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谘议局     
江苏谘议局,坐落于南京湖南路10号。此处曾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会场。清朝来年,清廷伪装立宪行代议制,在中央开设资政院、地方开设谘议局。1909年,江苏省所谓的民意机构——江苏谘议局成立。江苏省著名实业家张謇被推举为谘议局议长,并开始主持建造谘议局大楼。张謇派他的学生、南通土木工  相似文献   

2.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坐落于南京湖南路10号。此处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称劝业会场,为举办中国第一个国际博览会而设。劝业会结束不久,清廷标榜"立宪",改为江苏民意机构--谘议局。1909年,江苏谘议局议长张謇委派孙支厦负责设计谘议局大楼。孙支厦受命赴日考察,归国后吸取西方议会建筑特色,设计出具有法国宫殿式建筑风格的谘议局大楼。  相似文献   

3.
总统府的历史 位于南京长江路的总统府,是我国著名的民国史遗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明初为汉王府。清朝是两江总督署。其间曾作为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以此为总统府。 以后一直到1927年,它先后成为南京留守府、讨袁军总司令部、江苏都督府、江苏将军署、江苏督军署、督办公署、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等机构。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不久即移驻这里办公,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迁都。 南京沦陷后,这里先后成…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江苏谘议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在清末即为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声望甚隆。他参与创立预备立宪公会,集中了江浙一带乃至全国有志于改革的绅商及知识界的一批代表人物。张氏积极参与了江苏谘议局的筹备工作,谘议局成立后,被选为议长。张謇领导江苏谘议局为建设立宪政治的地方基础做了许多工作,并与思想顽旧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张謇以江苏谘议局为依托,还展开了联合各省谘议局进行国会请愿以及要求改革财政等活动。张謇始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办实业、办教育是如此,参加立宪运动、领导江苏谘议局也是如此。张謇也是一位稳健的改革家,他抱定和平改革的宗旨,秉持“尽其在我”,“得尺则尺,得寸则寸”的方针,不激不随,努力做去。  相似文献   

5.
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立宪派活动的一个重要基地就是各省谘议局。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各省立宪派力量较强的地方,谘议局是立宪派同清朝专制统治进行斗争的最主要的阵地。本文试图对这些谘议局的性质及其作用做一些初步的分析,供研究者参考。 一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滥觞于清末谘议局.江苏士绅在江苏谘议局筹备中"处处导官之先路",从调查造册到初、复选举,均按法定程序完成,基本具备现代民主选举的初步形式.江苏士绅的参政程度受年龄、教育、出身和地域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1939年1月,张继等人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立档案总库及筹设国史馆案”,经决议原则通过.同年3月,行政院召集各部会举行审查会议.1940年2月,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在重庆成立,负责国史馆成立前组织与史料筹备工作,兼负国立档案总库筹设之责.1947年1月20日,国史馆在南京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筹备立宪的过程中,各省陆续成立了谘议局。谘议局是省议会的“预备”,也就是省一级立法机构的雏形。直隶省于1909年10月14日成立了谘议局,但是与各省的情况不同,直隶省的谘议局先后用了直隶谘议局和顺直谘议局两个名称。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直隶省的谘议局在筹备期间和成立之初一般被称为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或直隶谘议局,有关报道也称之为直隶谘议局。如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成立后,拟定了一系列有关筹办谘议局的具体细则,《东方杂志》第五年(1908)第九期登载了有关谘议局的一系列相关文件都是以“直隶谘议局”相称的,如《直隶谘议局筹办处…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作为清代两江总督驻地,可以挟制江苏、安徽及江西,地跨长江南北,更显虎踞龙盘之势,故而是兵家必争之地。尽管南京经历太平天国战争的破坏,但通过数十年恢复,在清朝末年也逐渐恢复元气。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城市,南京在反对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史料为核心,结合诸多文史资料,从相对微观细致的角度呈现光复南京之役,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相似文献   

10.
论抗战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从此时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十年中,国民党为了巩固其统治基础,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财政经:济政策和措施,中国近代工业在这一时期曾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发展。工商部先是于1928年获准与铁道部、卫生部共同筹设全国性的工业试验机构——中央工业试验所,后于1930年初呈准单独筹设该所,由张泽垚(任筹备主任)、徐善祥、吴承洛、张可沼、施行如等人主持筹备工作。1939年7月5日,中央工业试验所正式宣告成立。该所成立时,由国民政府拨给法币19万5千元作为开办费。商得财政部同意,将南京  相似文献   

11.
清朝科举考试,南京考区是乡试,生员考中了就成举人。《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中的这个举。南京考区包括安徽、江苏两省,安徽是上江,江苏是下江。两省生员乡试之前须经过预试,淘汰了一批后,才能正式参加乡试。安徽生员预试场所叫上江考棚,江苏生员预试场所叫下江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谘议局成立以后,立即会同巡抚制定分区分期禁烟办法,而张鸣岐自行展限,引起谘议局强烈不满。张鸣岐赴京述职,代理巡抚魏景桐采用拒绝报销电报费等手段逼谘议局就范,引起后者更大反弹。为维护议案和宪政的权威,广西谘议局全体辞职,第二届常年会无法召开,直到资政院裁决、摄政王亲下上谕才宣布复会。此事使广西谘议局成为各省谘议局的领袖和争相效仿的对象,把全国政治生态进一步推向激进。  相似文献   

13.
清末浙江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关系——以谘议局议案为中心沈晓敏关于清末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认为谘议局只是行政官厅的咨询机构,其法律地位局限纤渺,不可能对行政官厅形成任何制约;另一种则把谘议局与督抚的矛盾和斗争片面化、绝对...  相似文献   

14.
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这十年中,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清朝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根本利益,采取了废科举、兴学堂、发展交通、改进司法制度等改革措施;还宣布预备立宪,各省相继设立了谘议局;1908年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然而,清政府打着开办新政的旗号,增捐加税,横征暴敛,对民众进行无休止的掠夺,将专注于工商业的国内立宪派也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辛亥革命前夕,清朝统治集团对外一味屈从,其政治腐败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最终为民众所共弃,它的覆灭是必然的,谁也挽救不了。那种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让清朝政府继续存在下去,稳步地有秩序地进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将会来得更快些的说法,终究是“纸上文章”,“不当不实”。  相似文献   

15.
正《贞石——南京栖霞地区历代碑刻集成》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7月9日在第十一届江苏书展上首发。全书分为"六朝""唐宋""明朝""清朝""民国"五章,共收录碑版、墓志、地券、摩崖题刻、造像记、砖铭等近300件计350幅拓片影印照,时间跨度自三国孙吴至民国近1700年,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月22日下午,江苏省钱币博物馆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机关大楼举行开馆仪式,南京分行周学东行长为江苏省钱币博物馆揭牌。江苏钱币文化历史悠久,货币品种众多且内容丰富,货币的地域特色鲜明。为了收藏、陈列和研究江苏古代、近现代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设立江苏钱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丁希宇 《文史月刊》2011,(12):60-65
中央大学溯源于清末三江师范学堂,1915年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1921年郭秉文以南高师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1927年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在东南大学的基础上,融合河海大学、江苏政法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南京商业专门学校、江苏工业专门学校和上海医科大学等八校组建成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月22日下午,江苏省钱币博物馆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机关大楼举行开馆仪式,南京分行周学东行长为江苏省钱币博物馆进行了揭牌。江苏钱币文化历史悠久,货币品种众多且内容丰富,货币的地域特色鲜明。为了收藏、陈列和研究江苏古代、近现代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设立江苏钱币博物馆。江苏钱币博物馆陈列的货币既展示中国钱币整体发展脉络,又突出地方特色,重点介绍江苏钱  相似文献   

19.
论清末东北宪政改革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施宪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是清末东北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是通过官制改革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 ,加强了地方公署对边疆的控制 ,为东北实施宪政铺平了道路。二是把司法独立作为实施宪政的关键 ,完善了近代地方司法体系。三是以地方自治为实施宪政的基础 ,促进了东北近代民主运动的发展。四是以谘议局为实施宪政的后盾 ,扩大了谘议局参政的深度和广度 ,并充分利用谘议局与商会的特殊关系 ,使公署、谘议局、商会形成一个有机体 ,从而东北的宪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人常说,南京是湖南籍人的第二故乡。在清朝末年至辛亥革命前后,南京的湖南籍人曾多达六七万。这是因为当年曾国藩统率的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南京以后,除一部分湘军官佐升官进爵, 衣锦还乡外,大部分湘军士兵被栽汰,流落在南京地区。他们多半以开豆腐店、赶骡车、做香烛鞭炮等业度日繁衍,以至人口大增。可是到了1913年夏天,他们却遭到一次浩劫,付出了极惨重的代价。 1913年6月,南方一些省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和专制独裁,纷纷宣告独立,支持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江苏都督程德全当过江苏巡抚,是个足智多谋的老官僚,他想混水摸鱼,叉担心吃亏, 便称病不出,静观事态,江宁要塞司令吴绍麟反对南京一些军官对袁用兵,也反对江苏独立,结果被杀于南京娃娃桥的私宅中。领导南京军队奋起声讨袁世凯的是个名叫何海鸣的团长。他是湖南衡阳人, 三十岁左右,血气方刚又有些文化。他和一些青年军官打算拥戴南京驻军的主力第八师师长陈之骥出任江苏督军,主持讨袁的军事行动。何海鸣曾当过陈的参谋,他自告奋勇,去找陈之骥。陈之骥是副总统冯国璋的女婿,平日学了些新名词,伪装开明进步。但一到了紧要关头,就翻了脸,破口大骂何海鸣是“犯上作乱,罪在当诛”!下令卫兵将何海鸣五花大绑,打算把他秘密押往北京,向袁世凯邀功请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