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習秦汉史中,翻阅了梁园东先生的“中国政治社会史”第二册(群联出版社出版)。该書颇多創見,也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为篇幅所限,今仅就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几个重要问題,提出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2.
两汉的“酷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汉政权,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和尔后的楚汉战争的矛盾暂时获得解决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西汉政权建立初期,社会经济凋敝,政治不稳,思想混乱。汉高祖刘邦和他的主要辅臣希望承秦政制,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但是汉初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同秦代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已经大不相同了:秦始皇是“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而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3.
13—14世纪意大利城市锡耶纳经济获得了飞跃发展,新兴平民阶层迅速崛起,同过去占主导地位的权贵家族分庭抗礼,并最终超越后者而建立了九人体制的共和政府。这种政治经济变迁使得锡耶纳的城市布局发生了重大转型。共和政府以前,城市布局主要以散布全城、各自为政的贵族私邸和塔楼构成。当平民对贵族的政治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平民主导的共和政权为了塑造合法性和显示政治权威而着手建设市政厅、市政广场,并延请艺术家创作富含政治寓意的市政厅壁画。锡耶纳城市空间的转型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意大利城市权力的重大转移。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波动与人口关系初探徐平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有一个特别现象,即农民起义和封建内战频仍,经常形成全国性的社会波动。这些波动多出现于主要朝代末期,与社会稳定相交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秦末发生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战争,至西汉建立方告结束。...  相似文献   

5.
<正>读完张鸣的《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一书,感觉有点触目惊心。中国从古至今都拥有庞大的农村社会,但是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仍然是困扰当今政府的焦点问题,而农村政治当然是其中重要一环。"中国农村的政治是凝结了历史的政治,不理清历史的脉络,现实的结就难以真正打开。"(1)所以,当看完本书对近代农村政权变迁的阐述之后,对近代农民被各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他的巨著「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明白指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米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显然,在这里毛主席是把陈胜、吴广、项羽、刘邦、李密、窦建德、王仙芝、黄巢、宋江、方腊、朱元璋、李自成等看作农民革命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史学月刊》2004,11(12):67-73,124
印度社会精英对英国统治态度的改变是20世纪上半期印度群众性民族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性政治变量。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农民社会里,农民(包括农村手工业者)一直是主导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不能不影响整个印度政治社会的发展。传统上的印度农民是政治冷漠主义者,他们对村社之外的全国性政治过程并不关心,但是在英国的统治下,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却使印度农民和全国性政治过程有了密切的利害关系,他们和印度的社会政治精英在反对英国统治方面具有了共同利益。这正是使得他们积极响应以甘地为首的印度政治精英的号召,参加印度现代民族运动,为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徂徕山起义是抗战初期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起义成功后组建的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是山东地方党白手起家创建的抗日武装主力。中共山东地方党在基本独立运行状况下,通过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吸收国民党散兵游勇和民间武装创建起自己的抗日队伍。这与山东特有的政治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更主要是山东地方党积极执行中共中央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政策,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抓住历史先机,凭借统一战线、耐心细致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与坚决的抗敌斗争、红军建军经验等,艰苦卓绝努力扩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农民战争研究领域,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所开辟的解释路径是最主要的史学传统之一。在恩格斯笔下,16世纪出现的新的经济生活方式对中世纪传统的冲击,构成了德国农民战争的背景,这种背景决定了当时各个阶层在新、旧生活方式上的复杂分化与冲突,并最终由此引发了农民战争;而理解农民战争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关键问题则在于恩格斯所分析的"平民"阶层。因而从总体上看,恩格斯解释"德国农民战争"的核心路径并非很多学者所理解的单纯的宏观经济解释,而是以人为着眼点,综合考察各社会阶层的生活处境和生活方式。这种解释路径是恩格斯的这本著作在"德国农民战争"编史学上所具有的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京 《黑龙江史志》2012,(7):20-21,24
"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摆脱秦末战争创伤,实现国家财富积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统治者劝课农桑,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奖励农耕,轻刑慎罚,躬修节俭,开创了文景盛世。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豪强势力借助国家恢复政策,实现了自身实力的增强,为日后土地兼并问题突出、贫富矛盾尖锐、国家与豪强争夺编户斗争激烈等问题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初以来,银贵钱贱的现象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各阶层收入减少,政府亏空严重。至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为克服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清廷大规模出卖科举功名。浙江省温州府乐清县由此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异途出身的生员群体。这个被指斥为“儒枭”的群体挑战了正途出身的地域政治集团,对正途士绅掌控的地方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瞿振汉起义实为两个地域政治集团之间的仇恨不断加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封建社会内,由于统治者的殘酷压迫和剥前,有压迫就有反抗。自从陈胜吴广在秦末农民群众发生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以来,在西汉统治二百年之间,以迄到东汉,农民的暴动与汉代王朝相终始,是继续不绝的。如今由我近年所看到出土文物中,从实物的例子,略谈东汉的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东汉的建立,自从汉光武帝刘秀到汉安帝刘祜的初年(公元55—107年)也不过五  相似文献   

14.
施丁 《史学月刊》2001,(3):145-147
在秦楚之际战争中。存在“章邯军”和“王离军”。陈胜起义后,周奉命西向进攻到了关中戏的地方,秦朝立即派遣章邯带领秦军疯狂反扑;同时或稍后。驻守北方的王离也带兵到了关东从事镇压。有的学注意于此,对于有关章邯军与王离军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新见(参见朱绍侯:《关于秦末三十万戍守北边国防军的下落问题》,《史学月刊》1958年4月号;张传玺:《关于“章邯军”与“王离军”的关系问题》。《史学月刊》1958年11月号)。这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人深受启发。但一直存在疑问,现在提出来,谈点浅见,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李云峰 《文博》2005,44(3):19-23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曲折而又空前壮烈的十四年抗日民族战争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此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对外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生活变迁的  相似文献   

16.
从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至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贵州各族农民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先后爆发了大起义。由于这次起义发生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历史上也称咸同贵州各族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贵州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民族最多、时间最长、活动的地面最广的一次农民战争。各族起义军给外国侵略者和清朝封建势力在贵州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贵州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17.
1960年代中后期,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认识到黑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的权力体制,因而提出"黑人权力"主张。"黑人权力"强调黑人必须掌控自己的事务,重新分配政治和经济权力,但受到权力机构的污蔑,遭到体制化民权领袖的批判,被视为"反向种族主义",煽动了城市骚乱。本文认为,"黑人权力"重视黑人的群体权利,颠覆白人文化对黑人的偏见论述,重塑黑人形象,强调黑人文化和传统的价值,肯定其对美国社会的重要性和与白人文化的平等。它对美国从种族主义社会转变为多元文化主义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政治权力一直是社会生活中主宰一切的力量。中国的服饰制度是将君权物化和神化的具体表现,也是统治者严格等级制度、确立身份地位、巩固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从夏、商、周三代起,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主为了加强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力,逐渐确立起一系列服饰等级制度。本文从中国服饰制度的形成、“礼治”思想下的服饰制度以及汉代儒家思想对服饰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古代服装形制所具有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艾萍 《广西文史》2003,(4):44-49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运动,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人口被迫向西部后方内迁,对后方社会的变迁产  相似文献   

20.
咸同之际江南政治变动使得盛泽镇的传统权力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以科甲为代表的传统士绅之家在战争中遭受破家之难,而新兴商人家族则通过各种政治运作,不仅发展成亦商亦仕的商绅之家,而且还成功地延续了其在战争中形成的权力格局,掌控战后盛泽权力。围绕咸同之际盛泽镇权势格局转换的细致考察,为探源晚清绅商阶层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同时,也揭示出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江南市镇的经济网络,更重构了市镇内部的权力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