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周昭王南征江汉地区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早期,今江汉地区的虎方和荆楚始于周人分庭抗礼,从而导致周昭王对江汉地区的两次征伐,这就是南宫伐虎方和昭王亲伐荆楚。然而,对于周昭王两次南征的有关问题,学术界迄今仍见仁见智。为此,笔者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将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结合起来并相互参验,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 对南宫伐虎方有关问题的考述虎方的确切居地不详,大约位于今湖北境内的汉水东部地区。早在商代,虎方就反抗过商王朝的统治,并遭致商人的征伐,如《佚存》498是一版武丁时期的卜骨,刻有几行同文的卜辞…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相关金文材料的梳理,昭王南征的路线或为:成周(洛阳)→上侯(偃师)→方(叶县)→唐(唐河县)→邓(襄樊)→曾(随州)→寒(孝感)→汉中州(汉水)→相(湘江)。尽管昭王南征的结果不仅"使得丧六师于汉",而且周王也因此殒命,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南征是失败的,昭王的两次南征在王朝早期南国经营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浩 《四川文物》2023,(2):54-62
柞伯鼎铭文中的“共”当读为“供”,意为以下奉上、供其职事,引申为辅佐、有所奉献。“用昏无殳”的“殳”当为动词,即“以杸殊人”,是说昏国在南方以殳这种兵器为害一方,即蛮横用兵、侵扰边境,“无殳”一词和多友鼎中的“放(方)兴”、应侯视工鼎中的“非良”意思近同,近出铜器兒方彝铭文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广伐南国”的主语是“昏”,并不指周公南征。铭文中的“蔡侯”当为传世文献中的“蔡武侯”,这为确定器物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综合分析柞伯鼎的器型纹饰、字体、人物关系以及相关历史背景,将其年代定在西周晚期的厉王时期较为合适。通过对相关铭文体例和文献的分析,并不能排除周公南征的可能,铭文内容仍隐约透露周公曾南征的事迹。  相似文献   

4.
再议岳飞印     
传世岳飞印共有两方,其中一方保存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文物陈列室,另一方据说已佚,剩下的这一方显得愈发弥足珍贵.对于它的考证历来有颇多争议,我们为此汇总了有关资料,对它进行了多角度考察,得出的结论期盼方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南征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的重要政绩,亦是蜀汉政权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南中各地遗留有大量南征遗存,这些遗存因年代久远,或湮没或损毁严重。为了充分了解南征遗存的保护状况,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先后四次组织人员深入历史上的南中区域各地实地考察,大致厘清了南中地区诸葛亮南征相关遗存的现状。遗存大致可以分为与诸葛亮南征历史相关(或与三国蜀汉历史相关)的遗存;附会的诸葛亮南征遗存;后世兴建的祭祀、纪念类遗存等三类。目前能确定的与诸葛亮南征或者说与三国蜀汉政权有直接关系的遗存较少。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历代古诗文中,归结出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现象———马援南征文化,其积极内涵是:安邦靖边,维护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不畏艰险,建功立业;廉洁奉公,浩然正气。各地纪念马援南征的祠庙、古诗文等是传播“马援南征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呼吁整理和开发有关马援南征的人文史料,开发东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和弘扬“马援南征文化”,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南征路线,历来众说纷经。《三国志·诸葛亮传》仅用二十字记述南征始末,即‘位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对进军路线及所到何地均未详述。有关南征的记述,还散见于《三国志》其他人物的列传,但需对照研读,才能有所了解。《华阳国志》记述南征,增加“由水路自安上入越离”九字。有的学者以此为据,结合《汉晋春秋》、《三国演义》七擒孟获的故事,片面地将诸葛亮南征视为单纯的率军平叛。凡发生叛乱之地,亮必亲往讨之。基于此论,描绘出一幅南征路线图:成都──越离(西昌)一渡沪水(金沙江)…  相似文献   

8.
在殷周之际,今山西及其周边地区确有不少夏遗民,而其他地方则无此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汤革夏命"有关.当商军自东而西大举进攻时,夏军节节败退,最后退至大后方晋南一带.黄河北岸不远便是呜条山,夏桀在鸣条附近与商军展开了孤注一掷地决战.鸣条一战夏军溃败,夏贵族及部分将领,率其残部及族属逃亡吕梁、太行山间,甚至远遁大漠南北.大部夏士卒及族众流散民间,融入当地其他部族,成为西北地区夏遗民的主要来源.由此看来,鸣条在晋南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2001年秋,洛阳市伊川县出土了一方五代时期后唐庄宗驸马宋廷浩墓志。墓文先述宋廷浩的业绩与才能, 后讲他在与张从宾叛军的作战中,因疏于防范,战死于汜水关。墓志的发现可补史籍之缺佚。  相似文献   

10.
马王堆帛书四种古医学佚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5,(6)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四种关于医学理论的著作,即两种古经脉学佚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两种古诊断学佚书——《脉法》和《阴阳脉死候》。《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均与《五十二病方》的前半部五种医书一起抄录在一幅长帛上。除《五十二病方》外,其余四种见本期  相似文献   

11.
《唐大诏令集》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典籍,但此书流传至今已非全璧。本文依据《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之征引,辑出《唐大诏令集》佚篇七篇,并对佚篇之佚文、撰时作了辑考,对佚篇之真伪作了辨析,对佚篇之归属作考订,同时对《唐大诏令集》"政事"类下之阙目作了辑补。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诗》出版后,学界在辑佚订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在主持点校李纲《梁溪先生文集》的过程中,即从《文集》及其后“附录”中发现了包含宋钦宗等作者在内而为《全宋诗》所未收的佚诗、佚句,计佚诗11首,佚句5则.这些佚诗、佚句也未见于其他补辑《全宋诗》的文章中,故对于将来《全宋诗》的重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文醇(约1832—?),字雅斋。清邳人。廪生。10岁能属文,有才子之目。弱冠见赏于学正言启方、州官焦兆瀛。吴棠为作诗序。早卒。冷翠轩诗集部别集类佚见民国张伯英《徐州续诗征》卷15,收其诗8首。按:作《冷翠轩诗》,误,应为《冷翠轩诗草》。光绪年间刻本,2卷,书亦未佚。邳州市志办公室、邳州市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有藏。黄奋基,字慕石。清邳人。光绪十六年(1890)优贡生。晚香堂诗草集部别集类按:书名下未注明存佚情况。《晚香堂诗草》,存。家藏手稿本。黄奋基曾孙立诚曾自费印行300余册,分赠族人及亲友。刘仁航(1881—1938),清末民…  相似文献   

14.
6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各部相继进行了铁流万里的战略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商军的长征都经过西南、西北广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10多个少数民族发生了频繁的接触。如中央红军从江西到陕北整整1年的长征中,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5.
11911(明治44)年,日本新女性的第一个文学团体——青社成立。9月1日,机关杂志《青》月刊创刊。创刊词《原始女性是太阳》出自女作家平雷鸟之手,她的“原始女性是太阳,是真正的人。现在的女性是月亮,依赖他人生存,借他人的光照亮自己,是有着病人般苍白面容的月亮。我们要拨开阴霾,重新做回太阳!”1的千古绝唱,成了日本最初的妇女解放宣言。“青”一词,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原意为“蓝袜子”,当时英国的新女性团体曾以此为自己冠名。明治新女性效仿前贤,由平雷鸟、保持研子、中野初子、木内锭、物集和子五人发起,日本的青社也因…  相似文献   

16.
翻检光绪《永年县志》,从其《艺文志》中共辑得明代文征明佚诗一首,清初孙奇逢佚文一篇,清初吴伟业佚诗一首,清末李鸿章佚文一篇,略加标校,并进行了简要的考释。  相似文献   

17.
秦树  瑜韵 《中华遗产》2020,(4):152-159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这句警语,出自《封神演义》里的一个玩笑:三太子哪吒被商军女将邓婵玉用五光石打中脸,狼狈败回相府,武成王黄飞虎之子黄天化拿这话来调侃他。《封神演义》中有数百位正神、仙人和名将,谁的目最明,耳最聪?不用考虑,当然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南征是三国蜀汉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陈寿的《三国志·蜀志》对此事的记载非常简略,对进军的路线和所到的地方没有说清楚。诸葛亮的《出师表》称这次南征为“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进军的路线和所到地方虽有所揭示,又由于古代称为泸水的河流不止一条,“不毛”一词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引起过不少争议。《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刊登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解》,提出了诸葛亮南征渡过怒江并到达缅甸八莫的说法。作者根据他一九四四年从军缅甸的见闻和汉字的音训,认为《出师表》所谓的“五月渡  相似文献   

19.
杨妹 《东方收藏》2021,(4):62-63
内蒙古新州博物馆收藏有一方墓志铭,据志文记载,墓主人刘子志"天会三年(1125)閤门袛候即从军南征",于天会九年(1131)任"知辽西路钱帛使",后步步高升,加官进爵,皇统七年加任"宁远大将军"。刘子志卒于金皇统九年(1149),享年48岁。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通过解读这方墓志铭,对了解金代初期的伐宋战争及降金后辽代境内汉人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业师徐朔方先生编年笺校的<汤显祖全集>[1],是徐先生在笺校<汤显祖集>[2]之诗文集部分、增订修正之<汤显祖诗文集>[3]的基础上重编而成.<汤显祖全集>诗文卷五十一为<补遗>,所收为不见于汤显祖作品集各种古代版本的佚文佚诗.原收入<汤显祖诗文集>卷五十<补遗>中的佚作,被证明为伪作的已予删除,并增补了后来所发现的佚作.而正是这后来所增补的佚作中,由于失考,造成了一些伪作被误收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