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发达,都市商铺林立,商客大量增加,百姓生活日益富庶,奢侈之风盛行,金银器饰广泛流行,专门经营金银的店铺也随之增加。南宋偏安一隅,京城临安府工商业相当繁荣,仅金银交引铺就有上百家。其经营范围在保留前朝金银铺的各项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了兑换钞引的经营业务,使其性质由单纯的买卖金银、打造金银的金银店转向民间金融兑换机构,成为我国早期的民间金融机构。一、金银交引铺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历史金银买卖由来已久。战国时期,黄金已经普遍使用于帝王贵族之间。黄金器饰和爰金、饼金等黄金货币已显露出昂贵的价值。秦汉以后,…  相似文献   

2.
尹航 《文物天地》2023,(4):107-113
鋄金工艺是中国传统的金工技艺,主要是用金银镶嵌于铁器、兵器表面,装饰效果华丽精美,是皇室的地位和权力象征。鋄金工艺传入日本,名为布目象嵌,使用的材料和器型更为广泛。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藏铜镶铁鋄金五宝锉的修复保护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鋄金工艺和日本布目象嵌工艺,探讨两者工艺制作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宋朋遥 《东方收藏》2023,(8):116-118
陶瓷修复在我国由来已久,早期的锔瓷重点突出实用性,后来的金缮工艺在使用大漆做基础材料的同时采用金银等材料进行镶嵌与图案绘制,则更加重视装饰作用。文章对金缮工艺使用在陶瓷修复中体现出的点、线、面的装饰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哲学应用和材料纹饰相结合两个方面分析了金缮工艺的装饰性体现,以期为金缮工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4.
回顾日本的金属开采历史,可以说在明治初期(186)的一段时间内曾有过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此之前,还有过两次较大的发展,一次在7——8世纪,一次在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早期。封建制度建立后,金、银就在日本全国普遍开采,金银产品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战国时期封建领主的争权夺利更推动了这种开采,金银可以被用作战争经费及付给其封臣的报酬而大量使用。之后,随着幕府时期(14——16世纪)商业和工业的发展,金银开始作为货币使用和流通。16世纪中期以后,金银特别是金产品数量激增,对海外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  相似文献   

5.
潘懿 《钱币博览》2007,(4):32-42
一、先秦至两宋金银钱沿革 金银质地的钱币几乎贯穿了中国钱币历史的始终。如果说金、银贝的年代铸地未必能很准确地断定,以往见诸报道的某些银质布币也有待深入验证.则楚金版即古所谓“印子金”历来的发现和记录甚多.可知先秦时期黄金作为货币在楚国的使用是广泛而发达的。稍后的实物有金银五铢、货泉.均极精美.展现了两汉铸钱工艺的高超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对"错金银"的定名,学界素有争议,令人对错金银的认识更加疑惑,因此有必要对"错金银"再作探讨。为此,本研究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结合中国境内和中亚草原出土的"错金银"文物和相关文献,对战国秦汉时期"鎏金"、"嵌错"和"贴金"等工艺的技术特征和工艺内涵进行探讨。对一些出土文物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传统的贴金工艺出现"敷金"、"汞贴金"等新的应用。此外,通过与中亚草原同类器物比较,发现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发现的饰金铁器采用了集嵌错和贴金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为草原文化影响下的本土创新。这类出土文物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这一时期的金属工艺既有传统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有新技术的输入。  相似文献   

7.
自 1979年新中国第一次设计制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0周年”纪念金币以来,从无到有,目前已累计发行金银纪念币 1400多个品种,这在世界金银纪念币制造发行史名列榜首。   20多年来的中国金银纪念币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我国造币工艺逐渐完善提高的历史。   就世界范围来讲, 1970年以前发行金银纪念币的国家寥寥无几,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铸造发行数量也不大。金银纪念币铸造的经典工艺也仅为镜面喷砂。近 20多年来,随着发行金银纪念币国家的增多,世界范围金银纪念币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对金银纪念币的铸造工艺和质量提…  相似文献   

8.
中国隋唐时期佛教舍利容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隋唐时期佛教舍利容器的形制变化,认为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隋至唐初,其制度是在石函内安置多重容器,通常由内至外是玻璃瓶、铜函、石函,舍利函造型是中国式歪顶盖方函;第二阶段始自唐高宗时期迎法门寺佛骨舍利时,由皇后武则天首创以贵金属制作的微型中国式葬具棺、椁为容器,其定制大约中断于唐武宗会昌灭法时;第三阶段是唐宣宗复法至唐亡,除仍沿用金棺银椁外,更新兴以小型塔子为容器,常在多重宝函中最内置盛舍利的小型塔子。唐以后,随着佛教的世俗化,舍利容器的形貌也突破原有规制,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面对南宋金银铤的时候,会被那些大小不一、铭文各异的各式金银铤所吸引。那些若隐若显的长方型戳记和长短不一的铭文不仅显示了铸造该铤的名称、金银交引铺名、金银交引铺主或金银匠名、金银交引铺所在地名,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铸造金银货币的金银交引铺是一个怎样的铺席?它在南宋时期承担什么样的金银业务?这些金银交引铺都位于京城临安的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探讨出土汉代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本研究运用显微镜等仪器,对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出土几件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金饰片多镶嵌在漆灰层上的漆膜层中,银饰片和银构件多镶嵌在漆膜及漆灰层中;在金银饰与漆膜接界处有出于保护目的,且与周围图案相协调的描饰;金银装饰上的描饰与其周围的描饰图案融为一体。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因金银饰件面,与漆膜层面高低,分为"粘贴"和"镶嵌"两类,本研究样品中暂未发现粘贴工艺。结合现代漆器装饰工艺调查结果,初步探讨了几件夹纻胎漆器金银的镶嵌工艺流程。本研究可利于汉代夹纻胎漆器金银装饰工艺的发掘、利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拙文《两宋金银钱通考》曾发表于《钱币博览》2007年第4期,本文为其续篇。 一、两宋金银钱的铸造工艺 金、银的熔点远高于青铜,以铸造铜钱的工艺来铸造金银钱,主要的问题是材料的耐热性和干燥度。耐热性不够,则表面易破坏,导致铸成品粗糙或不易脱模。相对铸铜钱适当的干燥度,在更高的温度下,残余水分大量气化.或进入型腔急剧升高气压使得金银液不得注满而形成铸缺,或直接导致材料崩塌使得型腔被破坏。  相似文献   

12.
姜俊俊 《收藏家》2007,(6):67-67
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战国镜、两汉镜和隋唐镜是三个重要标志。唐代相对战国、两汉,社会稳定时间较长,经济文化更加发达,制镜工艺更加精美,尤其是宝石镶嵌镜、金壳镜、银壳镜、螺钿镜和金银平脱镜的铸造,使中国铜镜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服饰发展的进程大体分为先秦、汉魏、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这样几个阶段,隋唐服饰是这几个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从历史延续方面来看,隋唐服饰带有承前启后的特征;从社会风气来看,隋唐服饰带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从社会发展来看,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为服饰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陕西富县石窟寺勘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唐时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佛教的发展,也在中国佛教史上达到了顶峰。反映佛教的经典、思想和艺术的石窟寺也达到了最高峰。中唐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走上了由盛而衰的下坡路,中国佛教也相应地进入了每况愈下的境地。凿窟的风气也开始衰微,石窟寺留下来的不多,尤其是金、元作品,更为少见。但是,在陕西富县发现了很多宋、金、元代的石窟造像群,正好补充了其它地区的不足,特别是其中的金、元代作品,除了杭州石刻造像外,可称为国内重要的集中地点之一;不仅雕刻技巧相当出色,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它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钱币》2004,(2):24-24
李晓萍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大32开本(彩色版) ,铜版纸印刷,1 6 0页,定价4 2元。该书共分古代的金银(楚国的黄金货币———爰金,仿制贝中的贵族———金银贝,独一无二的银布币,西汉金饼、麟趾金和马蹄金) ;唐代金银饼和铤(金银饼,金银铤) ;宋金银铤(北宋银铤,南宋银铤,金代银铤) ;金代的承安宝货;南宋金银交引铺与金铤金牌(金银交引铺的探源,金银交引铺的经营业务,近五十年来杭州出土南宋金铤和金牌,黄金货币的新贵———金叶子) ;元宝与元锭(元宝称谓的来历,元代银锭的类型) ;明代银锭(白银货币合法化的开始,从金花银到各类银锭的涌现,银…  相似文献   

16.
“错金银”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文物宝库中,有一种用金银装饰在铜器表面的工艺,利用金银和青铜的不同光泽映衬出色彩辉煌的图案与铭文,现通称“金银错”或“错金银”。据资料所见,此种工艺的出现约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但此种“金错”制作工艺并不见于文献记载。一般认为其工艺程序如下:即铸造器物时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的纹饰或字形(精细的纹饰是先铸器物再在器表面錾刻呈“△”形的槽),底面需制成凹凸不平状,然后在呈梯形的槽内嵌入金丝或金片,最后用厝石磨锉平滑。  相似文献   

17.
江阴长泾、青阳出土的明代金银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阴博物馆收藏的两批金银饰包括各类金簪、耳坠、手镯等,种类全、式样多。在工艺上继承了古代金银器制作的传统,运用了累丝、镶嵌、锤揲、錾刻,辅以掐丝、填丝、编丝、焊接、炸珠等各类金银细工。这两批金银饰工艺精湛、题材丰富,充分显示了明代金银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酒具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颖新 《文博》2008,(5):66-71
在中国古代,酒具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专门用于盛放、贮存、温煮、斟灌、挹取、饮用等.而最重要的,则是作为礼器,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志和等级制度的载体.早在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中就有饮酒的杯子和存贮酒的陶瓶、罐等出土.商周秦汉青铜酒具和陶、漆木酒具成为主流,其形制和样式也更趋丰富.魏晋隋唐及至宋元时期,陶瓷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精美的瓷质酒具和金银制作的酒具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各种工艺高度发展,在酒具制作方面更是精工细作,推陈出新,品种最为丰富.除精美的瓷质酒具外,还有金、银、铜、锡、玉、玻璃等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争艳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钱币博览》2000,(1):2-3
中国钱币博物馆作为总行直属事业单位,在货币金银局的直接领导下,分工负责钱币的征集、保管、陈列、展览和研究、宣传工作,同时代管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主办《中国钱币》杂志。钱币博物馆、钱币学会、钱币杂志的工作,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更加贴紧当前的货币金银工作,为货币金融事业服务,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尤其是金融机构改革以后,我们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李缙云同志撰写了题为《一批辽代金银器的初步研究》的文章,介绍了1990年6月在英国伦敦展出的中国金银器情况,材料的来源是展览图录,中文题名《御用黄金重宝》,内包括金银器两项,计二十一件。第一项金银器皿五件,包括方形金盒1件,鎏金方形银盒2件,高足金碗1件,花式口金碗1件。第二项金银饰品16件,内包括金簪9件,金耳坠3对,金镯1件,金梳1件,金头饰1件,鎏金银冠1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