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州三叠     
<正>鉴真的眼泪日本天平宝字七年(763),春。唐招提寺里的樱花如期绚烂开放,随即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缤纷凋零。鉴真大和尚走过樱花树下,轻轻地踩在洁白的花瓣上,像是从辽远纯洁的世界里走出来的一名孩童——浑厚自在,恬静澹然。而此时,扬州的琼花也开始静悄悄  相似文献   

2.
扬州大明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住持过的名寺,也是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出发地。唐天宝元年(七四二),鉴真接受日本朝廷选派的留学僧荣睿、普照的邀请,发愿东渡,弘扬佛法,历时十载,六次东渡,五次失败,饱受风涛之险,牢狱之灾,终致双目失明,也没有动摇东渡的决心。这位年愈花甲、双目失明的高  相似文献   

3.
鉴真的坐象,不久即将回国“探亲”,这将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史上的一件盛事。 中日两国的友好往来,远在上古时代就开始了;就以中国史籍中有正式文字记载的而论,也远在二千年以前。这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哺育着日本,日本文化又反过来帮助了中国;其间有不少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代的鉴真和尚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他以耄龄应邀,历尽艰辛,甚至在双目失明以后,还不变其素衷,先后经十二年之久,终于达到其目的。鉴真一行对日本文化所作的贡献,所起的作用是至深且钜的;而且其范围绝不局限于佛  相似文献   

4.
1980年的烟花三月,古城扬州发生了一件引起中日两国高层关注的盛事——唐代高僧鉴真像回故乡“探亲”。一 早在唐圣武天皇天平五年(公元733年),日本僧人普照、荣睿乘第九次遣唐船来中国留学。临行前,知大政官事舍人亲王和佛教首领隆  相似文献   

5.
高伟 《中国文化遗产》2013,(1):70-81,7,9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大唐高僧鉴真一行悄悄乘船至黄泗浦,并秘密转搭遣唐使大船东渡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医术、书法、建筑、雕塑、美术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200余年后的2008年,黄泗浦港口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随后进行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南朝时期的水井和道路、唐代古河道、唐宋时期的房址、仓廒、灶坑、水井、道路、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日常生活用具.尤其是来自全国多个窑口的瓷器.真实再现了唐宋时期黄泗浦港口的社会盛况.这些发掘结果显示.黄泗浦遗址是唐宋时期长江入海口南岸一座规模较大的集镇.并基本揭开了遗址与鉴真第六次东渡的疑团.  相似文献   

6.
《唐大和上东征传》(日)真人元开著,汪向荣校注,中华书局收入《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即将出版。 这书是记述鉴真事迹最早的著作,资料最多最翔实,成为研究鉴真的基本史料。鉴真寂化后不久,由当时日本杰出文学家真人元开根据鉴真弟子思托的材料撰写而成,原文是汉文。因当时还没有印刷术,《东征传》的保存和流布,全靠辗转相承的抄录,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差异很大,连作者  相似文献   

7.
陈荣坤  陈立  杨志军 《百年潮》2008,(10):76-79
唐代高僧鉴真6次东渡日本,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丰碑。200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日本的“暖春之旅”中,曾专程到奈良唐招提寺参观,拜谒了鉴真大师像,还向该寺赠送由扬州漆器厂制作的鉴真东渡船模型“友谊之舟”。作为鉴真大师故里的扬州人,我们不由得想起28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经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鉴真大师像千年后第一次回国“探亲”,在扬州和北京两地巡展,轰动一时,造就了中日友好交往的又一段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专门为此题写纪念碑文“遗像千年归故里,友情万代发新花”。  相似文献   

8.
正扬州西北郊的大明寺,我已去过多次,每次去都是借以追怀鉴真。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因此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30个州内设立30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设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中国有"寺从塔名"的传统,故"大明寺"也称"栖灵寺"。  相似文献   

9.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和尚像,将于今年四月在我国北京和扬州两地展出。鉴真(688—763年)是我国唐代的律学高僧,晚岁献身中日文化交流事业,穿越风涛,东渡弘法,目盲不移,终遂夙愿。他的史诗般的经历,辉映两邦。鉴真的干漆夹紵像,是日本珍贵的"国宝",相当于我国由国家保护和管理的一级文物,向为世人赞赏。此次飞越沧海,前来"探亲",为我们两国友好往来的史册增添了动人的新页。  相似文献   

10.
海涛 《郑和研究》2007,(1):69-69
为了迎接“哥德堡号”造访舟山沈家门港,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和普陀区岑氏木船作坊联合设计打造一艘1300多年前鉴真东渡日本时所乘木帆船“鉴真东渡号”,该船总长30.5米,宽6.2米,型深2.4米,总吨位150吨左右,建造投资额80万元.2006年10月24日“鉴真号”仿古木帆船在舟山顺利下水.  相似文献   

11.
<正>鉴真(688—763),唐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从唐天宝元年(742)至天宝十二年(753),东渡日本历经六次,千辛万苦,至第六次才到达日本九州。后在奈良东大寺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传有《鉴真上人秘方》。  相似文献   

12.
公元753年11月15日,一艘日本遣唐使船在海上历尽艰辛后,终于完成出使任务,回到日本,在鹿儿岛秋目浦登陆。使团上岸的人群里,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僧人,被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在一片簇拥中踏上日本国土。他就是唐朝高僧鉴真。  相似文献   

13.
论鉴真东渡后唐代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高僧鉴真是中日佛教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历尽艰辛,东渡弘法,使日本的佛教发生了新的变化,被称之为日本新佛教。本所论述的即是鉴真东渡后唐代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从中亦可看出七、八世纪时中日化交流的盛况。  相似文献   

14.
王勇 《文献》2007,(1):173-180
真人元开(Omino Mihune)撰于779年的鉴真传记<唐大和上东征传>,有多种写本、刊本传世.1762年以后的刊本,流传颇广,其对文本的字词误读甚至影响到今天.本稿依据现存日本的古写本及多种刊本,对鉴真第二次东渡携带品的误读进行辨析、纠谬,指出在研究域外汉籍中写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鉴真东渡是中日交流史上的重要话题,为日本佛教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把"鉴真东渡"放置到中日文化观照的视域中会更加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鉴真的生平行迹、日本政府的客观需要以及由此带来的多维度中日间文化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成,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元军攻湖北蕲州。宋朝蕲州安抚使管景模以城降元,张成也随之内附。至元十八年(1281年),张成以新附军百户,参加了东征日本,因立战功,敕授予敦武校尉管军上百户。以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福建人民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纷纷出洋,其中有不少佛教僧侣前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弘讲佛法、监造佛寺、培养门徒,或是传播医术、文学、雕刻艺术等,把中华民族文化卓有成效地传播到日本,对日本社会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自唐代鉴真东渡以来又一次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本文试图就这一时期福建籍僧侣在日本弘法的情况及其对日本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元开《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记载,唐天宝二年(843年)鉴真首次从扬州东渡日本,同行者中就有"玉作人、画师、彫佛、刻镂、铸写、绣师、修文、鐫碑"等艺术匠师,证明了当时扬州艺术人才很多,他们创  相似文献   

19.
隐元隆琦是继鉴真和尚之后,到日本传播佛法的又一个著名高僧。他不仅在佛教界,而且在其它领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和先驱者之一。一隐元俗姓林,名隆琦,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生于福建省福清县。六岁时其父去浙江谋生失去音信,依靠母亲一人劳动维持全家生活。清贫和困苦养成他坚韧不拨的意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福建人民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到国外定居的人很多。其中有不少佛教僧侣前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弘讲佛法、监造佛寺、培养门徒,或是传播医术、汉文学、雕刻艺术等,把中华民族文化卓有成效地传播到日本,对日本社会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自唐代鉴真东渡以来又一次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本文试就这一时期福建籍僧侣在日本弘法的情况及其对日本宗教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作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