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饶斌是二汽的一名创业者,是和我共同生活了四十七年的伴侣。二汽,是在他一生辛勤的劳动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64年12月他奉命筹建二汽开始,直到1979年1月他转走了行政、户口、党的关系止,一共在二汽工作了14年有余。整个"文革"大动乱的十年,他都是在二汽度过的。他费尽了心血,  相似文献   

2.
1932年农历十一月。李家骥出生在山西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妹6人中,他是老三,二哥李家颐比他参加革命时间早,对他影响很大。1945年5月。李家骥参加了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当通讯员、特务员、勤务员,那时他才13岁。1948年7月,他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机要通信班当机要通讯员。  相似文献   

3.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大西域山人,意大利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会传教士。他在葡萄牙国王的支持下,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奉派来中国,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北京病故,享年五十八岁。 利玛窦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传教,但也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他和中国士大夫广泛交游,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文献,使他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他以信函形式把他在中国的感受告诉他的欧洲朋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还写了一部有关他在中国活动的记录,向欧洲介绍中国。从客观上看,他的活动已不限于传教,他所起的作用也不止于传教。  相似文献   

4.
桂林栖从1949年安庆解放时担任安庆地委书记时起,到1963年调离安徽时止,先后15年时间,一直把桐城县作为他的点,长期蹲在桐城。他虽然在1963年因推行责任田而犯了“方向性错误”离开安徽,在“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永远离开了他一直惦念的桐城人民,但40多年来桐城人民却始终没有忘记他。他的音容笑貌,他对党对人民的一片忠心,  相似文献   

5.
何理良 《百年潮》2014,(1):25-26
正黄华在医院两年期间,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和他的老战友、亲人关怀他,常来看望他。医生们用尽种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物医治他,护士们用温馨的语言安慰他、呵护他,以求延长他的生命。他在不能说话时以笔代言,感谢同志们的来访和关心。2010年11月23日,夜深了,我坐在他床边,虽然有些倦意,但习惯性地不时抬头看看他的病情监测器,当发现他的血压突然下降至  相似文献   

6.
汤雄 《钟山风雨》2013,(3):33-36
他曾先后在北大法律系任教、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任职。1965年,华东政法学院复校,他加盟华政,重拾教鞭。1972年,他调至复旦大学新闻系;1979年华东政法学院再次复校,重新归队。鲜为人知的是,1980年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时,他还担任了该案主犯之一李作鹏的辩护律师,  相似文献   

7.
他信生于1949年7月26日,1994年进入政界、同年10月起任泰国外交部长。1995年7月-1996年11月任泰国副总理。1997年8月-1997年11月再次出任泰国副总理。1997年,他信建立泰爱泰党,任党主席。2001年1月,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2001年2月,他信被批准成为泰国总理,并于2005年2月获得连任。2006年2月,下议院解散,他信成为看守内阁总理。  相似文献   

8.
范德(Edward L.Farmer),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Minnesota)历史系教授,美国著名的中国明史研究专家。他於1935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波罗·阿尔图一个大学教授之家。在学术背景上,他在1957年获斯坦福大学历史哲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1968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远东语言博士学位。此後,他於1967-1968年在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自1968年起,到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任教,从助教、副教授到教授,近四十年来,他孜孜致力於中国史、特别是明史的教学和研究,学术成就斐然,主要是在明史研究方面。1975年,他创办了《明史研究(》M…  相似文献   

9.
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烈士,也不愧是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今年是他的35年祭。他1968年死于非命,10年后被追认为烈士,17年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0年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  相似文献   

10.
洪鹰 《南方文物》2002,(1):43-44,69
八大山人是我国清朝初年伟大的艺术家,享誉海内外,他在诗、书、画、印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后世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精美作品。他本是明朝宗室,是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号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年生于南昌,1644年明朝灭亡,年仅19岁的他结束了贵胄生活。几年以后,他的父亲、妻子、儿子相继去逝。国破家亡的悲痛经历迫使他出家为僧,在佛门寻求精神寄托,他心灵的创伤,正是借着禅的神奇力量得以愈合,他是傍依禅的威力走完人生之  相似文献   

11.
1949年2月,李春平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在军队任职,父亲还是戎马一生的老红军。长大后, 李春平当了兵,先是3年工程兵,然后6年是文艺兵,9年的部队生活中他提了干,入了党。"文革"期间,因谈恋爱打群架,他被劳教3年。1980年的某一天,改变他命运的瞬间在他面前展现,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神秘的蒙娜丽莎。这对于他而言,是人生转折处美妙的前奏曲。这一年,李春平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在异国相伴神秘女影星丽斯长达10年之久,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1991年,李春平带着丽斯留给他的90%的遗产,以美籍华人的身份回到中国,开始长达13年的隐居生活。从他回国至今,逐年向国家、社会、个人无偿捐款高达20多次,用3000多万元燃起了慈善火炬。2004年1月11 日,在"爱心与我同在"的大型义演现场,李春平在鲜花和掌声中接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颁发的慈善家证书,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获得慈善家称号的人。  相似文献   

12.
陈旭 《文史春秋》2003,(5):33-33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1899年—1976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城郊。虽然他在1930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期间,犯了“左倾”路线错误,但后来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勇于改正错误,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李立三的名字,同他的一生一样,富有传奇色彩,他曾数易其名,留下诸多趣闻。李立三的父亲李昌圭是个秀才。他出生时适逢家里的一株百龄凤尾盛开,父亲就给他取第一个乳名叫李凤生。上私塾时,李昌圭按祠堂的字辈,将凤生改名隆郅。1919年,李隆郅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他找到当时的中…  相似文献   

13.
林默涵1946年──1949年在香港王晓吟林默涵是我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散文家和杂文家。解放前,他主要从事革命文化的出版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在党和政府宣传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是革命的老前辈。1946年—1949年,他在香港主编党的政治刊物《群...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追随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参加辛亥革命 ,参予创建中华民国。在民国史上他总揽党、政、军大权二十二年。194 9年他退到台湾后 ,仍坚持一个中国论。这样一个在现代史上显赫的人物 ,他的籍贯是哪里呢 ?他是何省何县的人士呢 ?按官称都说他是浙江省奉化县人。至今在浙江省  相似文献   

15.
老首长陈士榘将军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一想起他,无限崇敬和思念之情便涌上我的心头。从1940年2月到1947年2月,我在他所领导的部队任过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经常聆听他的教诲,跟随他南征北战。这其间,他先后担任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司令员、第一一五师参谋长、滨海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参谋长兼新四军参谋长、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等职。  相似文献   

16.
蒋牧良印象     
从1938年到1973年牧良逝世之日止,我们相交近40年,我自认比较了解他,而且觉得他也比较了解我。从思想、修养方面说,他是我的导师诤友。他境界高,看问题深透,处处能从大处高处着眼;我视野不广,做事有点凭兴趣。从性格方面说,他刚毅、严肃,我软弱、散漫。我们之间似乎免不了会发生矛盾,但在几十年中,我们却一直欣合无间,久而弥笃。究原因,也许是他对我个人有点近乎迁就、担待、偏袒;而我对他又一直怀着敬佩之情,在他面前,我的自由散漫的习性有所约束吧。同他在一起,我感到亲昵,但无形中又像有一种威压;一离开他,又觉得失掉一股精神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伍修权,湖北武汉人,1908年3月生。青年时代,他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1923年12月,经陈潭秋介绍,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小学毕业后他到共进书社当店员。1924年,他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1925年,他在武汉参  相似文献   

18.
青年张闻天的一段人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张闻天张闻天是1919年秋离开南京河海水利工程学校的,到1922年夏近三年时间,是他在“五四”觉醒的基础上对人生道路和社会改造途径的进一步的探索期,也是他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这三年内他去过一趟日本,在那里自学了半年,出国前他和沈泽民(茅盾之弟)一起在上海承担少年中国学会所办刊物《少年世界》的编务工作,回国后不久担任了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的编辑,三年过程中他不断在报刊上发表译著,生活来源起初全都靠稿费、翻译费,直至1921年夏被聘为中华书局编辑才有了固定收入,月薪60元。这一时期他在接触新思想传播新文化过程中对有…  相似文献   

19.
1968年7月15日,原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罹患重病逝世,永远离开了同他血肉相连的江淮儿女。时光已流逝了32年,他的音容笑貌,他对党对人民的一片忠心,他那奋不顾身的工作精神,他严于律己,在一度执行极左路线后彻底醒悟,主动自责,勇于自我批评的共产党人风格,至今仍深深印刻在安徽许多干部和群众心里。他在安徽战斗22年的业绩和宝贵工作经验教训,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辞世已整整十五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丰功伟绩、他的人民公仆的品质至今仍然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1 981年3月,我在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时,第一次与胡耀邦握手。在多年的接触中,我对胡耀邦不仅有着较深刻的了解,而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