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对广东贡院始建时间颇有争议,有宋代说、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说、南宋淳祐年间说、南宋淳祐七年(1247)说、南宋淳祐十年说、明宣德元年(1426)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说等7种不同说法。现存最早的大德《南海志》记载广东贡院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明清时期万历《广东通志》、清康熙《广州府志》等方志在纂修过程中对大德《南海志》中广东贡院记述多有删减或误载,这是造成广东贡院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广东贡院未建或废圮之时,广东乡试常寓于佛庐,无固定之所。现在所言广东贡院多指清代所建贡院,忽视了广东贡院在南宋有6次、明代有7次的兴建、扩建、修葺等过程。  相似文献   

2.
贡院,也称试院、贡闱、贡场、棘闱等,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在科举形成之初,并没有专用的考试场所,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备,贡院由无到有,至明清逐渐形成规制。  相似文献   

3.
定州贡院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草场胡同,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是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场。1998年初,我们对定州贡院进行了勘察,收集、查阅了部分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就有关贡院的一些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贡”,本...  相似文献   

4.
清代广东贡院经历了6次修建,即康熙年间的初建,道光元年(1821)阮元的扩建,道光二十二年潘仕成的独资捐修,咸丰年间劳崇光的重修,同治年间瑞麟、蒋益澧的扩建,光绪年间张之洞的整修。通过分析清代广东贡院6次修建的历史,可以一窥官府希冀通过强化科举加强社会治理的用心。  相似文献   

5.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殿试合格的进士。  相似文献   

6.
与科举有关的南京地名袁里南京地名,种类繁多,而一部分地名,则明显与科举有关,如贡院街、下江考棚、三元巷、沈举人巷、焦状元巷、朱状元巷、状元境等等。这些地名大都关联着一段故事或一段史料,说来饶有意趣。位于夫子庙的贡院街人人皆知,是因为江南贡院在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最初的科举考试在何时何地目前已无从考证 ,但 190 4年 3月在开封的河南贡院进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成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点站 ,这对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兴衰变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贡院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场所。我国科举选士形式自隋朝始 ,至宋朝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 ,其科考程序大致可分四级 :一是童试 (乡、县级考试 ) ,二是乡试 (省一级考试 ) ,三是会试 (中央级的考试 ) ,四是殿试 (由皇帝亲自考试 )。贡院是乡试 (又称“秋闱”…  相似文献   

8.
从前 ,郑州有一所贡院。它是清雍正二年 ( 1 72 4年 ) ,郑州升为直隶州后 ,由郑州、荥阳、荥泽、汜水、河阴等5县的童生捐资修建。贡院是清王朝进行乡试的考场。郑州贡院位于旧县衙署东南部 (今之法院东街 ) ,占地 1 0亩 ,分东、西两院 :大门上方悬有“贡院”二字匾额。内有龙门、“龙虎亭”、“至公堂”、“明远楼” ,东西两侧为“外帘” ,后进有门 ,入门为“内帘”。两旁建有“号舍”60间 ,用《千字文》编号 ,如“天字”第×号 ,“地字”第×号 ,供应考者住宿。凡应试者入内 ,即封号栅 ,俟交卷时方开。“贡院”外墙 ,都铺以荆棘 ,故称“棘…  相似文献   

9.
郑欣  郭培贵 《中国地方志》2022,(2):98-106+128
福建贡院的渊源可追溯至宋元祐五年福州贡院的创建。明代的福建贡院并未承袭宋代贡院建置,而是于洪武十七年在福州城南另址改建,成化七年又因贡院空间有限而迁至福州城内东北处的冶山之旁、屏山脚下,从此再未易址。成化七年所建贡院奠定了此后福建贡院的基本格局,后又于弘治八年,正德十一年、十四年、十六年,万历六年进行过多次修建,规制日趋完备。明代福建贡院的建置是明代乡试制度的有形体现,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修建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帑,而清代修建经费则主要来自个人捐助。  相似文献   

10.
王凡 《大众考古》2020,(3):87-91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夫子庙大成殿东侧,一说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不过根据明天顺元年(1457)《应天府新建贡院记》、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江南贡院碑记》碑文的相关记载可知,作为江南乡试所用的贡院“自设科以来,其地凡四易”,直到明景泰五年(1454),在前武臣没入废宅之上,建立了现在的江南贡院。  相似文献   

11.
定州贡院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古代贡院之一,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北方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州属科考场所,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定州贡院进行了全面维修复原工作。本文记述了贡院的完残情况及修复过程,并分析了定州贡院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2.
李科友 《南方文物》2005,(2):103-105,92
“贡院”是各省乡试集合士子考试的地方。所谓贡院,即是将考中了的士子,贡于朝廷,以作朝廷的命官。  相似文献   

13.
乌尔第三王朝的宗教祭祀活动十分频繁。为了方便献祭,舒勒吉统治时期(公元前2092年—公元前2046年)建立了一个贡牲中心。本文根据伊拉克的德莱海姆村(Drehem)出土的贡牲中心的原始文献,对舒勒吉新提(Shulgi-simti)王后及其贡牲机构的八位收支官员的身份分别作了分析和研究,并对王后贡牲机构的收支形式、贡牲种类以及支出内容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深入探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王室经济和宗教事务提供了原始史料。  相似文献   

14.
贡院,是中国科举时代士子参加乡试的考场。通过贡院考试金榜题名,是当时读书人进入官场的“正途”。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看作是人生两大喜事,高中又新婚,就是双喜临门欢快至极了。  相似文献   

15.
“直贡”是地名,又译“止贡”、“枳孔”等,《明史》等汉文史料写作“必力工”,位于今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境内,地当拉萨吉曲河上游的秀绒河畔。 1179年,帕珠噶举的创始人帕珠·多吉杰布(1110——170年)的大弟子之一仁钦贝来到直贡地方,从木雅·贡仁的门徒手里接收了一座小庙,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直贡替寺,从此兴盛发展起来的教派称为直贡噶举派,是达布噶举“四大八小”之一小派。  相似文献   

16.
现据两块碑记内容,结合清代科举童试考试,对定州贡院从创建时间、考场形式、考试级别、整体建筑风格进行考证,恢复定州贡院作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且唯一文武兼备的童生考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谢凌 《四川文物》2005,(3):87-90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内容之一即是废科举、办新学,四川省也遵旨废除举行会试的贡院号舍,改办新学。川督锡良于1906年撰《贡院废号记》,并立碑以志此举。  相似文献   

18.
苏加诺是印尼共和国的开国总统,五、六十年代国际上的风云人物。纳沙贡思想是苏加诺根据印尼特点,把各种思想加以揉合的产物,即指民族主义者、宗教徒和共产主义者的团结与联合。(有关纳沙贡思想的形成和基本内容,请详见《史学月刊》1987年第2期拙作《试析苏加诺纳沙贡思想的形成》)。在印尼民族独立斗争中,为了共同反帝反殖,建立民族独立国家,苏加诺把当时印尼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民族主义者、伊斯兰教徒和共产主义者——团结在一起作为他的主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一次次地为各种政治派别找出共同的准则,在理论上为反帝反殖统一战线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并最终形成了他的建国五项基本原则(即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或人道、协商制或民主、社会繁荣和信仰神道)。纳沙贡思想在争取印尼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拔贡     
清代文人入仕有正途、异途之分。所谓正途主要包括科目和举贡。历来研究科目者众,而对举贡制度则涉入者寡。事实上举员中之拔贡在清代政治地位较高,几与乡试相伯仲,是科目的重要补充,在清代选举制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有助于对清代科举制度的全面了解与认识。一举贡制度起源于元代而形成于明,有岁贡、恩贡、纳贡、副贡、选贡诸名目。所谓岁贡,即每年由府、州、县学选送谋生升入国子监肄业,因挨次升贡,又称挨贡。出贡者称为岁贡生,在外省以通判用,在本省以训导用。所谓恩贡,即逢皇帝…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意思说,三江是震泽排泄入海的重要通道,三江畅通,震泽就不再有壅塞之虞。震泽,即太湖。三江所指,历来说法不一。《吴越春秋》载:浙江(钱塘江)、浦江(浦阳江)、剡江(曹娥江)为"三江"。韦昭《国语》注:松江(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尚书·禹贡〉择文》引顾夷《吴地记》载:松江、娄江(浏河)、东江为"三江"。当今学者大多依照《吴地记》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