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21,(4)
正新年伊始,国家博物馆将专题展览"中国古代书画"的全部书画展品进行了换陈。此次"中国古代书画"专题展览仍以时间为主线,共分为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明代的绘画与书法和清代的绘画与书法三个单元。展览通过52件(套)宋元名家的珍品名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画坛书界的发展风貌,可谓丹青留美、翰墨淋漓。一宋元时期,宫廷画院创立,绘画题材多样,士大夫绘画形成潮流,"文人画"对笔墨和意趣的强调,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内蒙后建立的第一座黄教寺庙,其壁画绘制时间集中在明清时期。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及黏土粒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美岱召壁画颜料、地仗样品及当地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壁画颜料多为无机矿物颜料,其中红色颜料为朱砂、铅丹、铁红,蓝色颜料为群青,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白色颜料为铅白、立德粉、碳酸钙,黄色颜料为铅黄、雌黄。地仗主要成分为石英,伴有少量长石及方解石。壁画绘制时在墙体分别涂麦草泥粗泥地仗、掺加麻纤维的细泥地仗,然后进行绘画,存在有白粉层和无白粉层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3.
青海瞿昙寺壁画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海瞿昙寺画郎和建筑彩绘所用的22个绘画颜料样品的 x-射线衍射和同位素 x 荧光分析.共分析出20多种无机矿物颜料,此外.还有蓝钯、黄钯有机颜料。本文对这些颜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丁综合论述.并与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的彩绘颜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吴思佳 《丝绸之路》2013,(9):F0002-F0002
当我使用油画颜料逼真地描绘出客观物质世界的质感时,这种质感事实上也是在拟仿真实的客观物象,唯一真实的是作为绘画中介的油画颜料与画布。因此,绘画的物质材料在这个拟仿的过程中仅仅作为一个中介,这种由不同的颜料、媒介剂、基底等组合  相似文献   

5.
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微区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等方法,对韩休壁画墓材质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壁画的制作工艺为:在0.7厘米左右的草拌泥层上涂抹0.15到0.37厘米厚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灰层,之后在其上进行绘画,颜料层厚变化较大。在颜料使用的方面,发现了一种少见的黄色矿物颜料钒铅矿,同时发现该墓葬还使用了有机植物染料靛蓝,上述两种颜料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墓葬壁画和石窟壁画中均较少见。壁画所使用的其他颜料为唐代常见的矿物颜料,但发现了铅丹颜料变色的中间产物。上述工作为唐墓壁画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雁塔区集中发现了一处元代家族墓,是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两座编号为M38、M40的墓葬残留壁画,壁画残损但颜色鲜艳,基本保留了颜料层结构信息。为了解这两座元墓壁画的颜料类型,通过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拉曼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壁画颜料成分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壁画颜料包含矿物颜料和有机染料——红色颜料有铅丹、朱砂、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为白垩,绿色颜料为石绿,蓝色颜料为石青和靛蓝;墓葬M38的壁画有白灰层,墓葬M40的壁画无白灰层。靛蓝的应用是西安地区继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发现之后的又一使用实例,为靛蓝在元代作为绘画材料在壁画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果也将为两处元代墓葬壁画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姚瑶 《中华遗产》2012,(11):102-111
从青铜器、青瓷等器物,到青色系颜色在古代绘画中的大量运用,并以“丹青”作为对绘画的通称,以及“青天”、“青史”、“炉火纯青”等高贵而美好的词汇,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21,(1)
正晚清民国时期,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西画东渐"的历史浪潮。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焕然一新的作品打开了中国绘画史的新篇章。在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新体画"影响下,诞生了一批绘画巨匠,马晋就是其一。他们使用中国传统的笔墨颜料,纸本或绢本,却采用西方绘画技法,如明暗法、透视法,兼用传统中国绘画的线条塑形手段,诞生了一系列中西融合魅力四射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任鸣 《旅游纵览》2013,(3):321+324
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中国绘画中以水墨为代表。中国画用墨历史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陶器上就多用黑线画出漩涡纹、波状纹、几何形花纹来进行装饰美化,这是用墨的开始。汉代绘画其帛画中的所有形象都用墨笔勾画,轮廓十分清晰,但是在汉代绘画中还没有显现出对墨的完全关注。魏晋时期,社会政治混乱,许多玄学名士纷纷在书学中寻求寄托,也是在这个时期水墨画开始了真正的兴起。黄宾虹也认为"梁元帝《山水松石格》始称破墨,异于丹青,水墨之始,兴于六朝。"①董巨荆关,元四家、清六家等历代名家皆以水墨见长。  相似文献   

10.
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时已发展到近代油画阶段,因此,不少人常有一个误解,认为西方绘画都是油画。本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与朱光潜先生曾就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不是油画在报刊上进行过激烈的交锋。朱光潜先生认为是油画,而巴金先生说:"那时根本就没有现代的油画颜料"。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时已发展到近代油画阶段,因此,不少人常有一个误解,认为西方绘画都是油画。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7,(9)
<正>五代、两宋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进入一个发展高潮,山水、人物和花鸟画异彩纷呈,相得益彰,在此期间涌现出一些杰出的艺术家,创造了不少令人瞩目的丹青成就。其中,南唐画家顾闳中等人及其《韩熙载夜宴图》就颇为值得称道。大约在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内臣奉敕成书的《宣和画谱》记载:顾闳中(约910~约980年)为"江南人",尝任南唐王朝画院待诏,擅长丹青,但"独见于人物"。宋廷内府御藏有其画  相似文献   

12.
墓葬壁画是一种重要的彩绘文物,对其进行揭取搬迁并加固修复是目前主要的保护方式。而在揭取搬迁时,对壁画绘画内容和颜料进行数字化记录及特性分析,是后续壁画表层合理修复的重要依据。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属性与视觉同步感知的信息探测手段,可以用于壁画表面颜料层的高维信息记录与材质属性分析;同时,利用高光谱伪彩色显示技术可以实现颜料色彩的虚拟复原。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光谱分析与带通能量积分的壁画颜料色彩虚拟修复方法,并利用采集的颜料光谱数据、壁画高光谱成像数据与模拟真实场景下的混合颜料光谱数据进行壁画颜料识别与色彩虚拟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选取的唐墓壁画上的红、黄、蓝、绿四种颜料,其融合光谱识别结果是:武惠妃墓的红色颜料为朱砂/银珠、韩休墓的黄色颜料为石黄/雌黄、武惠妃墓的蓝色颜料为石青/青金石、韩休墓的绿色颜料为石绿的匹配度最大;同时,基于上述识别结果,得到了纯色复原和壁画基底绘制复原的壁画颜料色彩虚拟复原结果,可以为壁画实体修复提供颜料层视觉修复的参考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在壁画保护及活化利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苏轼曰:"文以达吾心,画以[1]适吾意。"姜绍书《无声诗史》有云"夫雅、颂为无形之画,丹青为不语之诗。盘礡推敲,同一枢[2]轴"。绘画与诗文相辅相成,成为文人表词达意、抒发胸怀之凭借,足见其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而绘画是一门难以掌握的技艺,不认真研习很难起到表词达意、抒发胸怀的作用。为指导绘画,画谱便应运而生。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画谱,如《宣和画谱》《顾氏画谱》《唐诗画谱》《芥子  相似文献   

14.
砚边茶话     
<正>中国画的气韵生动的表现手段是靠墨色。墨分五彩,而现在墨汁是化工原料,不是天然产物,它已无法表述古人的"清岚之气"。还有,其他的丹青颜料一样是化工制造,这样与古人的精神要求已相距甚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时代的变迁,现代的很多画家为求快捷,已经把很多古人必备的条件简化了。如磨墨,古人追求的是"非人磨墨墨磨人"这一境界,磨墨作画是发挥"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光谱角填图法在颜料分类和识别上的操作方法,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现代中国画的高光谱图像,利用光谱角填图法对绘画所用颜料进行分类和识别。通过将多次分类识别结果与绘画实际所用颜料进行对比,发现采用光谱角填图时应根据不同的物质设置不同的阈值,方能取得好的填图效果;阈值大小的确定可通过对比已分类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和标准光谱库曲线来进行。通过对已知颜料进行光谱角填图的实践,探索颜料的光谱角填图规律,为未知中国画文物颜料的填图在阈值的设置上提供数据支撑,使高光谱成像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中国画文物颜料的鉴定和识别。  相似文献   

16.
东晋顾恺之画风与北朝前期画风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前承秦汉以来稚朴的画法,后启南北朝“绘画六法”皆备的画风。而代表东晋时期绘画风格和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杰出画家,当首推顾恺之。顾恺之(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多才艺,尤工丹青...  相似文献   

17.
陕西旬邑东汉壁画墓颜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砖厂内发掘了一座东汉晚期壁画墓。本文主要以考古发掘过程中采集的壁画颜料残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黑、白、黄、红、紫五种颜料和土样进行了成分分析,旨在通过确定这些样品的种类与组成,进一步判断其来源与绘画工艺,为进一步推证在古代绘画历史中,不同时代所用颜料的前后继承关系以及颜料商品的流传区域与文化交流的关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考古现场墓葬壁画的后续研究、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对壁画进行全面科学记录和快速无损分析检测。联合多种科学手段,利用各种便携记录、分析检测设备,先后两次(2014年、2015年)在考古现场对韩休墓壁画进行了全面的影像信息提取、颜色记录、材质无损快速分析、病害记录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壁画存在改绘、早绘情况,局部地方有紫外荧光,如黄色、蓝色颜料部分。制作工艺为唐墓壁画标准制作方法,绘画所用材料主要为矿物颜料绘画时存在植物色和矿物色混色、颜料叠加使用情况。墓室壁画整体保存较好,但局部出现了空鼓、霉变等病害,需及时处理。该项工作是国内首例在考古现场对墓葬壁画开展的全面科学记录,为壁画后续研究、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为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实例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都龙藏寺壁画使用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青  韦荃 《四川文物》2004,8(6):87-90
四川物考古研究所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四川省龙藏寺明代壁画的19个颜料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查明了壁画所使用颜料的成份,并对壁画制作工艺和绘画技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铅白(2PbCO3·Pb(OH)2)、铅丹(Pb3O4)、密陀僧(PbO)是我国古代制造的三种铅的化合物.历代彩绘艺术品中大都作为绘画颜料应用.在长久的自然环境中,这三种铅颜料都会逐渐变黑.根据对敦煌莫高窟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洞窟颜料的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分析可知:历代壁画、彩塑中变成棕褐色的颜料全部是二氧化铅(PbO2).通过对铅颜料化学反应原理的探讨、铅颜料变色的模拟实验等棕合研究,初步认为:紫外线、H2S气体、相对湿度等是影响铅颜料变色的主要因素.而紫外线对铅颜料变色影响最大.在高于60%相对湿度时,密陀僧会引起变色和颜料薄层的粉状化,在80%相对湿度时特别严重.铅丹在相对湿度为80%时,表面变色严重.由于敦煌彩绘艺术中没有分析出硫化铅(PbS)颜料,由此证明,敦煌石窟受H2S气体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