我谈一谈有关情况。其实,事隔十五年,当时种种,都已模糊,迫不得已,还是硬挤出一点材  相似文献   

16.
张霞 《南京史志》2023,(42):78-79
<正>我有幸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结下不解之缘。“四颗糖”不仅助推我走上了三尺讲台,更启迪着我甜蜜的教书育人的园丁工作。那是2003年7月,我参加姜堰区教育局的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就是根据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写一篇作文。一天,先生在教育一个用砖头砸同学的男生,当场奖励了他四颗糖。第一颗糖奖励他先到办公室,守时,守信。信为万事之本嘛!  相似文献   

17.
我的答复     
主编先生: 4月21日收到贵刊编辑部寄来的《蒋介石的绝密王牌——池步洲传奇》一书作者吴越先生的信及所附池步洲给他的材料复印件,兹寄上《我的答复》一文。为求公允起见,请将吴越先生的信和我的答复同时发表为盼。 一 我是一个83岁的老人,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作为一名文史工作者,当我看到有些为自己所熟悉的史实,竟被某些作者在记述中,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刻意编造,总觉得难以缄默,因此不顾年老  相似文献   

18.
难忘泰斗———记与周谷城先生交往的一段小事文/刘志伟听到周谷城先生99岁仙逝的消息,望着客厅墙上悬挂着的9年前周谷老为我赐书的墨宝,我与这位学界泰斗有幸交往的一段往事犹在昨日。1987年9月10日,为海内外学界所瞩目的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在甲骨之...  相似文献   

19.
我的恩师嵇文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恩师嵇文甫文/李光一嵇文甫先生(1895.12.17~1963.10.10)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关心青年,热爱学生。我是在嵇先生的教导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是我的恩师。嵇先生是河...  相似文献   

20.
冯璐 《环球人物》2020,(2):46-48
青木信夫在天津大学任教,主导过麦积山石窟保护项目,年近花甲仍力促保护中华文化遗产青木信夫已经年近花甲了,今年是他来到中国的第十五个年头。父母在世时牵挂他,总是追问,“什么时候回日本?”而他却沉浸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对这里有着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