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公元前二世纪秦代开始,直到东汉时期,史书上对于分布沅江、资江、澧水、清江流域的蛮人,秦代称之为“黔中蛮”,汉代称之为“武陵蛮”,《后汉书》却对蛮族中的苗、瑶两族先民称之为“槃瓠蛮”。在此期间,大部分苗族先民都在他族奴隶主统治下生活,偏僻地带的人们,则是处在农村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至于与汉族杂居部分,充当傭耕奴仆的为数非砈邢蕖  相似文献   

2.
杨俊  谢志强 《旅游》2007,(10):78-83
黔东南的苗族居住区,这种相续了千年的古老仪式有不同的叫法,但不论是“吃牯节”、“鼓社祭”、“剽牛帝”等,均是苗族“江略”(一种鼓社联盟的血缘氏族)为单位,十三年才举行一次的重大祭祖活动,其中伴有“喊祖先”、“旋牛塘”、“踩鼓”、“砍牛祭鼓”、“藏鼓”等程序。极为神秘且带有血腥味的砍牯牛,为的是让牛的魂灵与魂归东方的先祖为件,而祭鼓,则源于苗族对女性始祖枫树妈妈的崇拜。苗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是一种转移,枫木牛皮制成的木鼓就是祖先魂灵的归宿敲击木鼓,可以唤来祖先魂魄。因此,砍牛、祭鼓是最为隆重神圣的民族大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客家先民的第二次迁徒.是由于唐朝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而发生的。迁徙到达江南一带的客家先民与继而从北方迁徙的难民流合在一起.最终来到了赣南和闽西,也就是客家传说中的葛藤坑所在地。“葛藤坑传说”被称之为客家民系的传世神话。这也标志着客家民系已临近了最后形成与诞生。石城石壁被称为客家人的祖地,也就是最终的“葛藤坑”的所在地。包括孙中山的先祖——孙誗,也是辗转迁到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4.
在满族民间传说中,有一个惟一被写入正史的传说,这就是关于“满洲”族源的传说。这个传说最早被记录于《旧满洲档》“天聪九年五月初六”档中,其全部内容为:彼布勒霍里湖有天女三人,恩库伦、哲库伦、佛库伦,前来沐浴。时有一鹊,衔来朱果一,为三女最小者佛库伦得之,含于口中吞下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有些中外学者对夜郎族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苗族说,白族说,濮族说等。如早在1916年,就有法国学者马司帛洛在远东法国学校校刊上,发表《秦汉象郡考》一文中说:“竹王统治之夜郎国,亦苗种也。”中国学者马长寿于1935年5月,在《民族学研究集刊》发表《中国西南民族分类》一文里,也说:“夜郎为苗族所建。”朱希祖于1939年9月,在《青年中国季刊》第一期发表《云南濮族考》一文中说:“濮与僰实同一种属族。”在论述中,是主白族说的,但把今仡佬族先民“濮”与白族先民“僰”混为一谈了。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里说:“夜郎系濮族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控拜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吊脚楼,保留了传统的“吃鼓藏”“吃新”“祭秧”“祭桥”“招龙”等传统文化事项,但是,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其保留创造和传承的苗族银饰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控拜银饰手工技艺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山茶》2011,(2):30-31
傈僳族是古羌人的后裔,族名最初见于《新唐书.南蛮传》,当时被认为是“乌蛮”的组成部分。傈僳族先民早在八世纪以前便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及金沙江两岸,十六世纪中叶.由于丽江木氏土司与藏族统治集团发生战争,傈僳族人进入怒江地区。此后陆续有大批傈僳族往西或往南迁徙。  相似文献   

8.
苗族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一、祭粑与娱神功能在漫长久远的历史时期,苗族先民们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拜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人们以虔诚的舞蹈祈愿消灾避难,人畜平安。据《贵州通志》载,苗族“正月击鼓以唱神歌,九月祖祖显神,远近邻人咸集,吹匏笙。联袂宛转,顿足歌舞,至暮而还。”战国时期,沉、湘水之间(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部接壤广大地区)居住着苗族。苗族先民们的祭祖祭神活动场面大,参与者众。在祭祝仪式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舞蹈给他们所进行的宗教活动带来蓬勃的生气。他们为告慰先祖,安抚神灵而举行舞蹈活动,以求风调…  相似文献   

9.
满族称之为“嘎拉啥”的动物距骨,笔者在《嘎拉哈之谜》、《嘎拉哈与东北‘骨卜’》等文中,探讨了其历史上的职能之一“卜骨”问题。从人类的野蛮时代,牲畜就是财富,特别是在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氏族或部落,牲畜的多寡是财富的标志,并且随着原始先民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与某种或几种动物的密不可分,产生了亲切感、神秘感,从而在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形成了动物图腾崇拜,甚至以为某种动物的骨骼是可以避凶驱邪的。如《易经》上说的“豶豕之牙吉”,即猪的牙齿是可以得善除邪的,从而演变为“灵骨”崇拜。嘎拉哈,作为卜骨而有占卜的职能作用,同本文要讨论的,我国北方几个古老民族存在的神化为生前和死后的一些重要习俗,都是原始宗教观念下的活化石,即“灵骨”意识的事象。一、祭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居住着百余户近千人的古老民族——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人每  相似文献   

10.
散韵结合体的“嘎百福”歌,是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艳丽奇葩。它主要流传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雷山、台江、剑河、三穗、镇远、麻江、丹寨等县市的千村万户苗寨,深为广大苗族人民所喜爱。“嘎百福”歌自成一种文学形式传播开后,不但经久不衰,而且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对于“嘎百福”歌的起源、断代以及广泛流传原因等的探讨,对于苗族文学史的丰富发展和理论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但是,在探讨与论述过程中,必须持慎重态度,特别是做结论不宜过早。否则,将会以讹传讹,贻误后代。一关于“嘎百福”歌的起源问题,李子和同志在《论苗族嘎百福歌广泛流传的原因》(载《贵州文史丛刊》86年第2期。下简称《原因》)一文中说:“最初在剑河县翁福南、纠洼  相似文献   

11.
1 “嘎百福”歌是苗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文学。“嘎百福”是苗语音译。它流行于贯州省黔东南地区。最初在剑河县翁福南、纠洼和方秀等地,是作为酒歌来唱的。在流播过程中,逐渐为其他地方的苗族人民所喜爱,被称为“嘎百福”歌(有译为“嘎别福”的)或“嘎吾洼”歌。“嘎  相似文献   

12.
为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贵州申报小组的一员,我兴冲冲走进了开阳县马头寨。开阳有四个“马头寨”,这与历史上用“马头”作行政单位统治“仲苗”有关。何谓“仲苗”?有人认为,“仲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其实不对。“仲苗”古代又称“仲家”,是对今布依族先民的称呼。为什么要将布依称之为“仲苗”?原因出在古人将居住在今贵州境内的所有少数民族统统称为“苗”。为便于区分,复将其分为“仲苗”、“洞苗”、“水家苗”、“仡佬苗”等等。对于真正的苗族,又分别按其住地或服饰分为“水边苗”,“高坡苗”,“鸦雀苗”、“大花苗”、“小花苗”等等。这都是他称,苗族多不爱听。解放后,进行民族识别,给少数民族正名,将不属于苗族的侗族、水族、仡佬族、布依族等从“苗”中分出来,将“苗”单独作为苗族的专称。而对苗族内部的不同支系,或者用住地加以区别,或者用方言加以区分,不再沿用不受苗族同胞喜欢的称谓了。若将历史再往上推,居住在今贵州甚至整个中国南方的各族人民,笼笼统统地被称为“蛮”。不过,“蛮”与“苗”倒是有点音近,故苗族又被统称为“苗蛮”。由于苗族支系太多,古人在给苗族作画时,取名《百苗图》。“百苗”当中的“仲苗”及“仲家”,就是今天的布依...  相似文献   

13.
1—1《苗族古歌》(有的翻译成《苗族史诗》)谌称为苗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不但具有文学、史学、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价值,而且还表现出苗族先民浓郁的原始文化心理特征。直到今天,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都还隐现出这些传承下来的文化心理因子。因此,探讨《苗族古歌》中的原始文化心理建构,无疑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苗族的社会历史生活和文化创造活动,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而要考察《苗族古歌》的原始文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考察苗族先民的文化创造活动,这是因为,《苗族古歌》作为苗族先民最  相似文献   

14.
民族曲艺.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是民族丈化的一个组成部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蕴含着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和高度智慧。苗族曲艺嘎百福,就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斗争中.创造的一种流传远久而广泛的民族曲艺。这种苗族兼说兼唱的曲艺艺术,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宝库,而且,在祖国艺术的百花园里,嘎百福就像盛开在苗岭的山花,令人动情,为人喜爱。一、苗族曲艺嘎百福形成的历史背景苗族曲艺嘎百福形成于何时.因为苗族无文字,没有记载而无法考证。但从嘎百福的说唱内容来看…  相似文献   

15.
两千多年前的夜郎王,传说为竹所生,因此称竹王,而竹王的名字叫多同。至今,在苗族群众中还流传着竹王的传说,并且还把竹王当作“神”一样的祭供着。苗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是把竹看作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歌师是研究者对史诗《亚鲁王》唱诵者的称呼。在麻山他们被称为“东郎”(苗语音译)。苗族“信鬼好巫”,歌师即巫师。苗寨人们认为歌师能穿越时空,能与天地沟通,能与祖先交流,能与鬼神对话。巫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老病死离不开巫师,婚丧嫁娶离不开巫师,农事安排离不开巫师,祭天祭地祭山祭水祭祖离不开巫师……巫师的影响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各族先民和中原华夏诸族先民之间的接触与联系可谓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据有关文献记载及考古资料的佐证,此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的传说时代,例如:肃慎、北发等先民就曾“服”属于以虞舜为首的华夏部落大联盟。但是,中原方面从何时开始派人来到古代的黑龙江大地,有关的史书却无明文记载,致使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的悬案,至本世纪的80年代前期,黑龙江  相似文献   

18.
《旧唐书》称蒙古族为“蒙兀”,《新唐书》称之为“朦瓦”,《辽史》称之为“盟古”,明初修《元史》称为“蒙古”。传说蒙古族起初住在斡难河(鄂嫩河)的不儿罕山(大肯特山)。到赤都忽儿孛阔时,出现了联盟的军事集团,宋孝宗谆熙十六年(1189年),铁木真被选为合罕(军务酋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苗族族称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 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 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音译,为全体苗族同胞所承认,可以说是苗族的共同族称。此外,各地苗族还有一些次族称,如湘西等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xongt”,音译“嘎雄”;湘西泸溪地区苗族自称为“Deil sangb”,音译“待桑”;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Nes”和Deil Yul”,音译为“嘎娜”和“待尤”;广西融水地区苗族“Deil Gef”和“Hmongb”两种自称并存,两者音译为“待格”和“蒙”。这些共同族称和次族称,都有其来源和含义,只因过去苗族没有文字,未能写成史书流传下来,后人无法知道罢了。因而苗族族称都是由不同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20.
(亻革)家阴阳两系结构考辨的具体意义 (亻革)家人自称“哥摩”,具有勤劳、朴实的含意。解放前,黄平苗族称之为“嘎斗”,汉族称之为“(亻革)兜”。在汉文史籍中,“(亻革)兜”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明神宗万历年间李化龙的《平播全书》,解放后,(亻革)家认为这一称谓含有歧视予以否认,同意“(亻革)家”称呼。(亻革)家分布在四川省酉阳、秀山,广西的南丹,贵州的黄平等19个县。据1981年底人口普查的不完全统计,贵州省(亻革)家37115人,主要聚居在黄平县(16,362人)、凯里市(9,613人)。黄平县以重安区较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