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苏州别称姑苏,上了年纪的老苏州,总会记得自己曾经住在哪一条小巷,这条小巷的由来、沿革、有什么历史内涵。最近我正在进行地名调查工作,从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名,今略举数例与读者分享。城不变,道也不变姑苏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今天的苏州古城,城址基本未变,与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宋《平江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仍然是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  相似文献   

2.
南宋《平江图》碑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即宋代苏州文庙旧址内,它与《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合称“苏州文庙四大宋碑”,在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称为“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平江图》碑刻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是苏州城(当时为平江府治所)的一幅石刻平面图,由郡守李寿朋主持  相似文献   

3.
四大宋碑特指至今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内的“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碑,简称为“天、地、人、城”四大宋碑。均为南宋刻石,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宋碑中的“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地理图”,其作者是南宋黄裳。“平江图”,是在南宋苏州知府李寿明主持下完成的。前三石南宋绍熙元年(1190)由黄  相似文献   

4.
以上谈了几种宋代全国性石刻地图,下面再淡一下宋代有关单个城市的石刻地图。这方面较为著名的有《平江图》碑和《静江府图》碑。《平江图》碑,原藏江苏苏州府学文庙,现仍存。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由平江府(今苏州)郡守李寿朋重整平江坊市所刊。由吕梗、张允成和张允迪勒石。  相似文献   

5.
<正>《平江图》是一幅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市)碑刻城市地图。图碑高270厘米,宽140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石刻地图。该图现存于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国家测绘资料档案馆存有该图拓片。《平江图》在1917年8月重刻过,主要在原碑基础上加深,没做任何增减。学术界在《平江图》的研究中取得丰富的成果,梳理对《平江图》的研究,对于深化苏州城市史、地图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成碑时间及其监制者从清代开始关于《平江图》的成碑时间就有很大的争议。张勇坚《平江图与古代苏州》1概括了20世纪之前《平江图》成碑时间的五种说法,一是绍定二年  相似文献   

6.
王远昌 《旅游》2009,(10):70-70
平江路是老苏州的一块底色。不仅有千年古河特有的温润,还有江南巷弄散发的厚重气息。 平江路纵贯苏州市东半部的平江区.南北走向,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北端临近拙政园,南眺网师园,全长1606米。说是一条路.其实是一条不能再窄的巷,一条苏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早在南宋的苏州地图《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东半城的主干道。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方志》2012,(5):54-57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据清《吴门表隐》载,古名"十泉里"。宋开宝八年(975),宋政和三年(1113),元至元十三年(1276)苏州曾分别称平江军、平江府、平江路。今平江路路名当得名于此。千年古街平江路,由南干将路苑桥起至华阳桥,并苏城第四条直河即平江河,全长1606米,跨涉17座桥梁。路宽3.2米,原为弹石路面,1958年改为长方石人字形路面.2002年后改为长条石板。规划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起护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接白塔东路。面积116.5公顷,是苏州古城中保留最古老、最完整的河街相依的双棋盘格局典型。这里集中了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3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控制保护古建筑47处,古桥13座,古牌坊3座。古井20余口。  相似文献   

8.
襄樊由襄阳与樊城合并而成 ,是我国首批 2 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般人认为它有 30 0 0多年的建城历史 ;而襄阳城更以其历经水患兵燹而不催 ,有“铁打的襄阳城”的美誉 ,至今仍雄踞汉水南岸。但人们对襄阳城市的发展过程的认识仍有误区 ,较为明显的是在很多人的心中襄阳城自汉代建城至今城址就没有发生变化 ,如罗亚蒙等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襄樊”词条下“襄阳城”词条表述比较粗略 ,称襄阳城“始建于汉代 ,为土城 ,宋代改为砖城……”;庄德林在《襄樊城市历史发展研究》(《城市规划》1 990年第 6期 )一文中说得就更为明确 :“…  相似文献   

9.
针对《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关于唐前期"六胡州"地区的行政建制沿革和六州治城位置定位的研究,提出了商榷及质疑。所谓"鲁、丽、含、塞、依、契六州自西向东分布"的立论基础是主观臆想。由此出发推断的"六胡州"治城位置,以及兰池都督府城的地望,并不可信。《六胡州》作者在行文时出现诸如先入为主的臆断、时间概念不清、空间概念错讹、制度概念模糊、地名概念含混的状况,直接地影响着该文的学术见解之可靠性,因而难于成立。在现阶段,"六胡州"古城定位研究,仍有待继续与深入。  相似文献   

10.
石刻《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精详的宋代城市地图。它在地图学史及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图碑的年代,清代以来曾有“宁宗(1194—1224年在位)或理宗(1224—1264在位)初年”、“宁宗庆元(1195—1200年)前后”诸说。观在一般都采用近人王謇先生的“绍定三年(1229年)”之说。本文认为:《平江图》上有绍定二年冬郡守李寿朋新作的盘门城楼,而无四年郡守吴渊力主筹建的广惠坊、济民药局及以后新建公署,因此图碑应为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之物。绍定《吴郡志》的主要续订者吴学教授汪泰亨与《平江图》的绘制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崇安城村汉城探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省崇安县城村汉城,是我国南方比较重要的一座汉代城址。它位于福建省闽北山区,崇溪西岸,崇安县兴田公社城村西南。北方35公里处为崇安县城(图一)。城址因丘陵地形营建,透迤曲折的墙垣仍隐约可见。自1958年发现以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80年9月至1984年1月,我们对城址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和重点发掘。共钻探面积91万平方米,探明城内外汉代遗迹约35处,基本上查明城址范围、形制和城内外文物遗迹的分布状况及地层堆积情况,使我们对崇安城村汉城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史志动态     
苏州市 2003年,出版了郊区志、东山镇志,《金阊区志》以及横塘、虎丘、长桥、越溪、渡村等镇志完成了评审即将出版。沧浪、平江两区志和阳澄湖、浒墅关两镇志2004年内即将评审出版。 《老苏州》系列画册之三《千年街巷》已完成定稿。2003年出版《苏州地方历史文化读物》之一《再谈苏州》,印刷5000册,今年将征编该丛书之二《吴中  相似文献   

13.
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元大都城是今日北京城的前身,它的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日后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因此它在北京城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建设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4.
"百宋一廛"是黄丕烈的藏书楼,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平悬桥巷。自称悬桥小隐的黄丕烈,在清代乾嘉时期,将世间古籍善本从各藏书家手中购来,在自己居所的石库门里构筑了一个宋版书的王国。如今黄丕烈故居已按原貌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黄丕烈(1763-1825年),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主人、宋廛一翁等。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三  相似文献   

15.
《宋会要辑稿》礼类多次出现明代地名及建制。如礼二○之一七有“延平府剑浦县城隍祠”。宋代无延平府,剑浦县属福建路南剑州。又如礼二○之一八有“宁波府昌国县城隍神祠”。宋代亦无宁波府,昌国县属两浙路庆元府。庆元府本名明州,绍熙五年(1194年)宁宗即位,因为宁宗潛邸,升为府。上述延平府、宁波府都是明初的地名和建制。为什么在《宋会要辑稿》中竟会出现明代地名及建制呢?《宋会要》原文肯定不会  相似文献   

16.
<正>东周晋阳城是中国北方东周时期的一座重要城市。首见于《春秋经》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其后,赵襄子奔保,智伯水灌,赵韩魏联合灭智伯而三分其地。晋阳城在春秋战国之交的舞台上,波澜壮阔,好戏连台。时过境迁,有关晋阳城城市布局建制的资料、遗迹湮灭殆尽。本文依据有限资料,结合考古调查对东周晋阳城的建制试做蠡测。最早提到春秋晋阳城城建规模的是唐《元和郡县图志》。其在记述唐太原府城内各宫城布局  相似文献   

17.
陕西韩城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城池建设历史复杂,曾有数次城址变迁和多处并存城池。基于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厘清了韩城一带故城城址变迁的历程。分析城址位置与地形地貌山水环境的关系,韩城故城城址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科学的日臻成熟。今韩城古城城址的自然环境格局正契合了我国古代城市理想的风水环境意象,典型地符合良好城址选择风水意象中的龙、砂、水、穴诸要素,韩城古城风水选址的意象正是韩城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18.
简要概述2019—2020年度俄罗斯学者在渤海考古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及其与国际学者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克拉斯基诺城址是渤海考古的重点,2019年出版的两本发掘报告为研究该遗址行政建制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利用交叉学科方法,俄罗斯学者深入研究了滨海边疆区渤海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渤海行政建制、社会层级、宗教文化等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20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黑龙江省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等单位对牡丹江市渤海时期遗迹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城址、聚落址、墓葬以及长城遗迹。其中,城址调查了7座,分为平原城和山城两类。平原城3座,为萨尔虎城址、龙头山城址和南城子城址;山城城址4座,为凤凰山城址、四平山城址、夹芯子山城址和杏树山城址。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大安市博物馆联合对吉林省大安市大赉城址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在前辈学者所提出的古今重叠型城址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口述历史三种方法相结合,对大赉城城市各要素逐一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细致的讨论,从而将大赉城的城市发展与变迁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对每一阶段的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解析了从清末至今大赉城之兴起、建设、发展、繁荣的四点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