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吕寅 《满族研究》2013,(1):100-103
二人转作为辽宁地区特有的走唱类地方戏,"舞"是体现其放浪、神迷艺术特色的表演手段之一。该表演手段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均受到满族萨满乐舞的影响。本文意在以二人转为例来辨析满汉舞蹈的融合,并以此为切入点,对辽宁地区满汉舞蹈的融合与发展作一个宏观的审视,希望文中所提供的资料与见解在该方面的学术问题研究上有所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张捷 《神州》2011,(26):188-189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标志,是反映其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资料,而服饰也是舞蹈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只要一穿上舞服,就已经具备了最为直观的形态特征。纵观舞蹈艺术实践更加印证了舞蹈表演与舞蹈服饰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舞蹈作品创作中服饰设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不同民族不同人物不同特性的舞蹈必须靠舞蹈服饰的烘托才能呈现舞蹈作品的风格性,舞蹈作品才得以升华、更趋完美。而舞蹈表演与舞蹈服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构成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本课题主要从探索传统服饰与舞台服饰的有机结合入手,阐释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服饰的地位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捷 《神州》2011,(11):188-189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标志,是反映其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资料,而服饰也是舞蹈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只要一穿上舞服,就已经具备了最为直观的形态特征。纵观舞蹈艺术实践更加印证了:舞蹈表演与舞蹈服饰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舞蹈作品创作中服饰设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不同民族不同人物不同特性的舞蹈必须靠舞蹈服饰的烘托才能呈现舞蹈作品的风格性,舞蹈作品才得以升华、更趋完美。而舞蹈表演与舞蹈服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构成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本课题主要从探索传统服饰与舞台服饰的有机结合入手,阐释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服饰的地位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新贵 《神州》2012,(30):31+33-31,33
昌市的民间社火,以其阵容庞大、形式独特、形象夸张以及粗犷、豪放、清新、明快的表演风格,成为新疆民间节庆活动中人气最旺盛的一项人文景观。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舞蹈动作,回民族的“宴席舞”哈萨克族“黑走马”等多民族的舞蹈内容,赋予它更多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当地人文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舟曲藏族民俗舞蹈的种类、风格进行归纳,重点对当地流传的多地舞加以详述。通过对舞蹈的动作风格、动律特点、表演形式,以及服饰特征进行多方位分析,探究舟曲藏族民俗舞蹈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流传于汶川地区的羌族羊皮鼓舞是"通灵""展演"与"历史记忆"三位一体的地方文化,在羌族人眼中有法事之舞与表演之舞的区分。但在国家"非遗"语境中,以其具备的"表演"特征,将之列为传统舞蹈类国家"非遗"项目。基于凝视理论的研究视角对之进行解析显示,国家与地方社会在全景敞视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因各自视见的不同形成了视觉差,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主体对文化的定义与文化再生产,也影响着"非遗"传承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可妍 《神州》2012,(35):202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具有情感的,尤以舞蹈艺术最为直接,舞蹈《骄子》是一部当代舞,通过对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体现的分析和对舞蹈《骄子》中情感体现的分析,结合动作、舞美、服装的运用,来体现当代军工人自强不息,奋勇拼搏,一丝不苟的精神,本文以《骄子》为例,对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体现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它,也让我意识到,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体现是否准确到位,对整个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被草原上人们称为"舞王"的著名舞蹈专家--中国舞协原第一副主席贾作光同志,半个世纪以前,曾以编演(渔光曲》、《少年骑手》等舞蹈而闻名于世。他在丰富和发展蒙古族舞蹈的事业中是卓有成就的,虽然他不是蒙族人,而是满族人,但草原上的人们都称他为蒙族舞蹈由比较原始的状况向着更高艺术层次发展阶段中的奠基人之一。当年贾作光创作和表演的蒙族舞蹈(彩虹》、《鸿雁》、《嘎巴)等真有股子火爆劲儿,他创作的(牧马)、《鄂尔多斯》、《海浪》不仅被全国许多舞蹈团队盛演不衰,享誉中外,而且还荣获了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的称…  相似文献   

9.
藏戏     
《文史月刊》2010,(9):F0002-F0002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相似文献   

10.
徐翠 《民俗研究》2013,(1):65-70
民间社火是昭君戏传播的重要民俗文化土壤,"扮故事"和"竹马"是社火游艺队伍中装演昭君故事最主要的两种表演形态。昭君戏与"扮故事"、"竹马"相结合,是故事内容与艺术形式双向选择的结果。"扮故事"和"竹马"等社火艺术装演昭君故事,是昭君戏舞台传播的一种延伸形态。  相似文献   

11.
地台社火流传于陕西宝鸡市千阳县一带。因有时表演中也有唱词,故而又称其为"唱社火"。由于地台社火不上桌,不踩跷,不用车马来装扮,而以广场表演为主,因此它比起背芯子等其他社火更为灵活方便,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更具有广场舞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两周的大武舞是举行礼时所跳的重要舞蹈。《礼记·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礼祀周公于大庙,……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注曰:“朱干,赤大盾也。戚,斧也。”《礼记·祭统》云:“夫大尝,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周天子举行礼时,要跳大武舞,载歌载舞。王国维认为,鲁国礼、天子视学养老、天子大祀等,皆舞大武①。有学者研究说,周天子在视察学宫和宴会诸侯时,也舞大武②。总之,大武舞是当时非常重要的礼仪性舞蹈。大武舞表演时有干、戚两种道具。西周时期的文物中明确可以肯定作为大武道具者只有“…  相似文献   

13.
汉代文献可见"戏车"的文字,联系后世文献"戏车轮"等记载,可知"戏车"似即"戏车轮",即以车轮作为舞弄道具的表演形式。汉代画象资料有反映"舞轮"表演的画面。这种曾经被列入"百戏"的演艺形式,体现了车轮制作工艺的技术环节受到社会的重视,其意识背景或与古人对于"轮人为轮"技术内心怀有的神秘感有关。后世文献所见"舞轮伎"或称"戏车轮者",是"舞轮"表演的专业演员。"舞轮"又称作"轮舞"。其基本形式是"取车轮""于掌上而跳弄之"或曰"将一只车轮掷弄于手中"。此外,又有"轮!"等特殊形式。认识和理解相关文化现象,应当关注当时的交通生产和交通生活及其对于社会文化包括娱乐方式的影响。追溯"舞轮"表演的早期渊源,或许可以参考!!"以其阴关桐轮而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卢春利 《神州》2013,(12):222-222
群众舞的鲜明的艺术特征,在于它的"三性":地域性、时代性、群众性。"三性"是群众舞鲜活的生命。繁荣群众舞,首先必须坚持"三性"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地域特色、风格的健净和创新问题,必须避免群众舞创作、表演中的原始化、舞台化、贵族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谭显显 《神州》2013,(11):117
中职舞蹈教学是中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实训体验教学法、个性教学法、实践表演教学法三种常用教学方法出发,探讨高效的中职舞蹈教学方法,提高中职舞蹈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金刚神舞,藏话叫“羌姆”,通俗的说法是“跳神”,这是藏传佛教僧人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 所有热心西藏文化和宗教的人,都对金刚神舞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这种舞蹈并不是轻易能看到的,它是一种密宗艺术,是藏传佛教仪轨的一个组成部份,只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由经过密宗灌顶的僧人才能表演。西藏某些著名寺院,每年跳两次金刚神舞;而在另一些寺庙,每隔几年甚至十二  相似文献   

17.
永新盾牌舞     
《文史月刊》2014,(1):F0002-F0002
<正>盾牌舞又叫男子群舞藤牌舞或滚挡牌,体现出一种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就艺术价值而言,它集武术、杂耍、舞蹈、造型于一体,成为江西汉族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盾牌舞有一套传统的、颇具庄严和悲壮色彩的表演形式。盾牌舞风格特点为动作幅度小、频率快,表演时要掌握"推、挡、搭、架、逼、闪、跌、滚"8字诀,习练前有一套令人肃然的仪式,舞者要在族长的带领下杀雄鸡祭祀祖先牌位,其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出征男儿",显然是古代士兵出征前祭祀仪式的遗留。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民间舞蹈《剑舞》,又称《剑器舞》、《黄倡郎舞》。原为男性舞蹈,在长期流传中,逐渐衍变成女性舞蹈。表演形式很多,一般为四人舞。舞者头戴战笠,身穿战眼,腰缠钱带,手持短剑。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可以自由甩动、旋转,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舞姿相谐,形成一种战斗气氛。表演程序大体是,短剑先置于台上,舞者两两相对跳“序舞”,后拾剑在“燕风台舞”(前后弯腰并飞速转动身体)的旋律中结束。舞蹈风格端庄、典雅,并有一种战斗气氛。音乐以“打令”曲调与剑声结合,浑然一体,独具异彩。另有“寺党”(流浪艺人)流传…  相似文献   

19.
许开华 《神州》2013,(4):195-195
舞蹈演员台上表演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舞蹈演出也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本文主要论述心理因素在舞蹈表演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探究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帮助舞蹈演员走进成功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池州傩戏     
正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贵池、石台和青阳一带,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池州傩戏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池州傩戏由傩仪、傩舞、傩戏三大部分组成,内容涉及音乐、舞蹈、宗教、美术、考古和民俗等多个领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2006年,池州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