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8月,陈诚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东北行辕主任,北上收拾残局。面对东北国民党军政界贪污腐化成风无心作战的情况,明知国民党大势已去,陈诚仍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想法,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经过一番“整顿”,陈诚在1947年的“国庆献辞”中公然宣称:“要趁此机会将整个共匪主力消灭……以便明年今日,东北四千五百万同胞皆能欢欣鼓舞。”然而没过多久,陈诚的豪言壮语便被中共东北野战军秋季攻势的铁拳击得粉碎。1948年1月,国民党精锐新5军在距新民25公里的公主屯全军覆没,宣告了陈诚在东北的失败。10日,蒋介石到达沈阳,追查新5军失败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有一句名言:“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辞修”即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1948年底,在台湾养病的陈诚被蒋介石任命为“台湾省主席”。为了稳定台湾局势,陈诚采取了改革币制、抑制通货膨胀、土改等一系列措施,使台湾成为蒋介石最后的立足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出现了难以弥补的隔阂……陈诚长子陈履安回顾了陈诚在台湾的最后岁月。  相似文献   

3.
苏丽 《羊城今古》2001,(3):56-59
薛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是解放前夕最后一任(第十二届)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属国民党内陈诚系骨干,也是广东地方实力派人物。  相似文献   

4.
1940年6月宜昌沦陷以后,国民党在恩施建立了第六战区,由陈诚担任司令长官。同时,陈诚又兼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从此,恩施实际成为战时的湖北省会(在此之前,湖北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均驻宜昌)。  相似文献   

5.
微博历史     
正国民党将领陈诚(1898—1965)任台湾省长时,孩子想坐他的公车,陈诚问:"你们有脚没有?"孩子答:"有两只脚。"陈诚又问:"脚是干什么用的?"孩子答:"走路用的。"于是陈诚笑着说:"我坐小汽车,是国家给我的一种待遇。你们没有替国家办事,怎能享受这种待遇呢!"  相似文献   

6.
陈诚的妻室儿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陈诚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将领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说的是蒋介石自己,而这个辞修,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的干女婿。陈诚,字辞修,1898年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镇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父亲以务农、教书为业。  相似文献   

7.
一、三青团的跋扈与小蒋的崛起 据我所知,国民党在广州时是有青年部的,到南京后就中断了。 抗日战争开始,一些青年争赴延安,国民党中的重要人物如陈诚、陈立夫等  相似文献   

8.
陈诚历任第三、第六、第九战区长官,尽管有“三昌将军”(丢失南昌、武昌、宜昌)别称,总算是能够枪口对外。但他出任东北行辕主任之后,率大军进攻解放区直遭惨败,口吐鲜血住进了上海国防医院。正当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惨败时,陈诚陡然从上海消失了。陈诚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9.
樊斌 《文史天地》2010,(5):29-32
<正>1945年5月,蒋介石入台的第一句话是:"我在此地安全吗?"为何?陈诚之故也。陈诚,字辞修,1948年10月赴台湾,1949年1月任台湾省政府主席,1950年3月任"行政院长",1954年为"副总统",1957年经蒋介石提名当选国民党副总裁,此后连任"副总统"和副总裁。1958年——1963年又兼"行政院长",1965年3月逝世。可以说陈诚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周恩来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部长是陈诚。我在政治部看到周恩来,大半是在做“总理纪念周”的时候。陈诚常在前线,回渝时必主持总理纪念周,而周恩来也在此时必定到会。那时的常规,讲台上无座位,仅是主持人站在台上讲话,与会的人一律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说的是他自己,而这个辞修,指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朱家骅曾任国民党教育部长,CC重要人物,也是三青团中央常务干事。我们常看到他提个手杖,风度儒雅。据悉,一次有几个客人和陈诚闲谈,说到某些大公馆如何富丽堂皇,宴客一掷千金,茅台酒都不登大雅之堂,非舶来品威士忌、白兰地不可等等。陈诚顿时怒形于色,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如何得了!真是朱门酒肉臭,野有冻死骨啊!”后来有好事者向朱家骅报告说:“这句话是冲你而来的,朱门,不指你指谁?”朱家骅气极败坏,大骂陈诚:“在我头上拉屎,欺人太甚!”扬言要找总裁讲理,又有人向陈诚劝告:“你说话得罪人了,最好解释一下算了。”陈诚说:“他读过杜甫…  相似文献   

13.
“研究系”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人们对陈诚所属特务组织的代称。虽然陈诚矢口否认这个机构,这个机构也极力避免社会上把他们当成为一个特务集团。但事实上从抗日战争开始直到大陆解放,以张振国、阮成章、刘庄如为首的一班人,却始终打着陈诚的招牌,从“军统”和“中统”两大特务派系势力的夹缝中,以独树一帜的姿态,立下了自己的门户。他们先后据有九战区、六战区、十一战区长官部及远征军长官部、军政部、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部等公密情报特务机构,在一定时期内,还控制了国防部第二厅的人事行政部门。总之,凡是陈诚势力范围所及之地,也就是“研究系…  相似文献   

14.
潘建华 《史学集刊》2017,(5):108-117
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先后起用吴国桢和陈诚对台湾省政府和行政院进行改组。但陈吴二人改组伊始即生嫌隙,改组后的省、院又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冲突。国民党政权原本的政治常态是行政院向地方省政府发布命令,省主席对行政院负责。但退台初期的省院纷争却颇有例外,可谓"异态"。本文梳理国民党政权在退台初期"一岛两府"的特殊环境下,蒋介石与吴国桢、陈诚之间围绕省政府与行政院的人事、职权等问题的互动博弈。在考察蒋介石处理省院纷争之决策经纬和心路历程的同时,探讨政治设计、执政理念、人物个性等因素对当时省院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先后起用吴国桢和陈诚对台湾省政府和行政院进行改组。但陈吴二人改组伊始即生嫌隙,改组后的省、院又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冲突。国民党政权原本的政治常态是行政院向地方省政府发布命令,省主席对行政院负责。但退台初期的省院纷争却颇有例外,可谓"异态"。本文梳理国民党政权在退台初期"一岛两府"的特殊环境下,蒋介石与吴国桢、陈诚之间围绕省政府与行政院的人事、职权等问题的互动博弈。在考察蒋介石处理省院纷争之决策经纬和心路历程的同时,探讨政治设计、执政理念、人物个性等因素对当时省院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周恩来书信选集》《周恩来军事文选》里,都收入了一封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周恩来写给国民党军将领陈诚(字辞修,时任国民党军晋陕绥宁4省边区"剿共"总指挥)、汤恩伯(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三军军长)并转汤部各师师长王万龄(第四师师长)、王仲廉(第八十九师师长)、李仙洲(第二十一师师长)的信,并标明该信写于1936年,但月份不详.其...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1月12日,张治中收到蒋介石“于长沙如失陷时,务将全市焚毁”的“文侍参电”,随即令酆悌进行焚城准备。11月13日凌晨,长沙城内突发大火并延烧数日之久。大火发生后,蒋介石为平息社会愤慨、抚慰人心,与俞飞鹏、陈诚、张治中等会商善后办法,进行罪责定调而非真相调查,迅即组织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审,判处酆悌、徐昆、文重孚三人死刑并立即执行,张治中革职留任善后。虽有公开审判,但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内心关于大火罪责另有认定。国民党官方统一定调长沙大火罪责,后虽经高一涵专门调查,但仅为此前定调的注脚,且均未言及蒋介石的“文侍参电”。国民党内各方势力关于大火罪责的博弈与合力,被情感因素主导无法真正底定人心,真相竟成疑案。国民党当局定调大火罪责,于此能观其政治运行逻辑及其主观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不少文章和书刊上流行这样的说法:1937年在国共两党关于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谈判中,国民党方面提出由陈诚或张发奎任新四军军长,共产党方面不同意;共产党方面提出由彭德怀或叶剑英任新四军军长,国民党方面不同意。后来才找了既不是国民党员也不是共产党员的叶挺来当新四军军长。1990年9月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四军演义》一书中,就有这样的叙述。因是"演义",可不作准。  相似文献   

19.
率国民党第七十二军起义宜宾的郭汝瑰,是陈诚的爱将,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的“党军”中深得何应钦、顾祝同倚重,蒋介石信任。衔授陆军中将,两度出任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陆军总参谋长,兵团司令兼军长等要职。可是,身居高位的他目睹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混乱,内心十分痛苦,极渴望踏上光明之路。抗战胜利前夕,他在重庆重逢同为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时在中共中央军事情报部工作的任廉儒并向其表明心志。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军事作战,但背后更有经济的较量以及文化方面的对抗。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主政湖北期间,明确抗战的最高原则是自力更生,从而将发展民生作为"新湖北"建设的核心,一方面采取民生主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实施计划教育,为湖北国统区的持久抗战提供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