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肆:不管是什么样的胶凝物质,它都是有自己的生命并且能逐渐变化的。在壁画上,这些变化的结果就能使壁画加固。对于蛋胶画也几乎是如此。对于油画当其经过体积扩大期间以后,就能逐渐发生干燥、体积的缩小现象。因此,在古画上或早或晚会出现整片的裂罅网络。这种裂罅网络,在伟大的意大利画家、德国画家、荷兰画家等大师的画上  相似文献   

2.
艺术水平的高下,固然是评判一个画家的主要标准,却不是唯一的标准,画家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声望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画家的知名度。若出于艺术因素之外的原因,而使画家在当时或历史的评价中受到轻视、冷落,就未免不公平了。吴门画家之一的张灵,就受到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致使其绘画作品传世较少,关于张灵的文献记载也相当简略。然就其现存的几件绘画作品来看,他的艺术造诣很高,对这一位吴门画家及其作品作些研究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传统之于当代画家,是一个苍老而又根深蒂固的事实。不少画家为了追赶时尚潮流,断然发出否定传统的呼喊,或摒弃那“不合时宜”的抒情格调。在某种意义上,不少画家对传统的憎恶不亚于“数典忘祖”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清代有很多画家赴日游历,他们把中国画风、画技、画论传到日本,对日本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南宗山水画家伊孚九、写生大师沈南蘋贡献最大。伊孚九吴兴人,一七二○年东渡日本,旅居期间,日本画家或师法门下,或私淑其风,使日本南宗画勃然而兴。沈南蘋取西洋画法,卓然成家。  相似文献   

5.
戴光耀 《神州》2012,(16):52-55
画家的风格多种多样,善画的题材亦五彩缤纷——有的爱画马,有的喜画竹,有的专业画海,有的擅长画人……这里介绍的画家王宝珠似乎有点另类,他善画的却是人们不起眼不常见的一种植物——芦苇。说起这点倒是与画家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王宝珠出生在扬州的水荡之乡宝应,这里河网交错、湖荡密集,各种水生物、植物,或活泼灵动、或瓢香吐翠,尤其是生长在水边的成片成片的芦苇与随着秋风翻飞的白色芦花十分  相似文献   

6.
闫立群 《收藏家》2015,(6):29-39
历代女画家创作的绘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吉林省博物院通过社会认购、画家及藏家捐赠等多种途径,收藏有历代女画家作品五十余件,作品涉及山水、花卉、翎毛、仕女等多种题材,它们或墨笔或赋色,或写意或工笔,其绘画水平不亚于男性画家,这些作品一方面体现了女画家特有的气质,同时也展现了她们丰富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从中也可略窥历代女性绘画的风貌,今撷取部分佳作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7.
成熟的写意中国画家,面向素纸,一笔下去,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大块涂抹、或细笔勾描、点染,倾刻间,素纸上便呈现出生动鲜亮的花卉、翎毛,或满纸烟云、气象万千的山水,或栩栩如生动态优美的人物画面。画家画得轻松愉快、干净利落。似鬼斧神工,使人得到极大的艺术欣赏的快感和享受。这正是写意中国画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周昉     
一在唐代,繪画虽然很受重視,它也和文学一样为統治阶級以及广大人民所爱好;但是,专为画家写傳記的事情在正史上是見不到的。除非他在政治上或其他方面是显赫的人物,像宰相又是画家的韓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值得提出的大事莫过于西洋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确立了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民国时期的留洋画家北有徐悲鸿、庞薰琴等;南有颜文樑、陶冷月、刘海粟、关良、吴粹中、林风眠等,这些画家或留欧或留日,吸收西画之精华,博采众长,奠定了近代中国绘画的基础。而其中大部分画家通过长时间探索糅合了西画的写实、透视与色彩,并用中国本民族的绘画语言笔墨技法的表现形式,合中西绘画神韵于一身。徐悲鸿以其扎实的写实功力,运用中国画墨法的变化,形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古代十大画家——顾愷之、李思训、王诜、米芾、米友仁、李公麟、倪瓒、王绂、徐渭、朱耷等人逢十、逢五的诞辰或忌辰,为了纪念这十位画家,故宫博物院于三月在绘画馆举办了一次专题展览,共展出有关作品一百多件,兹将这次的主要展品列目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聂崇正 《收藏家》2013,(11):67-70
画家严宏滋的姓名,令人十分生疏,即便是研究古代绘画史的人,也会要去查一下相关的画家人名词典之类的工具书才能知晓。经查阅,他是一位清朝的宫廷画家。他的姓名即使能在工具书中查到,他也不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画家,是根本无法和焦秉贞、唐岱、冷枚、郎世宁、金廷标、徐扬等知名的清朝宫廷画家相提并论的。不过,嘉庆初年成书胡敬所著的《国朝院画录》一书内,还将画家严宏滋的姓名、简历及作品等相关材料记上了一笔,  相似文献   

12.
正《稚川移居图》表现的是东晋著名中医药学家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还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乐远、陶复初、钱岳等7人的题跋,据介绍,这7人都是与元代画家王蒙同时或稍后的大学者、大画家或大诗人。此外,《稚川移居图》上还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近20余枚收藏印,极为珍罕难得。王蒙共画了两幅描述葛洪移居罗浮山的画,还有一幅《葛稚川移居图》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王蒙的《稚川移居图》是中国画表现山水技法创新的一  相似文献   

13.
张韫 《东南文化》2003,(4):54-57
清初画家石涛和当时其他三位画家八大山人、弘仁、石并称为“四僧”,他善画山水、兰竹、花果,兼画人物,还有画论《画语录》问世,其理论及实践在当时皆有独到之处,因此他被现在的许多理论家、画家所推崇。近几十年来关于他的论文、著作、画集有很多,有的全面介绍,有的侧重于他的作品、画论或生平。本篇想简单地论述一下他一生的三个阶段对他的画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行旅图一直是自五代至清代的画家们青睐的一种山水绘画题材,并且,画家们一般都将画作中的行旅置身于高峻渺远、荒寒冷寂的山水自然之中,流露出画家自身对行旅、对人生的种种思考。例如,以《雪山行旅图》命名的就有北宋燕文贵、南宋刘松年、元代姚廷美、明代钱榖、明代谢时臣、清代上睿等人的画作;以《溪山行旅图》命名(或被命名)的就有北宋范宽、两宋间朱锐、明代张瑞图、清代王翚等人的  相似文献   

15.
明代宫廷画家的官职在明代前后期有所变化,大致以嘉靖时期为界,此前主要寄禄于武职中的锦衣卫官职,文职中的工部文思院副使、大使和营缮所丞,此后主要为鸿胪寺序班和武英殿中书舍人。以往认为的文渊阁待诏、翰林待诏、阁门使、武英殿待诏等职并非宫廷画家的正式或寄禄官职。明代宫廷画家寄禄于锦衣卫武职既是对前代制度的一种继承,同时也与锦衣卫本身的职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指画,又称指头画、手指画、指墨画等,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画家以手代笔,蘸墨作画。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用指、指甲、手掌醮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它由清代康、雍时期的著名画家高其佩所开创,其后学者人数众多,在当时及后世均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宁 《文史天地》2002,(1):64-64
画家眼里的世界与常人有别。一些不被众人看重的地方,画家则有可能在那儿画出一幅好的画来。画家的眼睛比手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想。画家的作品反映出他对生活的认识程度,思考的深度。技能娴熟的画家很容易产生,而有思想的画家则是时代的骄子。  相似文献   

18.
胡蔚 《收藏家》2022,(1):59-64
<正>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在继承前代山水画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使山水画得以长足发展。初期赵孟、钱选、高克恭等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中后期的元四家,以或萧散、或厚密、或雄劲、或简逸的艺术手法,把山水画推向了新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极大。元代其他山水画家如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盛懋、陆广、方从义等人,皆有一定成就,共同促进了元代山水画的繁荣。四川博物院藏有一幅元代唐棣的《携琴远眺图》(图1),具有典型的唐棣山水画的特点,可以从中一窥李成、郭熙一派在元代发展的面目。  相似文献   

19.
<正>清代中期,中国的画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画家团体,后人称为"扬州八怪",他们一改清初四王吴恽传统的摹古画风,上承八大、石涛,以直抒胸臆为境界,不拘成法,以画寄情。在当时的扬州除了扬州八怪之外,还聚集着许多意趣各异的画家,仅仅在《扬州画苑录》里就记载了清代扬州画家共557人,他们以扬州人为主,其余或是扬州周围县市的文人,或是长期生活流寓在扬州的外乡人。他们由于所处的阶层不同,个人审美的情趣各异,绘画的风  相似文献   

20.
福建名池     
莫名  蓝智伟 《福建旅游》2004,(12):25-25
墨池,也称洗墨池或洗砚池,是文豪学者画家洗笔砚之处。随着人物的出名,其墨池也就成了古迹。福建现存两口墨池和三处墨池石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