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中,季云飞先生的《论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一文(见《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除了对拙著《袁世凯一生》中的某些说法,如玩弄阴谋权术,不能堂堂正正让清帝退位等等进行了批评外,同时阐述了对袁世凯的  相似文献   

2.
有些教材、专著认为北洋军阀的统治始于1912年,即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时。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尽贴切,原因:(一)当时革命党尚控制着南方数省的十几万军队,阻止袁世凯的军事势力向南扩张;(二)革命党仍统辖、影响着南方七八个省区,并利用国会、《临时约法》向袁世凯进行有力斗争。所以,从军事上、政治上说,袁世凯的统治还未最终确立。革命党控制的军队在武昌起义后,迅速扩至十几万人,对袁世凯的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为此,崇尚军事实力的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极力阻挠黄兴出任陆军总长,而让其亲信段祺瑞充任;他还  相似文献   

3.
学界一般认为,1915年9月3日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关系公开决裂。事实上,从1915年9月到12月,梁启超与袁世凯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和一定程度的工作联系。梁启超曾三度给袁世凯写信并向袁递交辞呈和病呈,还两度公开发表文章劝阻帝制运动。梁这样做,既有规劝袁世凯制止帝制运动、打探其对帝制运动真实态度之用意,又有麻痹袁以便于谋划讨袁斗争之效用。袁世凯对梁启超1915年9月1日来信未作回复,但也不便公开对梁施压。梁启超曾说,袁世凯贿赂他20万元,让他不要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此说法不合逻辑。梁10月7日致信袁世凯表示对帝制问题不再"论列",袁复信委婉地表示了称帝的愿望。12月12日,梁启超第三次给袁写信劝阻帝制,同日袁世凯接受劝进称帝。  相似文献   

4.
孙浩 《钱币博览》2004,(1):23-23
长久以来,泉界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民国八年版袁大头银币的钢模系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厂雕制。这样的说法,虽只出现在少数钱币书籍上,也并未注明其引证根据,但却似乎未见有人表示过异议。对此笔心中确早有若干疑问,因为袁世凯像三年版银币模具是由天津造币厂意籍技师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早的近代型地方警察机构出现在何时?目前研究中国警察制度史的论文大体认定是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在天津设立巡警局的1902年。笔者认为,以上说法值得推敲,中国最早的近化型警察机构应是1898年初就已出现的湖南保卫局。  相似文献   

6.
散叶     
<正>唐绍仪亲自护送袁世凯1884年朝鲜发生甲申政变,22岁的唐绍仪因此与26岁的袁世凯相识。当时,朝鲜亲华高官被亲日派打伤,避居海关公署,袁世凯前去探望,正好唐绍仪亲自扛枪,守卫在门口,其勃勃英姿给袁世凯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两人结为知交,袁世凯从此十分关注唐绍仪在政治上的进步,积极提携,一帮一,一对红。更具古典传奇色彩的是,10年后,在甲午战争打响之前,有情报显示日本人决心刺杀袁世凯,为协助袁撤离,唐绍仪亲自带着两支枪、两把刀、两匹马,连夜护送袁世凯到英国军舰上。  相似文献   

7.
戊戌年袁世凯告密真相及袁和维新派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告密是关键情节,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导致慈禧政变,究竟袁世凯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坛,留下一堆疑团。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光绪帝意识…  相似文献   

8.
这桩近代史上的疑案至今未得解决,相信者袭用不误,怀疑者也不乏其人。前者称,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初三(一九○一年十一月二日)“启銮至开封,止不进。合肥遗折至,力保袁世凯才略堪任艰巨,请以继任直督,并请速回銮,以慰中外之望。诏并从之。”或谓:“李于临死前一日,口授于式枚草遗疏保荐袁世凯继任直督,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西太后得了李的遗疏,想了一想,……于是就把直督兼北洋大臣一席授于他了。”两个说法虽不尽同,但意思一致,即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是李遗疏保荐。然而怀疑者也据有理由:一、命袁署理直督为时在先,遗疏其后才  相似文献   

9.
唐踔 《文史精华》2007,(9):32-38
戊戌政变的发生,直接的导火线是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皇帝和维新派,慈禧太后遂发动政变,重开训政,这已经成为教本的同载和国人的共识。然而历史的真相却并非如此,历史教科书的传统说法有着太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破绽。戊戌政变发生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袁世凯是否告密了?他在何时告的密?他与维新派有何瓜葛?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中国,袁世凯是一重要的反面历史人物.但是,任何历史人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反面人物不会百分之百的坏,正面人物不会百分之百的好。因此,对于袁世凯,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线索的观察,才能更加清晰。袁的一生与军队密切相关。但有一种说法,认为袁“不懂军事”其实,简单地断定袁不懂军事,未免失于轻率和武断。本文试  相似文献   

11.
正孙中山在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说过,大总统之位非袁项城(袁世凯)莫属,将来袁世凯推翻清政府后,他会将大总统之位还于袁世凯,因此自己只是"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孙中山兑现诺言,将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1912年8月,孙中山入京晋见新任大总统的袁世凯,受到袁世凯热情而盛大的接待。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孙中山与袁世凯两人的蜜月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本一纨绔子弟,科举考试也未能金榜题名,但却在甲午战后得到小站练兵的统军大权,接着荣升山东巡抚、直隶总督,武昌起义后还当上了大总统、皇帝。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能够平步青云,官星似火?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最近笔得到日本有关袁世凯的一些珍贵资料,其中有的记载颇为新颖独到,与过去的说法大相径庭,故而特将其辑录、整理出来,以揭开袁发迹之谜。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一夕崩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但此时南方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并无力统一全国,北洋军阀袁世凯手握重兵,雄踞北方。经过两个月的你来我往,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驱清帝退位,拥护共和,则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属于袁世凯,从而实现全国一统。1912年2月14日,清帝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就任总统仪式上,共和派人士被袁世凯“誓守约法”、“捍卫共和”的言辞所陶醉,肉麻吹捧袁世凯为中国的华盛顿,举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当中。  相似文献   

14.
5月May     
<正>11914年5月《中华民国约法》颁布。袁世凯提出增修临时约法,增加总统权力内容。约法会议根据袁世凯的意见,通过《中华民国约法》,即所谓"新约法"。袁世凯创立中华帝国后,被废弃。21994年5月中国银行正式发行港币,当日起在香港流通。钞票面值分别为20元、50元、100元、500元及1000元。中国银行也成为1895年以来第四家可以在香港发钞的银行。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罢官归隐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迅速启用归隐三年之久的袁世凯出山收拾残局。袁世凯后来确实不负众望,促使南北和谈。只是由于民主共和的思想已成为中国人的不懈追求,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即将成为过去。重出江湖的袁世凯顺势发力,结束战争,促成共和,使一触即发的全面暴力冲突演变成和平谈判。对这一结果,过去的研究者由于不明白袁世凯三年前罢官归隐的真相,总从道义上指责袁世凯在辛亥年公报私仇。本文根据新旧史料爬梳袁世凯罢官归隐的蛛丝马迹,试图解开袁世凯辛亥年政治举动的历史背景和真实心迹。  相似文献   

16.
周岩 《湖南文史》2012,(8):36-37
1913年10月10U,袁世凯正式就侄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南海便成为袁世凯的正式官邸,官称“总统府”。袁世凯自迁入中南海后,直至病逝的三年时间中,  相似文献   

17.
民初宋教仁遇刺案探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 《史学月刊》2006,(9):42-49
宋教仁遇刺是民初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以往的著述中,袁世凯阴谋策划刺宋的说法几成定论。但此说存在不少疑点,从宏观政治形势上看,袁世凯未必愿意刺杀宋教仁;根据具体证据,刺宋是会党头目应夔丞主动提出并策划的,受到洪述祖的推动,袁世凯、赵秉钧是否知情只能存疑。参与推翻清朝的各派势力在民初成为分享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彼此虽有矛盾,但并不会轻率冒险决裂,惟独会党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被排斥于权力格局之外,心怀不满并积极寻找出路,其行为方式又带有浓厚的暴力色彩,成为民初社会中的破坏性因素。会党力量有限,常常依附于其他势力,这样其暴力活动在各势力间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最终加速了合作局面的瓦解和大规模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正>一、《袁世凯全集》概要《袁世凯全集》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文献丛刊之一种,共3600余万字,分装为36卷。正文35卷,索引1卷,采用编年体编辑,繁体字横排印刷,16开精装本。定价26800元,《袁世凯全集》收集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韩国、日本保存的袁氏传世文字,包括已刊、未刊档案,以及公私收藏,内容有章奏、文告、律令、公牍、函电、诗文、题词以及著作。时跨1875年(光绪元年)-1916年(袁世凯16岁-58岁)42年。有文必录,以全取胜。《袁世凯全集》系海内外首次整理出版发行,集权威性、完整性、唯一性为一体,系大型珍稀文献、图书馆藏必备用书。二、《袁世凯全集》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散叶     
<正>袁世凯向妻弟借钱袁世凯在科举之路屡次受挫之后,想到了捐官。无奈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只好四处借钱,第一个借钱对象便是他的妻弟。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是河南沈丘人,其父于鳌的土地超过两千顷,袁世凯觉得他家这么有钱,妻弟定会解囊相助。岂料,妻弟非但不借,反而讥讽他说:"我看你去北京也是白跑一趟,还是在家里待着好些。"倒是一位远方亲戚,借给袁世凯100两银子,令袁世凯十分感动。后来袁世凯官至直隶总督,妻弟竟然跑到天津,希望袁世凯能给他谋个一官半职,袁世凯断然回话说:"外边无事可做,还是在家里待着好些。"再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位妻弟又到北京,再次找袁世凯谋官,袁世凯与他见了一面,给了些路费了事。而对借给他100两银子的远房亲戚,袁世凯还了他5000块大洋。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文集     
<正>一、《袁世凯全集》概要《袁世凯全集》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文献丛刊之一种,共3600余万字,分装为36卷。正文35卷,索引1卷,采用编年体编辑,繁体字横排印刷,16开精装本。定价26800元。《袁世凯全集》收集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韩国、日本保存的袁氏传世文字,包括已刊、未刊档案,以及公私收藏,内容有章奏、文告、律令、公牍、函电、诗文、题词以及著作。时跨1875年(光绪元年)-1916年(袁世凯16岁-58岁)42年。有文必录,以全取胜。《袁世凯全集》系海内外首次整理出版发行,集权威性、完整性、唯一性为一体,系大型珍稀文献、图书馆藏必备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