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足石窟,近年来随着旅游、宣传、研究工作的开展,已蜚声中外。而与大足接壤的安岳石窟,较之大足石窟无论在旅游、宣传、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差距都很大。加之安岳石窟的造像太分散,有些分布点交通又不方便,因此尽管数量多、分布广、内容丰富、雕刻精美,但在海内外却几乎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从造像的数目、分布点、开造年代、保护级别等方面来看:大足石窟约有摩崖石刻造像五万余尊,分布点有四十余处,最早开创于晚唐景福元年(892年);安岳石窟约  相似文献   

2.
安岳,地处四川省中部。据最近初步统许,安岳全县石窟造像有数十处,其中列为保护单位的大型石窟已达十五处,几乎乡乡都有石刻造像。造像总数有数万躯,其中三米以上大像近百尊,如果把安岳县所有造像龛窟联接起来,总长达五千多米,约合十华里长。 安岳石刻和大足石刻一样,都是以佛教造像为主的宗教艺术,但是前者的造像年代一般均早于大足石刻。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和碑文考证,安岳石刻造像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但主要以唐、五代、宋初为多。其中以  相似文献   

3.
1986年 4月中旬,大足石刻研究学会第二次年会在大足县召开。会议期间和会后,我随一些专家、学者就大足,安岳石刻进行了一些考察。 大足,安岳二县毗邻,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四周浅丘环绕,景色宜人。在这些丘陵的崖壁上,古代匠师们创造了许多石刻艺术珍品。大足、安岳石刻造像共计十五万多躯,分布于近一百五十处,大多为晚唐至宋的作品。这次我们主要考察了大足的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妙高山、石篆山、舒成崖及安岳的毗卢洞,华严洞,圆觉洞、千佛寨、佛卧沟等处摩崖造像,这些造像无论从其规模、题材内容,还是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都堪称为精品,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柳本尊是唐末五代初剑南西川一个著名的宗教人物。安岳石羊场毗卢洞和大足宝顶大佛湾各有一窟雕刻其生平从事宗教活动的十幅行化图。大足宝顶小佛湾还有一通翻刻的《唐柳居士传》碑。笔者根据安岳、大足的柳氏“十炼图”题刻和其传碑,试探唐末五代四川是否存在中国佛教密宗的传承关系,以及柳氏教派的宗教性质。安岳毗卢洞的“柳本尊十炼图”,(图一、二、三)宽14.10米,高5.65米,分上中下及顶壁四层。主像为毗卢佛(柳本尊的法身像?),在岩壁上下层的正中,结跏趺坐在高1.50米的莲台上,坐身高2.90米,莲台由两个半身力士托住。毗卢佛左右的上中层岩壁面各刻五幅图,上三下二,左边的题刻编号为双数,右边为单数,合为“十炼”。顶壁上开有五个直径0.8米的小圆龛,内刻小坐佛像,从西至东,依次是阿弥陀佛、宝  相似文献   

5.
孟瑜 《大众考古》2024,(1):43-47
<正>安岳石窟是中国中小石窟的代表,在安岳历代石窟营造过程中,营造者留下姓名的不多,唐代僧人玄应是其中一位,他在安岳几处重点石窟都留下了印记。安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取“安居于山岳”而得名。安岳境内现有民国以前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3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摩崖石刻佛经40余万字。安岳石窟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造像题记是唐武德三年(620年)。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石刻镌匠,以其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创造了辉煌的石窟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见其艺而不见其人,他们自己的姓名却很少能够留传下来。在宋代大足石刻题记中迄今发现26位镌匠姓名,为全国各处石窟所罕见,堪称我国石窟艺术史上难得的珍贵资料。在此特就宋代大足石刻镌匠的有关情况作一粗略考述。一、镌匠署名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大足石刻是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以及敦煌石窟齐名的佛教石窟,始建于初唐,兴于两宋,明清仍有余绪。造像以佛教为主,兼有儒、道题材,其工程量之庞大浩荡,所有石刻造像共计五万余尊、铭文十余万言。在这些石刻造像当中,以观音造像的数量、题材最为丰富。她们多出自于宋代,雕刻精美、姿态各异、体态娴雅、眉目慈善,璎珞、衣饰、佛冠等各不一致,宗教性和艺术性兼备,给人留下非常深刻印象,是不可多得的佛教文化艺术瑰宝。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大足石刻的认识研究,首先简单分析了大足石刻宋代观音造像的建成条件,然后主要对大足石刻宋代观音造像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6月13日,大足石刻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近500件珍贵石质文物首次全景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艺术魅力。,主题展览"艺术涅槃——大足石刻展"通过大量文物、资料、图片、影像,全面展示石窟艺术从印度到大足的发展脉络、大足石刻在石窟艺术中国化进程中所开创的典范之美以及大足石刻的研究保护历程。  相似文献   

9.
《文博》2016,(5)
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大足金石录》抄本,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学者张澍尚未刊布的遗稿之一。记录了大足县内摩崖碑刻、题记四十五则,以及22位大足籍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它是张澍担任大足县令期间,对县内摩崖石刻亲自踏察、记录的成果,对于研究大足石刻的历史沿革及石刻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将对《大足金石录》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对抄本的辑录时间、编写过程等相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四川安岳石刻造像数量达数万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兼及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或佛道合龛造像;以唐宋时期的为主,具有上承北方石刻,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均为石刻造像),有"古、多、精、美""我国古代雕刻又一伟大宝库"等盛誉。地方志自古便有"一邑之志,载一邑之事""志信物也"等特点。从读志用志的角度,借助《安岳县志》及相关志书,对安岳石刻(寺观)进行略考,对厘清其历史状况,具有探索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甚至能为我国著名石窟(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一史学界曾有石窟“造像始于北魏,迄于唐之中叶”之说。而大足石刻。则是在晚唐之后出现的一处大型摩岩群雕。大足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与昌州同置,史称“石刻之乡”。全县有摩岩造像五万多躯,分布于四十多处,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十三处,习惯总称《大足石刻》。大足,是古昌州的首县。县城象一叶扁舟浮现在大足川的濑溪河畔,依偎于群山环抱之中,大足石刻就在这四面丛山之  相似文献   

12.
昌州治大足和普州治安岳,两县境内均遍布唐、五代及宋时的摩崖造像,都是我国石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大足县与安岳县古今毗邻,在古代曾为一个区域,作为古代文化建设部份的石刻造像,相互间有所影响是很自然的。从地域看,今大足西南部的区乡(中敖、铁山、三驱、珠溪等区域),就是在唐乾元(758年)置昌州、大足时,割普州普康县地置的静南县地,宋初才省入大足的。安岳的文化对大足有影响自不在言矣。更何况晚唐时昌、普二州又为一个政治领域,景福元年(892),守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韦君靖的节度衙门设置在大足,领昌、普、渝、合四州。在景福之前韦还任过普州刺史,而大足石刻又是丰君靖首凿于北山佛湾,两县的文化建设互有影响,更是必然的了。宋以来,两县官吏民互有联姻,更显往来如常。如宋嘉  相似文献   

13.
安岳华严洞石窟李官智华严们石窟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城东南56公里赤云乡的箱盖山。共有二窟造像159尊,明、清碑刻题记24则,分别刻于《华严洞》和《大般若洞》内。该窟不仅在安岳造像窟中规模宏大,而且是安岳石窟群中保存最完整,雕刻技艺最精湛的一处石窟。19....  相似文献   

14.
安岳毗卢洞     
毗卢洞位于安岳县城 东南34公里石羊场附近的 毗卢山上。大足到安岳的 公路经过山下。此地峰迴 路曲,谷幽石秀。古石雕 匠师们在此依山取式,摩崖造像465躯,碑刻题记32处。造像集中于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内。 据现存明万历年间碑文和毗卢洞内“十炼”题记,此外造像开创于五代,它是五代  相似文献   

15.
在大足南山玉皇阁三清洞之右外壁,有一通被称为《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的摩崖石刻。该碑为真书,全文602字。碑成时间为南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冬十月望。在号称石刻之乡的大足,造像林立,题记俯拾皆是,似乎值不得为一通寻常的摩崖石刻大书特书。本文之所以看中这通碑记,并且不惜笔墨对它进行一番探讨研究,就在于它有着十分珍贵的文物史料价值,可以为大足石刻艺术的中断时限提供推论的依据。抛砖引玉,尚乞专家学者指正。 一、以碑证史  相似文献   

16.
杨纳名 《丝绸之路》2005,(12):18-21
重庆大足县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人景观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其中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就达六处之多.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总称。  相似文献   

17.
大足石刻的地藏造像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足石刻的地藏菩萨造像,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刻艺精湛,很有特色,是大足佛教石刻艺术的重要题材,甚为专家学者注目,对其研究者甚众。但因诸多因素,凡研究大足石刻的著述,对地藏造像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就大足石刻的地藏造像的有关问题略申管见,请方家教正。一、有关地藏的经典有关地藏的经典,见诸于《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十轮经》、《大方广十轮经》、《地藏菩萨仪轨》、《金刚顶经地藏菩萨念诵法》、《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就仪轨》等。《地藏菩萨本愿经》,亦称《地藏本愿经》,二卷,唐实叉难陀译,经中载佛升忉利天…  相似文献   

18.
四川摩岩造像柳本尊化道“十炼图”由来及年代探索陈明光柳本尊,史籍失载。据大足宝顶山石窟小佛湾立南宋绍兴十年释祖觉撰《唐柳本尊传》碑①和已查明的“十炼图”造像题刻记载:柳本尊名居直,唐大中九年(855年)出生嘉州(今乐山)龙游县,卒于后晋天福七年。本尊...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45年,杨家骆、顾颉刚、马衡等十几位专家曾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对四川大足的石刻进行了调查。当时除在报端公布外,并编印了一本"大足石刻图征"。这是近代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大足石刻的开始。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保护我国古代历史文物,对各地重要的石窟都先后加  相似文献   

20.
大足石刻被誉为中国晚期石窟代表作。大足县,唐乾元(758年)始置,石刻的始年历日:“创于晚唐”(892年)。1987年秋,大足文物普查曾建伟组查得尖山子石窟,间有“永徽”(650年)、“乾封”纪年镌记。由是大大提前了大足石刻的上限年,并突破了川东南石窟有纪年的造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