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1946年至1948年间,江西省南昌县小蓝乡境内发生了一系列窃割电话电报线案件,为此,南昌县政府受到了来自电信管理部门和省政府要求其迅速破案和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的巨大压力,并三番五次催促小蓝乡缉拿窃犯和严加防护.小蓝乡最初对此无动于衷,只是在受到多次催促后才呈书一封,陈明该乡既无力破案,也无防护责任.频繁发生的窃线案件最终都不了了之,无一破获.“窃线”案频繁且持续发生,自有其经济因素,但它反映的却是地方政府、乡镇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现实.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传统乡村社会秩序虽逐步瓦解,国家权力开始向乡村社会渗透、延伸,但在某些传统乡村,乡村基层政权或许只具象征意义,在国家权力侵害到其具体利益时,乡村社会依然能够有效表达其意志,并抵制国家权力的侵害.这种抵制,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生命体对国家权力在乡村延伸的本能反应.  相似文献   

2.
苏区社团是中共革命构建新社会战略中的重要创置,也是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另一种路径。它通过主动转移一部分权力和职能,使社团成为有限权能分担的社会共同体,与乡村政权互为依存和补充,在动员组织民众、变革社会结构、建立新意识形态和人民对国家权力的认同、实现民众利益与乡村治理的宏大目标中发挥作用。苏区社团与乡村政权的创置和实践,开创了中共重新整合与治理乡村社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1934-1937年,以“地归原主”为契机,围绕着土地继承、业权改革、族田庙产、田赋启征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试图将国家力量向前中央苏区乡村渗透和扩张,由此揭开了国家与前中央苏区乡村社会互动的序幕.乡村社会对此既有合作也有抵制,政权力量则根据乡村社会的回应对政策作出了一定的调整和妥协.在博弈过程中,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其创设被视为推动社会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因此,通常认为,科举制的废除阻断了乡村社会流动,伴随着精英阶层的城镇化,乡村文教衰败、经济衰退、社会权力异化,这是酿成20世纪前中期中国普遍乡村危机的主要原因。但在江南,由于经济文化水平与举额的失衡,肇始于明代中期士绅地主的城镇化并带动经济、文化的空间转移,以及日益扩大的城乡生活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清中期后以科举实现社会流动的士子几乎全部源自城镇。废科举解除了强加在江南的制度束缚,加之历史上和转型时期独特的区域优势,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勃兴,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乡村社会流动。江南也为废科举之于乡村社会影响的一般表述提供了另类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农村广布的大国,对其治理的效果关系到国家整体规划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没有达到和形成预期的效果的局面。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念,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为乡村社会的治理提供多元模式与资源,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改造使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主经济受到了削弱,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向合作制经济转变;通过选举树立了新的乡村权威,普通民众成为乡村权力主角;社会教育使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步形成;普及教育使穷人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乡村社会一改过去土匪横行的局面,民众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一些社会陋习被新的社会风俗所取代;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使民众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派相比,中共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正因为这样,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才取得了成功,而且代表了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权力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是理解乡村社会运转模式的关键性环节。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的乡村及乡村社会?二是如何理解权力及权力体系?先谈第一个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乡村,往往是与城市相对的,是在唐中期真正意义上"城乡分离"后才出现的概念。之前有唐前期的"村坊分治",还可以追溯到其源头:商周时期的"国野分治"。在从"国野分治"到"村坊分治"的2000多年中尽管有社会阶段的更替和朝代变迁,  相似文献   

8.
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乡村工业社会,是大工业在乡村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乡村城市化过程的初始阶段。工业家是乡村工业社会的创建者和主宰,主要通过提供住房和管理公共卫生、控制社区的宗教和教育事业、掌控公共管理权力等3个方面来实现对乡村工业社会的控制和管理。开展关于英国早期乡村工业社会的研究,对于了解工业发展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工业企业家群体对社会事务的广泛渗透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君  林婷婷 《神州》2020,(1):11-13,16
乡村社会因民间信仰而产生的权力关系、实践行为与结构机制,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对社会的善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玉环市传统的鸡山八将信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融合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及辅助乡村治理,超越对民间信仰本身单纯的功能性探索,从信仰仪式的变化关照整个乡村社会的结构转化,进而探讨八将信仰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借其帮助乡村的有效治理,对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有着迫切的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乡村社会空间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乡村日常社会生活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异与组合格局,其归根结底是由乡村社会主体的群体分化形成的。我国乡村发展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变化尤其显著,研究其社会空间问题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乡村社会空间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过程及现状特征,揭示了其形成演化的机制与规律,并对我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宴饮活动承载着一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功能,对国家权力的建构和社会秩序的维系,起到某种微妙的作用。汉代民间的宴饮活动可以分为政治性、宗教性和生活性三种类型,对建构乡里社会的秩序结构、满足百姓的精神需求和人情需要、促进基层社会关系和家族内部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民间宴饮成为透视乡里社会形态和特征的一个特别视窗。  相似文献   

12.
Knowledge has long been a motor for societ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way knowledge is produced, distributed and applied has changed considerably and is regionally differentiated.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spatial profiles are discernable at the broader, national level: (i) Prominent hubs emerge, influenced by the knowledge society. (ii) The knowledge society expands to rural areas, being located between metropolitan regions, forming corridors of development. (iii) Regions with a knowledge society deficit, which might be perceived as a sort of “novel periphery”, remain. Drawing on examples from Germany, this paper examines rural regions which can be seen to fit with these profiles, revealing how planning paradigms change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d how spatially sensitive stakeholders can and do use knowledge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相似文献   

13.
从地理学视角看,乡村治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乡村空间权属和空间权力的配置,即领域化和再领域化。本文从当代乡村治理的问题出发,运用领域理论分析明清时期乡村治理中的空间-社会关系及其领域化机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构建的行政领域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治理,乡绅主导构建的社会领域基于乡村特征划定边界和提供公共物品并部分替代了行政领域,其具体领域化机制为家族-宗族-乡族三级治理体系。本文认为明清时期乡村治理存在多元领域,行政领域与社会领域通过有效的协调机制相互补充使乡村治理更有效。乡村治理应注重对当地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培育,同时增强行政领域治理的有效性及其与其他领域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4.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仍是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5%左右的农业社会,重新调整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促进封建的统治形态向近代转变,是明治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反复的探讨和实践中,1888年即发布宪法的前一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市制町村制.通过近代町村自治的成立,日本实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ors of rural societ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specifically research made through fieldwork on the Gowned Brothers (or,Paoge) in 1940s Sichuan.It takes up one such investigator,Shen Baoyuan—a student at Yenching University;her youthful work never became published or recognized.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how the pioneers of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who called themselves "rural activists," tried to understand rural China.It argues that the developments in those fields in China of the 1920s and 1940s made it possible for us today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mporary rural problems.The investigato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Movements in Republican China.They show us how Wester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were localized in order to answer "Chinese questions" and to solve "Chinese problems." As source material,these investigations have given us rich records,which in turn have become precious sources and historical memories of rural China's past.  相似文献   

16.
安涛 《史学月刊》2007,1(8):114-119
16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市镇诞生,中国步入从传统到近代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到20世纪30年代,朱泾镇在社会、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近代因素,由于30年代农村经济的凋敝,市镇失去了发展原动力,朱泾经济依然是传统经济结构的延续,鲜有突破。可见,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转型不是同步的,社会经济的转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艰难性。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爆发后,政治意志开始强势介入到民间小戏,进而渗透到乡村社会。边区政府对民间小戏的改造成为国家的政治诉求,本该再现乡村社会的多元图境和反映乡村民众真实想法的民间小戏在革命话语的主导下其结构及内容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小戏的娱乐功能开始向政治教化功能转变。本文以抗战时期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了革命话语下民间小戏改造及其功能的转变,以期揭示政治、民间小戏及乡村社会三者互动图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30年代 ,南京国民政府与乡村建设派合作 ,掀起了一场县政建设运动。其中 ,五个实验县各有特点 ,但是 ,由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国家政治结构变动并未出现地域性的根本差别 ,因而 ,尽管在具体的进程和操作方式上有所区别 ,甚至在参与力量和主体上也有所不同 ,县政建设运动整体上却有着共同的历史特征。它的运作模式、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都为中国乡村现代化留下了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This brief article addresses the potential of the study of rural sanctuari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erformance and general structure of non‐urban society in ancient Samnium. Samnium, a mountainous area in central‐southern Italy, is known for its non‐urbanized settlement organization in the Classical and Hellenistic period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to assess the local and regional significance of rural cult sites in this particular societal structure. In reply to a recent article in this journal, it is argued that strong local variability of rural cult sites cannot be ascer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parate available architectural ev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shown that a landscape archaeological approach, i.e. applying intensive field surveys around Samnite sanctuaries, adds significantly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se cult sites. The surveys (2004–present) document a clear nucle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around cult sites, probably reflecting farm–village communities, and demonstrating the strong local embeddedness of the rural cult sites.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living around the sanctuaries is broadly comparable, which gives us a tangible sense of the character and general structure of Samnite non‐urban society.  相似文献   

20.
新中农的崛起: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瑞芳 《史学月刊》2003,(7):109-118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大多数贫雇农上升为新中农,农村普遍出现了中农化趋向,农村社会结构从“下边大上边小”的“宝塔式”结构,转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共阶级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