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曲折发展与蓬勃兴盛相互交织的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庞大的理论思想体系和经验的社会批判方式,已经成为20世纪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资源。在西方各个主要国家,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在新的社会环境与思想条件下,重新寻找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考方式、理论转换路径与现实实践途径。因此,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梳理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史学传承与思想渊源,蠡测新、老两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  相似文献   

2.
锦壶 《文史精华》2021,(4):62-65
著名民主人士、政治家、教育家章士钊(1881-1973),曾使用过"青桐""秋桐""孤桐"3个笔名,是为时人所谓"三桐".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章士钊将曾使用多年的笔名"秋桐",一律改署为"孤桐"这个笔名.至于为何改署,坊间一直流传着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归结起来,大致有3种较为通行的说法:一为胡...  相似文献   

3.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欧洲近10年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和哲学高级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3月,《雪域山水藏地人:我的西藏生活》(以下简称《雪域》)付梓出版,这本书完稿于金志国先生离开西藏的次年——2004年。时隔15年,金老师终于将他的西藏往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世人。全书分为"20世纪70年代的故事""辽阔雪域""变化的年代""西藏童话""转山拜湖朝圣路""居家拉萨"六个章节,洋洋洒洒25万余字,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西藏面貌。翻看之际,熟悉的金老师的形象即刻浮现在脑海。"噔、噔、噔!"金老师爱穿皮  相似文献   

5.
波朗查斯是生活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政治思想深受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影响,主张以"多元决定论"的视角来看待社会阶级。在20世纪60至70年代,西方社会生产关系中涌现了一大批新的社会力量和生产组织形式,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这种情形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人,波朗查斯对阶级观重新进行了阐释,提出"新小资产阶级"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容,促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素质教育概念最初是针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为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全面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提出来的。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眼下,我们正处在“世纪换千”的前夜。20世纪行将结束,这为我们全面回顾和审视,包括史学在内的本世纪学术发展的历程和得失提供了时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壮大乃至最后取得“独尊”的地位,是20世纪中国史坛最重要的现象。任何重要社会现象的产生,当然不是某几个人心血来潮的产物,但也不是和某几个人无关。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走过的历程就和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和候外庐等“五老”密不可分。因此,反思20世纪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上,由于对继承与创新的不同侧重,学界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创造的"还是21世纪"理解的"之间的分野;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学界形成了二者是本质同一,还是整体与部分、整体与主体等三种不同关系的论争;在中国应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学界提出了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逻辑和综合运用各种逻辑等五种不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20世纪80年代关于"史学危机"的讨论,深刻反思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缺失,对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内容和作用都产生了全新认识,呼唤出史学改革的全面展开,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起点。经历了危机中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终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脱离革命史学的轨道,开始从经学向科学回归,构造一种多元开放格局,从而推升到一个更高的境域。今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正视和汲取"史学危机"讨论取得的成果,才能健康发展,日进日新。  相似文献   

10.
通告     
第十七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拟于2013年4月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为"20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会议研究的主要问题:1、20世纪史学发展的主要流派;2、20世纪史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3、中外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清代民国时期民勤"渠坝"关系为切入点,以数起"水案"为主线,复原了1920-1949年民勤传统水利秩序的转折过程。20世纪20-30年代,民勤传统"渠坝"体制已经因内部的"湖坝斗争""移丘户"问题而濒于瓦解,传统水规形同虚设,水利处于失序状态。1944-1949年国民政府和民勤地方政府试图建立政府主导的新型农田水利体系,促进农业发展。但这一过程未能解决"湖坝"对立与"移丘户"问题,当地民众重拾"传统水规"对抗这些新的水利政策,被重新强化的传统"水规"沿用至20世纪50年代。民国时期在河西走廊的水利建设缺乏改造传统水利秩序的针对性措施,政府力量仅依靠工程技术无法实现现代农田水利体系的建立,也难以真正提升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一、威权主义政体的特征与类型"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学概念。中国知识界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兴起了一阵讨论"新权威主义"的热潮。这次讨论主要是受到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影响,一些学者用"新权威主义"这个提法来强调  相似文献   

13.
张舜徽先生早年治学,循着清人"由小学入经学"的学术路径,从经史考证出发,以经世致用为归宿。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后,在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他实事求是,在以阶级分析学说研究古文字、考证劳动人民史事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其经世致用思想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张建魁 《环球人物》2013,(10):26-29
她说,"家庭为我从政付出了过高的代价""撒切尔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还可以完成一些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这是很多国际媒体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但在英国人眼里,撒切尔夫人却令他们"爱恨交加"。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撒切尔夫人名列第十六位。然而仅仅一年后,英国一家电视台进行了一次"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初有一首《卖报歌》在上海滩流传。至今已有70多年了:"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卖报童"的原型当时是一个10岁小姑娘,姓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学名,人们都叫他"小毛头"  相似文献   

16.
冀术明 《攀登》2007,26(5):123-12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的左翼社会思潮。他们力图从生态危机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运动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本.阿格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消费"现象,主张建立"稳态经济"模式摆脱生态危机,并把北美的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寻求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这些主张无疑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美食外交     
这个月,正值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0周年。那次的访问,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影响至为深远,是20世纪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笔者且在这里,写写关于这件大事的一些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注意思考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史学创新的问题。他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史学创新;在继承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实现史学创新;主张充分挖掘利用新史料,密切联系实际开辟新的史学学术领域;建议中央领导同志关注开创马克思主义史学新局面的问题;鼓励青年学子以创新的姿态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扬光大。刘大年的这些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推进史学创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的中国史学,通常被划分为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三大流派,而马克思主义史学从孕育、形成到发展、转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史学的进程。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对于深入地探讨20世纪的中国史学,深切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史学,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史学  相似文献   

20.
海登·怀特(1928—),当代美国著名思想史家、历史哲学家、文学批评家。1960年起涉足历史哲学领域,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怀特的著作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一书于20世纪70年代初写作完成,1973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怀特的成名作,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最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由于"meta"和"history"的多义性,以及理解上的歧义性,"Metahistory"翻译成汉语后有多个译名。二十多年之后,也就是在1999年,本书首先被台湾学者刘世安翻译成《史元: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象》(以下简称《史元》)。①在大陆地区,尽管没有汉译的版本,但许多学者还是显示出极高的研究热情与兴趣。我们常见的该词汉译名有"元历史"、"元历史学","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