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山拉梢寺石窟群杨益民,杨喜林拉梢寺位于甘肃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榆盘乡钟楼湾村鲁班峡的丛山中,是邻近天水麦积山的一处较大石窟群。这里奇峰突兀,叠峦苍翠,风景迷人。是渭北干旱山区的神奇圣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在鲁班峡幽...  相似文献   

2.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与木梯寺石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均位于甘肃天水(秦州)地区,学界对于这两处石窟寺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其重要原因就是关于这两处石窟寺研究的资料比较贫乏,但是《武山水帘洞·木梯山石窟》这部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缺。《武山水帘洞·木梯山石窟》是由郑炳林、魏文斌主编,臧全红、董广强副主编的一部佛教美术著作,是郑炳林总主编《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中的一部,2015年1月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十六开精装本。  相似文献   

3.
自北魏以降,山西地区佛教蓬勃发展,开窟造像之举层出不穷,窟卡遍布全省各地,晋北地区是仃窟寺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有学者曾对晋北地区吴官屯、焦山寺、鲁班窑、鹿野苑等小型石窟群进行过现场勘察和研究。盘山石窟坐落在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东偏南,开凿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为明代石窟造像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石钟山是老君山脉石宝山支峰,坐落在云南省剑川县城西南二十多公里处。石窟群依山开凿,主要分布在沙登村、石钟寺、狮子关三处,延绵三公里。现共存十七窟。其中有造像一百三十九躯,碑碣五通,造像题记四则,其他题记四十则。造像多为佛、菩萨、明王、天王、力士等佛教题材,也有南诏王等世俗人物,白族风格较为明显。石钟寺区共有石窟八处,自上而下连续开凿在一片红砂岩石壁上,在整个石钟山石窟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刻工精致,  相似文献   

5.
1992年,霍巍教授带领考古队员无意中发现的皮央·东嘎石窟,是迄今为止西藏高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群。洞窟的开凿、装饰形式与新疆、甘肃等地的石窟艺术颇为相似。它的意义让人们联想到敦煌。  相似文献   

6.
分布于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马蹄寺石窟群,其开凿时代为北凉至明代。其周边的浮雕舍利塔也极具地方特色,对于研究张掖一带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报道了马蹄寺石窟群浮雕舍利塔的考古调查,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陈凌  李裕群  李肖 《考古》2012,(1):7-16,1,97,102
2010年和2011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进行发掘,共清理洞窟14处,还发现一处上山踏步。出土一些纸文书、建筑木构件等,还发现较大面积的壁画、题记。NK2应是这组窟群的中心建筑,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的发掘对研究吐峪沟佛教石窟群的布局及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心柱窟的演变及马蹄寺石窟群的中心柱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心塔柱窟”是佛教石窟中洞窟的一种形制。本介绍了这种窟型的演变、发展以及马蹄寺石窟群中中心塔柱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北石窟寺是甘肃的重要石窟群之一,是陇东的佛教文化中心,创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衰落于清末。  相似文献   

10.
杨曦 《四川文物》2001,(3):58-62
宜宾真武山在历史上有众多的宗教遗迹,既有佛教名胜,又有道教古迹。笔根据献记载和有关资料,对其作了研究与考辩,从名称演变到宗教建筑修筑年代,以及佛教进入真武山的背景及时间,都提出了分析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甘肃石窟规模宏大,分布面广,由东向西的地理位置上可分为:陇东石窟群、陇南石窟群、陇中石窟群、河西石窟群、敦煌石窟群等百余个大小石窟,其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可谓世界之最。而麦积山石窟属陇南石窟群,它位于秦岭西段的北麓,甘肃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最  相似文献   

12.
夏格旺堆  熊文彬  何伟  边顿  洛桑次仁  曲扎  赤列次仁  王鹏 《考古》2012,(7):68-82,112,116,2
恰姆石窟群共有三区105座洞窟。其中,ⅠK1为单室造像窟,平面形状呈马蹄形,在西、北、南三壁发现泥塑和壁画。ⅠK2为多室窟,窟内残存有泥塑和壁画。ⅠK3为相邻的两座单室窟,仅见壁画。该石窟群的发现,对探讨西藏早期佛教艺术、佛教发展史,甚至后弘期初期西藏社会历史的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四川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千佛崖与皇泽寺开创的年代千佛崖与皇泽寺石窟,是今天研究四川石窟艺术最重要的两处。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从古代交通道路以及现存的各石窟群来看,可以说是由玉门关东传河西陇右,然后再东到中原,南下巴蜀。广元——古代的利州,是入蜀的要道,因而这千佛崖与皇泽寺就凿在利州,今日的广元,成为四川石窟中最重要的两处了。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现存的石窟中,水帘洞石窟群以其独特的艺术品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佛教建筑以崖面直接造像、浮塑浅龛造像以及形式多样的浮塑塔,融多种文化于一体的艺术特征,对研究地域佛教美术以及佛教美术民族文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蹄寺石窟群以早期佛教艺术为主 ,大多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开凿 ,年代较早 ,在中国佛教石窟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本文主要就马蹄寺千佛洞、金塔寺等早期洞窟的窟型结构、塑像艺术、壁画艺术等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6.
座落在广元千佛崖北端的柏堂寺修复工程,历时一年已于今年7月底竣工对外开放,接待中外游人。这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又增添一处新设施,大大改善了千佛崖文物风景游览胜地的环境面貌。广元千佛崖位于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北段广元城北四公厘处、嘉陵汀东岸的古蜀道上,因号“蜀道石窟”,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规模大、刻石造像早、历经朝代长、碑石题刻多、保存较完好而受到中外有关学者专家的重视,被誉为“中国历代石刻艺术的陈列馆”。其中的镂空圆雕,刻石艺术之精妙,在同时期的全国其他佛教造像石窟群中极为罕见,可算得上是稀世珍品。据《广元县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唐、宋佛教盛行时,这里除有大规模的摩崖佛教石刻造像外,还有大云寺、千佛寺和柏堂寺等庙  相似文献   

17.
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1窟中心塔柱南向面现存北朝壁画一方,内含地神和梨车供养人图像.其中梨车供养人榜题弥足珍贵.此文首次对其尝试性释读,并勾勒了梨车族人佛教信仰的盛况.  相似文献   

18.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于 2 0 0 0年十一月三十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文化、佛教、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它位于洛阳市城南 13公里处 ,密如蜂窝的石窟群点缀在伊水两岸长达一公里的崖壁上。龙门石窟断断续续雕造长达4 0 0年 ,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 15 0多年。全山造像 11万余尊 ,唐代造像占龙门石窟造像的 60 % ,北魏造像占 30 % ,其它朝代仅占 10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是皇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是当时的人们对生活追求的缩影。在龙门石窟的佛像中 ,雕凿细腻、逼真传神…  相似文献   

19.
南江发源于广东省信宜市,主要流经罗定、郁南、云安,是西江上游的主干支流之一,也是西江和沿海交通的主要渠道。南江流域文物遗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本文结合工业遗址,古墟、埗头、码头遗址,古城址,寺庙塔观,古墓葬,古村落,佛教遗迹,浪沟峡,泷喉马埒口等多处遗迹,探讨南江流域曾是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敦煌学辑刊》2000,(1):120-120
庄浪石窟是甘肃省东部庄浪县所属16处石窟的总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云崖寺石窟。大寺石窟、红崖寺石窟、西寺石窟、朱林寺石窟、陈家洞石窟等。计有窟龛99个,石造像25尊,泥塑128尊,壁画60多平方米。是陇东地区比较重要的一处石窟群。她始创于北魏,兴盛于北周,繁荣于明代,是中国石窟营建史上大规模开窟造像之风的最后止息地,对中国晚期,尤其是明代石窟与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由于这些石窟地处偏僻的关山深处,且比较分散,长期少为人知。甘肃文化出版社于1999年推出的由程晓钟、杨富学合撰的《庄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