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2010年兰州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长远规划——《文化兰州建设规划》提出要建设文化兰州。文化兰州建设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建设十大标志性建筑:兰州大剧院、体育中心、会展中心、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金城关文化风情区、改扩建中的省博物馆、兰州科技馆、黄河  相似文献   

2.
沈阳故宫的建筑分三期,即努尔哈赤时期的东路建筑:大政殿和十王亭,皇太极时期的中路建筑:台上五宫和崇政殿、大清门、文德坊、武功坊,乾隆时期的西路建筑:戏台、文溯阁及东西所、太庙等。从这三期建筑中,可以看到清入关前后沈阳故宫建筑风格上的变化,体现在单体建筑门和外檐装修门上,与汉文化传统宫殿中的各种门不同,满族建筑风俗表现为形式多样,功能各异,风格独特。沈阳故宫的门,既可见到满族建筑风俗的痕迹,又能领略到传统宫殿的风貌,是满汉民族文化结合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沈阳故宫系清代“盛京宫殿”。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崇德元年(1636)初具规模,清乾隆时期又有所增建。全部建筑七十余所,三百多间,是现存的清代唯一的按满民族风格和需要设计建造的皇家宫殿,布局规整严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一些宫殿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引用佛教艺术题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其建筑的艺术性,并与其它建筑特点一起,体现了清代特别是清初宫殿建筑的风格。本文仅就沈阳故宫建筑满族风格中的佛教题材特点略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我国历史上人文荟萃的地区之一,历代藏书家和私家藏书楼很多。早在西晋时,钱塘(今杭州)人范蔚就"有书七千余卷";南朝梁时武康人沈约"聚书至二万卷,京师莫比"。两宋时,随着雕版印刷术的蓬勃发展,图书的印刷量和私人藏书量激增,有些藏书家便建造了专用于庋藏书籍的房屋。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浙江出现了许多全国著名的藏书楼,其中除少数官阁藏书、书院藏书和寺院藏书外,极大多数为私家藏书。这种私人建楼藏书之风,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以后。现在虽然迭经沧桑,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藏书楼幸存下来。其中,瑞安孙氏玉海楼不仅藏书楼本身建筑保存尚好,而且同一建筑群中的孙氏故居以及书房兼会客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决定在“十五”期间在省会兰州建设三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兼具会议中心功能的大剧院,建设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在改造扩建的省博物馆基础上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甘肃省将建三座标志工程  相似文献   

6.
大高玄殿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殿内供三清等道教诸神,是明世宗建造用于祈祷斋醮的一座皇家道观。清代沿用,仍作为皇帝拈香祈拜之所。乾隆朝,曾对大高玄殿建筑进行局部调整,但宫殿主体格局未变,一直保持至清代末年。民国以后,为了便利交通,拆除了山门外的牌楼和音乐亭,其他宫殿保存至今。这些宫殿建筑类型齐全,大木结构各具特色,反映了明代中期建筑营造的技艺水平;宫殿的平面布局以及遗存的建筑彩画、石质雕刻等具有鲜明的皇家道观特点。这处曾作为皇家宗教活动重要场所的明清宫殿建筑群,无论在宫廷建筑史还是宗教史领域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盘踞在三座小山之上的阿尔汉布拉宫(Alhambra Palace),地势险要,四周环以高厚的城垣和数十座城楼,被誉为"宫殿之城"。这座宫殿一直保持着中世纪格拉纳达地区的风貌,与对面中世纪建造的阿尔贝辛城区和谐地融为一体。1984年,阿尔汉布拉宫和相邻的赫内拉利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又补充了阿尔贝辛区。这组古迹是独特的艺术建筑,是14世纪穆斯林统治西班牙的罕有见证,并提供了中世纪阿拉伯皇家住宅的无法估价的例证。  相似文献   

8.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造于18世纪初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是清王朝在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自清末以后,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到建国前,山庄内仅存的建筑不足原有的十分之一,周围寺庙也残毁严重,使这颗塞外明珠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建国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对山庄、外八庙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保护管理、古建筑整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恢复和保护,山庄的宫殿区、湖区、…  相似文献   

9.
核心价值概述 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由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三部分组成.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大昭寺于2000年、罗布林卡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坐落于山岩之上,建筑总面积13802平方米,宫殿高115.703米,由宫殿、佛堂和灵塔殿三位一体组成,按照佛教坛城布局设计建造.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6,(1)
正旅顺博物馆藏有殷墟早期甲骨文2300多片,主要是罗振玉的旧藏。罗振玉1928年迁居旅顺,并建筑了著名藏书楼"大云书库",他将全部藏书和文物置于藏书楼中。晚年不少重要著作也是在这里完成的。1940年,罗振玉因病去世。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大连后,对旅顺进行了军事管制.苏军征用了罗振玉的住宅和藏书楼,致使大多数文物流散民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用砖、木、石等材料建造的各种宗教建筑、城市、宫殿、住宅、祠庙、桥梁、陵墓、园林、防御性建筑等,不仅在结构、平面布局、外观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它的环境选择也为国内外从事建筑和古建筑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建筑...  相似文献   

12.
王宇信 《南方文物》2011,(4):162-170
自1928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的科学发掘工作,至今八十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①。殷墟科学发掘工作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以小屯村北、洹河以南的54座宫殿宗庙基址和洹河北岸侯家庄的14座殷王室陵墓为核心殷晚商都城标志性遗迹,而且在以洹水和大濠沟为保护性措施的宫殿宗庙区以外,又发现不少贵族、平民居住遗址和墓葬,特别是殷人聚族而居的族墓地,在后岗和殷墟西区等地不断发现。而手工业作坊遗址,诸如铸铜、制骨、制玉、制陶等作坊,也多有发现。而在殷墟王陵区又有成片的祭祀场,在乙七基址前和丙组基址上及附近、54号基址附近也有祭祀祖先和社坛的遗迹。如此等等,八十多年来的殷墟发掘,已初步查明殷墟遗址的范围是"东西6公里,南北5公里,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②。昔日的殷墟,乃商代晚期都城,是商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殷墟文化,代表了殷商文化的最高水平。八十多年来殷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和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六章商代晚期的商文化和第七章商代的经济、技术、文字和艺术,及2006年刘一曼《殷墟考古38年》(《中国文化遗产》总第13期)等专著和总结性文章作了全面总结。由于学者们"对都邑考古的主要任务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宫殿考古在都邑考古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在殷墟都城文化的研究中,存在"重文物遗迹,重墓葬轻建筑,反映了人们在学术理念上的偏差",因而出现了长期以来,对殷墟都邑的核心———宫殿宗庙遗址"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③的局面。而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杜金鹏著《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就是八十多年来第一部系统研究殷墟宫殿建筑基址的开创性著作,从而把考古学者、历史学者引出殷墟的迷宫,科学地再现了昔日殷都宫室宗庙的巍峨与辉煌。这部著作不仅把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的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且抢救和复原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因此,《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是殷墟宫殿建筑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是值得史学界、考古学界认真学习和加以称道的。一、一座长期困扰学术界的"迷宫"商朝晚期的都城,"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是相当繁华的。商朝最高统治者,为"游于九层之台,居于广室之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在都城大兴土木",造倾宫,作琼室瑶台"",其大宫百,其小宫七十三处"④。商王都建有鳞次栉比的宫殿建筑是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熟知的。1928年至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十五次科学发掘殷墟所得53处宫殿建筑基址和1989年至1991年发掘的一处凹形建筑基址(或统编为54座基址,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建造书院或依山,或傍水,总要选择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即使在城市里建书院,也要选择僻静幽深之所。书院建筑布局一般都是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排列着大门、二门、讲堂、祭孔子的殿堂、藏书楼等主要建筑。前部两侧排列着学生住宿、自修的斋舍,后部两侧分别有祭祀的专祠和山长住宅等。这种布局方式明显表达了上下主次的秩序。除此之外,建筑群的周边尽可能营造自然景观和园林,使书院建筑群融入优美的自然风景之中。这种整体格局是儒家"礼乐相成"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正>林德霍夫堡,一座建造于1869年至1879年的王宫,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所建造的最具盛名的三座"神话城堡"之一。路德维希二世结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期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及园林艺术形式,使林德霍夫堡充分体现出侣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在阿尔卑斯山脉的群山掩映下,林德霍夫堡(Linderhof Castle)静静地坐落在格拉斯望河谷。这座建造于1869年至1879年的王宫,是路德维希二世(LudwigⅡ)在世时完工的唯一一座宫殿,也是国王居住最久的一座。作为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所建造的最具盛名的三座"神话城堡"之一,林德霍夫堡结合了意大利  相似文献   

15.
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宫殿建筑基址位于宫城西南部,与东南部的第五号宫殿基址东西并列。三号宫殿保存完整,经过全面揭露,存在着早晚两期建筑且形制有所变化,体现了商代早期宫殿建筑的技术和风貌。对它的复原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形制上的变化,技术上的进步和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阳故宫是清入关前(1625—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所建造的宫殿。目前在国内现存的宫殿建筑群中,可与北京故宫相媲美。它是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雏形的真实写照,也是明清两朝兴衰交替的历史见证。凤凰楼(图一)座落在大内中央的中轴线上,是建在近四米高台上的三层单檐黄琉璃瓦绿剪边式建筑,高耸矗立,雕梁画栋,  相似文献   

17.
避暑山庄文津阁琉璃建筑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  牛菁 《文物春秋》2008,(5):62-68
本文依据文献记载,考证了避暑山庄文津阁内琉璃建筑的历史变迁情况,同时依据历史照片和现存的琉璃构件,在与现存同时期的建筑文渊阁、文溯阁和文澜阁的琉璃样式作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文津阁藏书阁、碑亭、趣亭和叠落花台等四处建筑的琉璃样式。  相似文献   

18.
沈阳故宫是清迁都北京前的帝王宫殿,也是清迁都北京后皇帝到东北地区巡幸和祭祀祖陵时使用的行宫。其自1625年兴建,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后一批增扩建工程竣工,建筑活动经历清入关前后两个时期,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朝代,前后持续158年,最终形成几个时期宫殿建筑并存的积累式面貌,占地6万多平方米,东、中、西三路并列,共有清入关前后建筑100余座、500余间的庞大建筑群,表现了明显的"分期建造,相互融合"的特点。沈阳故宫不仅体现了多元文化,还体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如满族高处筑房的生活习俗、院落式的布局方式与中原传统的皇宫规制的融合构成了皇太极皇宫的空间形态,是北京故宫之外全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廷建筑群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 就确切价值而言,文溯阁只是一座藏书楼,而且二百年只藏了两部书,精确点说只有《四库全书》一部,那部《古今图书集成》只是一个陪衬。然而这却是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主要典籍、历经二百多年兵燹战乱而完好无损的一部硕大无比的书。 乾隆下令编纂《四库全书》的时间是他在位第三十七年的正月,公元纪年是1772年,此时“康乾盛世”已达  相似文献   

20.
范钦与天一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古代著名私人藏书家范钦;论述并考证了藏书楼的取名、藏书特色及建筑特点;探讨了藏书楼开创先河的管理思想;总结了藏书楼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