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族共和"思想是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初期提出的解决当时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五族共和"思想作为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其中无疑带有时代的进步性,但同时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深入研究"五族共和"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对于我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无疑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夏根 《安徽史学》2000,1(3):63-66
在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族主义是产生最早、宣传最多、影响最大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强调“五族共和”、“五族一家”,……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Republic/共和”概念的输入与接受,既是知识领域的跨文化互动问题,也是政治领域的现实行动选择问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对西方共和概念的了解长期呈现名与实依违不定的特征.19世纪80年代初期,近代意义上的“共和”一词通过日文传入中国.1898-1902年间,梁启超等人经由日文著述对西方政体分类知识进行系统介绍,近代共和概念由此迅速流行开来,与革命潮流互为推演,并逐渐与中国古典“共和”划清界限.此后以梁启超和孙中山为代表,分别形成了两种竞争性的“共和”表述,前者侧重于知识和学理探讨,主张缓行共和;后者强调实际行动,主张跨越式速行共和.知识领域的问题与政治领域的问题相互交织,使西方共和概念的输入呈现为实与名的疏离.民初,“共和”成为耳熟能详的新名词,但制度移植的效果未能符合预期,以至于逐渐遭到质疑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了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中国在积贫积弱、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的困境中,迈进了现代国家的门槛,走上国家民族的整合之路。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孙中山的民族观经历了从建立单一民族国家到多民族国家的转变,这个过程曲折而艰辛。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者如何从"驱除鞑虏"和"仇满"的狭隘的种族主义逐渐演变成为倡导民族平等的"五族共和"的民族主义思想,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阐述其思想变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争取和保持国家统一,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军阀割据,建立统一、共和制度的多民族国家,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他的思想与革命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其内容。为实现和谋求国家的统一,孙中山奋斗了一生。  相似文献   

6.
论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民主义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结晶,是他毕生为之奋斗而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体系。最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思想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分歧。例如,对孙中山前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民国年间他有“五族共和”的主张;有人认为他对此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最近11卷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政府对藏政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国武 《安徽史学》2002,2(3):53-57
袁世凯执政时期,部分地继承了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主张以汉藏民族问平等团结为基础,以“谋内政之统一”和实现“民族之大同”;采取由剿到抚的策略,争取西藏内向中央;在中英交涉中,妥协与周旋相始终。但拒绝签订出卖西藏的条约。这是袁世凯在处理边疆新危机中唯一能基本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一次。因国力衰弱和袁世凯致力于加强个人专制统治,其筹藏政策最终未能成功。  相似文献   

8.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各自支持不同派系的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混战不已。这种局面,对于民国政府继续与西南边疆的西藏地方“和解”,实现“五族共和”,完成全国统一,是十分困难的。尽管如此,在全国人民的舆论压力之下,民国政府仍然采取各种方式,力图改善与西藏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喻大华 《史学月刊》2000,20(3):51-56
辛亥年问,南京临时政府的《优待条件》换取了满清统治放弃政权。共和国建立后,皇室的保留形成了逊清皇室问题。如何处理逊清皇室,这一问题关系着新兴政权的稳定,但中华民国历届政府均未重视,北京政变激化了与皇室的矛盾,客观上使日本军阀拉拢溥仪有机可乘。最后,东陵事件导致了逊清皇室与民国政府的决裂,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成了溥仪决定孤注一掷、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杜家骥教授继《清朝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后,又推出《清皇族与国政关系研究》一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0月)。该书分上、下两编共十二章。上编为入关前计三章,即:努尔哈赤家族成员的嫡庶之分与八旗分封;宗室分封制下满族政权的特征;宗室的宗人关系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下编为入关后计九章,即:爱新觉罗家族在清建立及巩固统治中的军事作用;八旗"八分"体制的瓦解与宗室领主性旗权的消失;皇家与八旗领属关系的延续及其政治影响;皇族教育及其与王朝政治;入关后的宗室参政;皇族经济及其与国政之关系;皇族…  相似文献   

11.
北洋政府故宫博物院在接管故宫物品过程中,发现清皇室内务府与北京盐业银行1924年5月31日借款合同一纸。该合同规定,清皇室内务府以宫中所存宝册、古乐、金钟及各种金器为抵押,向盐业银行借款八十万元。现特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探讨辛亥革命前后蒙、藏等边疆地区的政治变迁。辛亥革命使“五族共和”、“中华民族”学说从思想变成了政治实践,实际上成为梁启超政治思想、价值体系的代行者。可以说,因辛亥革命而昌盛的“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作为民国初期政府整合中央与边疆地方的意识形态,对边疆地方的民族国家之认同影响极深。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何谓子代、名代,虽然在日本史学界众说纷纭,但皇室的私有民说已成通说。此说的主要根据是《日本书纪》大化二年条中的如下一段记载:“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日本学者井上光贞说,在这段文字中“与屯仓、田庄相对应地记载皇室、皇族的私有民子代、名代和臣、连、伴造、国造、村首的部曲之事”。他把子代、名代看成皇室、皇族的私有民。仅据上述大化二年条的记载,可以说子代、名代为皇室、皇族的私有民。然而,我们再看下面的史料就会对这种见解不能不提出疑义。  相似文献   

14.
杨军 《历史研究》2012,(3):18-28,189
契丹人的"家"指同一祖父的后裔,"族"指同一高祖的后裔,在契丹建国前,两者都持续发生代际裂变,皆已与特定地域相联系,但各"家"仍可以进入其他"族"的驻牧地内游牧。耶律阿保机在建国过程中,一方面人为中止了皇族的裂变,加强皇族的力量,以维护皇权;另一方面又改革旧俗,脱离季父房另立自己的"家",将皇位继承权限定在其"家"之内,以消除皇族内部对皇权的威胁。通过这种方式,阿保机最终改造了契丹人的部族结构,"变家为国"。  相似文献   

15.
清末,王朝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国家转型之路,在此过程中王朝国体转向"共和",王朝臣民则有了"五族"之分,相当一段时间,似乎清王朝政权将以裂解为其前途,而种族民族观念的传播似乎也加剧了这一趋势,王朝中国与"共和"中国对接进程中,"共和"政体包容了"五族",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革命派建立汉民族国家的历史偏差,为平等民族关系的建构开辟了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从明末开始,都城北京一直生活和吸引着各种外国人,生活、工作、研究使他们留下了大量的亲身记录和研究著述,其中有关清皇室人物的研究和记录.这些外文资料提供了与中文资料描述记录有差异的清皇室人物,将外文文献和中文文献综合对照来研究,才能得出"完整、多元清皇室人物"的概念和印象,开拓和深化清皇室人物的新途径和新理念.本文将介绍18至20世纪西文中对清皇室人物的17种研究和记述,包括每种专著的作者、每种包括版本和译本曼迭、出版时间、作者简介、目录等.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皇族较之历朝历代表现出了较高的群体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其所实施的皇族教育。它以上书房严格的教学制度为基础和核心,建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强调对皇室子弟政治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培养,注意笃实之学;重视对皇室子弟吃苦耐劳的精神作风的培养,注重磨难教育。而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阐述,当前中学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汲取其经验做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一夕崩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但此时南方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并无力统一全国,北洋军阀袁世凯手握重兵,雄踞北方。经过两个月的你来我往,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驱清帝退位,拥护共和,则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属于袁世凯,从而实现全国一统。1912年2月14日,清帝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就任总统仪式上,共和派人士被袁世凯“誓守约法”、“捍卫共和”的言辞所陶醉,肉麻吹捧袁世凯为中国的华盛顿,举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当中。  相似文献   

19.
有清一代 ,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分隶户部和内务府管理。清前期 ,户部与内务府尚能各司其职 ,相互扶助 ,处于良性循环。晚清以降 ,由于外来势力的经济侵略、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与皇室开支的迅速扩张 ,户部不仅难以摆脱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 ,还须应对内务府的频繁需索 ,国家财政的正常运转受到极大束缚 ,最终彻底崩溃。  相似文献   

20.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逊位诏书,确认统治权完整地从皇帝转移到民国,建立"五族共和",并委任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本文认为,这一系列诏书确认了民国对于清朝全部疆域的完整继承,对于建构由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系列诏书与接下来的南北融合并没有为新生的共和政治奠定坚实基础,却为民初"正统性"争论埋下了伏笔。试图说明一个中国式"光荣革命"宪政传统做法并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