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崔志海一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国民性改造的紧迫性、内容、方式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思考,在近代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国民性改造问题的探索热潮。这些探索从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上,反映了文化主体意识的崛起,和中国民族在痛苦的反思中深沉的觉醒。但由于自身思想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这些探索也虽存在着一些不足,但也提供了一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对国民性的探讨与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外思想家和外国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反省的核心。因此,探索中国国民性的来源对中国国民性的改造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试图通过对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特点的分析与理解,以国民性中常见的一些表现为例来探索中国国民性的乡土来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前后维新派知识分子在西方近代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影响下,开始从文明主体——国民——的角度探求挽救民族危机的新路径。他们从"力"、"智"、"德"素质结构的角度塑造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国民新形象,开启了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但是,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对西方文明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新民"思想并没有深入到人的现代化的实质层面,而是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晚清乡土志的编纂是中国社会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变的时代产物。它的繁荣发展,与清末新式教材需求增加的推动、救亡图存思潮的激荡及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激发有着很大的关联。追溯与考察晚清乡土志的产生背景和特征,可以引发我们对许多重要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各种救国方案、各种建国主张的共同目标,是近代各派政治力量、各种社会思潮的共同愿景。但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道路、实现路径,各种方案、各派人物却有着不同的思考与设计。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华民族命运与国民性状况密切相关,因而重视从国民性改造、心理建设、重铸国魂人手,谋求民族复兴之策,甚至视其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思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人关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酿成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下文简称为“思潮”),并得以长期延续和发展。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该思潮在五四以前产生与初步发展的状况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力求从中得出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代新文化主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述评欧阳哲生传统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中的个体主体性的沦落,显然不能满足近代化变革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已经发生变化了的中国近代文化结构。打破传统人格,改造病态的国民性;呼唤个性解放,扩展自由权利,这相互关联的两大内容构成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9.
赵媛 《黑龙江史志》2013,(19):189-19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界的一批先进人士积极探索救国道路,他们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美学观念为依据,并在改造中国传统美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有真正现代化意义的美育思潮。在这一历史时期,美育思想作为一种教育思潮被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承认,并对我国近代的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应该看到的是它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美育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君武是中国近代史上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思想家。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提出改造国民性、创造明国民的思想,并为之而努力,表达了中华民族渴望富强、摆脱困境,置身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对于中国社会改革所提出的历史要求。本试就马君武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海芹 《沧桑》2011,(4):60-62
20世纪30年代全盘西化思潮是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时的社会有重要的影响,对它的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化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全盘西化思潮的提出与发展,全盘西化思潮的代表人物以及对全盘西化思潮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对我国的现代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关注的大课题是什么?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是什么?是从“现代化”的新视角对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 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同近代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众所周知,最初是社会进化论的新概念、新理论传入中国,思想界为之耳目一新,传统的国学(包括史学)研究才开始发生大变化。后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革命,从而也决定了此后中国社会科学与新史学的发展方向。总之,近代西方新思潮、新理论的输入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至于它对时代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13.
戚其章同志所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最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展卷阅读,感到十分欣喜。建国以来,近代思想史、近代哲学史、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著作发表不下一、二十种。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时有专著出版,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思想研究方面的书籍,则更多了。然而,近代社会思潮的著作则较少见。戚其章同志此书是一部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力作。它接触到近代历史的重大课题,倾注了作者不少的心血,书中颇多新的见解,是科学研究的一项丰硕成果。什么叫近代社会思潮?作者说:“是指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和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优秀的品质。但是,由于历史的沉积,中华民族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世纪初,李大钊在高度赞扬我们的国民精神的同时,对国民性的消极弊端也进行了深深地挖掘和批判,并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对如何改造国民性提出了宝贵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依据研究重心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到80年代末,研究重点集中于思想家个案及政治思想史方面;二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研究重心逐渐转变为以社会思潮史及思想家个案为主;三是90年代末以来,研究重心集中于社会思潮史和学术思想史领域.正是在研究重心的逐渐转移过程之中,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广度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亦渐次深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复兴;9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新趋势,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勃然兴起.长期无人问津或受人冷落的研究领域,如近代科技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意识与观念、文化心态、公共空间领域、新词语与观念变迁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近代社会文化史正在成为史学新观念和新方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郑观应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发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在众多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中,都被作为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代表人物之一而加以历史定位。如果转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郑观应名副其实地是一位从事近代实业开拓、经营、管理的实业界前驱;在中国启蒙运动发展中,郑观应又名副其实地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于近代史家、史著的个别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对近代史学的整体研究则比较薄弱。胡逢祥、张文建两位同志所著《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选取新的视角,对于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进行系统阐述,通过把握近代史学的变迁大势,揭示其规律与特点,为近代史学研究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近代史学在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和中外文化冲突碰撞的大背景下,思潮叠起,史家辈出,史籍繁多,品类丰富,令人有目不暇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敏锐的观察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陈独秀在对阻碍国民现代化的传统恶习进行批判的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大量的付诸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国民性思想体系。因此,对陈独秀国民性思考的整理和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候,五四时期则得到了广泛传播,开始了近代科学传入中国的新时期。从此,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价值,比较普遍地为中国人所了解和重视,科学思潮和民主思潮一起,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猛烈  相似文献   

20.
虞和平从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发轫于商会与早期现代化研究,继而致力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性探讨。进入21世纪后,其研究主题更为丰富,包括商人外交研究、张謇研究及近代经济史的重新梳理等,成果丰硕。虞和平选取的研究对象,往往与时代主题的变迁密切相关,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同时注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他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与国情对西方现代化理论进行改造,重视实证的同时讲求理论,循序渐进的同时追求创新,较为成功地构建了中国现代化史的基本理论框架。他对中国现代化史的系统分析与总结,饱含着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深切关怀,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