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的发展,21世纪已经迈进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兴起,使得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历史学也不例外。在大数据的时代,史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为历史学的史料样态、研究客体与主体、研究方法、史学传播形态等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2.
<正>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世纪。人们对19世纪史学极尽赞美,并不是因为它已经竭尽历史研究、历史认识的真理。19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是史学在这一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具有完备形态的科学,为20世纪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现实道路。20  相似文献   

3.
陈洪澜 《史学月刊》2001,1(5):21-27
20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新了史学家的史学观念,提升了历史学的科学性;扩大了历史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研究内容;引进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发展了史学方法论;开辟厂新的史学信息来源,增加了新的史料类型;改善了研究手段,繁荣了历史学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中国历史学获得了整体性的进步,不仅使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也提升了历史学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性是现代史学的学术原点,对它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史学发展的方式和方向。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就是以对历史学科学性的追求为特点,而以建立科学化的中国史学为圭臬。对于什么样的史学才是科学的历史学,不同时期的不同史家有不同的认识,由此也造就了不同的史学思潮和流派。在这些思潮和流派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科学性的理解独树一帜,也奠定了它在中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历史学也是当代中国辉煌成就的内容之一。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6.
周祥森 《史学月刊》2015,(1):17-19,31
<正>人类对于历史的记忆或回忆,对于历史的书写或重构,进而史学的发展,与人类传播媒介技术及其工具的变革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外在浅层次上的史学表现形态领域,而且体现在内在深层次上的历史感知-体验模式和史学思维方式领域。本文将主要结合中国史学史的事实来阐明这种相关性,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今电子传媒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史学的作用。迄今为止,人类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革命,即文字——无论是表意文字(中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转向社会科学寻求认知工具和研究技术,与社会科学整合是实现现代转型的一条基本途径。发生于1927—1937年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论战对史学社会科学化的促动集中体现在上古史和经济史两个领域。上古史主要应用了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经济史则跨越了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门类。论战促成了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大面积结合,丰富和刷新了史学研究的方法,契合了现代史学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介绍几本英文口述史学读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Columbia University Oral History Research Office)的建立,正式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口述史学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取得了不少成就,而且成为历史学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分支学科^①近年来,口述史学在中国也有所发  相似文献   

9.
<正>"第三届历史学前沿论坛"于2009年12月12-13日在天津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天津市历史学学会所承办。论坛以"历史记忆与失忆:价值选择与史学功能"为主题,旨在关注史学研究中具有学科影响的宏观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以此来为历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理论性的思考与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记录,反映人类进步的足迹。从这些记录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揭示出规律,以资政育人,烛照现实和未来。这应该是史学的主要功能。如果人类没有历史学,不从历史学中汲取智慧,人类将永远幼稚,重犯昨天和前天的错误,踏步不前。  相似文献   

11.
1958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大跃进的开展,历史学大跃进兴起.不同身份的群体参与历史学大跃进,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历史学大跃进的表现,主要有:"厚今薄古"成为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方针,历史学研究与教学重点转向近代现代史,制定跃进规划大搞历史科学研究,开展社会历史调查并倡导工农群众的历史书写,史学研究机构和学会掀起建设高潮.历史学大跃进过于强调史学为政治服务,过于夸大资产阶级史学的影响,看似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实则没有带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热潮退却之后,史学界开始冷静反思并试图纠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既不要指望通过大跃进的方式来实现发展,又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教训,而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本身,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自信,走不断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13年2月,廊坊师范学院金久红副教授访问南开大学乔治忠教授,谈论中国史学史的治学与学科发展问题。乔治忠认为研究中国史学史,应当追求独得的思考、独到的考订,做出深层次的探索,这就必须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具备系统、优长的知识结构。中国史学自古兴盛发达,令史学史学科资源富饶,理应成为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显学。将中国史学史筑成一个学术高地,以高屋建瓴的气势梳理和总结历史学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整个历史学的健康发展。中国传统史学存在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两条相互联系、互动、互补又互有排抑的发展轨道,历史学内在的基本矛盾即求真与致用的矛盾,就交织于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的互动之中。从这种思路深入探讨,有助于揭示历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当19世纪传统的史学流派发展到巅峰时刻的时候,它们的内部已经开始僵化,不适宜社会发展的潮流,逐渐被社会淘汰。20世纪初社会变革频起,历史学也随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而马克·布洛赫就是发起历史学变革的一员。他继承并发展前人的史学思想,从历史研究的目标、历史编撰的形式以及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三个方面提出了独具一格的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思想理论,这不但对年鉴学派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史学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就西方史学传统而言,不同时期的历史学虽然风采各异,但都是以"求真、人文、垂训"为核心,以各自的方式来诠释史学传统,演绎出缤纷多彩的史学形态的;19世纪的历史学亦是如此。在"历史学的世纪"里,史学得到空前发展,史学的专业化、科学化日渐成型,历史学的独立地位逐步稳固,其中兰克及其学派居功至伟。应该看到的是,独成一派的兰克史学虽然特质鲜明,但其特质是脱胎于"求真、人文、垂训"这一史学传统;兰克史学所彰显出来的特征是自古典时代以来西方史学传统在19世纪的一种演绎。故而,倡导西方史学传统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兰克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进入信息时代,历史学能否彻底走出20世纪下半叶诸多批评中指出的"量化陷阱",而真正成为"基于大数据计算"且定量与定性很好结合的历史科学,是当今历史研究领域须加深入思索的新问题。量化研究应用于历史学的合理性和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有助于历史学家更好地解决"质"的问题进而推动历史学成为真正的历史科学。论文通过回顾西方史学量化研究在20世纪经历的两个不同演进阶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指出,系列史/序列史和美国新经济史学的研究实践表明,量化研究对于历史学寻求科学化目标实现的重要价值正越发凸显。伴随信息革命的到来,借助于大数据时代的优势,量化研究方法可能引发历史学的深层革命性变革。论文包括三个部分:量化研究是历史学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西方史学中的量化研究演进轨迹和新趋势、当代西方史学量化研究新发展的思考。倘若克服对大数据的曲解并调整历史研究思维方法,量化历史研究将带来历史学领域革命性变革。量化历史研究未来将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16.
[按]郭沫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史学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对中国现代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学术界和国际上都享有崇高的荣誉。设立“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代史学宗师,更重要的是鼓励广大史学工作者继...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1889—1927)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伟大先驱者。近年来,关于他的史学思想以及在现代史学上的贡献和地位,已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问世。李大钊自述“夙研史学”。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不少历史学著作和文章。这是现代史学中一笔宝贵的遗产。他的史学论著,除去散见于《新青年》等刊物的文章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史学要论》和《史学思想史》二种。《史学要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理论专著,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公开发行,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又将其作为“五四以来史学论著”之一,重新印行。在一般的研究文章中,这本书被普遍地引用。《史学思想史》是李大钊于1920—1922年间,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等高校开课的讲义,至今也有六十六年了。《史学思想史》是说明历史观的发展和变化,是《史学要论》的续篇或姊妹篇,在建立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理论体系上有相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学,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当代史学已经呈现出三种清晰可见的史学研究形态,即传统史学研究形态,新史学研究形态,扭曲的史学研究形态。互联网时代的史学变革,最主要的表现是:由事实性史学向思想性史学转变,由知识性史学向问题性史学转变,历史贯通性研究日益发展。这场史学变革,要求史学研究工作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历史学专业基础训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提升自己的史学理论水平;重视关键词合理设置的极端重要性;重视选题问题,把提出问题看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志。新史学时代对史学基础的重视,对提升理论水平的要求,对问题意识极端重要性的强调,将会使未来的史学更深刻,更诱人,更繁荣!  相似文献   

19.
孟庆斌 《沧桑》2011,(4):18-21
史、志关系是当代史学和方志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中国传统史学和方志学的发展过程看,史与志在产生初期有共同的思想根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方志与史书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彼此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方志一直作为史的一个部类存在。但是,随着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历史学已非传统的史学,方志的内容虽然包括地方历史的记述,但已超出了历史学的范围,方志已成为一个以地方为对象、综合多种学术方法的综合著述体裁。  相似文献   

20.
章学诚与柯林武德史学思想之比较乃中西史学比较中的常见课题。余英时在《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一文中指出章学诚、柯林武德二人史学思想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事实上二者的史学思想存在实质性差异,这些差异源自二者各自不同的学术脉络。章氏生当传统中国时代,其史学带有浓厚的经世致用色彩,强调史学为现实服务;柯氏是西方20世纪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典型代表,其学术旨在澄清历史学的本质,为科学的历史学提供理论依据。从事中西史学比较不能一味求同,应正视彼此的差异,唯其如此才能理性地探索出中西史学发展的共同道路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