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州汉王东沿村两处墓葬出土画像石基本为汉代祠堂画像石的再利用,以祠堂左、右壁居多,另有后壁及顶板石。相关石材可配置9座单间平顶石祠堂,规模不大,以南向为主,少量北向。两处发现的祠堂画像石体现出相应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墓外祠堂的推广普及和墓祭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
淮北市文物局 《东南文化》2021,(4):53-58,后插4
2020年5月,淮北市文物部门组织清理了淮北市相山动物园原"鸵鸟园"区域,发现一处被严重破坏的汉代祠堂基址,并在祠堂盖顶石上发现了"永元八年"(96年)纪年题刻.经研究,可知相山祠堂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体量最大、有纪年题刻、建造相对考究的一座抱鼓石式祠堂,极具文物价值,为进一步研究这种建造风格独特的汉代祠堂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两汉时期,墓葬获得了较大发展,墓地祭祀设施和遗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两汉帝王陵墓的此类设施较为全面,为研究汉代帝陵陵寝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就列侯与中小型墓葬来讲,祠堂为墓地的主要祭祀设施,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祭祀性设施和遗存,这些设施的具体内容、数量、分布区域、时代延续性等较之祠堂有明显差异,一些还具有较突出的特殊性,但能够与祠堂相互补充,综合反映出汉代墓地祭祀设施的多样性,体现出汉代墓祭的发展、影响及其内容、内涵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研究的汉画,主要是指汉代祠堂和墓葬画像及其内容所象征的世界。汉画像内容极为丰富,从表面上看,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的楼阁人物、车马出行、宴饮百戏以及神仙世界等;专家学者们过去对此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天上世界、人间世界、鬼魂世界等不同看法。但是笔者通过考察文献资料、汉代画像和考古资料后认为,整个祠堂、墓葬画像内容真正展示的是汉代人对死后升仙的表达,即这里全部象征了神仙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强盛的朝代必然带来伟大的艺术,汉画像石就是大汉王朝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这种汉代墓室、祠堂、石阙、建筑物上的石刻装饰画生动再现了汉代的社会生活,透现出秦  相似文献   

6.
中国祠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祖先崇拜,诞生于周代宗庙,经历汉代墓祠、唐代家庙,到宋代发展成为家祠,即设置在住处房屋内或房屋旁的家庭祠堂。本文论述了宋代宗族群体的形成,朝廷对宗庙制度的讨论,士庶祭祖出现新形式家祠的特点,朱熹《家礼》对民间祠堂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与单独建立在住处以外、主要设置在首都的唐代家庙不同,和明清时代单独建立在住处以外的宗族祠堂也有区别,宋代家祠处于唐代家庙至明清宗族祠堂的过渡状态。宋代家祠处于中国祠堂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文物》2017,(1)
<正>2013年4月,在山东省邹城峄山镇北龙河村发掘的宋金墓葬中出土了东汉汉安元年(142年)祠堂题记,上有图像和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汉代祠堂题记文字最多的一石,是研究汉代纪年画像石的重要资料[1]。在文字释读上,已考释出580余字,并大致句读出题记的主要内容。但因异体、俗体、方言之辩,或涉丧葬习俗之故,或因风化、字浅之  相似文献   

8.
从汉画看汉代辟邪风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玉金 《民俗研究》2000,(2):89-100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墓葬(祠堂、石阙)的建筑材料,是雕刻和绘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全国共出土汉画像石六干余块,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陕北等地。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为我们研究汉代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本文主要根据汉画像石资料对汉代辟邪风俗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许南阁祠     
高莹 《中原文物》2012,(4):108-109
许南阁祠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城区东北部,许慎路北,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郾城知县周云为祭祀汉代著名经学大师、举世闻名的文字学家许慎而建的祠堂。  相似文献   

10.
汉代墓葬门阙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阙是汉代墓葬建筑、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常见的内容,门阙的研究除了涉及汉代的建筑外,还涉及到汉代社会等级、思想意识等问题。前者论述较多,后者则研究得较少,本文着重对后一问题作些探讨。一、汉代墓葬中门阙的表现形式我们现在所知的汉代墓葬门阙数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墓上实体门阙。一般建于坟丘、祠堂、碑之前,为独立的实体建筑。现存于四川、山东、河南、北京等地的墓阙均属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出土的4块画像石形状、内容及雕刻技法的分析,认为它们应是东汉石祠画像石。并根据其形状、尺寸将它复原成单开间平顶房屋式建筑,填补了淮北市汉画像石祠的空白,并为认识同类画像石找到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依据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形制、石刻画像利用率的高低、画像内容的类别题材、配置组合、雕刻技法等几个方面,与本地区有纪年的及其他画像进行比较分析,对该墓的年代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和推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2月 ,邳州市博物馆征集到 16块汉画像石 ,它们均出自同一座墓葬。本文根据画像石的形状、大小及画像位置以及内容 ,对这座墓葬进行复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河南南阳市永泰小区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永泰小区发掘清理了281座古墓葬,其中M194为砖石混合结构,存画像4幅,并出土178件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具西汉晚期的特征。此墓是南阳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画像石墓,为研究南阳地区画像石墓的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次在西虎山窑场共清理3座西汉石棺墓,出土各类器物61件,以陶器为主,部分有彩绘,在M3中还发现了汉画像石,这在皖北地区属首次发现。这次发掘揭示了淮北地区汉代石棺墓的面貌,对研究该地区的文化、经济及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刘克 《江汉考古》2006,(3):69-73
养生汉画像石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达着“下根”之人对于道教义理的认识和选择。以往相关研究多流于图像内容的阐释,着力点在于将该类画像还原成文献,缺乏对图像形式背后所隐藏观念意味的关注,未曾从道教房中养生思想对汉画观念浸润的层面作深入考察。房中养生画像石刻是对特定历史时期道教养生观念的诠释和图解,它的出现,与汉代特殊的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从史前的彩陶到汉代的画像石,直至当今的农民画,邳间民间工艺始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8.
米冠军 《收藏家》2009,(5):47-50
在汉代画像石、砖中,常见到由圆环(或璧)与十字(或菱形)相组合的装饰图案,为了行文方便,我们统称其为“十字穿环”图案。若从艺术构图的表象上考察,这些简明、对称、均衡、美观的几何图案似乎仅仅是一种装饰.  相似文献   

19.
江苏邳州车夫山汉墓是一座绘画内容繁缛、雕刻精美的画像石墓。该墓墓葬形制较为完整,砖石混合结构,有东汉中晚期墓葬特点。对图像资料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