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本日记》是研究日军侵华细菌战的重要史料,《井本日记》曾有三次记载丽水细菌战。这三次文字记载给我们提供了日军在丽水实施细菌战的时间、菌种、方法等信息,这些资料也可澄清丽水鼠疫等疾病流行来源真相,更说明丽水曾经是细菌战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弄清侵华日军荣1644部队的罪行,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竹田昌弘应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于去年9月访问南京,其间查阅了二史馆馆藏“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行政院卫生部”等全宗档案。在这些案卷中,竹田昌弘查到了当年日本飞机在湖南常德散布鼠疫细菌的有关报告、日俘罪行证明书、湖南常德鼠疫病例发现情况图等第一手材料。今年7月6日,日本《每日新闻》即以《旧日本军“常德作战”资料:在空中喷撒注入鼠疫杆菌的跳蚤使市民感染鼠疫》为题,揭露了侵华日军常德作战的真相。文章指出,在日  相似文献   

3.
丽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1940年至1944年的时间内,先后三次遭到日军大规模的细菌战攻击。三次细菌战均以鼠疫为主要方式,手段残忍违背人性,给丽水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日军细菌战的进攻下,虽然国民政府积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细菌战对于丽水的危害,但也暴露出地方卫生体系的不完善。对于丽水遭受细菌战攻击的史实,现今能通过多方面去考证。通过对于丽水细菌战的了解,我们需要铭记历史、正视历史,多方面去关注那些受害老人,并致力为他们讨还公道。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档案记载与口述历史调查等资料相结合来研究考察日军细菌战造成的1942年湖南常德石公桥、镇德桥鼠疫灾难,可以更真确地了解这场灾难的历史面貌:这场灾难使石公桥和镇德桥两地3000余居民中死亡200余人,死亡率约6%;国民政府防疫部门对疫情的反应较迟缓,但进行了积极的补救;历史档案记录这场灾难的疫源可能有误,应是七三一部队飞机在当地投撒细菌所致.  相似文献   

5.
日本第731部队——石井部队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细菌研究基地,用大量非日本籍的活人来做细菌实验,进行细菌战;在中国各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1940年12月,石井部队又在林口设立了四个支队中建制最大的一个支队——162支队。主要任务是培养跳蚤和各类动物,负责细菌研究和细菌生产,制造细菌武器,进行细菌毒力试验,杀害无辜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曹树基 《近代史研究》2012,(2):65-75,160,161
1944—1947年滇西鼠疫之流行,在当时被认为源于缅甸境内,或源于日军的细菌战。但1940年代公共卫生调查的证据并不能支撑这一结论,而1950年代的疫情调查,也没有认同这一说法。在1950年代中期鼠疫自然疫源地理论形成之前,人们对于一个地区鼠疫疫情的寂灭与复活,相当不解,遂将鼠疫疫情归咎为境外缅甸或日军散布的细菌。当时的调查员,为了使其调查符合这一预设的主题,不惜强解调查资料。这一研究中的缺失,为近年来鼠疫史研究中民族主义思潮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义乌有一个129O余人的村庄——崇山。1942年秋,侵华日军第731细菌部队用飞机把鼠疫跳蚤撒播于此,进行了一系列灭绝人性的细菌活体试验,使400余人发病,394人死亡,18户死光,十几个受感染的人在林山寺被活活解剖……劫后,崇山村能圆满团聚的农家,竟找不出二三户。笔者曾在60年代初到该地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幸存者,90年代又至该地核实,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战时军民防疫合作,1940年5月,卫生署召开全国防疫会议,决定由卫生署、军医署、后方勤务部卫生处、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部四个机关联合组织战时防疫联合办事处,负责办理疫情传递、防疫设计及实地指导事项。该报告反映了战时防疫联合办事处成立两年以来的工作状况,记录了日军飞机在湖南常德、浙江衢县等地投掷带菌物品散布鼠疫杆菌的情况,及该处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对研究抗战时期卫生防疫情形、揭露日本细菌战之暴行颇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多个省份曾爆发过因日军使用细菌武器所导致的流线性传染病。在这其中浙江省就曾在1940年至1942年在多地市出现鼠疫疫情,其中包括宁波、衢州、金华、丽水等地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浙江各县市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方特色的防疫道路,以求减少因日军细菌战造成的疫情损失。  相似文献   

10.
731部队在细菌战谋划中注重细菌攻击方式的研发,曾进行多种类型细菌炸弹的研究,并通过野外实验验证其攻击效果和杀伤力,逐步改进细菌炸弹类型,最终确定了以鼠疫菌和炭疽菌为主要菌种,以石井式陶瓷细菌弹、HA型细菌弹为主要类型的细菌炸弹。依据美国解密的二战期间日本细菌战档案《汤玛斯.英格利斯报告》和《阿尔沃.汤姆森报告》,参考其中翔实的设计图纸和实验数据,可以进一步证实731部队以进行细菌战为目的开展了长期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生产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1.
胡海波 《文史博览》2014,(11):47-47
1952年1月20日,在朝鲜北部伊州,几架美军飞机到东南上空悄悄转了几圈,不久有人看见地上多了几种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还有许多跳蚤和这个季节不该出现的昆虫——苍蝇。 接着,大批用纸包简装着的跳蚤、蜘蛛、蚂蚁、苍蝇、蟋蟀、虱子等小虫子,也在许多前线阵地和一些北朝鲜居民地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前关东军满洲第七三一细菌部队,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和准备细菌战的秘密军事机构。它兼有纳粹德国迈丹尼克的毒气狱,奥斯威兹姆的焚尸炉,波兹南细菌学研究院生产鼠疫细菌武器的各种实验室。而它在实验室的设备上与在实验中采取的残暴  相似文献   

13.
远未结束的跨国诉讼1998年7月13日。日本东京。下午3点20分,东京地方法院大门前,数百名日本人自发地聚集在这里。这些或白发、或青丝的日本男人和女人举着用日文、中文、英文三种文字书写的巨幅标语向法院走去。巨幅标语上写着几个大字:“向细菌战受害者道歉赔偿!”法院门前的大街上,行人停下了脚步,疾驰的汽车放下了油门,新闻记者们纷纷打开照相机和摄像机……在这支神情肃穆的队伍里,有三位来自中国常德的男人。他们是方运胜、李安谷、黄岳峰。这三位来自八百里洞庭的中国男子,是背负着数以万计的常德鼠疫细菌战死难者的冤魂东渡日本的。他们要到异国的法庭上,控诉57年前的那场惨绝人寰的罪恶!他们要让冤死的同胞的灵魂从此安宁!他们要向日本政府和当年的侵略者讨还公道!  相似文献   

14.
1940年6月,在今吉林省农安、大赉地区突然流行鼠疫,造成数千人死亡,随之,鼠疫蔓延周边各地,甚至波及当时的伪满首都新京(长春)。战后,经过中日学者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一致推测农安等地发生的鼠疫绝非自然流行,而是属于人为所致。但是,由于日方严密封锁有关细菌战的所有资料,证实农安鼠疫流行人为原因的第一手资料始终没有发现,所以,在中日学者的著述中,涉及农安鼠疫人为原因时只能用“推测”、“推断”等词句来处理。2011年10月,日本《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1部)等资料的发现,使这一“推测”成为了铁一般的事实。本文将介绍该资料的主要内容及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战争期间的鼠疫流行对中国人口和社会变动造成多大的影响,由于历史文献中有关鼠疫的记载相当少,故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并不为多数学者所知。本文以成同年间的云南为例,利用20世纪50年代鼠疫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报告,估算出战争期间的鼠疫死亡人口数以及这些死亡人口在整个战争人口损失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对战争期间的鼠疫如何造成大量人口的死亡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战争也是一场“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6.
张华 《民国档案》2011,(2):131-134
1942年底,日本细菌战部队之重要人物增田知贞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细菌战理论.本文主要从细菌战的特点、细菌战战略以及细菌战的进攻与防御几个方面对增田知贞的细菌战理论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正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还是沈阳东北人民政府干部子弟小学的学生,却亲历了侵略者的细菌弹。1952年1月底美国侵略军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撒布大量带有鼠疫、霍乱、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企图以所谓的"细菌战"从根本上削弱中朝军民的战斗力。为了战胜美国的细菌武器,中朝两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一伯力审判揭开日本细菌战史黑幕 (一)伯力审判的背景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调查、追究日本在华细菌战罪行。美国在战后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获取了日本大量细菌战情报资料。为了独占这些资料以有助于美国的细菌武器研究,也为了阻止苏联获得日本的细菌战资料,美国操纵远东军事审判法庭,以牺牲中国人民清算日本细菌战罪责的权益为代价,掩盖了日本二战中的细菌战犯罪。  相似文献   

19.
张世欣编著的《浙江省崇山村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史实——受害索赔,崇山人的正当权利》,10.8万字,1999年2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记述了日军侵华期间在崇山村施放细菌的过程,充分调查了当地人民延续至今的受害事实,介绍了崇山村人民向日本政府提起受害索赔诉讼及日本的回应情况。该书附录的“崇山村鼠疫死难同胞名单”中,详列了受害者姓名、年龄、性别及死亡时间;“崇山村被日军烧毁民房清单”中,详列了被毁民房户主姓名、被毁房屋间数和面积。这在同类著述中是不多见的。《浙江省崇山村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史实》…  相似文献   

20.
金成民 《世界遗产》2014,(11):94-97,10
难以湮没的历史 细菌战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的产物.1933年,日军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建立细菌战基地,即“石井部队”,化名为“加茂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石井四郎任部队长.1936年春季,“石井部队”在平房设营驻扎.1938年6月,日本关东军颁布第1539号命令,将石井部队营区、日本空军8372部队营区和平房镇共120平方公里范围化为军事特别地;同年9月,“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大部分人员、设备迁至平房本部.至此,一座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研究基地正式建成,成为日军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核心机构.1941年,关东军司令下令全军所属部队及机关都采用番号时,“石井部队”正式改称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在1939-1942年的三年时间里,日军在长春、北京、南京、广州、新加坡等地建立一系列细菌部队,七三一部队成为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中心和细菌战策划指挥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