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李云峰,叶扬兵对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亦即"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某种不足之处,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认为,"安内攘外"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提出并...  相似文献   

2.
周宣王中兴,内修政事,外攘夷狄的对内对外(少数民族)政策,为后世诸多统治者所袭用。蒋介石征史论今,防止中华民国重演中国历史上的亡国故事,也重提了“安内攘外”政策。国内史著大都认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以及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分裂和斗争。在此形势下,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作为他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准则(黄元起:《中国现代史》(上),第351页.)。蒋介石本人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也回忆说:“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之战,共匪乘机扩大了湘赣闽粤的苏区,……其扰乱范围遍及于湘赣浙闽鄂豫皖七省,人心惊惶,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势。这时候朝野人士看清了国家面临此两个战事,为了挽救这严  相似文献   

3.
李琴芳 《史学月刊》2005,(9):121-123
1933年发生的“闽变”(又称“福建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民国史上一件震惊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国内(大陆)史学界对于“闽变”的探讨研究,已有不少进展,发表了若干论和回忆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研究蒋介石生平和民国史的论中,在提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大多指出了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于事变发生后,由江西南昌前往闽北重地建瓯坐镇指挥这一重要史实。而对于蒋介石在此之前,也曾坐镇闽北的另一重镇浦城指挥军事的重要事实,有的是语焉不详,有的甚至只字未提。前如朱汉国主编《南京国民政府纪实》(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及李勇等编《蒋介石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均写道:“(1933年)12月25日,(蒋介石)飞抵蒲[浦]城,指挥讨闽军事”。  相似文献   

4.
1934年12月蒋介石授意发表《敌乎?友乎?》一文,是对日本朝野作的“最后忠告”。1935年华北事变后,蒋介石的“最后忠告”变成了“最后关头”的警告,其重要标志是他在11月国民党第五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新县制实施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9月19日,国民党行政院公布了《县各级组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称之为新县制。其理论上的来源,是孙中山《建国大纲》中“县为自治单位”的学说。其实施的目的,是“要把地方自治制度在抗战中完成”。1927——1932这短短的五年间,国民党中央颁布有“40余种,条文957条”的自治法规及附属条款,但用于制订新县制的功夫,以前却不曾见。1938年4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上作了《改进党务与调整党政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陈嘉庚与蒋介石、毛泽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鼎文放言:蒋介石、毛泽东、陈嘉庚三人均是“中国伟大人物”1947年2月,正是中国内战炮火连天的时候,国民党要员蒋鼎文忽然在美国发表谈话,称蒋介石、毛泽东、陈嘉庚三人均是“中国伟大人物,希望他们推诚合作”云云。此论一出,颇引起国际舆论注意,纷纷探究其详,并特别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刚辞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而“称病”闲赋苏州的李仲公,向蒋介石提出“联共抗日”主张,并提呈具体“方案”,受到蒋介石的重视并约见商谈,虽然蒋介石从同意其主张到反悔,李仲公却成为国民党内最早提出“联共抗日”主张之人。此时,李仲公译著出版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观与我们的驳议》一书,成为爱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的抗日先声。  相似文献   

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至1954年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海峡两岸军事、政治对峙格局形成。海峡两岸对峙格局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与“反攻大陆”战略的厘定。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和平与团结,而国民党将内战强加在中国共产党头上,因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肃清国民党残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采取了种种措施,这在客观上也成为海峡两岸军事、政治对峙格局形成的被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央日报》为国民党党报,是国民党的御用舆论工具。自三四十年代始,报纸几乎每期都要准时送到蒋介石的案头,公务之余浏览当日《中央日报》,则成了蒋介石的一种习惯。 1947年2月20日,因发动内战而身心疲惫的蒋介石在沙发上小憩片刻后,习惯性地拿起当  相似文献   

10.
赵诚 《炎黄春秋》2010,(6):84-87
从《自由中国》到“中坜事件”1950年代,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之后,先有吴国桢向蒋介石进言,实行“政党政治”,为蒋不容,1953年出走美国,次年与蒋反目,指责其独裁专制。后有雷震1960年反对蒋介石违宪第三次连任“总统”,并在其主持的半月刊《自由中国》发表《敬向蒋总统作一最后的忠告》、《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等七篇文章,主张反对党参与选举,制衡执政党。9月雷震被捕,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执掌全国政权的国民党理应率领全国人民奋起抗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但为了维护其统治,国民党推行"安内攘外"的反动方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的政策,致使大片国土节节沦丧。国民党蒋介石的这一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矛盾的转折点,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标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共两党代表的不同阶  相似文献   

12.
刘同飞 《纵横》2009,(11):29-33
重庆解放战役始于1949年11月1日,到1949年11月30日刘邓大军开进重庆,前后仅一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能粉碎国民党军几十万人的抵抗,取得解放重庆的伟大胜利,出乎许多军事家的意料。除了刘邓指挥有方、解放军战士作战英勇外,正如《刘伯承传》所言,也是利用了蒋介石的“错误判断”。蒋介石作出的是怎样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在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七大上说,对蒋介石,“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请他洗脸,不割他的头”“如果有一天他变成大花脸,发动内战,那时我们党就要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打倒蒋介石”(《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对蒋介石的“洗脸”政策已不适用,代之以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散木 《文史月刊》2006,(3):41-41
1947年6月,蒋介石提出实行“戡乱总动员”,以图.“全力铲除”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国统区人民运动。不久,蒋介石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并迅速拟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戡乱”法令,如《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后方共产党处置办法》等等,又成立了“特别刑事法庭”,加紧镇压和迫害国统区的人民运动。9月,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的军统特务组织即在北平“破获”了一起中共地下电台案,即所谓的“共谍”案。  相似文献   

15.
孙贝贝 《安徽史学》2022,(2):118-125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身先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总统职务的暂时解除并不意味其政治身份和政治形象的解除。从蒋介石引退到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不论是宋美龄,还是国民党内的桂系、谋和派,抑或是国际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为着不同的目的,或明或暗地考量并谋划着蒋介石的出处:出国,甚至流亡。蒋介石的个人出处问题不仅关涉国民党的分合,还会增加中国政治走向的变数,甚而关切亚洲的冷战形势。蒋介石也在或秘密或公开谋划和安排着自身的出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初,随着国民党政治军事形势的急剧恶化,导致蒋介石的下野与李宗仁的上台。国民党“求和”,国共两党进行了举世瞩目的“北平和谈”。但是,由于两党力量对比已今非昔比,中共“不许讨价还价”,结果不肯“投降”的国民党最终被中共以武力“扫地出门”,从而宣告了其在大陆的政治出局。详情请阅《“不许讨价还价”的国共北平和谈》。  相似文献   

17.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是周恩来在1940年底,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上题的词,揭露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8.
戴季陶,名传贤,号天仇,原 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国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曾任《民权报》和《民立报》主笔。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做过投机买卖,后投奔孙中山,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长。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活动,发表《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等文,散布反对共产党、反对工农运动的谬论,为蒋介石背叛革命进行思想上的准备。1927年蒋介石背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命运》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之命运》论析刘会军《中国之命运》(以下简称《命运》)是抗日战争中后期,由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署名出版的一本书。它的出版,曾对当时及其后一个历史时期内的中国政局发生了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史学界一般将此书只作为国民党发动第...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着中国军政的最重要领导职务,其思想言行对抗日战争的进程有着很大的影响。2000年以来,由于研究环境的改善、观念的更新、国际交流的增加及蒋介石档案与日记的开放等,史学界关于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丰硕。其中关于蒋介石与“安内攘外政策”及“不抵抗主义”、蒋与“对日和谈”、蒋与中外关系等课题方面的成果尤为显著。文章在点评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