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中美两国的外交不仅对两国具有深刻影响,更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因而中美两国关系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探讨中美首脑外交、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新型中美大国关系的意义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一方面把中美大使级会谈作为应对批评美国对华政策缺乏灵活性的挡箭牌,把中美僵硬对峙的责任推给中国;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开始把中美大使级会谈作为与中国联系的潜在的、有用的渠道,避免两国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约翰逊政府与尼克松政府对会谈的不同立场,说明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是由美国对华政策决定的,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危机、中美关系与亚洲的冷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超武 《史学月刊》2002,12(10):78-86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海峡危机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响是深远的。中美关系在台湾海峡危机中的互动、危机对中美两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对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作用,显示了亚洲冷战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双边关系从贸易开始,又由贸易推进和发展。中美贸易是中美关系的主体,它在各个时期的演变对双边关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以往有关中美贸易关系的研究虽然受到重视,但具体的考察不够。本文拟将1912至1928年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间中美贸易状况作一具体的考察,并对这一时期中美贸易的一些特点和影响两国贸易发展的诸因素,作一简要述评。 一、近代中美商贸关系的发展和民国成立后的激增  相似文献   

5.
党庆兰 《史学月刊》2005,(12):122-124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至此,两个对抗了二十多年的大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这一变化,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突破,也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外交突破之一。中美关系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根本性的转折,除当时两国决策者的因素之外,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国  相似文献   

6.
1、乔明顺著:《中美关系第一页—1844年<望厦条约>签订的前前后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全书249页。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全面展示了19世纪40年代前后中美两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叙述了美国政府遣使来华曲折、复杂的过程,剖折了《望厦条约》谈判中中美双方的种种举措,并考察了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捷 《百年潮》2005,(3):12-19
1975年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工作之际,不但国内面临巨大的问题和压力,而且国际上也面临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徘徊不前的困境.1972年<上海公报>发表以后,中美两国曾经一度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美建交的时间表,锁定在尼克松总统竞选连任以后.然而,随着1974年"水门事件"的发生,这一设想成为泡影.启动不久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明显受到了中美两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制约,陷入徘徊不前的境地.打破中美正常化僵局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邓小平和美国新领导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8.
郑华 《史学集刊》2008,(3):72-77
在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巴基斯坦渠道起到了在中美之间有效传递信息,促成基辛格秘密访华的重要作用.以叶海亚为首的巴基斯坦领导人将发展同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与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从首脑,经首脑,到首脑"的巴基斯坦渠道成为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最为可靠和高效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9.
1975年12月福特对中国的访问,是在中美关系停滞不前、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及双边问题上分歧与摩擦增多等复杂背景下进行的。改善停滞不前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对福特访华的共同期待。但由于国家利益的不同,中美两国对福特的中国之行也有不同的预期。美国希望向国际社会表明美中关系仍在继续发展,以进一步增强美国对苏谈判的地位。对中国来说,为了抗衡苏联的威胁,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为期五天的访问中,福特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四次会谈,会谈内容涉及广泛的国际问题及双边问题。虽然访问期间双方既没有在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发表可以体现会谈成果的联合公报,但此次访问仍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增进了双方理解,而且也稳定了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一七八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满载人参与银元的“中国皇后”号自纽约抵达广州,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中经历了一百九十五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美关系历经曲折,有历史的创痛,也有美好的记忆。经过三十年的断绝关系,“对抗已经结束”,而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中美友好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实生活是历史的延续。更好地总结中美关系的历史,以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推动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是当前摆在中美两国历史学界的一个共同的课题。这里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读乔明顺的《中美关系第一页》熊志勇中美两国建立条约关系至今整整150年了,不少有关中外关系史的书都或多或少地谈到《望厦条约》,然而专门研究第一个中美条约的著作似乎也就有两本,即美国人比格斯的《美中外交的起源:1844年顾盛的出使和(望厦条约))}和中...  相似文献   

12.
被遗忘的危机:1944年中美两国在谈判贷款和在华美军开支问题上的争吵任东来1942─1943年无疑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蜜月"。继1942年4月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之后,1943年1月中美双方达成废除美国在华治外法权的《中美平等新约》;10月11日罗...  相似文献   

13.
《神州》2006,(9)
1971年7月和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为美国总统尼克松做准备。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对中国进行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美国在公报中声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标志着中美两国20多年相互隔绝状态的结束。  相似文献   

14.
唐清云 《神州》2013,(31):276-276
最近几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出现了顺差,美国也以此为借口,不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这也影响到了两国的关系。如何看待,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摩擦的这种贸易关系呢?从中美关系改善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15.
一位美国学者的惊人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美两国处于严重隔绝、中美关系的大门紧闭着的时候,美国学者本杰明·施瓦茨却以满腔的热情扎进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6.
1954~1955年,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实现了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接触,并最终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这对于冷战时期的中美双方具有特殊意义。根据两国解密的外交档案来看,中美在参加日内瓦会议前都曾有意识地就解决平民回国问题做了准备,新中国政府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争取了主动,最终促成这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外交谈判。谈判本身及最终协议的达成,对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里根上台执政后决定与中国建立战略联系,以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美两国实现了高层互访以及武器出售、高技术转让等军事交流,形成了联合抵制苏联扩张的合作关系。但由于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威胁逐渐消失等冷战形势的变化,加之中美间固有的台湾问题、意识形态等矛盾,导致两国战略联系在1989年因为一个政治导火索而走向终结,中美关系跌入低谷。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6,(9)
钱其琛(资深外交家、前国务院副总理)世界局势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人类正面临诸多挑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肩负的国际责任不断增加,中美关系的全球战略意义日益增强,中美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重要积极进展。随着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  相似文献   

19.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是20世纪影响极为深远的重大外交活动之一,它不仅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20多年的对抗,掀开了中美关系崭新的一页,而且也推动了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的发展。30多年前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启动,自然是两国领导人远见卓识的结果,但第三方的作用也功不可没。本文将重点对在中美关系解冻进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第三国巴基斯坦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关系受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一直处于对峙状态,彼此之间相互隔断了20多年。但在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之时,国际格局与二…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会见尼克松一行,周总理和尼克松举行会谈,发表了闻名的上海公报。中美两国政府经过几年的严肃谈判,和中美两国致力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团体和个人的不懈努力,终于达成协议,两国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它宣告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