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序列中,经学传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从儒家经学尤其是今文经学的影响的角度来探讨近代社会历史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道光、咸丰(公元1821—1861)年间,由于日益加剧的封建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冲撞,儒学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船山历史哲学思想极具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既体现于为中国历史哲学体系的开拓提供标本,又表现于为中西历史哲学思想的可能沟通提供桥梁,而且他的于旧中出新,于传统中创造出新思想的历史经验所给予我们的更有教益。  相似文献   

3.
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小瑜 《世界历史》2001,221(1):111-115
198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购入了全套的《教父献大全》,其中拉丁编221卷(收入1216年以前的作品)、希腊编161卷,是希腊和拉丁对照本(收入1438年以前的作品),另有81卷拉丁的希腊教父作品。我的导师马克先生一直注意解决世界古代史研究的原始资料问题,  相似文献   

4.
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政府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官员的水准又决定着政府的素质,而要使国民中的优秀部分进入政府系统,并且合理分工以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效率,则必须依靠一整套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来保证。文官制度,正是西方国家的一种较为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而且也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西方文官制度从其滥觞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5.
德吉 《中国西藏》2000,(1):12-14
西藏民主改革已经40年了,40年前的西藏农奴制是什么样的,它真如达赖喇嘛所说“是一种以佛教为基础、具有高尚和利他之心的制度”吗?最近,笔者重新披阅本世纪早期的几位西方旅行家、藏学家甚至英国侵略者的闻见录,感到触目惊心。我想,从他们的书中摘引出一些段落...  相似文献   

6.
西方法律在近代中国的最早传播,应该是林则徐于1839—1842年主持翻译的《各国律例》,这是我国最早简略介绍西方近代国际法的中文译著.继其之后,在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梁廷(木丹)的《合省图说》以及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中,都洋溢着对英美等国的立法、司法的介绍之言.尽管他们的介绍极为零碎、肤浅,但毕竟给闭塞、沉闷的中国社会透露了新鲜信息.如果说,自从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的交流仅限于西方的“船坚炮利”,那么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迁和“师夷”思想的发展,到了19世纪60至90年代,中西文化交流便扩展到器物技艺、自然科学和少量的社会科学方面,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在“器可变,道不可变”的文化选择取向的规定下,西方法文化作为一种“治之具”、“应世事”之用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其传播媒介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7.
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个阶段近代一百多年中,中国人从初步认识和传播民主思想,到逐渐提出并尝试以改革或革命的手段建立某种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经过曲折的奋斗而最终没有取得成功。这就是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这里我们先简括地回顾一下,近代中国人争取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的奋斗历程所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一)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初期起初,只有个别的开明官吏和知识分子发现西方政制与中国的最大区别是它们有议会制度。继之,出使人员对西方议会制度有了直接的观察和了解,并较具体地介绍给国人。随后产生了一批改革思想家,他们渐次提出效法西方君民共…  相似文献   

8.
马基雅维里对西方近代军事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里对西方近代军事的贡献彭顺生从军事史的角度看,马基雅维里(下称马氏)是一位对欧洲近代军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在军事组织方面,他从实现意大利政治统一的最高目标出发,进行了创建近代国民自卫军的军事改革尝试;在军事学方面,他不仅撰写了被恩格斯...  相似文献   

9.
从深层意义上讲,哲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从理论上看,存在两种可能的哲学思维方式: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和生成论的思维方式。从哲学发展的现实看,古典哲学的主导思维方式是现成论的,近代哲学的主导思维方式是生成论的。本文阐述近代西方不同哲学思维方式,同时也将它们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方近代边疆理论的初步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认为,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时期,民族国家的出现是近代边疆理论形成的重要前提,重商主义与殖民扩张则是近代边疆理论形成的内在动力。这一时期,传统边疆向近代边疆的转变、国际法的初现也对近代边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更新世旧大陆东西两侧的石器技术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旧大陆西侧是狩猎采集人群石器技术革新的"轴心区域",在大约距今330万年、170万年、100万年、50万年等先后发生多次技术革新,最早的石器打制技术、最早的阿舍利技术、最早的大石片阿舍利技术、最早的勒瓦娄哇技术以及最早的石叶技术等均起源于这一轴心区域,进而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由于距离和地理等因素,东亚的石器技术至少从距今140万年左右开始曾长期与旧大陆西侧分异。然而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在旧石器时代长期以来并非与旧大陆西侧"一刀两断",而是"藕断丝连",保持断续的联系,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伴随着现代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石叶技术的包容性和便捷性优势,旧大陆东西两侧的互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通过洋务运动,标榜“自强”和“求富”,在旧中国首先引进西方近代技术,兴办了几十个军民用近代企业。但由于主观客观的种种因素,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旧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的国家。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它在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方面所留下来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实现四化,是否多少可以起些借鉴作用呢?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安倍晋三自出任日本首相以来,否认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歪曲慰安妇等历史问题,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受到有良知的人士的严厉抨击。在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今天,作为一国首相的安倍到底有着何种历史观?这是一个令人关注、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15,(3)
现代西方政党与民主政治在"互栖共生"的同时,表现出与其相悖的一面。本文运用理性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观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等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方法,着重对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与民主的悖论以及政党组织内部的寡头化和官僚化与民主的悖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透视,最终对当代西方政党与民主悖论,以及西方政党政治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近代中西方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近代中西方关系王立新民族主义无疑是近代中国最具感召力和最富社会动员力量的思潮之一。自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民族威望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的精英阶层和民众逐渐意识到,只有生活在这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日本引进西方科技教育,由于国情不同,其引进的动因、模式、创造性和环境各有不同特点。对此进行比较性探讨,可以为今后科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留学生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涌现,留学生的社会影响渐渐波及到千家万户,正由一般的教育问题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学者投身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近十年来,有关留学生的论著不断增多,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可以讲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就成了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刊组织的这组“留学生史研究笔谈”,旨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8.
近代初期,由于异族的统治,阿拉伯文学发展缓慢。1798年法军入侵埃及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拉开了近代阿拉伯文学复兴的序幕。近代阿拉伯世界与西方通过战争的暴力方式和留学、翻译等和平方式在文学上进行互动交流。阿拉伯文学在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成果的同时也丰富了西方文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无产阶级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对无产阶级新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鲁迅曾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这里我们准备初步探讨一下鲁迅的历史观及其树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以便更好地向鲁迅学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鲁迅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实现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转变的。正如瞿秋白同志所指出的: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士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  相似文献   

20.
韩非 ,韩国人 ,生年约在公元前二八零年 ,死于公元前二三三年。他是战国末年法家集大成者 ,是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家。《韩非子》是一部政治论文集 ;他观往古有国之君得失之变 ,“据摭春秋之文”(《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据以论证法治思想。它虽不是一部历史著作 ,却反映了韩非的历史观点。从韩非的整个思想体系来考察 ,他反对“贤人政治” ,但并不否定“贤人” ,只是他说的“贤人”是与旧贵族“势不两存”的“法术之士”。有时他还把儒家墨家所称道的“先王” ,说成是实行法治的历史人物。韩非没有提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要求 ,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