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元定都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元定都之争,是孙中山让位与袁世凯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袁世凯之间最先开展的一场斗争。这场斗争,实质上是民国初年三种政治力量,即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买办性的军阀官僚集团、以原立宪派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之间的斗争。弄清楚这场斗争的发展过程,和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最后所以不得不放弃定都南京的主张,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后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同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翌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都北京.这对南京人民与军政社会团体各界震惊很大,  相似文献   

3.
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政权机关的所在地,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权力中心。首都设在什么地方,对一个国家的大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历来是统治阶级及其最高权力当局立国施政的首要问题。民国时期,先有民元“定都之争”,后有抗战胜利前后“择都之争”。“定都之争”实质上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买办性军阀官僚集团、以立宪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之间的一场斗争,结果是后者战胜前者,定都北京。  相似文献   

4.
黄宗炎   《广西文史》2005,(3):27-30
发生于1913年7月的“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势力同以盗国大盗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独裁专制势力的一次重大武装斗争,其目的是要保卫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这次斗争虽然很快失败了,但它唤醒了人们对袁世凯独裁反动统治的警觉,并给袁世凯独裁反动统治以一定的打击,为以后护国战争粉碎袁世凯的皇帝梦和推翻袁世凯的独裁反动统治起到了准备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的第一年,1912年的春天,3月10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北京"宣誓"就临时大总统职。4月5日,在南京的参议院被迫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至此,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南京临时政府开始为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反动政权所篡夺。清王朝被推翻还不到一年工夫,反革命的旧势力却已复辟了。  相似文献   

6.
周英才 《文史精华》2004,(11):10-15
民国政府创立以来,经历了两次南京、北京建都之争。一次是孙中山与袁世凯之争,另一次是蒋介石与北洋旧势力之争,结果,南京、北京都曾成为国都。纵观其争论结果,并非凭"两京"的优越条件所形成,而是谁掌握了权力,谁就可以主宰都城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自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开始,到正统六年(1441)明英宗朱祁镇最终确立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的两京制度为止,明朝的定都问题前后经过长达70余年的反复最终尘埃落定。定都问题的长期反复,不仅是明代前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明初乃至后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而永乐十九年(1421)的迁都北京(以下简称"永乐北迁"),则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节点。因此,在永乐迁都600年后的今天,仍有必要重新回顾和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8.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然而7月份后,北京的政局屡现危机,为了调停党争并稳定当时的局势,袁世凯认为必须利用民国革命元勋孙中山和黄兴两人的威望,共渡时艰,便邀请已经下野的孙、黄前来北京晤谈,共商国家大计。为了防止袁世凯将两大革命领袖一网打尽,同盟会决定让孙中山先行,而黄兴称病暂缓北上,视情况而定。8月24日,孙中山抵达北京。袁世凯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相似文献   

9.
一、“袁大头”的渊源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当时的北洋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改革酌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0.
鲜卑族是居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东汉时见于史籍。原居住在大兴安岭腹地,后南迁到西拉沐沦河流域,并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继续南迁。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后迁都代郡参合陂(今山西大同市西)。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完成了鲜卑封建化进程。其他各部也先后建立不同的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11.
正秦、汉、唐定都关中地区,唐以后关中凋敝,无法再满足定都需要,在此期间长江流域开始发展起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打通长江、淮河、黄河等水系,开始调集南方物资北运,因此帝都从武后开始逐步转向经济繁荣且漕运便利的洛阳、开封,南宋被赶到杭州是迫不得已,朱元璋定都南京,但朱棣马上觉得不方便,迁都北京,所谓"天子守国门",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后,历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政府盘踞北京等变故,最后蒋介石利用北伐战争胜利,建立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从此,北京改称北平。1928年6月,北平特别市政府成立,首任市长为何其巩。  相似文献   

13.
吴彤 《史学集刊》2007,3(6):23-27,84
在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期间,孙中山主张以北方地区为重点,与袁世凯进行坚决的军事斗争;他主张护国运动应以建立巩固的民主制度为最终目标,而不应仅仅满足于推翻袁世凯;他主张各派反袁势力团结一致,即使发生矛盾也应和平解决,不应诉诸武力。在护国运动期间,孙中山对各地革命党武装的反袁军事行动进行了指导,帮助各地革命党武装筹措经费,动员各界人士参加反袁斗争,为反袁斗争进行了舆论宣传。许多革命党人在孙中山的派遣和指导下参加反袁斗争并作出重大贡献;孙中山对一些护国运动领导人的反袁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当时的社会舆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丽华 《北京文史》2002,(1):33-35,37
1912年4月的中国,光明被逐渐笼罩在阴云暗雾中。4月1日,只当了三个月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辞去职务,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政府议决迁都北京。正当而立之年的鲁迅,怀着对文化古都的仰慕和对革命前景充满忧虑的复杂心情,于5月5日随教育部同事一同到达北京。这一天《鲁迅日记》记载:“约七时抵北京”,当夜暂住骡马市大街的长发客栈,第二天,即6日“上午移人山会邑馆。”  相似文献   

15.
明朝建国之初定都南京,时封建王朝的五府、六部等国家政治机构齐集南京,但仅仅五十多年后,随着明成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又一次从首都的地位上滑落下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永乐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明王朝的留都,成为仅次于北京的政治中心,诚如《万历应天府志》殷迈序称,明成祖“虽移都北平,而二京并建,比于丰、镐,其重如此。”是以迁都之初,明王朝皆以太子坐镇南京,如永乐后期太子朱高炽、洪熙年间时太子朱瞻基,皆是。在留都,明王朝仍然保留了五府、六部等军政机构,设有南京守备,官绅众多。  相似文献   

16.
唐凌 《广西文史》2004,(2):3-12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分崩离析。在新的社会体制尚未建立之际,各地的封建军阀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912年2月,袁世凯逼孙中山退位,掌握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实权后,各地封建军阀之间的争夺依然在进行,袁世凯的统治地位很不稳固。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是清末民初迅速崛起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为许多地方势力所不及。  相似文献   

17.
1912年元月1日,中华民国诞生,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武昌起义,南方17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而北方一些省份还在清朝政府势力之下,素以狡诈投机出名的袁世凯,却在那些清朝王公大臣束手无策的时候,他攫取了内阁总理的职位,一面派冯国璋统兵攻武汉,一面派出唐绍仪任和谈代表,与南方的和谈代表伍廷芳谈判。唐绍仪提的条件是君主立宪,伍廷芳提的条件是共和政体。双方还在往返未决之际,孙中山以临时总统名义致电袁世凯,表明临时总统,是暂时担任,只要你袁世凯赞成共和,就虚位以待。这也正中奸贼下怀,他假惺惺地复孙中山电:“君主共和问…  相似文献   

18.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在内外交困中仅存在了3个月。1912年4月1日,在袁世凯等旧官僚和立宪派的压力下,孙中山正式辞职,临时政府北迁。南方革命派在与北方守旧势力第一轮的较量中处于下风。继而,南京留守府的建立和裁撤是南北两派的又一次斗争和较量。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即加紧向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势力进攻。他一方面和黎元洪勾结,杀害了武昌首义人员张振武和方维,另方面便虚伪的表示拥护民主共和,借以欺骗麻痹革命党人,甚至当时孙中山也曾被袁世凯的虚假面目所蒙蔽,说“十年以内,大总统非袁莫属。”黄兴更幻想实行所谓“政党政治。”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袁世凯的伪装和蒙骗, 许多同盟会员都在幻想着依靠袁世凯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作为当时议会政治积极推行者的宋教仁,为了争取在国会中占到优势,便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2年8月)。国民党是由同盟会联合了一些旧官僚和立宪派分子组成的,妥协是它  相似文献   

20.
正孙中山在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说过,大总统之位非袁项城(袁世凯)莫属,将来袁世凯推翻清政府后,他会将大总统之位还于袁世凯,因此自己只是"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孙中山兑现诺言,将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1912年8月,孙中山入京晋见新任大总统的袁世凯,受到袁世凯热情而盛大的接待。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孙中山与袁世凯两人的蜜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