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转型是文化遗产地在新时代兼顾高质量旅游体验创造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选择。文章以“数字故宫”为研究案例,整合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和技术接受模型(TAM),引入文化遗产责任量表,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多重影响因素,揭示了数字博物馆用户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对国民遗产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博物馆的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能够正向影响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正向影响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第二,数字博物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正向影响其使用意愿;第三,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正向影响其使用行为;第四,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正向影响其遗产责任。文章从使用者出发分析了文化遗产地的数字化转型现象,理论上建构和拓展了数字博物馆的用户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模型,验证了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对遗产责任的影响;实践上为遗产旅游地的数字技术建设优化提供对策建议,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国民遗产责任提升提供学术参照。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自身的信息是静态的、直观的,其数字化阐释内容是动态的、多样化的、阐释性的、非线性的、互动的。增强现实技术将遗产本体与其数字化阐释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几乎完全不干扰遗产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加丰富,精彩和互动的阐释信息。这些信息的叠加并没有割裂与遗产及所在环境的联系,反而加强了虚拟数字信息与真实环境之间的时间与空间关联。国际上对文化遗产展示中的AR技术应用研究,大多还是基于特定案例的技术实现和经验性研究。需要更多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投入该研究,在分析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应用研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内容策划、信息设计、体验设计、数据标准与管理、评估方法等相关的规律与经验,则经验型的研究可能会产生系统的方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壁画数字化是数字遗产领域影响较大的项目,数字化工作较有典型性——通过数字化技术最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承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敦煌莫高窟通过与国内外的合作,完成了各项科研攻关,最终形成了一整套敦煌石窟数字化的方法和规范流程,拥有多项关键技术。后来又以科研单位为依托,发挥企业平台,将科研成果充分转化,形成科研与服务的新模式。壁画类遗产数字化的采集、处理、存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壁画数字化成果价值的深入挖掘,数字化成果在学术研究、数字展览和文创产品的开发等领域的应用,都是值得探讨和期许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遗产》2008,(6):112-112
10月20日~26日,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召开了第14届国际虚拟系统及多媒体应用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字化遗产.为了交流和分享文化遗产和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其中信息与通讯技术领域侧重于多媒体技术、电脑制图和文化遗产数字文档编辑及保存。会议就记录、保护及管理文化遗产(建筑遗产,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框架对当代文物保护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系统梳理与整体研究,探讨了技术应用的重点及边界。提出当代文物保护科技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围绕价值发现、发掘领域的新技术:第二个层面是围绕价值保存、保护领域的新技术;第三个层面是围绕价值传播、利用领域的新技术。它们共同构成了新的文物保护技术体系框架。文化遗产价值发现、发掘领域相关新技术应用旨在真实、完整、高效的记录文化遗产珍贵的价值信息,具体实践包括: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摄影建模技术的遗产空间几何信息采集;遗产材料成分提取分析;获取海量数据的存储技术等。文化遗产价值保存、保护领域相关新技术应用侧重于提供适宜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无损/微损的遗产残损病害检测技术;动态信息监测及安全性评价技术:遗产关键性保护修缮、修复、维护技术;三维数字化修复技术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利用领域相关新技术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媒介,诸如: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移动终端技术与云平台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考古发现揭示出东华门遗址所在地是成都两千余年未变的城市中心。东华门遗址地表多被现代大型建筑叠压,遗迹未能完全揭露,遗址时间跨度大,地层上存在叠加打破现象。通过考古成果结合历史文献、数字化技术研究,提出东华门遗址数字化阐释与展示构想:以时间为叙事线索,选取东华门遗址鼎盛时期的人文及自然风光为展示重点,采用历史场景时空对比、时间轴推演、数字化场景复原、虚拟漫游、诗词互动、MR导览、AR书签卡等多种数字化展现形式,帮助公众理解丰富多元的遗址价值内涵,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参观体验,为考古遗址数字化阐释与展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文化和旅游融合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真实性是其核心问题。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中,由于真实性被局限在一个偏向于本体、原状、过去、历史价值的视角中,旅游的商业利用与遗产的真实性保护产生了分歧。另一方面,旅游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真实性问题。国际遗产思辨研究和旅游研究成果显示,参与文化遗产(物质与非物质的)旅游活动的人也在相当程度上参与了文化遗产价值的构建,而他们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体验是融合文化遗产和旅游中两个真实性的理论基础。"主观真实性"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真实性理论融合方案,这种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上的真实性概念,可以更好地阐释在旅游活动中人与遗产本体的互动关系,从而将文化遗产和旅游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结合数字记忆理论,审视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灵岩寺为例,探析数字记忆对建筑遗产保护开发理念与模式产生的影响,认为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着理念错位、质量不足、体制机制不尽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构建起"双基点、三主体与四维度"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体系,旨在为相关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建筑类的文化遗产而言,必须将"城市一建筑一景观"三者统筹起来,充分融合考古、建筑领域和空问技术领域的优势,推进学科之问的融合发展。从学科体系看,当前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尚缺乏总体性布局;在实践层面,遗产保护未梳理出较为系统全面的技术流程,致使保护规划的名目种类良莠不齐。遗产保护需要建立新的方法和思维,需要深入到遗产内部及周围环境,甚至更大的区域环境,建立遗产保护的系统观和整体观,关注遗产带来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应,整合遗产与自然、遗产与人、遗产与城市之间相互的关系和纽带,使其均衡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中国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土司遗址"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今年九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为此,本期特别推出"土司遗址申遗专辑",全方位解读湖南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贵州海龙屯等三处土司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为什么是它们能成为中国遗留的众多土司遗址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所应具有的突出而普遍价值有明确的规定。《土司系列遗产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分析》在历史、考古、社会、民族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对土司制度及土司遗址的研究基础上,以世界遗产理论体系中"系列遗产"的价值认知视  相似文献   

11.
当前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形态日新月异,元宇宙概念及其应用场景的出现,搭建真实的文物生态系统,实现博物馆的虚拟在线体验,让观众突破时空界限,成为历史文化的亲身参与者,这无疑是未来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出路。文章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例,横向研究对比国内外博物馆数字项目的优秀案例,纵向分析国内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特点以及元宇宙博物馆的特点,进而探索未来元宇宙博物馆的建设思路,为现代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12.
徐丹 《旅游纵览》2022,(24):127-129
数字化技术为给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开创了一个新风口,并成为新动能。“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的成功上线,使故宫传统文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和展示效果有新的突破,同时加强了游客与传统文物之间的对话,让现代人感受传统文化的全新魅力。基于此,本文以“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为例,从遗产活化视角探讨文化遗产旅游中文化遗产开发的原真性与感受体验,并挖掘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旅游呈现的传播和教育功能价值,重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由此,文化遗产旅游在数字化技术推动下尝试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全景摄影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奥运、世博传播工作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该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虚拟展示开辟了新的平台。结合数字奥运、掌上世博项目实例,详细叙述了工作流程和成果,对全景技术的应用价值有了逐步的估量,进而对该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领域尤其是"数字博物馆"项目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潜在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月莹  魏文斌 《华夏考古》2021,(2):111-120,128
作为文化遗产虚拟复原的重要手段,BIM技术需明确其复原理念和方法.本文以麦积山石窟第44窟为例,阐述文献、数据、调查与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复原方法,所遇问题和复原意义,指出BIM技术在遗产虚拟复原中的独特性和价值,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为日后的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增强现实技术使得遗址本体和虚拟数字信息相融合,在遗址展示中同时发挥两者优点。本研究旨在丰富和改进建筑遗址增强现实应用开发中的设计手段与评估方法。首先,开发了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英国谢菲尔德庄园(Sheffield Manor Lodge)建筑遗址展示应用,并通过信息设计使得数字化信息和遗址环境在空间和时间维度有着更紧密的联系。然后,改进了评估所采用的用户接受模型(TAM),建立了多要素、多层级的待验证关联度研究模型。最后,通过定量评估,为后续开发和改进类似应用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4年,非洲已有17处遗产地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其中5处是文化遗产,即埃及的阿布米纳基督教遗址、坦桑尼亚的基卢瓦·基西瓦尼和松戈马拉遗址、乌干达的卡苏比王陵、马里的廷巴克图城和加奥的阿斯基亚王陵。为了拯救和保存非洲现有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比较脆弱的泥土建筑物,南非开普敦大学提出了"扎马尼项目",即"非洲文化遗产遗址和景观项目"。上期本文作者对"扎马尼项目"及阿布米纳基督教遗址和乌干达卡苏比王陵的历史价值及现状作了系统介绍,本文继续介绍其他三处濒危遗产——基卢瓦·基西瓦尼和松戈马拉遗址、廷巴克图城和阿斯基亚王陵的历史、遗产价值、濒危情况与修复进展。  相似文献   

17.
遗产价值是遗产话语和实践的核心议题之一。由专家主导的权威遗产话语体系深刻地影响了遗产的价值认知与实践。旅游作为遗产利用的方式之一,与遗产保护呈现出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两者从各自学科的价值观念出发,阐释了对原真性——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的理解。遗产领域更强调对遗产客体(物质遗产本身)的保护,旅游领域则更关注主体(在地居民和游客)的实地体验。遗产的建构或遗产化,往往与建构的文化真实性、地理原真性或历史连续性的社会想象联系在一起。伴随着"遗产热",不同利益的群体逐步介入遗产旅游决策,对遗产价值进行多重的阐释。对遗产的表征性和建构性及其背后的"遗产政治"(即遗产与权力、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等关系)的关注,推动了批判遗产研究的兴起。站在文化遗产本体的角度,对于特定的文化遗产类型来说,特定程度的再利用本身意味着或至少有助于其功能意义上的一种延续,本身可以视为"保护"其价值内涵的方式之一。不同行动者的功能角色与行动作用的对立性是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过程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包容的遗产价值观,是实现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协调发展的首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朱晨晨 《旅游纵览》2023,(17):130-132
旅游景点的数字化复刻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对旅游景点进行保护、展示和传播的方法。本文从旅游景点数字化复刻的优势、案例和设计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旅游景点数字化复刻的优势,包括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提高旅游景点的可及性和可观性、丰富旅游景点的内容和形式等。其次,介绍三个旅游景点数字化复刻的案例,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壁画、故宫数字博物馆和大理崇圣寺三塔。最后,基于沉浸式传播理论,提出旅游景点数字化复刻的设计策略,包括优化交互体验、打造沉浸式虚拟场景、创造多感官体验、提供多样化数字内容等。  相似文献   

19.
青岛作为山东海防的关键组成部分,保存有众多的海防遗产。鉴于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是由呈离散状分布的50多处海防遗存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一个整体,宜采取如下整体性保护策略:廓清遗产内容,确定其系列遗产整体价值;突破边界限制,统一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青岛海防系列遗产的独特价值.寻找青岛海防系列遗产活化路径,通过拓展原有功能,融入居民日常生活,重视海防非遗,增强遗产体验感知,加强文旅融合,塑造海防遗产旅游品牌,让青岛海防遗产真正"活"起来,融入当代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20.
姜传龙  刘向阳 《文博》2011,(2):78-83
标识系统最早应用于城市和公共空间领域。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起到了辅助游览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文化遗产包含巨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被各地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了遗产旅游热。但是,由于文化遗产地尤其是人文景观和遗址类遗产旅游景区普遍缺乏成熟、系统的标识系统,导致参观者对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产生认知障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标识系统这一体系引入遗址旅游领域,通过丰富和完善标识系统增加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