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塘山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镇,在2021年的发掘中揭露出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遗址中出土了七件金属器物和一件铜液滴状物,经成分检测,有六件为青铜制品,两件为黄铜制品。本文通过与其他遗址出土青铜器相比较,认为小塘山遗址出土青铜器具有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与其他夏家店下层文化青铜制品技术水平相当。同时,从器型特征来看,小塘山遗址出土器物显示了与夏商文化及欧亚草原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南京博物院考古部于2011-2014年对江苏盱眙县泗州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从遗址中发掘出土明末清初紫砂器约30余件,主要包括茶壶、罐、花盆等。壶多为各种形制的壶盖,以一件"孟臣壶"最为珍贵。这些出土器物为研究宜兴紫砂器的时代特征和制作工艺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新石器时代和汉代的遗址中曾出土大量不同质地纺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历代织物馆展出的有喀什疏附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骨纺轮、哈密焉不拉克新石器时代铜纺轮以及民丰县出土的汉代木纺轮等等。各种形式和质地不同的纺轮,就是古代西域先民毛织的历史见证。1977年,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在木垒四道沟新石器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大量的陶纺轮和骨纺轮。在早期遗址(距今约3010t105年)中发掘出陶纺轮分三种:一种算珠形,制作粗糙,器表凹凸不平。二种扁圆形。三种也是扁圆形。用陶片改制,由两面对钻孔。早期遗址并出土骨纺轮2件,器形…  相似文献   

4.
王方 《成都文物》2005,(4):26-30
金沙遗址现已出土金、铜、玉、石、漆、骨等珍贵文物约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器和陶片以及100余根完整的象牙。其中出土玉器总量已达到2000余件,制作极为精细,是目前国内所有遗址中发现玉器最多的一处。玉器种类有戈、璋、钺、矛、剑、刀、凿、凹刃凿形器、斧、锛、琮、璧、环、镯、箍形器、人面形器、海贝形佩饰、多边形器、梯形器、椭圆形器、珠体形器、镂空饰件、绿松石珠管、玛瑙珠及大量的美石、磨石和特殊玉器等;器物种类繁多,个别玉器还是第一次出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5.
2010年苏州高新区大墩在抢救性发掘中发现少量遗迹遗物。春秋中晚期竖穴土坑墓4座,均出土原始青瓷器。所出土一件陶鬲具有典型北方陶鬲的特征,应是北方文化因素向这个地区渗透的反映。明清时期墓葬5座,均为夫妻合葬墓,规格均为苏州本地区明清时期墓葬制度之常规。另在大墩遗址南侧严山的北麓,发现有东周以来的遗址堆积,有待今后的考古工作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文博》2019,(6)
本文对西安古桥遗址出土的两件大型铸铁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件大型铸铁件应为浮桥的地锚,其名称应为"桥敦",渭河古桥遗址出土的桥敦材质为灰口铁,制作方法为地坑立式倒浇法一次性浇注成型;涝渭河古桥遗址出土的桥敦材质为过共晶白口铁,制作方法可能为泥范法。在对样品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及夹杂物分析后,本文初步探讨了两件大型铸铁件的重量、制作工艺与用途等问题。汉代不同地区出土的浮桥桥敦器形基本一致表明汉代对桥敦的形制、重量和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枝江县近年陆续出土了一批周代青铜器,出土地点确切,有一定特点,分别介绍如下: 柱足鼎一件。1987年春出土于百里洲赫家洼遗址。通高22.7厘米,口径26.2厘米,腹径24.8厘米,腹深11.6厘米、长方形附耳,耳外饰凹弦纹两周。口沿斜折、尖唇、三柱足。腹部饰窃曲纹,底部有烟炱。腹部一侧残损,口沿不规整,底部有三角形合模铸痕,器型及纹饰体现春秋早期作风(图一:1)。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博兴县张官大队周围,近年来不断出上青瓷器。经调查,出土地点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寺院遗址,《博兴县志》上称"龙华寺"。这些瓷器出土时多是整齐地放在陶缸内,或叠放在坑内。器种有罐、瓶、豆、碗、杯等,计六十余件。今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器物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陶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时期中山国灵寿故城的发掘中,出土了一批陶量。本文试就这批陶量作一介绍并略陈管见,以求教于读者。一中山国出土陶量分类介绍这批陶量分别出土于灵寿故城内的第四号制陶遗址,第六号冶铁、冶铜遗址和第九号居住遗址。可复原的14件,按器形可分为两型,实测容积包括900、1800、2250、3600  相似文献   

10.
湖北广水巷子口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巷子口遗址是随枣走廊东南部一处重要的东周时期遗址。西周初年,周王朝在汉水的江北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形成许多小方国,汉阳诸姬文化在这里才得以兴起和发展。巷子口遗址出土的鬲、盆、豆等与随州擂鼓墩1号墓、2号墓和庙台子遗址、叶家湾遗址、梅鹤子塆遗址以及枣阳周台遗址所出土的同类器特点相同,陶鬲与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周台遗址和广水黑洞湾春秋早期的陶鬲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而与汉水以西的襄樊真武山和其他楚文化遗址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巷子口遗址应是曾国的一处村落遗址。巷子口遗址的发掘,揭示出随枣走廊东周时期曾国的文化面貌,对研究曾国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阳黄山遗址独山玉制品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遗址出土的玉制品的质地均为独山玉质,器形主要为各类生产工具,其制作大体经过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艺过程.经实地调查,黄山遗址出土的玉制品以及数百件大小玉料,均来自该遗址西南约2.5公里的独山.  相似文献   

12.
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画《鹳鱼石斧图》试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河南临汝县阎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经出土十一座瓮棺葬,其葬具多为陶缸。在采集到的19件完整陶器中,有一件绘有彩色陶画《鹳鱼石斧图》的陶缸。根据临汝县文化馆和河南省博物馆的调查报告可知,这件陶缸是该处出土的三件彩陶缸之一。原件高47、口径32.7、底径19.5厘米。器呈敞口、圆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该器为红陶砂质,器腹一侧绘有一幅高37、宽44厘米的彩画。其内容约略可分两组,左半画有一只身体椭圆、圆眸、嘴长而直、昂首挺立、体微后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7件青铜容器残片的器形和纹饰,可辨识其中5件属于尊、罍、瓿一类青铜器。这些铜器与三星堆遗址乃至长江中下游出土的青铜器在纹饰风格方面非常相近,推测为同一青铜体系,都属于商代南方系铜器的范畴,年代约为殷墟一、二期。三星堆遗址中尊、罍属于高等级青铜容礼器,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这批青铜容礼器功能、地位应与之相同,表明在殷墟一、二期,作为都邑聚落中心的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可能存在并行发展的阶段,这对重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龙潭旧石器遗址地处云南省鹤庆县财丰河流域,2019—2020年发掘,遗址文化层为土状堆积的红褐色砂质黏土层。本次发掘在文化层内出土石制品3487件,属小石片石器传统,以石英正长斑岩为主要原料。遗址出土的石核包括有普通锤击石核、盘状石核、窄长片疤石核、似-细石核和砸击石核等类型,以剥片强度较高的普通锤击石核为主。遗址出土的石片包括有普通锤击石片、长石片、盘状石核石片和三角形石片,以剥片活动中晚期阶段的小型石片为主。遗址出土的工具包括有普通刮削器、陡刃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和钻具等,以陡刃刮削器最具特色。遗址新发现的石制品材料总体表现出多样化、进步性的石核剥片技术,稳定成熟的工具加工技术,以及类型丰富的工具组合等技术特点。目前推测遗址的功能为短期活动的石器制作场,时代可能处于晚更新世中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15.
吕季姜醴壶     
吕季姜醴壶,抗日战争期间丰镐遗址出土。先师李亮工先生曾撰《吕季姜醴壶铭释》,文前略述出土经过及器形、铭文云:"1943年5月19日,长安西南周镐京故墟农人杨三罗平田,获古铜器二,器高一尺一寸,圜而有盖,盖高三寸六分。盖之外侧与器之内旁均有款识,文同,二器如一。文曰‘  相似文献   

16.
周公庙遗址出土的"圆锥体中空器"是一种铸铜工具,该类器物应属"周系"文化因素,其流行时代早于西周早期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一、合家山地理位置及出土器物概况合家山地处云南西部弥渡县红岩乡东部,1995年,该地共出土铜器45件(报道了44件,实地考察45件),石、陶范23件以及陶质的残坩埚和风管,因这批材料未经科学发掘,无地层和出土物关系,故报道中根据器形、纹饰的情况将时代定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并推测这是一处青铜时代的冶铸遗址[1]。  相似文献   

18.
安龙观音洞遗址,分别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阶段。出土器物二十余万件,骨角器占多,在国内同时期洞穴遗址中不可多见。出土器物与邻近地区同时期化相比,独具特色,系盘江流域的一支区域性土化,春秋战国时已发展成为独具风韵的夜郎化。该遗址为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遗存,氏族中以鸟作为“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9.
2013—2014年,为配合重庆市合川区白鹿山西片区工程建设,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重庆市合川区文物管理所对猴清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有商周、两晋南北朝、宋代及明清时期的诸多遗存。商周时期的遗迹有基槽、灰坑、柱洞等,出土陶器、石器20余件,陶器数量较多,有罐、尖底杯、钵、盆、器盖、器钮等器型,石器有斧、刀、铲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遗迹有房址、灰坑、灰沟、灶等,出土陶器和瓷器10余件,陶器数量较多,器型有钵、盆、灯、壶、网坠等,瓷器有罐、盏、碗等。宋代遗迹有灰坑和灰沟,出土陶器和瓷器20余件,以瓷器为主,器型有碗、碟形灯、盏、擂钵、盘、杯、罐等。明清时期遗迹有墓葬、灰沟、水池等,出土陶、瓷、铜、石等各类器物10件,器型有陶熏炉、瓷碗、瓷盘、瓷罐、铜簪、砚台等。该遗址的发现为构建该区域的文化序列提供了丰富资料,对研究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柳树峁圪梁遗址位于府谷县黄甫乡清水川河左岸的石家河沟门村西侧的山峁,2005年的考古发掘,清理灰坑8座,灶1座,残存房屋基址1处,出土陶、石、骨质等器物,可辨器形者约75件。出土遗物显示该遗址大约是在李家崖文化向北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的聚落遗存,可能还受到偏北的内蒙古西岔文化,以及更南的关中周文化的影响。本次发掘对陕北北部及相邻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有较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