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6):91-101+142
“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是广东省博物馆“中国外销画”藏品系列近20年征集与研究成果的首次集结展出。展览以“中西方视觉艺术的对话与调适”作为策展理念,尝试通过18-19世纪广州的外销画作品,钩沉艺术创作中中、西方的相互影响与借鉴,从而梳理出一段被忽视的早期中国油画史。展览旨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重新审视18-19世纪中外文化暨艺术交流史,探讨中国油画史的开端及其在西方装饰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王磊 《旅游》2009,(7):56-59
蛋家儿女疍家装,赤脚挑鱼上市场。男子风波深浅海,母亲心事旦昏香。宵灯斗宿争明灭,晓梦鱼龙辨现藏。万倾波涛卓竿立,天苍苍处水茫茫。——聂绀弩《疍户》写于汕尾早年广东这边总是把常年生活在水上的渔民称呼为"疍家",意思是"住在船上的人"。小时候就常听大人说起这个词,因为广州的历史,总是和珠江水,和渔民、渔村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琵琶洲位于广州附近珠江水道要冲,宋时已是广州海舶停靠之处.明万历时,地方官绅于洲上修建海鳌塔(琶洲塔),最初希望以此巩固地方风水,振兴文教.由于琶洲塔在广州中外商贸黄埔港旁,清代东印度公司在许多珠江口航道测绘图中将琶洲塔标为外国商船驶入黄埔港的重要航标.因此在西方人的记载中,琶洲塔得名"黄埔塔""中途塔",其航标作用在...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7年端午节期间举行的首届北海市银海全域旅游文化节之风情侨港篇中,3名头戴疍家帽、身穿疍家服的疍家女子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驻足观看,拍照留念,靓丽鲜艳而富有疍家特色的服装尤为引人注目。疍家人及其服饰关于疍家人的记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宋朝的《太平寰宇记》:"疍户多生于江海,居于舟船,逐水而居。"由此可知,疍家人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水上居住了。疍家人,又称疍(蛋)  相似文献   

5.
早在公元8世纪以前,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开始西传。到了18世纪,西方传教士又将铅印、石印技术传入中国。在这长达千年之久的中、西印刷技术的一往一返。其中一条主要的路线是广州——澳门(香港)——欧洲——澳门(香港)——广州。在古代,印刷技术的交流、应用和推广,绝不会仅仅为了印刷技术本身,而是与“文化”这个词的意义紧密相联。有学者认为“澳门是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汇的桥梁”,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中西交往的语言基础是被称为“广州英语”的一种变种英语。它起源于出现时间更早的澳门葡语,由广州口岸从事中西经济化交往的人群所发明。它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存在,在发音、造句等方面深受汉语、广州方言和澳门葡语的影响,与正宗的英语相距甚远。19世纪30年代后,出现了若干种用作教材和词典的广州英语词汇书的刻本,标志着中西交往持续发展背景下广州英语应用范围的扩大。广州英语在一个多世纪的中西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充当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共同语言”。19世纪60年代后,因广州在中西关系中的地位下降,上海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广州英语的地位亦被洋泾浜英语所取代。由于此类变种的英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中国人在19世纪前期就开始了寻求正确的英语知识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粤港水运大致分为两部分,主要是通过珠江水系尤其是珠江口省港线路来沟通,其次是广东沿海各通商口岸至香港的近海航线。 近代史上,中国民族航运业无力开辟远洋航线,粤港航权也被外国轮船公司所攘夺。19世纪70年代,津、粤商人都“久经禀求”集资购办轮船,被李鸿章禁阻。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后设广州分局,由唐廷枢兄弟长期控制,垄断广州至港澳及北方各口岸的沿海航运。一般商人遂转向于短程运输的小火轮,在广州出现了肇兴公司、源  相似文献   

8.
黄庆昌 《收藏家》2010,(2):11-15
2009年12月25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广州博物馆在广州越秀山镇海楼联合举办弦轮密运——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清宫钟表展,共展出沈阳故宫博物院、广州博物馆藏清宫钟表30余座。这些机械钟表多于18-19世纪时,通过广州粤海关采购和广州钟表工匠制作,以贡品形式入贡清宫的产品,其中部分作品还出自声名显赫的钟表大师之手。  相似文献   

9.
"山高皇帝远,海阔疍家强." 这里所说的"疍家",是指在华南沿海及江河出海口附近的水网地带世世代代浮家泛宅的水上居民,又称为"疍民",尤以珠江三角洲水乡的疍家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论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但最终回归西方"的特殊道路。然而,把德意志特殊道路起源放在19世纪的说法遭到许多质疑。不少学者认为,以普鲁士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世纪。16—19世纪德意志历史发展所体现出的政治发展的多元性和近代早期议会制的民主性表明:除专制主义传统外,联邦制、民主制、法治也是近代早期德意志的重要传统。这些传统在19世纪之后的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国中并没有被放弃,而是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议会民主制并非"西方"国家所独有,专制主义也只是德意志的传统之一。与其说19世纪以来德意志走过一条"偏离西方最终又回归西方的历史道路",不如说其走过了一条"偏离传统最终又回归和扬弃传统"的历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珍藏的一大批清代广州“外销画”,近年在我市展出。使我们有幸重睹18-19世纪羊城风物。其中,不乏与粤曲历史发展有关的形象及文字资料。专家们对这方面已然作过不少精彩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阳秀红 《神州》2012,(21):3
首先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时期分段:①前12世纪——5世纪为古代西方文学、神话与史诗。②公元5世纪——14世纪中世纪文学引进西伯来文化③公元14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文学——18世纪启蒙文化——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④20世纪,无产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今天我要谈的是前12世纪——5世纪古代文学、神话与史诗,即古西方文学。古代西方文学凝聚了古西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当今创作设计者层出不穷,以至找到新颖别致符合当今人类审美心理的素材,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在不懈的努力下西方文学把他们的目光吸引了,创作者以独到的视线活跃在各个领域,如浅谈在商业商标创设领域中人们都很熟悉苹果牌电脑商标,它的特点是一口被咬了的苹果,这个商标灵感  相似文献   

13.
读书     
《山茶》2011,(3):167-167
《看得见的城市》 本书称广州、长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为“看得见的城市”.并非只因为它们在18、19世纪交接时声名在外.而是因为它们揭示了全球发展的区域性影响。从中我们能看到属于不同“帝国”的港口的差异.也能看到它们在东西方侨民会聚、资本主义结合以及文明交融等方面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正先说疍家人疍家人,虽然算不上一支庞大的族群,但也起源久远。先从疍家人的"疍"字说起。"疍"字从疋(Shū),从旦,旦亦声。"疋"意为"绕行"(为了避开障碍物),"旦"指"(每天)早晨""(每天)清晨"。"疋"与"旦"联合起来表示"每天早晨,水上居民就驾驶小船绕行在水上聚居区里"。本义指每天清晨驾船劳作的水上人家。说"疍家人"最形象的一句话是:以水  相似文献   

15.
广州豪宅区(或说“富人区”)经历了几番变迁。现在仍可追溯的广州最早豪宅,是形成于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西关大屋。清初实行海禁政策,而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此后一百多年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云集珠江码头,造就荔湾十三行等一批富可敌国的巨贾。而官商们所修的如小画舫斋、海山仙馆、邓宫保第、钟家花园等名噪一时,占地以数十亩甚至百亩计,山石花卉、桥廊亭榭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16.
<正>清康熙年间,一名曾在清宫做王室翻译和宫廷画师13年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etteo Ripa),受命铸造了刻画有"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的铜版画,并带回欧洲向处于启蒙运动的西方世界展现了来自东方的园林文化独特内涵与艺术魅力~(1)。18-19世纪是我国传统园林建设的鼎盛期,避暑山庄等景观园林建设既是"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7.
澳洲传统学术界对于19世纪澳洲华人史的研究,大多基于白人种族主义立场,呈现出单向度、类型化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特点。论文指出,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白澳政策"的废除以及大量民间史料的发掘,逐渐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更具包容性和批判精神的研究路径。女性史视角的引入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融会,重视对女性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个人生命体验的真实再现,打破了以往对于跨种族交往的刻板成见,拓宽了对于华人婚姻形态、家族谱系、社区建构、文化融入等的研究。研究认为,在19世纪澳洲华人生活中,华人女性与白人女性都通过各种方式,在华人社区建构以及与白人社区交往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珠江河畔、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旁边,竖立着一个四五层楼的透明“啤酒桶”,镶嵌在五颜六色的墙壁之间。这儿是广州首家国际性啤酒博物馆——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展馆共有3层,设有啤酒历史工艺主题厅、珠江啤酒展厅、岭南文化展厅、英博集团展厅等:  相似文献   

19.
<正>在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有一个古地图特藏库,特别收藏了几百幅15世纪以来西方人所绘制的中国古代地图,系统反映了15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地理认识的发展历程。1这些地图大部分都扫描发布在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上,笔者在其中发现了两幅由西方人绘制于17、18世纪的厦金海域地图。在位于台南市的"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中,还藏有另外三幅西方人绘制于17、18世纪的厦金海域地图,扫描发布在台湾"国家文化资料库"网站  相似文献   

20.
广州珠江滨水区更新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傅鸣  许学强 《人文地理》2007,22(1):67-72
珠江滨水区的更新对于广州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广州城市景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滨水区更新的多种模式和经验,提出了广州珠江滨水区多层次的更新理念,探讨了内部更新与向外扩张相结合、政府与民营合作的多层次复合更新模式,制定了珠江滨水区的更新策略,构建了"两河一岛四岸"的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