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为期4个月的武斗,发生在1968年春夏。 过去政治课讲,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我觉得文革中的武斗也有点这种意思。再说,江青接见河南造反派代表公然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就使得“武斗”在当时已经“合法化”.可以说是中央文革放纵了这种祸国殃民的行为。从1966年9月开始,北京就有武斗发生,1967年已经是全国各地狼烟四起,达到高潮。1968年北京的高校也传染上了这种瘟疫,年前清华大学井冈山与井冈山“414”已经接上火,其他院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丁学良 《炎黄春秋》2014,(11):38-44
正像《炎黄春秋》2014年第8期中我所描述的,文革中的武斗初级阶段,多半是以乡下的农民为一方,以城里的红卫兵和造反派为另一方,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虽然1966年8月有《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下达,简称《十六条》,明文宣示“要搞文斗,不搞武斗”,农民们却很少买账。遇上围城的农民,我们红卫兵跟他们辩论,说“《十六条》规定如何如何……”,农民会把大嘴一撇:“你们有《十六条》,老子有扁担一条!”  相似文献   

3.
编读窗     
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这次看到2014年第1期的《“毛主义”对现实政治的影响》一文,觉得作者写得很棒!看文风,我原以为是西方记者所写,客观、理智、公正,结果是我们自己的记者所写,佩服!不过有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就是第61页出现的“根红苗正”这个词,我过去也常常这么写,甚至在自己出版的一本书《我的同龄人》中也这么写。  相似文献   

4.
李敖爷爷:我现在是在北京大学校医院的病床上给您写的这封信。早在今年3月末,我就准备动手写它,那时我还是14岁。五十六年前的今天,你也是一个14岁的少年,正奔波在逃难去台湾的路上。4月10日的生日一过,我就15岁了。前几个月发烧发得昏天黑地,但我又是个不能没事干的人,就把妈妈刚买的《李敖回忆录》和《北京法源寺》看完了,觉得很不错。《李敖回忆录》看到写马占山一段,我觉得好,念给妈妈听,还没念完就哭了。您的文章字字都喊在我心里,所谓“五十年来五百年内白话文第一二三”之说看来是实事求是!后来又买了《李敖快意恩仇录》和《坐牢家爸…  相似文献   

5.
《本朝题驳公案》是康熙末年根据邸报编辑的坊刻本书籍,其中收录了康熙五十六、五十七年之际的长篇“面谕”,以及与康熙朝第三次立储计划相关的上谕、题本等罕见史料。该书与《实录》《起居注》中的相关记载有着微妙的差别,提示《实录》《起居注》中的记载可能经过雍正朝的篡改。从该书的记载看来,康熙帝于五十六、五十七年之际一度重病不起,并长期不能理政,因而在五十六年底发布了长篇“面谕”,预备当做遗诏,并有第三次立储计划,且立储人选很可能仍是胤礽,但因康熙帝对胤礽及其周围小集团的不满而中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的报刊发表关于“五·一三事件”的文章,但多有不实之处。我当时在“萧华办公室”工作,结合对此事的见闻,近来又访问了亲历此事的几位老同志,写出此文,以明真相。 所谓“五·一三事件”是指1967年5月13日,在京驻军一派文艺单位在北京展览馆演出时,被另一派文艺单位冲击,并发生了武斗、伤人的情况。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三中全会20周年,我写了一篇《三中全会前中央工作会议追记》。在写完其中第27节“散会”之后,觉得有必要写下自己参加会议后的体会,于是就有该文的第28节到33节。我认为这个会议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将近六十二年中出席和列席的、不算少的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中开得最好的,也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在我补写的这后六节中,我概括地指出这个会议是“强调科学思想的会议”、“充分发扬民主的会议”、“倡导改革的会议”。“积极建设的会议”、“宽厚团结的会议”、“善于引导的会议”。现在我把其中有关强调科学…  相似文献   

8.
2004年第10期的《纵横》杂志刊登了《解开“真理标准”文章作者之谜》一文(以下简称“谜”文),作者王强华从编者的角度提出了“真理标准”一文作者的问题,与我所了解的情况不一致。作为当年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和理论动态组的一员,我也算是一个当事人和见证人,又对此事作过调查,我觉得有责任从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角度提供一些史实。一“谜”文首先质疑邓小平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支持者”的提法。该文认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由邓小平发动、组织和领导的”,言下之意是,说邓小平是“支持者”,就贬低了邓小平对这场大讨论所作的贡献。对此,…  相似文献   

9.
历史行进到1967年,“文革”中最血雨腥风的一幕——武斗上演了:喧嚣过市的广播车,枪声大作的武斗场面,无谓牺牲的年轻生命,规模浩大的治丧游行,充斥恐惧忧伤的日常生活,饱受屈辱的老教授……《“文革”武斗时期的长春》一文记述了这些真实场景。这一切都已随着那个时代逝去了,但是历史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10.
6月2日早晨还没起床,就收到一位朋友的短信,说有一篇叫《十三亿分之一股东》的博文,“令人感动”。发短信的朋友常为《人民日报》写文章,对舆情有独到的把握,“令人感动”的用词也令我感动。而“股东”一事,也是我的疑难问题,我觉得我有时还需要警惕自己产生股东“错觉”,避免在文章中给人以“僭越”嫌疑,但“打工心态”似乎也拿不上公共台面,好生纠结。  相似文献   

11.
《炎黄春秋》2000年第6期发表的陈虹所写《杨成武眼中的“杨余傅事件”》一文,介绍了“杨余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平反经过,读后颇有收获。但文中提到:“1969年林彪的‘一号命令’又把多数老帅赶出了北京”。话虽一句,却涉及一些重要史实,作为一名党史爱好者,《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我愿就自己目前掌握的资料,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说法的来龙去脉进行必要的辨析。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民俗研究》创刊20多年了,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编辑部工作。我觉得《民俗研究》创刊和中国民俗学的中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打倒“四人帮”以后。国内一批老教授提出要恢复民俗学,首先是民间文学恢复了,后来逐渐扩充,民俗学也复兴起来。民俗学之所以兴起,固然与老教授们的提倡有关,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我在桂林所做的几点工作──回忆录的一节林焕平我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做了几件工作,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有意义。批评过吕亮耕先生的“诗即自然”的错误文艺思想①1942年吕先生连续在《诗创作》第九期和《文艺新啃》一卷六期发表关于诗与自然的文章。我认...  相似文献   

14.
《文献》杂志今年第一期刊发了我几年前写的《再议&;lt;赵志集&;gt;》一文。原文原分三节,为一:关于《赵志集》的校录.二、关于《赵志集》诸诗的作者;三、《赵志集》作品产生于初唐补说,或许是因为版面原因.第三节在发表时被删去了。我觉得删去这一节.文章就不完整了.因为前面也已提到“作品的时代归属”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赵志集》的研究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这里借《古籍研究》一角将这一节发表出来。以与对这个问题尚有兴趣的同道切磋。  相似文献   

15.
谢俊美 《民国档案》2004,(1):136-139
渠长根同志的《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关于这部史学专著的酝酿、写作,我是比较清楚的,也有“多余的话”可讲。花园口事件研究对于我们二人来说,首先是一个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长根同志2000年开始做我的博士研究生,那个时候,他很热情,也有  相似文献   

16.
可谓无微不至的红学研究似乎一向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中为什么会塑造甄宝玉这样一个人物。《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甄宝玉其人只在第五十六回贾宝玉的梦中霹过一面,曾有细心的学者意识到曹雪芹安排的这一梦境的不同寻常之处,代表性的看法便是视此回为全书之结构关捩,如清代陈其泰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回评中认为:“宝玉一梦,真玉假玉,是一是二,迷离恍惚,令人回味无穷。是作者对面着想,醒读者耳目处。书中全部线索,只在此数段也。”王希廉也曾谓本回“下半段颇有关系不便标题,另有一片深心,不可不知”。那么曹氏的惨淡经营究竟意在何处?显然这个梦关乎的不仅仅是一个贾宝玉潜意识心理的问题,梦境的处理过程,透露出曹氏对自己以心血铸就的《红楼梦》这座幻象之楼的自我认可程度,更进一步地讲,这个梦暗含着作者得对人生、存在的基本态度倾向,引导我们蹈入这种容易不可自拔的深奥之所的线索是曹氏煞费苦心经营的叙述程序与结构,在此,我想直接了当地指出:在第十六回,曹雪芹事实上把他带有浓厚佛道色彩的对存在真假的相对论理解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巧妙地转换为一种语言或叙述技巧,通过理董作家的叙述脉线,我们可以解读藏于作品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7.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四期上发表有杨丙昆同志的《天京悲剧和农民战争的命运》一文,读后觉得文中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时所指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颇有见地。但文章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其中《正名》一节,杨丙昆同志主张禁用“内讧”这个术语,认为“‘内讧’是太平天国革命阵营以外的人物对太平天国内部  相似文献   

18.
拙文《陈独秀字号笔名化名考释》在《民国档案》1986年第4期发表以后,吴稚甫同志在该刊1989年第4期、1991年第3期先后发表了《陈独秀笔名补遗》和《(陈独秀字号笔名化名考释)质疑》两篇文章(上述三篇文章分别简称《考释》、《补遗》、《质疑》)。对吴同志如此关注陈独秀研究,我深表敬意。同时也想发表点粗浅的意见,以求教于吴同志。《补遗》一文的第一句话,是引证的《考释》最后一句话。原话是“根据以上的统计,陈独秀一生便用过三十七个名字,已查考清楚的有三十五个”。而《补遗》在引用这句原文时,却添加了个“共”字,说他“一生共使用过三十七个名字”,这显然不是我的本意。我写作《考释》的用意,一是向读者介绍我认为已经查考清楚的名字;二是请读者“修正、补  相似文献   

19.
任建树同志的《陈独秀字号笔名化名考释》,(本刊86年第4期,以下简称《考释》)是一篇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章。我曾多次认真研读,在感到获益良多的同时,也觉得其中有某些不足之处。今不揣浅陋,试言于下: 一、《考释》说:“顽石,陈独秀变成托派以后的笔名”。此说误。诚然,陈独秀在变成托派以后是使用过这个笔名,如1932年1月6日,他在他和刘仁静主编的《热潮》杂志第6期上发表的《中国民众应该怎样救国即自救》一文的署名就是“顽石”。但早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他就已使用这一笔名,如1911年5月,他在《留日女学会杂志》第一号上发表《女学之必要》以及同年6月在《时事新报月刊》第一号上发表《禁米之必要》,署名都是“顽石”。  相似文献   

20.
1964年中国剧协举办迎春晚会,招致一场政治风波和文艺灾难。本刊1993年第11期发表《“迎春晚会事件”披露始末》后,《中国戏剧》杂志记者就此事件访问了当年晚会主持人、原中国剧协负责人之一李超同志,并在该刊1994年第2期刊载了《引起轩然大波的“迎春晚会”真相》一文。本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实报道为主要内容,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我们的编撰准则。对于各方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我们十分注意听取。为此,我们特将《中国戏剧》杂志《引起轩然大波的“迎春晚会”真相》一文转载,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