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俗习惯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因素。风俗习惯的具体内容虽然微不足道,但其关系却十分重大。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研究疏理新疆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特点,一方面有助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一方面也将为风俗习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满族衣食住风俗述略范彬满族传统风俗,一方面延续了其先世女真习俗,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与汉、蒙古、朝鲜等民族杂居相处,兼收并蓄了其它民族的习俗,从而形成了满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近现代以来变化较大,但有的方面仍保存一些传统的民族风俗。本文仅就满族服饰、饮食、居...  相似文献   

3.
《奉使录》是高丽使者权近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出使明朝时的行止记录。除了记述其使命的完成情况外 ,权近还大量地记载了其往返所经之地的地理远近、堠台设置、器用物价、风俗习惯等情况。就其价值来说 ,有的可以补正史之缺。是研究明初中国、朝鲜政治史、经济史、社会文化史、中朝关系史及地理诸问题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4.
王国彪 《沧桑》2009,(2):250-251,253
朝鲜学者洪万宗的诗论凸显了其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他公平选录、积极评价了朝鲜诗坛的盛况,还通过中朝诗人及诗歌的比较,将朝鲜汉诗的诸多优秀之作提升到唐诗的品格,并对朝鲜汉诗的风格进行了细致区分,赞颂了朝鲜诗人细腻、精致的创作(审美)心理,也使人们认识到了朝鲜汉诗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崛起,处于明朝、后金及朝鲜之间的明朝边将毛文龙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作为牵制后金的重要军事力量,毛文龙与明朝和朝鲜之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其实际作用的发挥,而且影响到明朝、朝鲜及后金之间的关系。但此时毛文龙与明朝及朝鲜的关系却并非十分融洽,本文主要以明朝使臣姜曰广所著的《輶轩纪事》为史料依据,试析毛文龙与明朝和朝鲜之间的矛盾所在及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风俗习惯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因素。风俗习惯的具体内容虽然微不足道,但其关系却十分重大。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研究疏理新疆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特点,一方面有助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一方面也将为风俗习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情真产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其可能存在的缺陷不仅包括一般产品责任中的缺陷之外还包括使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到侵害的缺陷。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为非财产权、在清真产品责任中受到的损失也非身份权。因此,清真产品责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人格权——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也应当得到保护。判断清真产品存在缺陷的标准除了一般产品的法定标准之外还应当采用古兰经和民俗习惯之规定。由于清真产品销售关系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为了保护清真产品责任中人格权,侵害人格权的因果关系应当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8.
满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民族,其风俗习惯经过历史的沉淀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化的积淀与发展。同时,满族的风俗习惯也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呈现出趋同的现象,这使得满族风俗习惯的保护问题在当代社会满族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以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为例,通过对黑河满族风俗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黑河满族风俗习惯变迁及与当地汉族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的原因,对满族风俗习惯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从而对探究民族风俗保护的具体措施,为民族的和谐发展之路提供颇具现实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志涌 《沧桑》2009,(3):89-90
风俗习惯是一种非正式法,在国家法失效的领域,我们并没有看到秩序的大规模混乱和个体行为的大规模失范。通过人们自发地采用某些变通性做法,民间非正式规范例如风俗习惯,实际上代替着国家法调控着人们的行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风俗习惯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尤为重要。我们鼓励和支持文明的风俗习惯,反对和抵制落后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0.
朝鲜后期,北伐论激起朝鲜士大夫小中华意识高度发展,因此有学者将其称为"朝鲜中华主义"。然而从事实来看,朝鲜士大夫虽然有很强的文化自尊意识,但是这种自尊意识是建立在春秋大一统之上的,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反而使一元的天下观进一步强化,将中华秩序理想化。所以,朝鲜后期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并不表示朝鲜士大夫以朝鲜为中华之正统或中国之正统,反而继续承认朝鲜为小中华,而在事实上更不证明朝鲜为当时东亚的文化中心国家,所以我们在使用"朝鲜中华主义"概念时尚需仔细斟酌。  相似文献   

11.
在朝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檀君”奉为本民族的始祖。朝鲜人认为檀君生于平壤,其生活的时代为5011年前。此外,朝鲜人还认为是檀君创建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古朝鲜,并定都于王险城(平壤城一带)。  相似文献   

12.
正《朝鲜特种部队有多强?它的规模世界第一》1953年停战后,朝鲜从未放松过军队建设。时至今日,朝鲜还拥有一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特种部队。根据各国情报专家推测,其人数在8.8万到12.15万。朝鲜一切信息高度保密,但1968年突袭青瓦台事件和1996年江陵道潜艇渗透事件,让世人管中窥豹般见识到了朝鲜特种部队。在这两次活动中,受过特殊训练的朝鲜士兵都  相似文献   

13.
这篇论文,作为批判中国正史东夷传记事史料的第一步,整理了《史记&;#183;朝鲜传》、《汉书&;#183;地理志》、《汉书&;#183;王莽传》的朝鲜观、朝鲜王者观。作为中国正史朝鲜关系记事的发端的《史记&;#183;朝鲜传》其史料价值从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可是,其记述是以汉武帝出兵朝鲜为中心,对朝鲜的历史几乎没有表示关系。而且,其东夷王者观是理念化的,中国亡命者都变成其地的王者,并在统治东夷诸族的同时,作为藩属的王而服从于汉王朝。在《汉书》里,朝鲜观及其王者观是多样化的,但与《史记》一样也是理念化的,未客观地描述实际情况。《汉书&;#183;朝鲜传》几乎原封不动地借用了《史记》的记事,在《地理志》郡县条分注里,把箕子、卫氏两朝鲜国,异民族的真番、朝鲜、高句丽诸国安置于乐浪郡、辽东郡、玄菟郡,设定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朝鲜国。在《地理志》分区条里认为,包括朝鲜国在内的东夷诸民族是顺从的,他们之所以彬彬有礼,是因为遵守了箕子之教,由于中国人亡命者变为王者并进行了教化,因而出现了理想化的境地。在这里,可以说找到了朝鲜王者的理想像。与之相反的东夷王者观在《王莽传》中可以看到,王莽把高句丽侯驺认定为异民族的王者,将其抹杀是皇帝的任务。《史记》《汉书》的朝鲜观和东夷王者观不是从客观的史实产生出来的,其记事的史料价值也并不那么高,但给予后世正史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14.
正清在入关之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两次攻打了朝鲜(指李朝)。一次是在1627年(天聪元年),朝鲜国王仁祖避入江华岛,双方结成了兄弟关系,史称"丁卯之役",朝鲜称"丁卯胡乱"。另一次是在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亲征朝鲜,史称"丙子之役",朝鲜称"丙子胡乱",其结果朝鲜战败投降,国王仁祖出南汉山城,向皇太极称臣纳贡,双方结成了宗藩关系。根据《南汉山城盟约》,朝鲜要岁时朝  相似文献   

15.
麦克阿瑟被撤职的前前后后杨彪韩鲜战争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突然撤换了远东美军统帅麦克阿瑟。这不仅是朝鲜战争史上,而且是战后世界历史上的一次意义深远的事件。其过程和背景值得评述。1950年10月后,朝鲜战场局势成为中国和美国最重要的问题。中国毅然出兵后,...  相似文献   

16.
韩莉 《沧桑》2014,(2):72-74
中国的儒家文化历经千百年不断发展,形成一整套的儒家文化体系。儒家文化对中国本身的影响巨大,它的影响也波及了与中国比邻的朝鲜,对朝鲜的影响深远。儒家文化在朝鲜的早期传播与后期融合了朝鲜本民族特色的发展,形成其主要的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朝鲜义勇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在华朝鲜反日独立运动人士组成的国际抗日武装力量。1941年初,其主力由国统区转移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改称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的战斗业绩值得人们重新评价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郭锐  王箫轲 《史学月刊》2014,(9):100-106
近代以前日本的"朝鲜观",经由源自神功皇后征服三韩的传说,最终演变为"征韩论",将朝鲜视为其朝贡国、藩属甚至夷狄。从7世纪到战国时代,日本与朝鲜平等地处于东亚朝贡体系之内,但是日本对朝鲜以优越姿态相对待的情况日趋严重,其蔑视和敌视朝鲜的观念及心态进一步膨胀。特别是,在万历朝鲜之役后,随着近3个世纪的"锁国"时代,"丰臣伟业"被日本的一些思想家、战略家逐步发展为一整套的学说体系,日本统治者的向外扩张心态持续扩大。进入19世纪后,由于中国和朝鲜的积弱积贫状态以及东亚朝贡体系的瓦解崩溃,因此"征韩论"成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朝鲜的最终认知。  相似文献   

19.
位于朝鲜三八线军事分界线上的板门店,原是朝鲜半岛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因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这里签订,从而扬名于世。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前日本的"朝鲜观",经由源自神功皇后征服三韩的传说,最终演变为"征韩论",将朝鲜视为其朝贡国、藩属甚至夷狄。从7世纪到战国时代,日本与朝鲜平等地处于东亚朝贡体系之内,但是日本对朝鲜以优越姿态相对待的情况日趋严重,其蔑视和敌视朝鲜的观念及心态进一步膨胀。特别是,在万历朝鲜之役后,随着近3个世纪的"锁国"时代,"丰臣伟业"被日本的一些思想家、战略家逐步发展为一整套的学说体系,日本统治者的向外扩张心态持续扩大。进入19世纪后,由于中国和朝鲜的积弱积贫状态以及东亚朝贡体系的瓦解崩溃,因此"征韩论"成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朝鲜的最终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